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90 页/共 736 页

李敏辽东人为河内太守罢归时辽东太守公孙度有逆谋敏居郡中恶度所为恐为所害乃将家属入於海度大怒掘其父蒙剖棺焚尸诛其宗族。 魏崔琰年二十九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贼充斥西道不通,於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後至侍中。 管宁与邴原相友时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於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於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後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 国渊字子尼师事郑玄後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孔融在郡以原为计佐是时汉朝陵迟政以贿成原乃将家入郁洲山中郡举有道融书喻原曰:修性保真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土王室多难西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隽我徂求定策命恳恻国之将陨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匹妇也。犹执此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於难乃或晏晏自居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可以来矣。原遂到辽东後原归乡里止於三山孔融遗。《书》曰:随针在秦贾季在翟谘仰靡所叹息增怀倾知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官掾奉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兵之雄。若棋奕争枭原,於是遂复反还积十馀年後乃遁还南行已数日而度甫觉度知原之不可复追也。因曰:邴君所谓中白鹤非鹑之网所罗矣。又吾自遣之勿复求也。遂免危难後至五官长史。 郑袤父泰为董卓将军统诸军击关东,或谓董卓曰:郑泰智略过人而诘谋山东今资之士马使就其党窃为明公惧之卓收其兵马留拜议郎後。又与王允谋共诛卓泰脱身自武关走东归後将军袁术以为杨州刺史未至官道卒其弟浑乃将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 司马朗河内温人董卓迁天子都长安朗知卓必亡恐见留朗散财物以贿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雠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雒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於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到黎阳有营邱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後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後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荣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钞略民人死者。且半後至兖州刺史袁徽以儒素称遭天下乱避难交州司徒辟不至。 陈群举茂才除柘令不行随父纪避难徐州韩暨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难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 杨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馀家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後至南阳太守。 刘е兄望之为刘表所害е惧奔杨州道路为笺谢。表曰:考过蒙分遇荣授之显未有管狐桓文之烈孤德陨命精诚不遂兄望之见礼在昔既无堂构昭前之绩中规不密用坠祸辟斯乃明神弗天降之灾悔吝之负哀号靡及е之愚浅言行多违惧有浸润三至之间考之爱已衰望之之责犹存必伤天慈既往之分门户殪灭取笑明哲是用迸窜永涉川路即日到庐江寻阳昔锺仪有南音之操椒举有班荆之思虽远犹迩敢忘前施後至侍中。 王凌字彦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卓将李亻郭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凌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凌举孝廉为发干长後至太尉。 蜀谢坚字文固少有美名辟公府为黄门侍郎献帝之初三辅饥乱坚去官与弟援南入蜀依刘璋。 孟光字孝裕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後至大司农。 来敏字敬达汉末大乱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璋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後至光禄大夫。 许靖汉末补御史中丞董卓秉政与吏部尚书周毖共进退天下士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後卓斩毖靖惧诛奔孔卒依杨州刺史陈死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於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後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靖在交州与曹公。《书》曰:世路戎夷祸乱遂令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迫於袁术方命圯族扇动群逆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繇正礼师退术兵前进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临时困厄无所控告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草饥殍荐臻死者大半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饬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喜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欲北上荆州会苍梧诸县夷越{逢虫}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被害老弱并杀靖寻循渚岸五千馀里复遇疾疠伯母陨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复相扶持前到北郡计为兵害及病亡者十遗一二生民艰苦之甚,岂可具陈哉!後至司徒。 吴刘繇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後至杨州刺史。 薛综字敬文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後至太子少傅。 徵崇本姓李遭乱更姓遂隐於会稽躬耕以求其志步骘世乱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後至丞相。 鲁肃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後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壮在後男女三百馀人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Τ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肃渡江往见孙策焉後至横江将军。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为郡县吏避乱南渡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後至大司马。 陆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於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後至丞相。 赵达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 高岱字孔文吴郡人太守盛宪以为上计举孝廉许贡来领郡岱将宪避难於许昭家求救於陶谦谦未即救岱憔悴泣血水酱不入口谦感其忠壮有申包胥之义许为出军以书与贡岱得谦书以还而贡已囚其母吴人大小皆为危竦以贡宿忿往必见害岱言在君。且母在牢狱期於当往。若得入见则事自当解遂通书自白贡即与相见才辞敏捷好自陈谢贡登时出其母岱将见贡语友人张允沈昏令豫具船以贡必悔当追逐之出便将母乘船易道而逃贡须臾遣人追之令追。若及於船江上便杀之已过则止使与岱错道遂免被诛时年三十馀。 晋庾衮明穆皇后伯父也。乡党荐之州郡交命皆不降志及齐王ぁ归於京师逾年不朝曰:晋室卑矣。寇难方兴乃携其妻子林虑山事其新乡如其故乡言忠信行笃敬比及期年而林虑之人归之咸曰:庾贤及石勒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险也。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於其下年未熟食木实饵石蕊同保安之有终焉之志。 顾荣为成都王[A13C]丞相从事中郎惠帝幸临漳以荣兼侍中遣行园陵会张方据雒不复得进避之陈留及帝西迁长安徵为散骑常侍以世乱不应遂迁吴。又徵拜侍中行至於彭城见祸难方作遂轻舟而还纪瞻与顾荣俱徵为尚书郎至滁州闻乱日甚将不行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乃与荣及陆玩等各解船弃车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杨州。 裴楷为侍中坐杨骏姻亲去官太保卫太宰亮称楷贞正不阿附宜蒙爵土乃封临海侯食邑二千户代楚王玮为北军中候加散骑常侍玮怨亮斥己任楷楷闻之不敢拜转为尚书楷长子舆先娶亮女女卫子楷虑内难未已求出外镇除安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垂当发而玮果矫诏诛亮玮以楷前夺已中候。又与亮婚亲密遣讨楷楷素知玮有望於巳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与亮小子一夜八徙故得免难。 卫为太子洗马兄ロ为散骑侍郎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泣涕从之临别谓兄曰: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免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郗鉴以世乱归乡里於时所在饥荒时中州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常归依仁德可以後亡遂共推鉴为主与千馀家俱避难於鲁之峄山後至太尉。 邓攸初舀石勒後逃勒至新郑投李矩三年将去而矩不听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徵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後密舍矩去投荀组於许昌矩深恨焉久之乃送家属还攸攸与刁协周ダ素厚遂至江东後至尚书仆射。 谢鲲为东海王越参军事鲲以时方多故乃谢疾去职避地于豫章後至豫章太守。 袁瑰字山甫永嘉末兴弟猷欲奉母避乱求为江淮间县拜吕令转江都因南渡。 高瞻渤海人为尚书郎属永嘉之乱还乡里乃与父老议曰:今皇纲不振兵革扰此郡沃壤凭固河海。若兵荒岁俭必为寇庭非谓图安之所王彭祖先在幽蓟据燕代之资兵强国富可以也。诸君以为何如众咸善之乃与叔父隐率数千家北徙幽州既而以王浚政令无常乃依崔毖如辽东。 徐邈东莞姑幕人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弟子并闾里士庶千馀家南渡江家于京口後至骁骑将军。 褚为冠军避地幽州後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尹举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招合同志将图过江先移住阳城界颍川庾岂攵即之舅也。亦忧世乱以家付道断不得前东海王越以为参军辞疾不就。 孔愉会稽人避乱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邻里後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永嘉中元帝始以安东将军镇扬土命愉为参军并族寻求莫知所在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年已五十矣。 毛德祖父祖并没于贼中德祖兄弟五人携母南渡皆有武荆州刺史刘道规以德祖为建武将军始平太守。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父恂颍川太守恂在郡遇贼被害盛年十岁逃难渡江及长博学善属文後至秘书监给事中。 宋谢方明随伯父邈为吴兴太守孙恩之乱方明逃遁获免顷之孙恩重侵会稽谢琰见害恩购求方明甚急方明於上虞以母妹奔东阳繇黄蘖峤出鄱阳附载还都寄居国子学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无改。 沈怀文为治书侍御史元凶劭弑立以为中书侍郎世祖入讨劭呼之使作符檄怀文固辞邵大怒投笔於地曰:当今艰难卿欲避事邪旨色甚切值殷冲在侧申救得免疾落马间行奔新亭後至征虏长史广陵守。 刘之遴梁南阳人为度支尚书太常卿时侯景以萧正德为帝之遴时落景所将使授玺绂之遴预知乃剃披法服乃免先是平昌伏挺出家之遴为诗嘲之曰:传闻伏不斗化为支道林及之遴遇乱遂披法服时人笑之寻避难还乡。 庾肩吾为太子中庶子太清中侯景舀京都简文以肩吾为度支尚书时上流蕃镇并据州拒景景矫诏遣肩吾使江州喻当阳公大心大心寻举州降贼肩吾因逃入建昌界久之方得赴江陵未几卒。 萧子为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太清二年侯景寇逼子逃民间三年三月官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 江总为太子中舍人侯景寇京都诏以总权兼太常卿守小庙台城舀总避难崎岖累年至会稽郡憩於龙华寺乃制修心赋略序时事总第九舅萧勃先据广州总。又自会稽往依焉梁元帝平侯景徵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以郡秩米八千斛给总行装会江陵舀遂不行总自此寓岭南积岁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徵还朝。 陈萧引为西昌侯仪同府主簿侯景之乱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尔,於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 张正见为彭泽令属梁季丧乱避地於正俗山时焦僧度拥众自保遣使请交正见惧之逊辞延纳然以法自持僧度亦雅相敬惮。 ●卷九百四十九 ○总录部 逃难 後魏宋洽为道武所诛第四子宣字道茂时年数岁亲人窃逃以免封恺为散骑常侍坐司马氏事死恺妻卢玄姊也。恺子伯达弃母及妻李氏南奔河表改婚房氏献文末伯达子休杰内还祖母卢犹存垂百岁矣。而李已死休杰孝文时以归国勋为河间太守兼冀州咸阳王府谘议参军。 王宪字显则北海剧人祖猛苻坚丞相父休河东太守宪幼孤随伯父永在邺苻丕称尊号复以永为丞相永为慕容垂所杀宪奔清河匿於民家後至安南将军。 李奕与兄敷同死奕别生弟ぁ字道度少为中散逃避得免孝文太和中拜下大夫南部给事。 刁整灵太后时为安南将军光禄大夫整以母老河北丧乱时整族弟双为西兖州刺史整遂携家依焉贺拔胜字破胡从其父度拔家於武川孝明正光末沃野人破落汗拔陵聚众反度拔与三子乡中豪勇援怀朔镇杀贼王卫可瑰度拔寻为贼所害孝昌中追赠安远将军肆州刺史度拔之死也。胜与兄弟俱奔恒州刺史广阳王渊後至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 斛斯椿字法寿父敦孝明时为左牧令时河西贼起牧民不安椿乃将家投尔朱荣荣以椿兼其都督府铠曹参军。 辛雄为尚书左丞初萧宝寅在雍州起逆城人侯众德等讨逐之多蒙爵赏孝明武泰中诏雄兼尚书为关西赏勋大使未行之间会尔朱荣入雒及河阴之难人情未安雄潜窜不出。 崔勉字宣祖颇涉史传有几案才孝庄永安初除建节将军豫章王萧赞启为谘议参军举人失实为高道穆奏免其官太昌初为散骑常侍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定州大中正敕左右厢出入其家被收之际在外逃免於後乃出见齐献武王於晋阳王劳抚之李神隽庄帝时为左光禄大夫寻属尔朱荣入京神隽遂逃窜民间出帝初始来归阙。 崔孝为宁朔将军尔朱荣之害朝士孝与弟孝直携家避难定陶孝庄初徵拜通直散骑常侍杨侃为侍中卫将军庄帝将图尔朱荣也。侃与其内弟李城阳王徽侍中李等咸预密谋尔朱荣之入雒也。侃时休沐遂得潜窜归於华阴。 裴彦先为渤海相属元愉作逆徵兵郡县彦先不从为愉拘执逾狱得免仍为沙门潜行至雒愉平敕还郡。 高恭之字道穆为征西萧宝夤行台郎中属兄谦之被害情不自安遂身於庄帝帝时为侍中特相钦重引居第中深相保护俄而帝以兄事见出道穆惧祸乃携家趣济阴变易姓名往来於东平毕氏以避时难庄帝即位徵为尚书三公郎中。 冯熙生於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氐羌皆归附之魏母见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及长避地华阴河东二郡间性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後至侍中太师。 北齐荣五原人遇乱与乡旧携妻子南遁平城属杜雒周为乱荣与高祖谋诛之事不捷共奔尔朱荣後至开府仪同三司。 蔡隽幼为杜雒周所虏高祖亦在雒周军中高祖谋诛雒周隽预其计事泄走奔葛荣仍背葛荣归尔朱荣荣入雒为平远将军帐内别将。 步太汗萨狄那人魏孝明正光末六镇反乱萨乃将家避难南下奔尔朱荣於秀容後从荣入雒以军功除扬武将军帐内统军。 邢劭字子才为中书侍郎及尔朱荣入雒京师扰乱劭与弘农杨避地嵩高山魏前废帝普泰中兼给事黄门侍郎。 封子绘为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西魏武帝末斛斯椿等佞亻幸用事父隆之以猜忌惧难潜归乡里子绘亦弃官俱还。 杨为神武行台右丞从兄幼卿为歧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诛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曰:高王欲送卿於帝所仍劝其逃亡遂弃衣冠於水滨。若自沈者变易名姓自称刘士安入嵩山与沙门昙谟徵等屏居削迹。又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海隅之士谓之刘先生。 後周樊深初仕後魏为征虏将军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遂改易姓名游学於汾晋之门习天文及历之术後为人所告因送河东魏将军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隋源雄仕魏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属其父陇西王纂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而归长安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 河间王父元孙少孤随母郭氏养舅族及武元皇帝与周太祖建义关中元孙时在邺下惧为齐人所诛因假外家为郭氏。 尔朱敞字乾罗荣之族子也。父彦伯官至司徒博陵王齐神武帝韩陵之捷尽诛尔朱氏敞小随母养於宫中及年十二自窦而走至於大街见童儿群戏者敞解所着绮罗金翠之服易衣而遁追骑寻至初不识敞便执绮衣儿比穷问知非会日已暮繇是免遂入一村见长孙氏媪踞胡床而坐敞再拜求哀长孙氏愍之藏於衤复壁三年购之逾急迹。且至长孙氏曰:事急矣。不可久留资而遣之遂诈为道士变姓名隐嵩山略涉经史数年之间人颇异之常独坐岩石之下泫然叹曰:吾岂终於此乎!伍子胥独何人也,於是间行微服西归於周太祖见而礼之拜大都督行台郎中封灵寿县伯。 唐皇甫无逸太业末留守雒阳王世充作难无逸斩关而走追骑。且至因解所服金带投之於地曰:以赠卿无为相逼追骑竞下马取带自争夺繇是得免。 王字叔乐陵太守ダ之子隋开皇末为奉礼郎及ダ坐汉王反事当籍没而亡命於南山积十馀岁後至侍中。 上官仪本陕州陕县人也。父弘隋江都宫副监因家於江都大业末弘为将军陈棱所杀仪时年幼藏匿获免因私度为沙门後至中书令。 裴胄为太仆寺主簿属二京舀覆沦避他州贼平授秘书正字。 马燧沉勇多智谋安禄山反燧俾谓贾循曰:安禄山负恩何不建不代之功事泄禄山遣人以弓弦缢杀循燧脱身走西山隐者徐遇匿之逾月间行归平原平原不守复走魏郡後至司徒侍中。 李泌聪敏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操尚不羁耻随常格仕进尝献书论当世务为执政者不便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後至中书侍郎平章事。 李实为洪州节度使嗣曹王皋判官皋卒新帅未至实知留後刻薄军士衣食军士怨叛谋杀之实夜纟追城而出归诣京师。 权皋少以进士补贝州临清县尉安禄山以幽州长史充河北按察使假其才名表为蓟县尉署从事皋阴察禄山有异志畏其猜虐不可以洁退欲潜去。又虑祸及老母天宝十四载禄山使皋献戎俘自京回福昌尉仲谟皋从父妹婿也。密以计约之比至河阳诈以疾亟召谟谟至皋示已喑瞪谟而瞑谟乃勉哀而哭手自袭既逸皋乃葬其棺人无知者从吏以诏书还皋母初不知闻皋之死恸哭伤行路禄山不疑其诈死许其母归皋时微服匿迹候母於淇门既得侍其母乃奉母昼夜南去及渡江禄山已反矣。繇是名闻天下淮南采访使高表皋试大理评事充判官属永王乱多劫士大夫以自从皋惧见迫。又变名易服以免玄宗在蜀闻而嘉之除监察御史。 柳晟驸马都尉谭之子试太常卿德宗建中末銮辂西幸晟愿受密诏说其伪将德宗壮而许焉事泄逆党械系於狱凿垣宵遁遂为僧间道达行在所。 甄济肃宗宝应中为刑部员外郎因蕃寇逃难客於襄州大历中江西观察使魏少游奏授著作佐郎兼侍御史充莫徭副使。 後唐张格故丞相之子也。为梁太祖害於长水格窜於山谷易姓名入蜀王建僭号以为相国蜀平至雒阳除太子宾客。 赵凤幽州人也。少为儒唐天中燕帅刘守光尽率部内丁夫为军伍而黥其面为儒者患之多为僧以避之凤亦落至太原顷之从刘守奇奔梁梁用守奇为博州刺史表凤为判官。 卢程唐昭宗天复末进士及第辟召盐铁出使巡官寻遇朱梁弑逆衣冠多罹其毒避地河朔客游燕赵数年或衣儒衣或服道服出入公侯之门深为涿州牧衡唐令所厚卜居久之。 卢汝弼唐昭宗景福中擢进士第历台省昭宗自秦迁雒时为祠部郎中知制诰时梁祖凌弱唐室殄灭衣冠惧祸渡河繇上党归於晋阳太祖以为节度副使。 李愚唐光化中随计之长安於蒲华之间昭宗驾在凤翔汴军攻蒲华愚避难东归雒阳时卫公李德裕孙道古在平泉旧墅愚往依焉子弟采负薪以给朝夕未尝干人後至左仆射。 刘句涿州人唐天中契丹舀其郡句被俘至新州逃而获免隐居上谷大宁山会定州王处直以其子都为易州刺史署句为军事衙推及都去任招句至中山会其兄亘自本郡至都荐於其父累署为观察推官及都代位都有客和少微素嫉亘构而杀之句越境而去寓居浮阳後至司空平章事。 汉史肇之诛弟福此时在荥阳别墅闻祸匿於民间周太祖即位累迁闲厩使周王殷流州人唐末刘仁恭父子乱沧蓟殷父咸避地而南投天雄军为卒伍。 ○总录部 亡命 商。《书》曰:自作孽不可逭老氏云:天网恢恢收疏而不漏然而倒行逆施处阴休影天有所幸命或可逃非欲绝迹以远人盖乃冯生而避法越自叔世迁讹淫刑以逞末俗伦巧任气相高故有疾走避仇幽藏复怨破去机械变易名氏者。若乃自底不类连逮馀党穿窬亟遁脱身长往,或欲智免其如命何虽追捕之令具存於方木而赦宥之泽亦被乎!率土繇是移乡以防其不绝涤瑕以许其自新斯乃天地兼容荆棘蒙润者矣。 汉张良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与客狙击秦皇帝(狙谓密伺之音千豫切)误中副车(副谓後乘)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索搜也。索音山客切)求贼甚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张耳陈馀俱大梁人秦灭魏购求耳千金馀五百金两人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监门卒之贱者故为卑职以自隐)黥布六人也。姓英氏事汉为淮南王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布以论输骊山(有罪论决而输作於骊山)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为群盗。 张苍阳武人为秦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 公孙敖以因杆将军再出击モ奴至余吾(水名也。在朔方)亡士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後觉复系坐妻为巫蛊族。 田甲为梁蒙狱吏辱韩安国安国起徒中为梁内史甲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肉袒谢安国安国笑曰: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张敞为京兆尹公卿奏敞杨恽党友不宜处位奏寝不下敞使卒捕掾絮舜有所按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敞验治舜竟致其死事弃市行冤狱使者奏敞贼杀不辜宣帝薄其罪欲令敞得自便利即先下敞前坐杨恽奏免为庶人敞即诣阙上印绶便从阙下亡命。 王林卿长陵人为侍中免杀人埋蒙舍。又使人剥寺门鼓长陵令何并自从吏兵追之林卿急令奴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间径驰去并追杀其奴林卿因亡命。 後汉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犯法避吏於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春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彭宠为大司空士从王邑东拒汉军到雒阳闻同产弟在汉兵中惧诛即与乡人吴汉亡至渔阳抵父时吏(抵归也。)。 吴汉为大司马广平侯汉微时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命者名也。言背其名籍而逃亡也。)光武时位至横野将军。 马援初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 崔瑗涿郡安平人也。兄璋为人所杀瑗手刃报仇因亡命会赦归家为济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