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403 页/共 737 页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又《□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又《甫田□车辖》曰:四牡,六辔如琴。(笺云:御群臣使之有礼,如御四马然使之均调缓急和也。) 又《缁衣□鸡鸣》曰: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礼记□曲礼》曰:先生书箧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 又《曲礼下》曰:士无故不去琴瑟。 又《明堂位》曰:拊搏玉磬,揩击大琴、中琴,四代之乐器也。 又《檀弓上》曰:子夏既除丧而见,(见於孔子。)与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里裆人心。)作而曰:“哀未忘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与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也。” 又《檀弓上》曰: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後食之。(弹琴以彻哀也。) 又曰: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又《杂记》曰:下大功至辟琴瑟。 《周礼》曰:□和之琴,冬至日,於地上圆丘奏之。空桑之琴,夏日至,於泽中方丘奏之。龙门之琴,于宗庙奏之。 《左传》曰:初,穆姜使择美贾,自以为榇与颂琴。 又曰: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其族,曰:“伶人也。”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又曰:初,卫侯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公怒,鞭师曹三百。 《尔雅》云:大琴曰离,二十弦,或传此是伏羲所制。 《周书》曰:邹忌以鼓琴见齐威王,威王悦之,舍之右室。须臾,王自鼓琴,邹忌推户,久曰:“善哉!鼓琴也。”王勃然不悦,去琴按剑,曰:“夫子见之未察,何以知其善?”忌曰:“大弦浊以温,小弦廉折以清,推之深而释之舒,均谐以鸣,大小相盖,回邪而不相害,是知其善。”忌复曰:“不独语音。夫治国家,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悦,曰:“若语五音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治国家、弭人民、皆在其中,又何为丝桐之间?”忌曰:“大弦急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推之深释之舒者,刑罚审也。均谐以鸣者,政令一也。大小相盖、回邪不相害者,上下和鸣,吏民相亲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连而径者,所以存亡。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治国家,弭人民,无若乎五音者矣。”王曰:“善。”忌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谓忌曰:“髡有愚志,愿陈诸前。”忌曰:“谨受教。”髡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忌曰:“谨受命,请无观。”髡曰:“犭各膏棘轴,所以为猾,然而不能运方穿。”忌曰:“谨受命,请事左右。”髡曰:“弓胶腊,所以为势,然而不能传合疏远。”忌曰:“谨受命。请谨自抚附万民。”髡曰:“狐裘虽弊,不可补以黄犬之皮。”忌曰:“谨受命,谨请择君子无亲小人。”髡曰:“大车无毂不能载常任,琴瑟无轸不能成五音。”忌曰:“谨受命,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髡说毕,趋出。至门而眄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其应我如响之应声,是人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于下邳,号曰成侯。 《史记》曰:箕子谏纣不听,而被佯狂为奴,隐而鼓琴以自悲。 又曰:司马相如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谬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始之临邛,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恐不得当也。 又曰:荆轲左把秦王,右扌甚其胸,王乞听琴而死。召姬人鼓琴,声曰:“罗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奋而去。 又曰: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琴,帝悲不能自禁,破为二十五弦。 又曰:万石君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独有母,不幸失明。姊能鼓琴。”高祖乃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 《东观汉记》曰:上尝问宋弘道通之士,弘荐桓谭。谭善鼓琴,喜郑声。上数听,悦之。弘闻,坐府上,遣吏召谭,责问之。谭叩头良久,乃遣。後上令谭鼓琴,谭为之失次。上召之,弘言其故,故不复令谭给事。 《後汉书》曰:初,蔡邕在陈留,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客有弹琴於屏,邕在门潜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返。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遂自追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见螂螳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蝉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乎?”邕叹曰:“此足以当之矣。” 又曰:蔡邕字伯喈,陈留人。性沉审,志好琴道,以嘉平元年入清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五曲,曲有幽居灵迹。每一曲制一弄,三年曲成。出呈马融,王元、董卓等异之。 《晋书》曰:王敬伯,会稽馀姚人。洲渚中,升亭而宿。是夜,月华露轻。敬伯鼓琴,感刘惠明亡女之灵,告敬伯,就体如平生,从婢二人。敬伯抚琴而歌曰:“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空弦益宵泪,谁怜此夜心。”女乃和之曰:“歌宛转,情复哀,愿为烟与雾,氛氲同共怀。” 《晋书》曰:阮瞻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 《晋中兴书》曰:戴逵字安道。少有文艺,善鼓琴。太宰武陵王闻其能琴,使人召焉。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怒,乃更引其兄述。述亦能乐,闻命忻然操琴而往。逵不乐。当世以琴书为娱,不远千里。 《宋书》曰:萧思话领左卫将军。尝从太祖登锺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上使於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锺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 又曰: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戴姻通迎来,止黄鹄山,林涧甚美,憩于涧。义季亟从之游,衣野服,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皆与世异也。 又曰:衡阳王义季镇京口,戴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太祖每欲见之。常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当燕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 又曰:陶潜不解声音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子显《齐书》曰:王仲雄善弹琴,当时妙绝。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王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 又曰:尚书令柳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善弹琴,世称柳公双巢,为士品第一。常自云:“马槊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 《家语》曰: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深思焉,(缪然,深思貌也。)有所然,高望而远眺。(眺,见。)曰:“丘殆得其为人矣,始近ホ然黑,(ホ,黑貌也。)颀然长,(颀,长貌也。)旷然如望羊,(旷然,用志旷远也。望,远也。望羊,视远。)奄有四方,(奄同也。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後周有四方,文王之功上也。)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摄拱,两手薄心。)“君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又曰:子路鼓瑟,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也。故君子之音,温和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乎心,暴厉之动不存乎礼。夫然者,乃所以为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厉微末以象杀伐之义,中和之感不载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亡之风。” 《家语》曰: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期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荡荡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庄子》曰:孔子穷于陈蔡,七日不食,弦歌鼓琴。 又曰: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父者下船而来,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欤?” 《列子》曰:瓠巴鼓琴,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从师襄,三年不成。无几,见师襄曰:“久得之矣。”於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总至,草木成实。秋而叩角,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夏而叩羽,霜雪交下,川池暴涸。冬而叩徵,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而四景风翔,庆□浮,甘露降,醴泉涌。 《前秦录》曰:苻坚末年好色,宠幸鲜卑。有赵整者援琴歌曰:“昔闻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清白,是谁乱使浊。” 又曰:“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 《世说》曰:王子猷病笃而子敬先亡,猷问左右曰:“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以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临殡。子敬好琴,故以置棺中,因大恸曰:“所谓人琴俱亡。”于是乃绝。 《风俗通》曰:今琴长四尺五寸者,法四时五行。七弦者,法七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刘向《列仙传》曰:子主者,不知何许人也。言宁先生雇我一百馀年,不还,直诣江都王,陈辞:先生居龙首弹琴,是我邻家九代孙。 《琴操》曰:伏羲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岩,池水平也。前广後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五弦,官也,大弦,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臣也,清廉不乱。文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傅玄《琴赋叙》曰:齐桓有鸣琴曰号锺,楚庄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蔡邕焦尾有相如政取古名曰琴耳,无其事也,不异号锺。) 《世说》曰:顾彦先平生好琴,死後置琴床上。张翰直上床弹琴,不与孝子语而去。 《语林》曰:嵇中散夜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面甚小,斯须转大,遂长丈馀,单衣革带。嵇见之既熟,乃吹灯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 阮籍《乐论》曰:汉桓帝闻楚琴,凄怆伤心,倚户而悲,慷慨长息,曰:“善哉!为琴若此而足矣。” 《说苑》曰:应侯与贾子坐闻鼓琴声,应侯曰:“今日琴一何悲也?”贾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因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之官,安能无悲乎?”应侯曰:“善。” 扬雄《琴清英》曰:晋王谓孙息曰:“子鼓琴能令寡人悲乎?”息曰:“今处高台邃宇,连屋重户,藿肉浆酒,倡乐在前,难可使悲者。”乃谓:“少失父母,长无兄嫂,当道独坐,暮无所止,如此者乃可悲耳。”乃援琴而鼓之,晋王酸心哀涕,曰:“何子来迟也。” 蔡邕《女训》曰: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若问曲名,则舍琴兴对曰某曲。坐若近,则琴声必闻;若远,左右必有赞其言者。凡鼓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无数变曲无多少,尊者之听未厌不敢早止。若顾望视也,则曲终而後止,亦无中曲而息也。琴必常调。尊者之前,不更调张。私室若近舅姑,则不敢鼓。独若绝远,声音不闻,鼓之可也。鼓琴之夜,有姊妹之宴则可也。 《通礼纂》曰:尧使无勾作琴五弦。 《江表传》曰:顾雍少从蔡伯喈学鼓琴,伯喈贵异之,谓曰:“卿成必早,故以名与卿。”雍、伯喈同名由此。 蔡邕《月令章句》曰:凡弦急则清,慢则浊。 《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韩诗外传》曰: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女佩璜而浣,孔子曰:“彼妇人可与言矣。”抽琴去其轸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于此有琴而无轸,愿借子以调其音。”妇人曰:“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子贡致其辞,孔子曰:“丘知之矣。” 《山海经》曰:帝俊生晏龙,始为琴瑟。 又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孺帝、颛顼於此弃其琴瑟。(郭璞曰:孺义未详也。) 《蔡琰别传》曰:“琰字文姬,陈留人,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少聪惠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故断一弦而问之。琰曰:“第四弦。”邕曰:“偶得之耳。”琰曰:“吴札观风,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识南风之不竞。由此言之,何不足知也。” 《马明生别传》曰:明生随神女入石室,金床玉几,时自弹琴,有弦五音,普奏闻於数里。 《幽明录》曰:刘琮善琴,忽得困病,许逊曰:“近蒋家女鬼相录在山石间,专使弹琴作乐,匡覃致灾也。”琮曰:“吾常梦见女子将吾宴戏,恐必不免。”逊笑曰:“蒋姑相爱重,恐不能相放耳。以为诔之,今去当无患也。”琮渐差。 《文士传》曰:嵇康临死,颜色不变,谓其兄曰:“向以琴来不?”兄曰:“已至。”康取调之,为《太平引》,曲成,叹息曰:“《太平引》绝於今日耶!” 《搜神记》曰: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其爆声,曰:“此良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而烧不尽,因名ㄡ尾琴,有声也。 扬雄《琴清英》曰: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齐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 卷五百七十八 乐部十六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又曰:《雉朝飞操》者,齐宣王时处士犊沐子所作也。年七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雌雄相随则心悲。乃仰天叹曰:“圣王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援琴而歌以自伤。 又曰:《思归引》,卫有贤女,邵王闻其贤,请娉之。未至,王薨,太子曰:“吾闻齐桓得卫姬霸。今卫女贤者,欲留之。”大夫曰:“不可。若贤,必不我听。听亦不贤,不足取。”太子不听,遂留拘深宫。思归不得归,援琴而歌,曲终自缢而死。 扬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後母谮之,自投江中,衣苔带藻。忽梦见水仙赐其美乐,惟念养亲,扬声悲歌。船人闻而学之。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 《琴操》曰:商陵牧子娶妻无子,父母将改娶,牧子援琴鼓之,痛恩爱乖离,故曰《别鹤操》。 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者,卫女之作也。卫侯女嫁於齐太子,至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何如?”傅母曰:“且往。”当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焉。傅母好琴,取女自操琴,於冢上鼓之。忽三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卒,俱飞而起,忽而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曰《雉朝飞》。 《琴操》曰:古琴曲有歌诗五曲:一曰《鹿鸣》,二曰《伐檀》,三曰《驺虞》,四曰《鹊巢》,五曰《白驹》。语裥十二操:一曰《将归操》,孔子所作。孔子之赵,闻杀鸣犊而归作此曲也。二曰《倚兰操》,孔子所作,伤不逢时。三曰《龟山操》,孔子作。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曲喻季氏若龟之蔽鲁也。四曰《越裳操》,周公所作。五曰《拘幽操》,文王作。文王拘於里,作此曲。六曰《岐山操》,周人为太王所作。七曰《履霜操》,尹吉甫子伯奇无罪见逐,自伤,作此曲。八曰《雉朝飞操》,沐犊子所作。沐犊子七十无妻,见雉双飞,感之作此曲也。九曰《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取妻五年无子,父母欲改娶,其妻闻之,中夜悲,牧子因之作此曲。十曰《残形操》,曾子梦见一狸,不见其足,而作曲。十一曰《水仙操》,伯牙所作。十二曰《坏陵操》,伯牙所作。语裥九引:一曰《列女引》,楚樊姬所作。二曰《伯姬引》,鲁伯姬所作。三曰《贞女引》,鲁漆室女所作。四曰《思归引》,卫女所作。五曰《霹雳引》,楚商梁出游九皋之泽,遇风雷霹雳,畏惧而归,作此引。六曰《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牧恭为父报冤,杀人而亡藏於山林之下。有天马引之,感作此引。七曰《箜篌引》,霍里子高所作,即《公无渡河曲》。八曰《琴引》,秦时屠门高所作。九曰《楚引》,楚龙丘子高所作。语裥河间杂歌二十一章。 《琴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双凤离鸾》、《归风送远》、《幽兰曰雪》、《长清》、《短清》、《长侧清调》、《瑟调》、《大游》、《小游》、《昭君》、《胡茄》、《广陵散》、《白鱼叹》、《楚妃叹》、《风入松》、《乌夜啼》、《楚明光》、《石上流泉》、《临汝侯》、《子安之》、《流渐洄》、《双燕离》、《阳春弄》、《悦弄》、《连弄》、《悦人弄》、《连珠弄》、《中挥清》、《畅志清》、《看客清》、《僻清》、《婉转清》。 《大周正乐》曰:师襄子,夫子琴师也。方子春教成连生鼓琴,能化人情者也。成连先生,教伯牙鼓琴者也。锺子期,善听知音者。子期死,伯牙终身不鼓琴者也。颜渊听夫子琴,知周衰者也。涓子操琴,心玉篇者也。禽高以琴养性,求仙於罗浮山中,鼓琴於郢中,奏《阳春白雪》者也。雍门周以琴感孟尝君,悲者也。邹忌与齐王言琴事,以方正定德者也。荣启期对夫子弹琴,言三乐之事者也。禽孟临峦户死,而琴歌者也。应侯鼓,贾子对,以取牛妇人者也。子桑饥寒欲死,鼓琴而歌者也。师旷为晋平公操微,感玄鹤二七下舞者也。师滑写濮上琴声者也。子夏除丧,曰琴乐,曰不敢不至者也。闵子骞除丧,曰弹琴不成声者也。宓子贱治单父不下堂,弹琴而邑自理者也。踞转鼓琴,春秋晋大夫张骼辅轹者也。卫师曹,卫献公令师曹教公嬖妾,师曹鞭之。公怒之,鞭师曹三百者。 又曰:寇先生,宋人也。以钓鱼为业。宋景公问道,不告,杀之。後十五年,在宋城门下弹琴者也。已上自尧神人畅至始皇,九十三弄,好士二十七人,并为上石。 又曰:《杞梁妻》者,齐邑杞梁殖妻之所作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还遇其妻於路,使使者道吊之。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殖免於罪,贱妾有先人之庐,妾不敢受郊吊也。”公乃吊诸室,成礼而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何以立?吾节岂能更二哉?死而已矣。”於是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伐檀操》者,魏国女之所作也。伤贤者隐弊,素餐在位,闵伤怨旷,失其嘉会。夫圣主之制,能治人者食於人,不能治人者食於田。今贤者隐退伐木,小人在位食禄,悬珍琦,积百,并包有土,德泽不加。百姓伤痛,上之不知,王道之不施。仰天长叹,援琴而鼓之。 又曰:《将归操》者,孔子之所作也。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孔子将往,未至,渡狄水,闻赵杀其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曰:“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杀鸣犊而聘余,胡丘之往也?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岐山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大王居幽,狄人攻之。仁恩恻隐,不忍流血,选练珍宝、犬马、皮币、束帛与之。狄侵不止,问其所欲,欲得土地。大王曰:“土地者,所以养万民也。吾将委国而去矣。二三子亦何患无君焉?”遂杖策而出,喻乎梁而邑乎岐山。自伤劣不能化夷狄,为其所侵,喟然叹息,援琴而鼓之。 又曰:《三士穷操》者,其思革子之所作也。其思革子、石文子、叔愆子三人相与为友,闻楚成王贤而好士,三子相与俱往见之。至於敖硗岩之间,卒逢飘风暴雨,相与俱伏空柳之下。衣寒乏粮,自度不得活,三人相视而叹曰:“与其饥寒俱死也,岂若并衣粮於一人哉?”二人俱以其思革子为贤,推衣粮与之。革子曰:“死则共之。今二子以贤愚相辞,乃以死让,孰贤哉?”辞而不受。二子曰:“吾自以相与,犹左右手也。左伤则右救之,右伤则左救之。子不我受,俱死无名於世,不亦痛乎?”於是思革子乃受之,二子遂冻饿而死。其思革子抱二子尸而埋之,号天哭泣,竭哀而去,往见于楚王。楚王知其贤者,於是旨酒嘉肴,设锺鼓乐之。其思革子怆然有忧悲之意,楚王心动,怪而不悦,乃推樽罢乐,引琴而进。其思革子援琴而鼓之,作相与别散之意。王闻曰:“子琴音何苦哀也?”革子推琴离席,长跪涕流而下,对:“臣友三人石文子、叔愆子,窃慕大王高义,欲俱来谒。至於敖硗岩之间,逢飘风暴雨,食寒粮乏,度不能俱活,二子俱不以臣为不肖,推粮与臣。二子逢冻饿死。大王虽陈酒肴设乐,诚不敢酣乐也。”楚王曰:“嗟乎,乃如是耶!”於是赐其思革子黄金百斤,命左右棺敛收二子而葬之。以其思革子为相,故曰《三士穷》。 又曰:《鹿鸣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道衰,君志倾,留心声色,内顾妃后,设旨酒嘉肴,不能厚养贤者,尽礼极欢,形见於色。大臣昭然独见,必知贤士幽隐,小人在位,周道陵迟。自以是始,故弹琴瑟以风谏,歌以感之,庶几可复。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此言禽兽得美甘之食,尚知相呼,伤时在位之人不能。乃援琴以刺之,故曰《鹿鸣》也。 又曰:《驺虞操》者,邵国女之所作也。古有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嘉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礼义废弛,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於外,女伤於内,内外无主。内迫情性,外迫礼义,叹伤所说而不逢时,於是援琴而歌。 又曰:《猗兰操》者,孔子之所作也。孔子周流天下应聘,诸侯莫能任用。自卫反鲁,过隐之中见芗兰之独茂也,喟然而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凭车抚轼,援琴而鼓之。自伤不逢时也。 又曰:《龟山操》者,孔子之所作也。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当此之时,季氏专政,上僭天子,下畔大夫,贤圣斥逐,谗邪满朝。孔子欲谏而不听,复退而望鲁。鲁有龟山蔽之,譬季子於龟山,托势位於斧柯,季氏专政道,犹龟山之蔽鲁也。伤政道之不用,闵百姓不得其所,欲诛季氏而力不能,於是援琴而歌。 又曰:《白驹操》者,失朋友之所作也。其友贤,俱仕乎衰乱之世。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微风,谅不见受,国士咏而思之,援琴而长歌。 又曰:《越尝操》者,周公之所作也。周公辅相成王,成就文王之道。天下太平,万国和会,江黄纳贡,越尝重九译而来献白雉,执贽曰:“吾君在外国也。顷无迅风暴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故遣臣来。”周公於是仰天而叹之,援琴而歌。 又曰:《拘幽操》者,文王之所作也。纣为无道,上逆天文,下变地理,刑无罪,杀不辜,朝涉,刳孕妇。百姓怨悲,海内同心苦之。文王为西伯,种德修仁,布其恩惠,天下三凤裥其二。纣大怒其有仁心也,召而朝之,拘于里。文王忧愁,援琴而鼓之,故曰《拘幽操》也。 又曰:《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时不成,韩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韩王,不得,走。政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国,道逢其妻,妻对之泣下,对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出游七年不归,吾常梦相思。见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我心悲而泣也。”政曰:“天下人齿尽相似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身,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识,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琴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鼓之,内刀在琴中,政於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者不见其父,可得死乎?”政杀国君,罪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知。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之,曰:“嗟乎,为父报仇耶!”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屠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也。 又曰:《曾子归耕》者,曾子之所作也。曾子事孔子十有馀年,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欲归而重叹之,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崔子渡河》者,闵子骞之所作也。崔子早无母,其後母常以其死母名呼之,不应者,後母辄笞之。崔子恶与其母同名,欲自杀,恐扬父恶,又死母名应则逆,非义也。则以能游渡河为辞,系石於腹,入水自沉而死。众人但以为不能游耳,莫知其故自沉。是以父过不扬,闵子骞大其能为父隐,伤痛之,故援琴而鼓之,以美其意,故曰《崔子渡河》。 又曰:《屈原自沉》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楚同姓也。为怀王佐,博闻强识,疏通政事。入则与王议国计策,以施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上官大夫与之争宠,害其器能,谮之於王,曰:“使屈原每一出,矜伐功,以其非己莫能为。”怀王怒而斥之。屈原自伤怀忠而见疑,忧愁,面目黎黑,临河而哀思,著《离骚》、《九歌》、《九叹》、《七谏》之辞,仰天而叹,援琴而鼓之。 又曰:《孔子厄》者,孔子之所作也。孔子应聘於楚,待礼於陈。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喟然而叹曰:“归邪,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於是援琴而鼓之,以自叙其志,故曰《孔子厄》。 又曰:《霍将军歌》者,霍去病之所作也。去病为讨寇校尉,为人少言,勇而有气,使击匈奴,斩首二千。後六出,斩首十馀万级,益封万五千户,衤失禄与大将军等。於是志得意欢,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凤凰来仪》者,周成王之所作也。成王即位,用周召、毕、荣之属,天下大治,殊方绝域,莫不蒙化。是以越常献雉,重译来贡,太平之瑞,同时而应,麒麟游苑圃,凤凰翔舞於庭,颂声并作,佥然大同。於是成王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子安》者,其门离须之作也。其门离须兄弟三人,长兄从军,二年不归。离须坐事被刑,天下昏乱,兵革骚动,宗族离散。离须当远往输,持其小弟往寄所知,分别相去,垂涕而决。其弟觑欷谓离须曰:“吾生不睹母,长不识父。遭颠沛扰攘之世,兄从军不归,子复远输,未知反期,一旦是非,使吾无所依。吾闻兄在林梨,欲往从之。”离须止之曰:“兵革交错,道路不通,子为我无往,往必不还。令吾兄弟分别死别,不亦痛乎?”喟然不应,啼泣而别。离须属其主人曰:“子欲往,慎为我勿遣也。”去数日,卒夜亡,不知其处。离须来还,分布求之,卒不得。忧思不乐,仰天而叹,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力拔山》者,项羽之所作也。项王为汉所围於垓下,诸侯兵悉到,围数重。项王夜觉,闻汉军四面楚歌,惊起,坐,仰天而叹曰:“汉得吾众,是何楚歌之多?”於是心悲,援琴而鼓之。 又曰:《禹上会稽》者,禹之所作也。尧时洪水滔天,百姓巢居不安,尧乃征禹而使治之。乃决江河,上会稽山,顾曰:“呜乎!洪水滔天,下人愁悲,上帝俞咨。三过吾门不入,父子道衰。非欲伐功也,伤君莫知,不欲烦下民。嗟呼!天非欲数烦下,嗟嗟不欲烦下民。”自是之後,百姓降丘,黎庶安,弹琴以自叹,故曰《禹上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