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88 页/共 736 页
刘琨为尚书郎赵王伦执政以琨为记室督转从事中郎伦子即琨妹婿也。故琨父子兄弟并为伦所委任及篡为皇太子琨为詹事。
王雅既贵盛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孝武世为太子少傅时王儿婚宾客车骑甚音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亦颇以自许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
宋颜师伯孝武初镇徐州为辅国安北行参军王景文时为谘议参军爱其谐敏进之孝武师伯因求仗节乃以为徐州主簿善於附会大被知遇。
王履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深结刘湛委诚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与刘斌孔裔季等并有异志履叔球为吏部尚书每训厉不纳自大将军从事中郎转太子中庶子流涕诉义康不愿违离以此复为从事中郎太祖甚衔之及湛之诛其夕履徒跣告球球命为取履先温酒与之谓曰:尝日语汝何履怖惧不得答球徐曰:阿父在汝亦何忧命左右扶即还斋帝以球故履得免死废于家。
南齐李安民为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迁尚书左仆射将军如故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又善结尚书令王俭故世传俭启有此授。
梁王亮齐建武末为吏部尚书是时尚书右仆射江┙管朝政多所进拔为士所归附亮自以身居选部每持异议始亮未为吏部郎时以┙帝之内弟故深友┙┙为之延誉益为帝所器重至是与┙情好携薄┙昵之如初及┙遇诛群小放命凡所除拜悉繇内宠亮更弗能止外。若详审内无明鉴其所选用视资次而已当世不谓为能。
後魏长孙雅为太常卿右将军孝明时侯刚为侍中抚军将军宠任既隆而江阳王继及雅皆以女妻刚子刚为元所厚故雅骤得转进。
穆建为直ト将军兼武卫建妻尔朱荣之妹尝依附荣荣入雒之後除镇东将军。
刘字景兴好学强立善事当世高肇之盛及清河王怿为辅皆与其子交游往来灵太后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太后令以诗赋授弟元吉後为国子祭酒兼都官尚书。
王翊字士游为中书侍郎颇锐於荣利结婚於元超拜左将军济州刺史寻加平东将军。
郭逸以一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括太武时亲用宠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次侯。
高聪为并州刺史在州数岁多不率法。又与太原太守王椿有隙再为大使御史举奏高肇每以宗私相援事得寝缓。
刘藻子绍珍无他才用善附会好饮酒结刘腾腾启为郎中令袭子爵。
张烈河东武城人孝明时为征虏将军司空长史先是元。又父江阳王继曾为青州刺史及当权烈故义之怀遂相谄附除前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冯元兴举秀才时御史中尉王显有权宠元兴奏记於显召为检校御史後为元所知元兴世寒因之势其交道相用为州主簿论者以为非伦。
叱列延庆尔朱世隆之姊婿也。为常州刺史前废帝普太初世隆得志特见委重迁散骑常侍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于晖字宣明为汾州刺史晖善事人为尔朱荣所亲以女妻其子长孺历侍中河南尹後兼尚书仆射东南道行台。
徐纥与郑俨俱为舍人俨得幸於灵太后以纥有智数仗为谋主纥以俨宠幸既盛倾身承接其相表里势动内外城阳王徽与之合当时政令归於俨等。
崔休少而谦退事後母孝谨及为司马尚书子仲文纳丞相高阳王雍弟二女妻领军元子秘书郎雅舒挟恃二家志气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则陵籍同列尚书令李崇左仆射萧宝寅右仆射元钦皆以雍之故每惮下之始休母房氏欲以休女妻其外孙邢氏休不欲乃违其母而以妻子议者非之。
郑羲为中山王傅後历年不转资产亦乏因请假归遂桓不返及李冲贵宠与羲姻好乃就家徵为中书令。
中山王英子熙既袭爵累迁光禄勋领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
北齐许少纯直晚更浮动初齐朝体式本州大中正以京官为之同郡邢邵为中书监德望甚高与邵竞中正遂凭附宋钦道出邵为刺史朝议甚鄙薄之仕至尚书右仆射。
源文宗为秘书监以贵游子弟朝列才识敏赡以局见知然好游诣贵要之门故时论以为善於附会。
和士开禀性庸鄙不书传发言吐论惟以讠舀媚自资河清天统以後威权转盛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与市道小人同在昆季行列士开後至尚书令。
後周贺兰祥为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及诛赵贵废孝闵帝祥有力焉。
唐封德彝隋炀帝初为舍人而不被用见虞世基幸於炀帝而基不娴吏务每承处分多失事理德彝。又附之密为指画宣行诏命讠舀顺主心外有表疏如忤意者皆寝而不奏决断刑法多文深诋策勋行赏必抑削之故虞基之宠日隆而隋政日乱皆德彝之所为也。
丘和初仕隋为蒲州刺史坐事除名炀帝时宇文述方被任遇和倾心附之以发武陵公元胄罪拜代州刺史。
刘义节为少府监性明慧有理家富於财善附会势要。
李迥秀为凤阁鸾台平章事颇附权亻幸倾心以事张易之昌宗兄弟繇是深为谠正之士所讥。
黎为京兆尹时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仍知国子监事恃宠含威天宪在舌写心佞事动必求媚每期将至监则盛具数百人之饩倾府吏以办之。
李日知为刑部尚书以官在权要诸子年才总角皆结婚名族时议以失礼之中。
裴冕为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充山陵使寻贬为施州刺史初冕为仆射数论时政遂兼御史大夫充山陵使以李辅国权重有恩乃奏辅国所亲信刘ピ为判官潜结辅国後ピ为中书舍人得罪贬岭南冕乃连坐焉。
房式宰相之侄举进士李泌观察陕州辟为从事泌入相累迁起居郎出入泌门为其耳目及泌卒再除忠州刺史。
于颀为太府卿京兆尹好任机数专候权要朝列中无势利者视之蔑如也。曲事元载载亲匿之及载得罪後出为郑州刺史。
韩泰为左右神策京西行营节度行军司马顺宗永贞元年贬漳州刺史及司封郎中韩日华贬池州刺史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贬柳州刺史屯田员外郎刘禹锡贬连州刺史皆以善於王叔文坐责出守。
韦执谊与王叔文同为翰林学士德宗载诞日皇太子献佛像德宗命执谊为画像赞帝令太子赐执谊缣帛以酬之执谊至东宫谢太子卒然无以藉言太子因曰:学士知王叔文乎!彼伟才也。执谊因是与叔文交甚密。
杜兼为濠州刺史性浮险豪侈矜气宪宗元和初入为刑部吏部郎中拜给事中除金商防御使旋授河南少尹知府事寻拜正尹皆杜佑在相位所借护也。王锷自言太原人後为太原节度使锷附太原王为从子以婚阀自炫子弟多附锷以致名宦。
李景俭汉中王之孙颇览前史详其成败以王霸之略为己任韦执谊王叔文师重之当二人窃政景俭居母丧故不及祸窦群为御史中丞引为监察御史及群以罪出官景俭坐贬江陵户曹。
韦ダ为吏部侍郎累历台省自元和已来居相位。若裴李绛崔群辈多与友善而後进之有浮名者亦游其门以是常称有望及李逢吉以朋党专政柄而ダ之迹尤密颇为时人所讥。
梁卢损进士擢第左丞李琪尝善待损琪有女弟眇长年婚对不集乃以妻损损慕琪声称闻其眇纳之及琪为辅相致损仕进。
後唐郑珏少依河南尹张全义初为集贤校理昭宗幸雒阳珏为监察御史朱温革命於汴州改左补阙起居郎张衍为谏议大夫珏文章美丽旨趣雍容後进推服复以全义之门人权要奖遇之召入翰林为学士历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皆知制诰正授舍人翰林承旨转礼部侍郎珏自成名至朝掌翰墨皆全义为之提挈。
朱洪实为马军都指挥使时朱宏昭为枢密使势焰尤盛洪实以宗兄事之意颇相协。
崔协明宗天成初为太常卿判尚书铨时孔循任事因其门人求为辅相二年正月七日成命将出任圜言於执政曰:圜比无学术谬参文吏圣上以遭逢运会俾待罪廊庙四辅之重已虚一位今闻崔协虽为名族本不读书较其识见恐不及圜孔循忿其言拂衣而出称疾不朝者数日帝俾重诲谕之方入翌日降制拜平章事登庸之後庙堂化笔假手於人前不同於己者思骋其欲锋露见多为近侍所沮晋史圭为博陆令尝结交要人李蔼蔼得罪有圭所献遗签目在焉繇是善誉稍减。
○总录部 朋党
夫同恶相济譬诸市贾阿党为比谓之小人盖萧艾之一莸而风俗之竞扇鲜仁从类苟利成交引用以汇征结纳而胶固浇薄之态万状奸诈之萌百端矫激以陈言便佞而抗志抵冒以求胜缔构而许心互推所长罔极其弊亲之如兄弟合之。若符节恩树私室志倾重柄借誉以希大用兴谗以摅宿愤简附繇径实繁有徒古君子大为之防无使滋蔓者谓此物也。夫。
汉灌夫武帝时为燕相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卿相侍中宾客益衰(以夫居家而卿相侍中素为夫之宾客者渐以衰退不复往也。夫)及魏其侯窦婴失职亦欲倚夫引绳排根格生平慕之後弃之者(根音下恩反格音下各反言婴与夫共相提挈有人生平慕婴夫後见其失职而颇慢弛如此者其排退之不复与交譬如相对挽绳而根格)夫亦得婴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相牵引而致於尊重也。为去声)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无厌恨相知之晚。
贾捐之字君房元帝时待诏金马门数召见而长安令杨兴新以才能得幸与捐之相善捐之欲得召见谓兴曰:京兆尹见言君兰(杨兴字)京兆尹可立得兴曰:县官尝言兴薛大夫(胜也。薛广临为御史大夫与愈同)我易助也。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於天下最为精妙尔)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捐之曰:令我得代充宗君兰为京兆京兆郡国首尚书百官本天下真大治士则不隔矣。捐之前言平恩侯可为将军(许嘉也。)期思侯并可为诸曹(期思侯当是贲赫之後嗣也。而表不载)皆如言。又荐谒者满宣立为冀州刺史言中谒者不宜受事宦者不宜入宗庙立止相荐之信不当如是乎!(冀相荐之效当如前所言诸事见纳用)兴曰:我复见言君房也。捐之复短石显兴曰:显鼎贵(鼎音钉言显。且欲贵矣。方。且是也。读如今字)帝信用之之也。今吴楚俗犹谓牵引前却为根格今欲进第从我计(弟但也。)。且与合意即将入矣。捐之即与兴共为荐显奏曰:窃见石显本山东名族有礼义之家也。持正六年未尝有过明习於事敏而疾见出公门入私门(言自公庭出即归其家不妄交游)宜赐爵关内侯引其兄弟以为诸曹。又共为荐兴奏曰:窃见长安令兴幸得以知名数召见兴事父母有曾氏之孝(曾参也。)事师有颜闵之材(颜回闵子骞)荣名闻於四方明诏举茂材列侯以为首为长安令吏民敬乡(乡读曰乡)道路皆称能观其下笔属文则董仲舒进谭动辞则东方生置之争臣则汲直(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用之介胄则冠军侯施之治民则赵广汉抱公绝私则尹翁归兴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坚固执义不回(回邪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国之良臣可试守京兆石显闻知白之帝乃下兴捐之狱令皇后父阳平侯禁与显共杂治奏兴捐之怀诈伪以帝语相风更相荐誉(风读曰讽更音工衡反)欲得大位漏泄省中语罔上不道。《书》曰:谗说殄行震惊朕师(虞书舜典之辞也。言谗巧之说殄绝君子之行震惊我众)王制顺非而泽不听而诛(礼记王制云:行僻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谓人有坚伪辩言不以诚质学于非道虽博无用饰非文过辞语顺泽不听教命有如此者皆诛杀也。)请论如法捐之竟坐弃市兴减死罪一等髡钳为城旦。
华阴守丞嘉(史失其姓)元帝时上封事言治道在於得贤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右在上也。)不可不选平陵朱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帝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主所慎择也。《传》曰:下轻其上爵贱人图柄臣则国家摇动而民不静矣。(上爵大官也。图谋也。柄臣执权之臣)今嘉从守丞而图大臣之位欲以匹夫徒步之人而超九卿之右非所以重国家而尊社稷也。自尧之用舜文王於太公犹试然後爵之。又况朱者乎!素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其行义未有以异今御史大夫贡禹洁白廉正经术通明有伯夷史鱼之风海内莫不闻知而嘉猥称(猥曲也。)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
朱字子游元帝时为槐里令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与五鹿充宗为党百僚畏之唯御史中丞陈咸少年抗节不附显等而与相结数上疏言丞相韦玄成容身保位亡能往来(不能有所前也。《周书》君之篇称周公曰:惟文王尚克和有夏有。若虢叔闳大散宜生泰颠南宫括。又曰:亡能往来故引此以为言也。)而咸数毁石显久之有司考疑风吏杀人(风读曰讽)群臣朝见帝问丞相以治行丞相玄成言暴虐无状(无善状也。)时陈咸在前闻之以语上书自讼咸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事下丞相丞相部吏考立其杀人罪(立成也。)亡入长安复与咸计议丞相发其事奏咸宿卫执法之臣幸得进见泄漏所闻以私语为定奏草欲令自下治(咸为御史中丞而奏请下中丞故云:自下治)後知亡命罪人而与交通以故不得(吏捕之不得),於是下咸狱减罪为城旦咸遂废锢终元帝世。
谷永初自於大将军王凤擢为光禄大夫善言灾异前後所上四十馀事略相反覆专攻帝身与後宫而已党於王氏成帝亦知之不甚亲信也。
息夫躬少为博士弟子哀帝初即位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曰: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为太守免而归也。)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後躬宠乃与中郎右师谭因中常侍宋弘上书诬告东平王後皆封侯。
何武为前将军哀帝末太后引王莽入收大司马董贤印绶诏有司举可代司马者莽故大司马辞位辟丁傅(辟读曰避)众庶称以为贤。又太后近亲自大司徒孔光以下举朝皆举莽武与左将军公孙禄相善二人独谋以为往时孝惠孝昭少主之世外戚吕霍上官持权几危社稷(几钜依反)今孝成孝哀比无嗣(比频也。)方当选立亲近辅幼主不宜令异姓大臣持权(异姓谓非宗室及外戚)亲疏相错为国计便(错谓间杂也。),於是武举公孙禄可大司马而禄亦举武太后竟自用莽风有司劾奏武公孙禄互相称举(风读曰讽)皆免武就国。
後汉耿秉封美阳侯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
周福字仲进甘陵人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於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字伯武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繇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吴全寄左军师宗之次子与吴安孙奇杨竺等阴附鲁王霸图危太子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流竺尸于江。又诛寄安奇等咸以党霸构和也。初大帝立和为太子霸为鲁王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裔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宏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晋虞预会稽馀姚人少好学有文章馀姚风俗各有朋党宗人共荐预为县功曹欲使沙汰秽浊预书与其从叔父曰:近或闻诸君以预入仕便应委质则当亲事不得徒已然预下愚过有所怀邪党互瞻异同蜂至一旦蹉跌众鼓交鸣毫之失差以千里此古人之明戒而预所大恐也。卒如预言未半年遂见斥退後太守庾琛命为主簿。
宋徐之为丹阳尹司空羡之兄子少帝景平初以羡之知权颇豫政事与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邪安泰潘盛为党。
刘湛为领军将军与尚书仆射殷景仁猜隙渐生时彭城王义康专秉朝权而湛昔为上佐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义康屡构之於太祖其事不行义康僚属及湛诸附隶潜相约勒无敢历殷氏门者湛党刘敬文父成未悟其机诣景仁求郡敬文遽往谢湛曰:老父悖耄遂就殷铁干禄繇敬文ウ浅上负生成合门惭惧无地自处敬文景仁字之奸讠舀无情如此。
北齐毕义以依附高元海为兖州刺史给後部鼓吹即赴本州轩昂自得意望铨衡之举见诸人自陈逆许引接。又言离别暂时在州先有铙吹至於案部行游遂两部并用犹作书与元海论叙时事元海入内不觉遗落给事中李孝真得而奏之为此元海渐疏。
郑顺字子默与宋钦道特相友爱钦道每师事之杨始轻宋郑不为之礼俄而自结人主与参顾命钦道复与旧济南王款狎共相引致无所不言乾明初拜散骑常侍二人权势之重与相埒。
唐邵说德宗时为太子詹事与御史大夫严郢厚善建中末郢初得罪说劝太尉朱Г抗疏申其冤说为草其奏帝知之故贬说归州刺史。
窦群宪宗元和中为吏部郎中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未几拜御史中丞後与吕温羊士谔等党比欲陷吉甫事中裴及为相贬为黔中观察。
舒元舆为著作郎分司东都日与李训深相结纳及训居中用事元舆亟加迁擢。
杨虞卿为京兆尹性柔佞能阿附权幸以为奸利每岁铨曹贡部为举选人驰走取科名占员阙无不得其所欲沈取舍出其口吻宰相李宗闵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时号党魁会京师有讹言文宗闻之不悦御史大夫李固言素嫉虞卿朋党乃奏曰:臣穷问其繇此语出於京兆尹从人因此煽於都下帝怒收虞卿下狱再贬虔州司户。
●卷九百四十六
○总录部 失礼
夫礼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可使颠沛而求不可斯须而去仲尼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矧乎!吉凶威仪之盛酬酢升降之繁享宴宾介之容贽弊笾豆之数过与不及皆为失也。苟有失之讥诮及焉。
郑公子忽以鲁隐公八年四月甲辰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於郑陈针子送女先配而後祖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原壤孔子之故人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沐治也。)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於音也。(木椁材也。寄也。谓叩木以作音)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说人辞世)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佯不知)从者曰:子未可以巳乎!(已犹止也。)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叔孙武叔为鲁大夫其母死(武叔公子牙之六世孙名州仇毁孔子者)既小敛举者出尸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尸出户乃变服失哀节冠素委貌)子游曰:知礼(嗤之)。
国昭子为齐大夫母死问於子张曰:葬及墓男子妇人安位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夹羡道为位夫子孔子也。)曰:噫母(噫不寤之声母禁止之辞)曰:我丧也。斯沾(斯尽也。沾读觇觇视也。国昭子自谓齐之大家有事人尽视之欲人观之法其所为)尔专之宾为宾焉主为主焉(专犹同也。时子张相)妇人从男子皆西乡(非也。)。
叔孙子柳鲁人其父仲皮学子柳(叔仲皮鲁叔孙氏之族学教也。子柳仲皮之子)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衣当为齐坏字也。缪读为不つ垂之つ士妻为舅姑之服也。言虽鲁钝其於礼胜学)叔仲衍以告(告子柳言非也。衍盖皮之弟衍或为皮)请む衰而环(む衰小功之缕而四升半之衰环吊服之时妇人好轻细而多服此者衍既不知礼之本子柳亦以为然而请於衍使其妻为舅服之)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末吾禁也。(衍子柳也。姑姊妹在室齐衰与妇为舅姑同末无也。言无禁我欲其言行)退使其妻む衰而环(妇以诸侯之大夫为天子之衰吊服之服其舅非)。
汉翟方进为丞相身既富贵而後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饣希供养甚笃其後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汉制自文帝遗诏之後国家遵以为常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缌麻七日方进自以大臣故云:不敢逾制)。
晋刘颂为光禄大夫颂嫁女临淮陈矫矫本刘氏子与颂近亲出养於姑改姓陈氏中正刘友讥之颂曰:舜後姚虞陈田本同根系而世皆为婚礼律不禁今与此同义为婚可也。友方欲列上为陈骞所止故得不劾。
谢安为太保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音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
谢琰安子也。为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遭母忧朝廷疑其葬礼时议者云:潘岳为贾充妇宜城宣君诔云:昔在武侯丧礼殊伦伉俪一体朝仪则均谓宜资给葬礼悉依太傅故事先是王娶万女弟珉娶安女并不终由是与谢氏有隙时为仆射犹以前憾缓其事琰闻耻之遂自造せ京车以葬议者讥之。
宋张畅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出为会稽太守畅爱弟子辑及畅临终遗命与辑合坟时议非之。
後魏甄琛字思伯少敏悟闺门之内兄弟戏狎不以礼法自居後终於侍中赠司徒。
孙绍为太府少卿曾因朝见灵太后谓曰:卿年老矣。绍曰:臣年虽老臣卿乃少太后笑之。
高肇为司徒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瘗孝庄延昌三年乃诏令迁葬肇不自临赴唯其兄子猛改服诣代迁葬於乡时人以肇无识哂而不责也。
隋郑译为上柱国沛国公有罪除名後徵见复其勋爵高祖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A13C]戏谓译曰:笔乾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帝大笑。
唐王为礼部尚书兼魏王师性简傲薄於自奉准令三品已上并立私庙四时享祀焉通贵渐久独祭於寝下同庶人为法司所劾太宗优容弗之谴也。因为其营造以愧其心职在秩宗俭不中礼时论以是少之。
吕乾元二年为武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母忧起复本官。又迁黄门侍郎上元初同中书门下三品使有司送戟至其宅既安之,或曰:此吉庆之事不宜以凶服受之遂权释惨衣吉服当中而拜识者讥其失礼。
李晟为太尉贞元六年晟妾杜氏赠郑国夫人初晟无正室侧室王氏特封晋国夫人王氏无子而杜氏生子愿有诏为嫡子及杜之卒也。追赠之诏云:晟亡妻杜氏而晟实为之服缌议者以为准礼士妾有子而为之缌开元新礼无是服矣。而晟擅举复之後王氏卒晟奏给卤簿。又谓亡妻王氏亦服缌而已名实服纪俱爽颇为当时所诮。
李齐运贞元中为礼部尚书以妾卫氏为正室齐运冕服以备其礼时人鄙之。
王绍为兵部尚书绍名初与宪宗同宪宗繇为广陵王顺宗时诏下将册为皇太子数日而王绍上陈请改其名时议者或非之曰:皇太子亦人臣也。东宫之臣当请改尔奈何非其属而遽请改名以避皇太子岂为以礼事上耶左司员外郎李藩曰:历代故事皆自不识大体之臣而失之因不可复正无足怪也。是时韦贯之为监察御史名与上同独不请改既而下诏以陆淳为给事宜改名质充皇太子侍读贯之不得已乃上疏改其名宰相溺於风俗以为细事而不正之典章寝失比方前代难矣。
杜佑为淮阳节度使丧妻升嬖妾李氏为正室封密国夫人亲族子弟言之不从时论非之。
文昌西河人家于荆州长庆初为西川节度後为河南节度文昌於荆蜀皆有先祖故第至是赎为浮图祠。又以先人坟墓在荆州别营居第以置祖祢影堂岁时伏腊良晨美景享荐之後即以音乐歌舞继之如事生者缙绅哂焉。
後唐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明宗长兴四年七月从璋奏臣母亡请准式假仍请定服制从璋帝从子今属籍如皇子而请为母服失礼也。礼寺知其不可无所上闻而止。
○总录部 奢侈礼与其奢大圣诲乎!宁俭富不期侈前哲戒乎!自至是知满则招损欲败乃度故以奢为不逊侈为大恶。若乃营耳目之玩尚舆服之饣希纷华之靡务在於宣骄泰逸之心唯矜於处乐以败礼而为德岂制义以存诚至於力敝取亡体汰速戾。且莫知其纪极亦唯日而不足是以杨子规其鬼瞰老氏谓之盗夸唯夫行之以衷约之以礼庶可保其中吉免彼恶终者矣。庆封齐大夫奔鲁献车於季武子美泽可以鉴。
智伯晋大夫为室美士茁夕焉智伯曰:室美夫对曰: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也。智伯曰:何惧对曰:臣以秉笔事君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宫成三年而智氏亡。
汉史丹大司马车骑将军高之子为左将军尽得父财身。又食大国邑重以旧恩数见褒赏赏赐累千金僮奴以百数後房妻妾数十人内奢淫好饮酒极滋味声色之乐。
陈咸为冀州刺史历楚内史北海东郡南阳太守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玉食言美食如玉也。)。
後汉马融为议郎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饣希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後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魏何夔为太子太傅迁太仆节俭之世最为豪汰。
李胜为议郎少游京师雅有才智与曹爽善明帝禁浮华而人白胜堂有四窗八达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重直用反所连引者多故得原禁锢数岁。
吴宁巴郡临江人也。为蜀郡丞弃官归家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晋王恺武帝时为吏部尚书奉车都尉既为贾充所构失职乃纵酒耽乐极滋味以自奉养初何邵以公子奢侈每食必尽四方珍馔恺乃逾之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
夏侯湛为散骑常侍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石崇为卫尉财产丰积室宇宠丽後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台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常以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栾高二族皆出惠公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枝条绝俗光彩耀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每冬得韭氵笄齑常与恺出游争入雒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恺每以此三事为恨乃密货帐下问其所以云:豆至难煮预作熟末客来但作白粥以投之尔韭氵笄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牛奔不迟良由驭者逐不及反制之可听蹁辕则驶矣,於是悉从之遂争长焉崇後知之因杀所告者崇以奢豪矜物厕上常有十馀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後崇既诛有司簿开崇水碓三十馀区仓头八百馀人他珍宝货贿田宅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