太平御览 - 第 522 页/共 737 页

《周礼》曰: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春祠夏礻龠,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献(音娑)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秋尝冬蒸,用彝、黄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著(直略切。)尊;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彝亦尊也。彝,法也,言为法之正也。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之形也。皆有舟,郑司农云:舟,尊下基也,若今时承盘也。献,读曰牺。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或曰以象骨饰尊也。,读为嫁,彝画禾稼也。黄彝,黄目尊也。著尊者,著地,无足。壶尊者,以壶为尊。) 《礼》曰: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樽瓦С,(音武)此以小为贵也。(壶大一石。瓦С,缶,大小未闻也。《易》曰:樽酒,贰用缶也。)牺樽,疏布幂,(音觅)单(之善切。)勺,此以素为贵也。 又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卑(音伯)豚,(乌瓜切。)尊而А(薄侯切。)饮。(郑玄曰:樽,凿地为樽也。А饮,以手掬之也。) 又曰: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於中,而清明於外也。(黄目,黄彝也。) 又曰:鲁季夏六月,以礼祀周公於太庙,尊用牺象、山,郁尊用黄目。(牺尊,以沙明为画象,骨饰之。郁,郁鬯之器。黄目,黄彝。) 又曰:泰,有虞氏之尊也。山,夏后氏之尊也。著,殷之尊也。牺象,周之尊也。(泰,用瓦,着地无足。) 《传》曰:牺象不出门,喜乐不野合。 《汉书》曰:梁孝王有尊,(上刻云雷象也。)直千金,戒後代善宝之。王任后闻而欲得之。王让大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无得以樽予人。他物虽百钜万,犹自恣。”任后绝欲得之,王让直使人开府取樽,赐任后。天子下吏验问,公卿治奏以为不孝,让诛也。 《东观汉记》曰:王霸击贼,作倡乐。贼射营,中霸前酒樽,霸坐不动。 又曰:章帝时,美阳得铜酒樽,采色青黄,有古文。 《後汉书》曰:章帝初元七年,槐里歧山得铜樽一枚。 《晋起居注》曰:穆帝升平二年,尚书左丞刘兖元会日,彭城计佐虞兴发白虎樽,而群观辐凑,中兰台令史张玄不禁,免玄令史。 沈约《宋书》曰:正旦元会,设白虎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虎,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盖杜举之遗式也。盖为白虎,疑是後人所加,欲令猛如虎,无所忌惮也。 《晏子春秋》曰:晋欲攻齐,使范昭观焉。景公觞之。范昭曰:“请君幸樽酌。”晏子命撤樽革具。范昭归,曰:“齐不可伐也。吾欲惭其君,晏子知之。”孔子闻之,曰:“不越於樽俎之间,折冲千里也。” 《庄子》曰:市上之人,有善戴尊者,(酒尊也。)累十尊而行。人有与之更者,行道未半,而以其尊颠。 又曰:百年之木,破为牺樽,青黄而文之,其一断在沟中。比牺樽於沟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於失性,一也。桀跖与鲁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 又曰: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淮南子》曰:百围之木,斩而为牺樽,龙蛇虎豹,曲成文章。(高诱曰:刻为蟠龙伏虎之状也。) 又曰:夫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 又曰:夫奉一爵酒,不知於邑;(言其轻也。)挈石之樽,则白汗交流。(言其重也。)又况嬴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者乎?重於樽亦远矣! 《风俗通》曰:坐不移樽。俗说凡宴饮者,移转樽酒,令人讼诤。 《志林》曰:先代不识牺樽,但云沙画之,饰以翠羽。至魏明帝时,鲁郡於地中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有牺樽,作牺牛形。自尔,乃知其定形。 《吴越春秋》曰:阖闾女自杀,以银樽送之。 《邺中记》曰:石虎正会,殿前有白龙樽。作金龙於东箱,西向,龙口金樽受五十斛。 《凉州记》曰:胡安据等发张骏陵,得白玉樽,受三升。 戴延之《西征记》曰:太极殿中有铜龙,长三丈。铜樽,容三十斛。正旦大会,龙从土中受酒,口吐之於樽中。 傅玄《朝会赋》曰:峙凤虎之二樽,清酤皆以渊停。 蔡邕《铭论》曰:汉获齐侯宝樽於槐里也。 孙绰《阳燧樽铭》曰:详观兹器,妙巧奇绝!酌焉则注,受满则闭。(补结切。)吐写适会,未见其竭。 滑稽 崔浩《汉记音义》曰: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 《史记》曰:吴王夫差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而浮之江中。(应劭曰:取马革为鸱夷。鸱夷,形。) 《汉书》扬雄《酒赋》曰:鸱夷滑稽,腹大如壶。昼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於属车。  《说文》曰:,酒器也。卑,(音鼙)圆也。 《左传》曰:晋栾钅咸使行人执承饮,造于子重。 谢承《後汉书》曰:陈茂为豫州别驾,与刺史周敞行部到颍川阳翟,传车有美酒一卑,敞敕载酒以行。茂取卑击柱破之曰:“使君传车载酒非宜。” 王隐《晋书》曰:宣帝既灭公孙渊还。作两口,二种酒,持着马上。先饮佳酒,塞口;而开毒酒与牛金,金饮而死。 《北齐书》曰:元韶,字世胄。魏室奇宝多入韶家。有玛瑙,容三升,玉缝之。皆称西域鬼作也。 《凉州记》曰:胡安据等发张骏陵,得琉离。 《孔丛子》曰:子路嗑嗑,饮百。(已具钟门。) 《列异传》曰:济北弦起,神女来游,车上有壶,青白琉璃五具。 《续齐谐记》曰:王敬伯夜见一女,命婢取酒,提一渌沉漆。 曹毗《杜兰香传》曰:兰香降张实,辄赉元。 马融《奏事》曰:楚将吴起,或遗之一酒,注之上流,使士卒迎流饮其下,明不独也。 刘伶《酒德颂》曰: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 壶 《三礼图》曰:洗壶,受一斛,口径一尺,头高五寸,大中身,兑(音锐)下,赤漆中,玄上加青□气。方壶,受一斛,腹圜,足口方。圜壶,受一斛,腹方,足口圜。 《诗》曰:显甫饯之,清酒百壶。 《周礼》曰:挈壶氏以令军井。(壶所以盛饮,故以壶表井中。)凡军事,悬壶以序聚柝。(悬壶以为漏也。柝,音托。) 《礼》曰:其以乘壶酒赐人。(乘壶,四壶。)亦曰乘壶酒,尊壶者面其鼻。(鼻在面上,言向人也。) 《左传》曰:晋侯问原守於寺人勃,对曰:“昔赵襄以壶飧从,径,绥而弗食,故处原。” 《汉书》曰:东方朔曰:“壶者,所以盛也。” 《晏子春秋》曰:景公游於纪,得金壶。发视之,中有丹书。 《韩子》曰:晋公子重耳过曹,僖负羁盛黄金於壶,充之以食,令人遗公子也。 《说苑》曰:五大夫愿,卫人也。负壶入井,终日灌一区。 《国语》曰:勾践召范蠡而问焉,曰:“谚有之曰:觥饮不及壶冫食。(言志在觥饮,虑不至壶食。喻已德小,不能远图。)今岁晚矣,子将奈何?”曰:“臣闻追亡人也,蹶而趣之,惟恐不及。”王曰:“诺。”遂伐吴。 《神仙传》曰:壶公卖药,常悬一壶於坐上。日入之後,公辄跳入壶中。 《搜神记》曰:吴王夫差女紫玉,悦童子韩重,结气死。形见,将重入冢,取昆仑玉壶与之。 《琴操》曰:伍员奔吴,过溧阳濑溪,见一女子击漂於水中,旁有壶浆,乃就乞饮。饮毕,谓女子曰:“掩夫人壶口。”女子知其意,自投濑溪而死。 洗 《三礼图》曰:洗高三尺,口径尺五寸,足径三尺。士铁,大夫以上铜为之,诸侯白金饰,天子黄金饰。 《仪礼》曰:设洗于阼阶东南。 《礼》曰: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 《魏武令》曰:临祭就洗,以手拟水而不盥,以洁为敬,未闻拟向不敬之礼。吾亲受水而盥。 卷七百六十二 器物部七 瓢 《方言》曰:蠡,(瓠勺也,音礼也。)陈楚宋魏之间或谓之树,(今江东呼勺为树。)或谓之瓢。 《通俗文》曰:瓠瓢为蠡。 《礼》曰:合卺(音谨)而。 《三礼图》曰:卺,取四升瓠,中破,夫妇各一。 《论语》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尔雅》曰:康瓠谓之。(孙炎曰:康瓠也。郭璞曰:瓠,壶也。贾谊曰宝康瓠是也。) 《战国策》曰:应侯谓秦昭王曰:“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百人试舆瓢,瓢必裂。今秦国,华阳、穰侯、太后用之,秦国必裂矣!” 《东宫旧事》曰:漆卺爵二,银锁连长七尺。 《庄子》曰: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吾为其无用,舍之。” 《楚辞□九叹》曰:藏瓠蠡於筐簏。(瓠,瓢。蠡,瓠。) 东方朔《答客难》曰:以管窥天,以蠡(张宴曰:蠡,瓢瓠也。)测海。 《琴操》曰:许由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飘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 勺(与杓字同) 《说文》曰:斗,勺也。 《通俗文》曰:木瓢为斗。 《诗》曰: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又曰:酌以大斗,(大斗长三尺。)以祈黄。 《周礼》曰: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有缫。(音早。)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马。(杜子春云:勺,谓酒樽中勺也。郑司农云:鼻,谓勺龙头鼻也。衡,谓勺柄龙头也。郑玄谓勺鼻流,凡流智为龙口也。三璋之勺,形如玉瓒。天子巡守,有事山川,则用灌焉。於大山川则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於小山川用边璋也。) 又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勺尊升也。) 《礼》曰:牺(恩歌切。)尊,疏布,(音觅。单之演切。)勺,此以素为贵也。(郑玄曰:单木白理也。) 又曰:勺,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中蒲勺。(郑玄曰:龙,龙头也。疏,道刻其头也。蒲,合蒲如凫头也。) 《汉书》曰:霍显之谋,行於杯勺。 《东宫旧事》曰:漆注八,合鸭头勺四。 《论衡》曰:酥讼之勺,投之於地,其柄指南。 《语林》曰:诸阮以大盆盛酒,木勺数枚也。 束《贫家赋》曰:举短柄之掘勺。 丰 《三礼图》曰:射为罚爵之丰,作人形也。丰,国名也,坐酒亡国,戴盂戒酒。 《说文》曰:丰,俎豆贵丰厚也。一曰乡饮酒有丰侯者。 《仪礼》曰:司射适堂西,命弟子设丰。(将饮不胜,设丰以承其爵。丰形,盖似豆卑而大之。) 又曰:公尊瓦泰两,有丰。 崔る《酒箴》曰:丰侯沉酒,荷罂负缶,自戮於世,图形戒後。 李尤《丰侯铭》曰:丰侯荒缪,醉乱迷逸。乃象其形,为丰戒式。後世传之,固无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