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736 页/共 1125 页
闻。」
十年三月十日,诏曰:「朕惟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帅举直言,汉、唐之君所以稽参政事,咨访阙遗,达民心而通治道也。洪惟祖宗,率繇斯义。朕祗若前宪,诏书比下,充赋盖阙。昔汉策晁错、董仲舒,对者以百数;唐举姜公辅等,所取至二十五人。国朝异人辈出,视古为盛。今朕思政求贤,历载弥长,效未云获,其故安在 岂德薄道寡,化不下究,贤人君子郁于上闻。旰昃销志,思以广宣厥道。宜遵近制,特俾详延,庶收茂才,以鉴不逮,成朕虚己勤求之意焉。今岁科场,其令尚书侍郎、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各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人,守臣、监司亦许解送,仍具词业缴进以闻。」
十一年六月五日,诏曰:「朕绍履尊明,宣招畯茂,思得方闻之益,讲求治理之原。越暨累年,尤 虚己。虽贤书大比之岁,每务于详延;然制举非常之才,难循于定次。肆敷明旨,申命通臣。盖急闻切直之言,将令受策而察问;宜广选修洁之士,庶几崇化而厉贤。俾悉究于昌辞,曾靡拘于前制。咨时群彦,体我至怀。今后遇有应诏之人,令尚书侍郎、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不拘科举年分,各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人,各守臣、监司亦许解送,仍具词业缴进以闻。」以宰执进呈秘书省校书郎奚商衡奏制科取士勿拘三年之制,上曰:「贤良得人,国家盛事。」故有是诏。
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起居
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兼权直学士院李巘言:「汉自文帝以来,始有贤良之举,不过求其谠言,以裨阙政,未闻责以记诵之学也。后世崇其科目,遴其选取,乃始穷以所未知,强以所不能。要之举才之意,惟端正修洁是务,而区区记诵之末,则非所先也。近年以来,固尝举试数人,止用经子诸史正文为题,皆以记问不精,旋即罢遣,诚为 矣。后乃兼用注疏,试者愈难。夫前者未用注疏,而不能试。今复增之,而欲其应诏,宜乎累年于此,而未有其人。仰惟陛下收揽英才,朝咨夕访,惟恐有阙。去岁尝下明诏,特举贤良,不以三岁为限,甚大惠也。然士犹未有以荐举闻者,良以注疏默记之难而已。然臣以为国家取人之实,要不尽在于此。使其才行学识如晁、董之伦,虽注疏未能尽记,于治道何损哉 乞特加参酌,令依旧降指挥免用注疏出题,则士之应诏者不无其人,而可得端悫有用之才,庶几上副陛下侧席求贤,虚怀求谏之意。」从之。
十月八日。宰执进呈池州守臣陈良佑奏福州布衣庄冶堪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上曰:「向来李垕文字颇冗杂,郑建德却善作文,今安在 」王淮等奏曰:「尝为删定官,不禄。」上曰:「卿等看庄冶文字如何 」淮等奏:「文字亦有源流。但不知记问如何。兼一人恐不可试。」上曰:「不必拘此。可令后省看详闻奏。」既而给事中葛邲看详冶议论文词详而有据,堪应召试。诏令中书召试。
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中书后省言:「今来召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庄冶、滕宬,系是二人,即与昨李垕一名事体不同。乞依淳熙四年引试过李塾等前后申请已得指挥。」从之。
五月二十五日,诏以六月八日引试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庄冶、滕宬,命礼部侍郎兼国子祭酒颜师鲁为制科考试官,秘书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太子左谕德沈揆、侍御史陈贾并为参详官,司农寺丞陈杞为监门官,太常博士黄黼为封弥官,宗正寺丞宋之瑞为监誊录官,军器监主簿王厚之为对读官。论六首,一曰《身者治之本》,二曰《圣人通天地之心》,三曰《五星为经纬》,四曰《历术本于易》,五曰《六德以民为纪》,六曰《岑彭冯异之功孰大》。
六月十三日,朝散大夫、权尚书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充制举考试官颜师鲁等言:「今考校到庄冶、滕宬试卷二号,各有二题不通,系不知出处外,虽有四通,而文理亦多平常,不应元降指挥五题通为合格之数。」诏既不合格,可并赐束帛。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罗点言:「窃见平江府布衣滕宬学问淹该,行义修洁,词章博赡,明习世务。昨因守臣丘 荐举,蒙朝廷召试六论,内四题全通。虽(似)[以]不逮近制报罢,然较之近时应此科者,记诵颇为精详。宬自报罢之后,杜门力学,益务修饬。臣辄再行保举堪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乞赐召试。其词业昨守臣丘 缴进,已经降付侍从,考中次优。」诏令后举召试。
绍熙三年四月十五日,诏曰:「盖闻制科之设,肇自汉世,所以延特起之士,致非常之功也。皇朝稽古上文,搜 茂异,视前代尤盛。一时鸿儒辈出,翼成隆平之业,朕甚慕之。粤自践祚以来,率循彝宪,祗奉慈训,所宜旁求博举,访以大道,而历岁于兹,荐进犹缺。岂诏令未申,莫宣指意,招徕弗 ,难于自献之故欤 载惟万务之统,兢业持守,未知攸济。讲议剀切,繄贤是赖。傥使怀才抱道, 而弗伸,将何以兴饬政化,绍休前躅乎 兹当大比,爰示明旨,俾造于庭,咸摅谠言,以正朕之不逮。庶几保邦厉俗,同符帝王之治,不其伟欤!今岁科场,其令尚书侍郎、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各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人,守臣、监司亦许解送,仍具词业缴进以闻。」
开禧元年五月十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刘德秀、权礼部侍郎李壁言:「臣等于今年正月内,举永康军布衣何致堪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许令缴进词业。今何致缮写词业一十册,乞令有司公共看详取旨。」诏令两省、侍从官参考闻奏。既而臣僚〔言〕:「窃以名者实之宾,名至而实不副,是殆盗名以欺世者。臣尝历考自古取士,惟贤良方正一科,世俗之所歆艳而士心之所深重。盖非德义醇粹,操行无玷,不足以当贤良之名;非(纲)[刚]毅不挠,直大无私,不足以当方正之名。繇汉已来,凡应是科,鲜不为汗青所讥者。以本朝苏文忠公
真宗〔朝〕张师德两及王旦之门,旦曰:『师德状元及第,荣进 高宗朝郑厚作《艺圃折衷》诋孟子,有『卖仁义』等语。臣僚论列,特降指挥不得与学官、试官差遣,仍下所属劈版,所以杜讪上之萌也。致之文学远不逮厚,而诋毁伊尹,殆与诋毁孟子同科。又尝恭 兄弟,文章标准一世,议论横放四海,终其身无一瑕可指。其初犹曰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初不敢以贤良方正自居。今有人焉,持心浮薄而轻于立论,媒身浅躁而急于干进,冒焉居之,略无媿色。清明之朝,讵宜有此欺世之佞哉!谨按,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何致,初不知其为何如人,但缴进词业,详观所撰二十五篇,其间历诋伊尹而并及于汤,凡五六百言。谓汤有心自王,而挚说之以伐夏救民;谓太甲不明,既放又复之,使一切惟己之听。其始负尧舜之道,而终为天下开陵犯之端。夫伊尹有商名臣,孔子定书,孟氏垂训,纪述称赞,照映今古。致本何人,敢于诋诬,庸非持心浮薄而轻于论立者乎 缴进词业,令两省、侍从参考其意。盖曰是非付之公论,咸以为可,是以国人皆曰贤之义。致乃干恳权贵封状,遍求签名。有为臣言,初不暇读其文之为如何。继而三人被荐,已欲先试,竟为给舍申省,有浮兢之语。致不胜愤懑,庙堂呈札,辄肆怨言,谓言多辞取憎疾,必触报罢,乞寝已降召试指挥。若是而曰不要君,臣不信也。庸非媒身浅躁,急于干进者乎 臣尝恭
素定,不应两及吾门。』所以抑奔竞之士也。致将奋身大科,富贵特其分内事,何用汲汲挟贵有请 师德谒时宰于已仕之后,且犹以为贪进。今而视致,其将谓何 夫持心浮薄而轻于立论,媒身浅躁而急于干进,有斯二者,(顾)故曰贤良方正,非愚则诬矣。谓之盗名以欺世,谁曰不然。况夫议论厚薄,出处静躁,关系风俗,诚为非轻。乞将致罢归,使之退自循省,进德修业,习尚醇厚而涵养恬静,他日录用未晚也。」从之。以上《续宋会要》。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一 经明行修科
经明行修科
哲宗元佑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诏:「每遇科举诏下,令文官升朝以上无赃罪及无私罪重者,于应进士举人不拘路分,但不系有服亲,各奏举经明行修一名。候将来发解及南省奏名,合格者内有不系所举人数,于牓示及奏名内每人名下注经明行修字,至殿试唱名升一甲姓名。如历官后犯正入己赃及违犯名断讫,收坐举主,并依举选人转京官法,减一等。」
六月十六日,御史中丞刘挚言经明行修人宜使知州以上举之为便。诏京朝官、通判资序以上人许举。
二年正月十五日,诏举经明行修,京东西、河北、陕西路各五人,淮南、江南东西、福建、河东、两浙、成都府路各四人,荆湖南路、广南东西、梓州路各二人,荆湖北、夔州、利州路各一人。委知县当职官同保任申监司,监司再加考察以闻,仍充本州岛解额,无其人则阙之。
三年正月六
日,礼部言:「河南、福建路转运司奏考到经明行修进士,并不经提刑司考察同奏举。今来省试日逼,恐误取应。今欲乞且依转运司已奏许,(合)[令]逐人先次就试。将来省试,如提刑司考察得内有违碍及与转运司奏举不同,即行驳放。」从之。
三月六日,诏:「经明行修人如省试不应格,听依特奏名进士例就殿试。」
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诏:「今后遇降诏方许奏举经明行修人,先降每遇科场奏举指挥不行。」
八年二月二十四日,监察御史黄庆基言:「向者荐经明行修之士,既与免解赴省试,及省试不合格,又例与特奏(明)[名]。是凡被荐举者,皆可以入官也。臣闻元佑二年诸所荐者,甚有不协士论。乞朝廷申谕诸路监司、郡守,凡荐经明行修之士,必须精加考察,委有术业,行义为乡党所尊,士论所服者,方许奏荐。或不如所举,则以贡举非其人之法坐之。」从之。以上《续国朝会要》。《国朝中兴》、《干道会要》无此门。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二 制科 宏词科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二
制科宏词科
真宗景德三年,龙图阁待制陈彭年奏请条制贡部宏词科采择经术,许流内选应宏词拔萃科明经人投状自荐,策试经义,以劝学者。哲宗绍圣元年罢制举,惧无以收文学博异之士,于是置宏词以继贤良之选。所试以章、表、露布、文书,用四六也;颂、铭、戒、论、序、记杂用古今体,不拘四六也。许进士登科者就试,试以奏试上舍日附试,不立院也。四题分二日,试者虽多,取毋过五人。惟诏、诰、赦、 不以为题,入制诰。四题内二题以历代史故事。徐辑《大典》无卷数。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二 宏词
宏词
哲宗绍圣元年五月四日,中书省言:「有唐随事设科,其名不一,故有词藻宏丽、文章秀异之属,皆以众之所难劝率学者。今来既复旧法,纯用经术取士,其应用文词,如诏诰、章表、箴铭、赋颂、赦 、檄书、露布、诫谕之类,凡诸文体,施之于时,不可阙者。在先朝亦尝留意,未及设科,诏别立宏词一科,每科场后许进士登科人经礼部投状乞试,依试进士法,差官考校。试诏诰或表章杂文共三篇。应者虽多,所取不过十人。中程者申三省看详,仍分为两等,上等循两资,中等循一资,承务郎以上比类推恩。词格超异者临时取旨。」
《文献通考》:绍圣元年罢制科。自朝廷罢诗赋,废明经,词章记诵之学俱绝。至是而制科又罢,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乃置宏词以继贤良之科。三省言:「唐世取人,随事设科,其名有词藻宏丽、文章秀异之属。究其所试,皆异乎进士、明经。今既复旧科,纯用经术,诸如诏诰、表章、箴铭、赋颂、赦 、檄书、露布、诫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而不可阙,先朝已尝留意,特科目未及试。」
二年,诏立宏辞科,岁许进士登科者诣礼部请试。若见守官,须受代乃得试。率以春试上舍日附试,不自立院也。差官锁引,悉依进士。惟诏诰、赦 不以为题,所试者章表、露布、檄书用四六,颂、箴、铭、诫、谕、序、记用古今体,亦不拘四六。考官
取四题,分二日试。试者虽多,取毋过五人。中程者上之三省,三省覆视,分上、中二等,推恩有差。辞格超异者,恩命临时取旨。
七月二十四日,诏:「宏词今后每年许经礼部投状,仍附春试,虽多,所取不得过五人。」
九月三十日,礼部状:「鼎州桃源知县姚孳、汾州灵石县令楼异乞就试宏词科。缘逐人系在见任,今欲乞依试学官法,在外见任人候得替许于礼部投状就试。」从之。
二年正月九日,礼部言:「宏词除诏诰赦 不试外,今拟立程试考校格。一、试格十条:章表,依见行体式;赋如唐人《斩白蛇》、《幽兰》、《渥洼马赋》之类;颂如韩愈《元和圣德诗》、柳宗元《平淮夷雅》之类;箴如扬雄《官箴》、《九州岛箴》之类;铭如柳宗元《涂山铭》、张孟杨《剑阁铭》之类;诫谕如近体诫谕风俗或百官之类;露布如唐人《破蕃贼露布》之类;檄书如司马相如《喻蜀檄》之类;序如颜延之《王融曲水诗序》之类;记亦用四六。以上考试官临时取三题作一场试,其章表、颂、檄书、露布、诫谕、序、记,并限二百字以上成;箴、铭并限一百字以上成;赋八韵,限三百字以上。一、考格五条:词理俱优者为上等,词理次优者为次等,词理超异者取旨,上等循一资,承务郎,以下比类推恩。」
二十八日,再立到考试格:「其近降试格更不施行,今修立九条:章表、露布、檄书,以上用四六;颂、箴、诫、谕、序、记,以上依古今体,亦许用四六。考试官
临时取四题,分作两场引试,并限二百字以上,箴、铭限一百字以上成。」从之。
二月六日,诏宏词科别差考试官二员,候类省试毕日,就试院引试。
三月一日,臣寮言:「本朝自景佑初至今,凡六十余年,惟熙宁六年、九年两牓共百六十余人系同学究出身。乞比前后牓,同甲人改为左列。先朝虽以此两牓末甲名为学究,然其官名不分左右,所以不碍诸般差遣。今既分为左右,虽欲应近日宏词,不可得也。六十年间,独此两牓,偶然一时,名为学究,遂尔终身不为清列,何相远耶!当元丰间不碍差遣,犹之可也,今既动有拘碍,诚为未安。」诏熙宁六年九月第五甲人许应宏词科。
二十四日,三省言:试宏词衡州司法参军黄符、滁州司法参军罗畸、开封县主簿高茂华、真定府户曹参军赵鼎臣、瀛州防御推官知鄂〔州〕崇阳县事慕容彦达,题曰《欹器铭》、《诫谕三省枢密院修举先朝政事》、《迩英阁无逸孝经图后序》、《代嗣高丽国进贡表》。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三年三月,三省言:试宏词开封府开封县主簿详定军马司 例删定官林虡、宣德郎知嘉州峨眉县刘弇、昭庆军节度推官知舒州望江县滕及,题曰《太史箴》、《代宰相以下谢赐重修都城记表》、《绍圣元会颂》、《诫谕士大夫敦尚名节》。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四年闰二月二十一日,贡院言:试宏词新授陈州项城县令吴兹、宣义郎周焘、新授杭州余杭县
尉王孝迪、瀛州防御推官知潭州湘潭县(丞)[事]方叔震,题曰《导洛通汴颂》、《诫谕学者词尚体要》、《代宰臣谢实录成赐宴表》、《籍田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同日,别试所言试宏词澶州司理参军吴幵,题曰《北郊大礼庆成颂》、《元丰新修尚书省记》、《喻安西西城沿边番部檄》、《诫谕转对臣僚言事要切》。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元符元年四月,贡院言:试宏词宣州泾县主簿邱鄜、江宁府右司理参军吉观国、辰州司理参军王天倪。题曰《大河复东流颂》、《三朝宝训序》、《代亲王谢赐外第表》、《司文殿记》。诏观国为河中府教授,天倪为华州教授。邱鄜差遣阙。
二年三月,三省言:试宏词睦州司理参军谢黼,题曰《代宰臣以下贺老人星见表》、《御书孝经及千字文勒秘阁赞碑阴后序》、《诏赐宗室坐右铭记》、《分赐镂文红管御笔铭》。考入次等,循一资。
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三月,三省言:试宏词知河中府录事参军充兖州州学教授葛胜仲葛胜仲:原作「葛胜中,据《宋史》卷四四五《葛胜仲传》改。,题曰《瑞成殿芝草颂》、《代高丽王谢赐太平御览表》、《重摹太宗皇帝御飞白玉堂记》、《谕清唐种落檄》。考入次等,循一资。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三省言:试宏词新信阳军司理参军晁咏之、 赐进士出身程量、新颍昌府户曹参军孙宗鉴,题曰《皇帝展事于郊邱颂》、《代皇子谢赐生日礼表》、《诫谕守令劝课农桑》、《宗子学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崇宁元年三月,三省言:试宏词定州司法参
军王云、 同进士出身石忞、前衢州司理参军谢潜,题曰《代宰臣重修神宗皇帝御集表》、《玉罄铭》、《诫百官修举职事》、《重修秘阁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二年三月,贡院言:试宏词儒林郎新耀州州学教授祝天辅、登州防御推官知会州新会县杜林,题曰《崇宁圣德颂》、《重修都亭驿记》、《代宰臣贺庆云见表》、《占天万年历序》。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五年三月,贡院言:试宏词前衢州司理参军孙近、通仕郎新虔州赣县令王劭,题曰《崇宁继述圣政颂》、《代贡士辟廱谢赐宴并御制诗表》、《新建殿中省记》、《诫谕诸路监司奉行诏令》。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登仕郎李子奇, 大观三年三月,贡院言:试宏词将仕郎保安军司理参军樊察、通仕郎越州余姚县尉李题曰《诫谕学事司理行教法询考行能》、《开封府贺狱空表》、《大庆殿受八宝颂》、《新建书学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四年五月十六日,诏:「绍圣之初,尝患士之学者不复留意文词,故设宏词科,岁一试之。然立格法未至详尽,不足以致实学有文之士。可改立词学兼茂科,每岁附贡士院引试,听有出身人不以京朝官、选人经礼部投状就试。岁中有取不得过三人,如无合格则阙之。仍于旧试格内除去檄书,增入制诏,临时取四题,分作两场。内二篇以历代史故事借拟为题,余以本朝故事或时事。其合格人分两等考定,申三省看详,上等循两资,中等循一
资,京朝官比类推恩,仍并随资任。内外差遣已系堂除人,优与升(搉)[擢]。内文理超异者,取旨除馆职。所有试格,令礼部比拟立定,申尚书省取旨颁降。仍自大观五年春试为首。宰臣执政官亲属不许与试。拟立到程试考校格式,如绍圣二年正月宏词之制。」
政和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三省言:试词学兼茂前郴州教授谭世绩、儒林郎蔡经国、通仕郎俞授能,题曰《雄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授侍中制》、《夏禹九鼎铭》、《代宰臣以下谢赐御制冬祀庆成诗表》、《唐集贤殿书院记》。考世绩、经国入上等。诏:「词学兼茂科尤宜加意奖进教育,以资润色王猷之英材。今后可岁中所取不得过五人,余依旧制。今来考校中格人,属辞清劲,文理典赡,宜与升等收录,以为词学该博者之劝。可特依下项:世绩与改合入官,仍除馆职;经国与改合入官,仍堂除差遣;授能与循两资,仍堂除差遣。」
二年四月十二日,贡院言:试词学兼茂文林郎滕康、卢益、李熙靖、奉议郎薛仓舒、通仕郎曹辅,题曰《保大军节度使授检校司徒保平军节度使制》、《汉六辅渠记》、《代宰臣以下贺野蚕生茧表》、《汉宣德殿马式铭》。考康等五人合格。奉御宝批:「试卷已经省览,文词优裕,考按合格,可依格推恩。仍更量加甄擢,以劝来者。」康为秘书省正字,益试辟廱博士,熙靖试太学正,苍舒为太仆寺丞,辅充详定 令所删定官。
三年三月,贡士举院
言:试词学兼茂文林郎隆德府司兵曹事孙傅,题曰《资政殿学士授奉宁军节度使制》、《尧大章颂》、《新修六典序》、《唐修文馆记》。考入合格,循一资。
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将仕郎孙觌、通仕郎王志古、滕庚,题曰《镇洮军节度使除太尉制》、《黄帝封泰山颂》、《代高丽王谢宴乐表》、《唐学士院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诏依格推恩外,觌除秘书省正字,志古充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庚充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
五年三月,贡院言:试词学兼茂科儒林郎胡交修、将仕郎李木、张忞,题曰《镇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授检校少傅加食邑食实封制》、《汉祀雍获一角兽颂》、《代公相以下谢赐御笔书夏祭神应记表》、《唐洛阳宫记》。考入次等,各循一资。
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宣义郎曹中、宣教郎艾晟、王谌,题曰《平川军节度使授开府仪同三司制》、《汉函德殿金芝颂》、《代公相以下谢宣诏赴穆清殿赐宴表》、《唐大微宫记》。考中入上等,晟、谌入次等。诏余依格推恩外,中除秘书省正字,晟除寺监丞,谌与书局差遣。
七年三月十六日,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迪功郎李正民、薛嘉言、文林郎宋惠直,题曰《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授右弼制》、《汉骐麟阁名臣图记图象》、《徽猷阁奉安隆鼐颂》、《唐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破吐谷浑露布》。考正民入上等,嘉言、惠直入中等
。诏正民与改合入官,除秘书省正字;嘉言、惠直合依格循一资,与书局差遣。
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迪功郎新河中府河东县主簿崔嗣道、奉议郎前高邮军军学教授宇文彬、从事郎前越州会稽县丞张守,题曰《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授应道军节度使上清宝箓宫使制》、《汉神鱼舞河颂》、《代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谢赐历日表》、《唐史馆记》。考嗣道入上等,彬、守入次等,依格循资推恩。
宣和元年三月,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朝奉郎海州州学教授陆韶之、从事郎新冀州州学教授王俊、迪功郎新泗州司士曹事李长民,题曰《彰化军节度使熙州路经略安抚使授检校少保雄武军节度使制》、《汉三雍颂》、《新修龙德太一宫记》、《唐太衍历序》。考入次等。诏依格与循两资减年外,(诏)[韶]之除书局官,王俊除博士,李长民除宗学博士。
(三)[二]年三月三年:当为「二年」之误。据《宋史》卷四二二《刘才邵传》,刘才邵于宣和二年中宏词科。,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从事郎前鄂州州学教授范同、通仕郎刘才邵、从政郎欧阳,题曰《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上清宝箓宫兼神霄玉清万寿宫副使兼侍读授宝宁军节度兼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制》、《汉宣室箴》、《代公相以下谢赐御制宣德楼上梁文表》、《唐开元礼序》。考入次等,各依格循资推恩。
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贡士举院言:试词学兼茂科承议郎、新详定一司 令所删定官李公彦,题曰《保和殿大学士提举上
清宝箓宫兼侍读授威德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汉开耕籍田颂》、《代夏国谢赐御制圣济经表》、《唐花萼相辉楼记》。考入次等。诏依格推恩外,特除秘书省正字,候有阙差。
四年三月,三省言:试词学兼茂科文林郎建州州学教授曾益柔,题曰《诫谕百官遵守熙丰法度》、《汉甘露降未央宫颂》、《代宰臣谢赐御制赋同大成殿诗表》、《唐群书四录序》。考入次等,依格循资。
五年三月,三省言:试词学兼茂科迪功郎前密州州学教授秦桧,题曰《代宰臣以下贺日有五色云表》、《唐擒颉利露布》、《新修东都志序》、《汉楚龙渊记》。考入次等,依格循资。
七月二十七日,守尚书职方员外郎陈磷奏:「绍圣初,哲宗皇帝尝患学者专经,不复留意文词,故设宏词科,来天下异能之士。大观中,以其所立格法未至详尽,改为词学兼茂科。然设科既久,来者寖少,岁一试之,有司取必以备数,则不无幸中,而朝廷所以待遇亦轻矣。今来既罢每岁春试上舍,欲乞应词学兼茂科许于省试院附试。」从之。
六年三月,贡院言:试词学兼茂科迪功郎何抡、奉试郎袁植,题曰《资政殿学士特进授检教少傅镇潼军节度使河北云中府路经略安抚使加食邑实封制》、《汉单于朝甘泉宫颂》、《代燕山府路进士谢赐及第表》、《大唐雅乐记》。考抡入上等,植入次等,依格推恩。以上《续国朝会要》。《国朝会要》无此门。
光尧皇帝建炎二年七月,礼部言:
试词学兼茂科朝奉郎袁正功,题曰《诫谕将士协心战守》、《唐八坊记》、《代宰臣以下谢宣召赴经筵听讲表》、《汉定着三十五家兵法序》。考入次等,循一资,比类施行。
绍兴三年七月六日,都司言:「工部侍郎李擢奏乞今绍圣宏词与大观词学兼茂两科别立一科事,看详绍圣法以宏词为名,大观后以词学兼茂为名,今欲以博学宏词科为名,以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颂:原为空格。天头原批云:「渭清按,空白是『颂』字,见《宋史 选举志》。」今据补。、序一十二件为题。古今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一古一今。愿试人先投所业三卷,朝廷降付学士院考其能者召试。依宣和六年指挥,以三年一次,附省试院试,不用从臣荐举。应命官不以有无出身,除归明流外进纳人及犯赃罪人外,并许应诏。命官非见任外官,许径赴礼部自陈。若见在任,经所属投所业,应格召试,然后(杂)[离]任。每次所取不得过五人。若人材有余,临时取旨,具合格等第字号,同(直)[真]卷缴纳中书省看详。内制诏书依例宰执进呈,推恩则例比旧制更加优异。以三等取人,试入上等有出身人转一官,选人与改官,无出身人赐进士及第,并免召试除馆职;中等有出身人减三年磨勘,与堂除差遣,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择其尤召试馆职;下等有出身人减二年磨勘,与堂除差遣一次,无出身人赐同进士出身,遇馆职有阙,亦许审察召试。」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