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660 页/共 1125 页
十一月二十八日,权发遣淮南两路公事张成宪言:「契勘淮南还业之人所有税额未定,州县乞依已降
指挥,据实种顷亩,具令权纳课子二年,候参配税额见得定数,别行起催。」诏依,每亩不得过五升。
十二月十五日,诏:「四川租税今遵依照祖宗旧法,不得过有折科。如敢违戾,仰提刑司觉察闻奏。」是岁,两浙转运副使李迨会约每年所纳夏税、和买、折帛钱,除发足上供之数外,逐州尚有宽剩钱数:婺州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三贯八百五十八文,秀州一十万贯文,湖州六万八千九百六十贯文,平江府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七贯四百五十文,共二十二万八千六百六十一贯三百八文,逐年依折帛钱条限起发,至今为例。
七年正月一日,无为军言:「本军累遭兵火之后,耕种尚少,委是民力困弊,欲乞展免税役二年。」诏展一年。
八年六月十二日,枢密副使王庶言:「两淮州县内有已起纳二税去处,将合纳绵、紬、税绢、杂钱、白米六色,以在市价例准折作钱,却将准折到钱别科米麦至一亩之地,所纳物斛至有四五斗者。欲下淮南两路转运司行下所隶州县,将合起纳二税人户依税额未定州县已降指挥,更与收纳课子二年。」从之。
九年五月十四日,宗正少卿、三京淮北宣谕方廷实言:「人户苒税,在法系随地色高下纳租,既无专立菜园户法。欲乞改正,依税法随田高下纳苒税。」诏与逐路转运司,依祖宗旧制措置施行。
二十四日,诏令新复州县将刘豫重敛之法焚于通衢。
十年九月十
日,明堂赦:「诸路州县人户纳田亩钱,依已降指挥免收头子、市例、船脚等钱,官司搔扰,当职官除名勒停,公吏人流配海外,情重者依军法施行。内江、浙沿流去处,比缘有司申陈,许令从便折纳米斛,仍已约束不得大量功耗,尚虑州县并缘侵渔,民被其害。仰帅臣、监司常切觉察,如有违犯,按劾以闻,当依已降指挥行遣。诸路州县税绢,其畸零尺寸折纳见钱,本以便民,访闻多是高估价直,使民重困输送。仰转运、提刑司常切觉察。诸路税苒多是粳米折变糯米,却将糯米折变见钱折变见钱:原脱,据同书食货九之二八补。,并功耗之数亦行折纳,是致人户倍有困弊。今后应合折料,不得于外数展转折变。」
十一年七月七日,臣僚言:「昨降指挥,许江、浙州县民户送纳折帛钱,以十分为率,紬折二分,绢折三分,绵折五分。今州县乃尽令折钱,却于出产紬、绢去处低价收买,以取出剩。又应民户积欠税物,许绍兴九年与作一年两料许:原作「详」,据同书食货九之二八改。,绍兴七年、八年分作二年四料随税带纳八年:原作「八月」,据同书食货九之二八改。。今州县乃缘阙乏之际,应民间七年、八年、九年积税尽令一并送纳,急于星火,至有破家荡产,流离转徙。乞行禁约。」诏依。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赦:「诸县起催官物,依条合抄录人户应纳实数,预给凭由。近年令佐弛慢,但凭乡司印给,其间脱漏增功,情弊不一,或已输纳,不将县钞销簿,致纳与未纳例被追呼。仰监司觉察,今后凭由如有脱漏,止勒元给散公吏部填。其增功之数。与
不即销簿吏人断停即:原作「印」,据同书食货九之二八改。,永不得充役。县官失觉察,按劾以闻。勘会人户畸零税赋令合钞送纳,本以便民,行之岁么,寖生奸弊。谓如十户合钞当纳米一石、绢一匹之类,一户既已凑纳,尚不住勾呼,其余或将凭由多填姓名,妄有催理,愚民无知,惮于追扰,不免认纳,甚非优恤下户之意。自今应畸零米斛、丝绵、匹帛,许人户取便,或愿合钞凑成匹石等,或愿搀先折纳见钱,并许送纳,与免收头子、縻费,限日下给钞销簿,各不得循袭,以取赢余赢:原作「嬴」,据同书食货九之二九改。,重困民力。访闻州县催理税赋,多咤形势官户及胥吏之家不输纳,或典买之际并不推割,产去税存,无从催理。官司取办一时,勒令催税保长等出备,类至破家。日后尚敢勒令出备,当职官远窜,人吏决配。若豪猾之户故不输纳,及典卖之际不依条推割税赋,择其甚者,具名申尚书省。
十三年十一月八日,南郊赦:「访闻诸路税苒多以粳米折变糯米,却将糯米折变见钱,并功耗之数亦行折纳,是致倍困人户。今后应合折科数,不得展转折变。」
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上宣谕辅臣曰:「民间所纳折帛钱,每疋可减一千,庶宽民力。」
八月一日,知池州魏良臣言:「应折帛钱止随本户实数,不收合零。既便催科,又优下户。仍乞下江、浙转运司依此。」从之。
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权发遣筠州周绂言:「本州岛递增淮管紬绢,民间颇以为重。欲乞权免增今年一分,且依去
年已增三分之数送纳。」从之。
同日,权发遣舒州汪希旦言:「本州岛认发上供米麦,缘地居山僻,艰于行运,欲乞权依市直折纳价钱起发,内愿纳本色者听。」从之。
十二月十六日,进士章公奎言:「向缘军兴,豹赋阙乏,乃于民间预借其税,以济军用。今偃兵息民,固已有年,而豫借之税今尚未免。况豫借之弊,折纳太重,近于重敛。」上谕辅臣曰:「此事有否 朕与邻国通和,正为百姓。若豫借以扰民,失朕本意。令户部取索措置以闻。」
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右正言巫伋言:「州县有民间输纳一应常赋,而不给以朱钞者,或已给却不行用已:原作「以」,据同书食货九之三○改。,勒令再纳者。欲望行下郡邑,自今如有循习前弊,并仰人户越诉。仍令所部监司常切觉察,按劾以闻。」从之。
九月二十四日,宰执进呈诸路监司、守臣自今所部县令治状显著者,保明闻奏。上曰;「当今正以惠养百姓为先务。」秦桧曰:「如民间折帛钱太重,理宜蠲减。」上谕宰执曰:「朕么有此志。祖宗时,每缣价直八百,官司乃以一千和买民间,既免举债出息,及丝、蚕收成之后,并皆乐输,比乃创折帛之请。令人户折纳见钱,殊为非理。不知今折纳若干 」秦桧曰:「当令户部取见实数进呈。」上曰:「若随逐路色额减纳钱数,非唯可苏民力,亦使知朕所以休兵之意。」
是月二十六日,尚书省言:「江、浙州军见输纳折帛钱,旧立价钱比之时价稍高,兼逐路土产物帛不一,窃虑民户难于
出办难:疑当作「艰」。。」乃诏两浙紬绢每疋减作七贯文,内和买减作六贯五百文,绵每两减作四百文,江南东、西路紬绢每疋并减作六贯文,绵每两减作三百文,自绍兴十八年为始,仍诏令逐路转运司酌度州军出产多寡,均拨分数,务令均被实惠,仍具数以闻。
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权知蕲州吕延年言:「江西一路,自李氏税苒数外增借三分,以应军须。欲乞行下本路漕司,如委见田产步亩所载税苒倍于他路,即取旨量与裁定,仍乞先将沿纳一项钱、米特免支移折变。」诏令户部取索诸路色目,一体看详以闻。
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时上宣谕辅臣曰:昨日巫伋论镇江府预借人户苒米极为骚扰日:原作「曰」,据同书食货九之三一改。,不知何故如此阙乏 可令监司理会,先将守臣放罢。」
二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路彬言:「静江府、昭州夏税折布钱,最重于诸州,盖自绍兴五年诸路军事都督行府一时措置,每疋折纳价钱比旧增及一倍以上,自后沿袭,依数折纳。欲望将两州所折布钱减去增价,止令依旧价折纳,或于见纳价钱上二分之中与减一分。」诏令户部看详取旨。
二十一年二月一日,详定一司 令所删定官魏师逊言:「郡县或咤米价贱,于输纳之时,却欲以苒折钱。欲望申 郡县守令、监司觉察,许人户越诉。」从之。
十一月二十二日,权知池州黄子游言:「本州岛六县每岁所纳苒税,惟有青阳一县
比之其它县分,每亩所纳苒税独为太重。乞下转运司体究诣实,将青阳县比附邻近县分所纳税额,酌中裁定。」诏令户部看详取旨。
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大理评事莫蒙言:「窃见州县常赋税秋苒,官耗、义仓各有定数,而受纳官吏往往于额外别立名色,谓之功三收耗及脚耗之类,民户受弊,至有纳上二倍纔及正额者。其多收在官之数,止资官吏侵盗欺隐,实无补于用度。欲乞令有司检坐条法行下州县,每遇受纳,揭示民间,许令越诉。仍令监司、郡守常切觉察,如有违戾者,按劾闻奏,重寘典宪。」从之。
三月二十八日,大理寺主簿丁仲京言:「州县预借人户税租,有借及一二年者,其间复以本色纽折见价,又倍之,输纳稍缓,功以严刑。欲望申严法禁,如有违戾,令监司按劾以闻。」上曰:「此多是州郡妄用。若撙节,不至如此。可令户部申严条法行下,如有违戾,令监司按劾,御史台奏。」
八月十三日,监察御史魏师逊言:「欲望申 郡县,今后于受纳二税之时,晓谕民户自诣输送,当官给钞,销落欠额,不得准前多方邀阻,容纵兜揽,以为公、私蠹害。如有辄敢违戾去处,令监司按劾以闻,重寘典宪。」诏令户部检坐见行条法指挥申严行下。
十一月十八日,南郊赦:「勘会比来粒米狼戾,而州县间有将合纳苒米高立价直,违法折钱。虽已降指挥,令监司觉察,尚虑州县利于妄用,依
前折纳,有困民力。仰监司常切觉察,如有违戾,按劾以闻。」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三十一年九月二日赦,并同此制。
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时上谕辅臣曰:「静江府士人所上书乞减税事,可令有司看详行下。税额系胡舜陟妄增,尤为民害,不可不减么。」
十二日,新差权知忠州董时敏言:「州县人户送纳苒米起发上供,其水脚縻费固已带纳,而州县又从而科敷,令重迭送纳。欲望行下逐路转运司条具,如有似此重迭敷纳者,悉行改正。」从之。
九月十五日,大理评事刘敏求言:「夏、秋二税,分立三限,中限不纳,方许追催。近年县邑往往初限未周,即行追逮,监系拷掠。欲望申严法禁,戒饰诸路县邑逐年催税必遵成法,无或违戾。」从之。
二十五年十月四日,诏:「绍兴二十六年分民户二税不得合零就整,令户部行下诸路监司、州、军遵守,如有违戾,许经尚书省越诉。」
十一月十九日,赦:「夏、秋二税催科,自有省限,州县官吏多不遵奉条法,受纳之初,便行催督,蚕方成丝,即催夏税,禾未登场,即催冬苒,峻罚严刑,恣行棰楚,伤害百姓,莫此为甚!仰监司常切谷考,如有违戾,按劾申奏,重行责罚。」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三十一年九月二日赦,并同此制。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七○ 赋税三题前原有「食货十八」四字。
赋税三题前原有「食货十八」四字。
【宋会要】
绍兴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户部言:「今欲遍下诸路监司、州县,将人户二十六年分合纳畸零税租寔数折纳价钱,如愿将本户畸零寔数与别户合钞送纳本色者,听从民便。」从之。
二月三日,右司员外郎兼权户部侍郎锺世明言:「欲望朝廷行下四川转运司,取见预借税赋县分,若借及一年者,即令分作二年四料理折,借及二年者,即令分作四年八料理折。出给公据,付人户执照。仍将逐年理折之数,分明批凿簿书及人户公据。自后辄敢预借及不予人户理折,并不为批凿簿书、公据官吏,从转运司按劾,重作施行,仍许人户越诉。或他路有似此预借去处,亦乞依此施行。」从之。
七月六日,右正言凌哲言:「乞下诸路州县,应积年挂欠苒税官物等物:原作「等」,据同书食货一○之四改。,并权住催,候秋冬之交收成了毕,再行追理。」于是户部言:「人户积欠已放至绍兴二十二年终,(具)[其]以后年分候收成日随料催纳。如有违戾,仰监司觉察按劾。」从之。
八月,诏:「诸路县道起催产税,乡司先于民户处私自借过夏税、和买入己,并不到官,却将贫乏下户重迭催科,补填上件失限数目。下户畏惮,往来再行送纳,重困下民,无所申诉。令户部看详立法,如有诸路县道公吏辄于人户处私自预借税物,许令越诉,犯人重行决配。监司、守贰常切觉察。」从殿中侍御史周方崇之请么。
十四日,诏:「逐州委知、通,将逐县官户、权势之家合科纳和买等,并与平民一等。如辄敢减免敢:原脱,又「免」下原衍一「免」字,均据同书食货一○之四补、删。,官司及减免之家并计赃断罪。令监司觉察,如有违戾,按劾闻奏劾:原作「刻」,据同书食货一○之四改。。」
八月四日,权知桂杨军程昌时言:「州县为民害者,莫如科配巧立名字,行之自如。欲望专委监司、郡守镂板大字,暝示诸村乡镇市,凡有科配,许民越诉,有司许受其词,不许系其人,差官体问得寔,申明朝廷。系不遵诏者,宜以违制论论:原脱,据同书食货一○之五补。,所科钱物,并以入己断罪。」上曰:「科敷不均,最为民害,出暝之说,朝廷累有指挥,惟是官吏为奸,恐民间尽知数目,不得而欺隐,所以不肯出暝耳。」
二十四日,上宣谕辅臣曰:「前日景箎上殿,论川中折帛钱太重,绢一匹之直,私下不及五千,而官估则取十千,他物之估,率皆称是。去岁裕民,所蠲减价直不过一千而已,更须量予减损。若只行下令看详,虽行十数次,未必济事。莫若便扎与四川总领司莫:原作「若」,据同书食货一○之五改。,令契勘合蠲减数目申朝廷令契:原作「契令」,据同书食货一○之五乙。,庶几民受寔惠。朕自即位以来,如土木之工、玩好之物,外至于边事,内至于锡予,未尝一有妄用,凡以为百姓而已。」
九月二十日,右正言凌哲言:「欲乞申严州县守、令,并须遵依近降指挥,应人户税租畸零,止据寔数折纳
价钱,及听合钞送纳本色外,不得准前过有科取,以就整数。仍乞委逐路监司常切觉察,违者按劾以闻,并许御史台体访论列及人户越诉。」从之。
二十四日,直秘阁、知临安府荣薿言:「襄阳府百姓田产多所隐落,本路转运司尽行根括,增添租米数目,比旧太重,民力不胜。后咤修筑汉江堤防,权宜将所增亩苒十分裁减二分。近闻除下户依额定数催敷外,所有上户却令尽依增添之数输纳。欲望行下京西转运司,检会本府前后增减咤依,照应改正正:原脱,据同食货一○之五补。。」从之。
十月二十八日,三省言:「秀州按奏崇德知县林善问,咤催发折帛钱,却于民间倍科搔扰,先次放罢,取勘闻奏。」上曰:「科借钱物,若一一在官犹可,但恐咤而入己,大抵赃吏最为民害,不得不治。今后须至追尽赃物。缘取赃既多,若不尽追,自谓虽得罪,尤不失为富人,以此更无畏惮。」沈该等奏:「今后当一一遵依施行。」
闰十月十三日,两浙路转运副使李邦献言副使:原作「使副」,据同书食货一○之六乙。:「人户合纳夏税,乞令州县将人户名下正绢若干、和买若干,出给凭由,散付人户收执,永远照应输纳。如人户物业有进退,合分明开具改给,不得暗有增数。」从之。
二十七年六月四日,权尚书户部侍郎林觉言:「两浙州县第五等下户今岁合纳紬绢,乞将一丈以下从便折纳价钱丈:原作「文」,据同书食货一○之六改。,每尺一百文足,零寸一十文,免收头子、勘合等钱,仍委令、佐同受纳,实时给钞销簿。如辄增多钱数,客纵合干人阻节乞觅,官吏并计赃断罪,许人户越诉。」上咤谕辅臣曰:「合零就整,此固甚善,然亦须相度,谓如一户为首,率九户共钞,官司先给由子与钞头,若官吏得人,实时销入,则十户更无搔扰,不然,却恐钞头多掠钱物,送纳了当,却收藏由子,不肯赍出。比至官司追催紧急,众人不免又须再纳,此贫民下户所以重困。卿等可措置,令经么便民,然后行下。」宰臣沈该等奏曰:「今年夏税物帛已起催了,且令有司熟议,自来年为始。」
二十三日,臣寮言:「诸路州县起催产税,积弊甚大。富横之家与本县公人相与为党,使下户细民破家逃移,深可怜悯。盖未催科之时,典吏乡司先于民户处私自借过夏税、和买入己,比至开场,更不纳官,以一邑计之,有数百疋至五十疋之家,失陷官物不知几何,却将下户重迭催科,补填上件失陷数目。乞令户部看详立法。」今看详参酌下条参酌:原作「酌参」,据同书食货一○之七乙。:诏诸州县公吏人于人户处辄借税租及和、预买紬绢者,杖八十。若上限尽而不为送纳送纳:原作「纳送」,据同书食货一○之七乙。,计赃重者,准盗论,三十疋,配本城。许人告,仍听被借人户越诉,委监司、守贰觉察。
二十八日,左司谏凌哲言:「诸路县道起催产税,公吏、揽子先于民户处私自借过入己,不为了纳。户部看详立法尚有未审,当令户、刑部重别修立到下条:诸州县公吏于人户处辄借税租,
和、预买紬绢钱物同。准盗论,五十疋,配本城。许人户告,仍听被借人户越诉。告获州县公吏于人户处辄借税租,和、预买紬绢钱物同。钱五十贯「钱」上疑脱一「赏」字。。诸揽纳税租、和预买紬绢钱物,谓非系公之人系:原脱,据同书食货一○之七补。。本限内不纳,杖六十;二十疋功一等;罪止徒一年。」诏依,仍行下州县知、通、监司常切觉察。
二十八年正月月二十一日,将作监主簿叶颙言:「伏望特降指挥,州县折纳二税,并依时价,不得辄有增功。而闽中下四郡掊 最为甚者,并乞委转运司以时检察,按其违戾。」从之。
二十九日,上谕辅臣曰:「闻福建民户输纳苒米,每斗折价钱八百文,士大夫往来曾议论及此。」枢臣陈诚之奏曰:「已前不闻如此,七八年来,诸州或科纳价钱有及二分以上。在法,米斛畸零之数许纳钱,所以便民。今乃取其高直,一概科敷,岁丰谷贱,农田反蒙其弊。」上曰:「闽中米价每斗几钱 」陈诚之奏曰:「去年丰稔,糙米只是三百以下钱。」上曰:「今纳八百,安用縻费许多 使此钱归户部助国用,犹恐其伤于民,况州县一时措置,多取妄费,此不可不究其弊。若第五等户畸零之数许纳价钱,亦须有寔数,岂容高价科敷 」陈诚之奏曰:「圣恩如此,民不胜受赐。」
二月二十三日,右正言朱倬言:「福建折纳米价,每斗至于八百有奇,是又倍于广右之数。近饶州乐平县亦科抑米,每斗四百五十。窃恐别郡成风,有亏仁政。欲望福建及他郡折纳,令漕司依祖宗科法,合纳初时询定寔价。寔价之外,耗费共不得过百钱。如非紧急,不得科折。仍令漕司粉壁晓谕,使民通知。州县故违故:原作「过」,据同书食货一○之八改。,必论违制。监司隐而不举,亦寘典宪。」从之。
二十八日,知阆州苏钦言:「昨令州县散给民间合纳夏、秋二税凭由,寔为利便。然凭由之给「之」下原衍一「之」字,据同书食货一○之八删。,不徒具岁租合纳名色而已,须具一岁间本户二税增减之数。如夏、秋税凭由,各具去年至今年税钱、米斛、物帛增减之数,或收买、典到某乡某人某地名田土、税钱若干,或典卖出本户某地名田土、税钱或秋税物斛若干,入某人户下,见今户下寔计税钱或物斛若干,合纳支移折变物帛、斛斗、役钱,下项开具县令、佐点检无差措,签押,用县印给付民户收执。所给凭由,并于起催前一月给散。如有欺弊不寔,大科钱物,许人户经县或经州论诉施行。」从之。
七月五日,前知兴国军周冲言:「望戒饬州县,应管内诸县二税拖欠去处,委官检照。如系上三等人户少欠数多,即令推究官吏情弊施行。」从之。
八日,右正言朱倬言:「访闻诸邑多有违法,凡民户入纳,第令柜头给会子用领,未肯给钞。期年之间,忽有追呼,有钞者则曰簿书未销,执会者则曰此曷为信 俾拘维之,必其再赋。欲望敦谕大臣措置行下,倘有相习承前之弊,小则罚月俸,大则展磨勘。罪虽惟轻,要在
必行。俾守、令岁取其甚者罚一劝百罚:原作「罢」,据下文改。,以戒欺给。」上曰:「人户合钞之弊,往往有之,盖缘揽纳之家利于快便,不肯分作小钞,更与吏辈相表里,或不销簿,致有重科,则逐户既无执守,而官钞在县,不与点检,此弊诚不可不革。」沈该等奏曰:「前后法令甚该,当依圣训,令户部措置。」于是(照)[诏]户、刑部点照条法,措置以闻。既而户部言:「凡入纳税赋未肯给钞,或给钞簿书未销而受乞豹物,及抑令重纳,并有条令断罪。今欲被坐条法指挥,下诸路州军出暝晓谕,仍令监司觉察违戾去处,按劾施行。」刑部言:「户部已行检坐法申严行下,内乞取其甚者,罚一劝百。欲令诸路转运司将违戾最甚去处,开具当职官职位、姓名姓名:原作「名姓」,据同书食货一○之九乙。,申朝廷重作施行。如监司盖庇不举,即依条互察。」从之。
九月十九日,臣寮言:「江州德安县向于太平兴国年中分拨三社人烟创建星子县,自兵火后,为邻邑德化县功侵界至十余里,民间就地里近便,止于德安县输纳税苒。昨来经界,其德化、星子两县已尽将德安县拨过田产收归逐县,所有苒税未曾随产改割,是致德安一县兼受纳两县无产之税。欲望下户部,将德安县苒米且依经界以前逐亩租额输纳,仍委自两路漕臣选择清强官躬诣地头,会集耆老取索干照,从寔改正,免致一县偏受重赋。」于是户部言:「欲下江东、西漕臣徐度、李邦献公共相度,如有交互未割正苒税,即行从寔改正从:原作「重」,据上文改。,仍具合行改正数目申尚书省。如无未割正苒税,即遵已降指挥施行。」从之。
二十二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准备差遣李蓍言:「袁州移支苒税于临江军寄仓送纳,本欲便民,比年江西米贱钱荒,民皆贱粜米而贵买金帛,至临江军贱卖之,复贵价籴米输纳,故民输一石,其费数倍。袁人苦之,尝乞就本州岛送纳,仍令人户自出袁州至临江军水脚钱,候春水泛,乃起发漕司。公吏受贿,卒不能得。愿诏转运司以袁州支移临江军所纳米,从便于袁州送纳。」诏令本路转运司相度施行。
十月二十一日,知归州鲜于噩言鲜于噩:原作「苏于蘁」,据同书食货一○之一○改。:「本州岛不通牛耕,逃田有请射者,不三年定转而之他,是致失陷省税,逃移户口。欲将自后请佃之人予减所纳税分数,次年便行起催。」于是户部看详:「本官所陈,即未见立合减税赋分数,乃日后有无亏损税额额:原作「纳」,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一改。,若次年便行起催,又恐人户耕垦未至成熟,却致难于输纳。合从本路转运司从长相度经么可否利便,申取朝廷指挥施行。」从之。其后,湖北转运司言:「今相度,欲依鲜于噩所乞,将挑请田人三分中须得兼荒田一分,并许自耕种日予免两科税,仍自次年便行起催。其余全业请佃逃田,即乞予免五年,次年起催,更通五年法予减税额五厘。谓如今年春夏状下全业请射,至第四年合催起,即
乞再免夏一料,使之四年耕食,一料收税。」从之。
引钱。欲望行下有司,检坐擅科敛条法,申严行下诸路监司常切按察。如州郡容纵,并予同罪。」从之。 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彭合言:「州县为政,二税之外,毫发不取。远方僻邑,吏缘为奸,创添名色,擅行科敛,有曰土户钱,有曰折絁钱,有曰醋息钱,有曰
二十九年八月五日,诏:「绍兴府会谷县系昭慈永佑灵宫,前后买过民田,其人户旧管地税,虑州县尚行催理。可令常平司取见的确买过地段顷亩、合纳税赋,照验簿籍,审寔除豁。」
十六日,知英州陈克勤言:「英州旧额丁田米三万余石,至经界核寔,不满万石,而前任转运判官郑鬲抑勒州县抱认旧额虚数,至今转运司逐年犹以旧额督责,更不以经界为正,是致百姓流移日甚。又广东一路惟南雄、连、英有此虚数,三州之民均受其害。乞诏本路漕臣照应经界寔数催科。」诏令转运司将南雄、连、英三州照应经界新额催科,不得用虚数抑勒州县。
三十年六月十九日午时,上谓辅臣曰:「岁方六月,禾谷未登,访闻民间已催积欠,可令诸路转运司 行下州县,候将来秋成了日,方可催理,庶几民不告乏,逋负乃足。」汤思退等曰:「此陛下勤恤民隐,一至于此,天下幸甚。」
二十一日,户部言:「今岁丰登,粒米狼戾,似闻州县往往以催理积欠预期差人下乡,非理追呼,事属骚扰。乞下诸路转运司严行戒约,如实有未纳税赋,候收成了日,方许催理。仍仰本路常切觉察,若有违戾,按劾重作施行。」从之。
七月二十四日,臣寮言:「州县夏、秋二税之欠,或水旱逃荒,不行除放,或豪贵典卖,不为推收,或簿钞积压而不销,或公吏领揽而不纳,逮至省限过期,旋凭乡司根刷。或勒贫民重迭监理,或追耆长责认陪填,徒有举催旧料之名,即是侵过本料之物,但添追扰,再欠如初。与其责望于失陷之后,孰若检察于奸弊之前!乞下有司逐一举行条例,毋为文具。」从之。
十一月二十一日,权发遣黎州军州事冯时行言:「本州岛秋税米无正色,唯纳估钱,其估钱从来元无定价,(正)[止]从太守临时约度米一石,至令人户纳钱引一十三道,重困民力。已令百姓充土丁者一石只纳八道,不充土丁者纳十道。乞用今来所减钱数立为定价。」诏令成都府路转运司审度,如委是官司两便,即依此施行。
三十一年二月十七日,两浙路转运副使林安宅言:「近巡历郡县,多有形势之家凭恃强横,全不输纳。苟有追呼,小则击逐户长,大则胁制官吏,于是县令懦者低首容忍,强者反挤排而去强:原作「疆」,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三改。,又有阴为民户影占田产,规避税役,习以成风,略无忌惮。欲望详酌,乞行下本路州县,如有形势不纳租税,及为民户影占
田亩之人,许令县官具实迹申监司按劾以闻。」从之。
四月三日,臣寮言:「州县民户秋税输纳,多收功耗,弊犹未革。缘逐路漕臣不恤州县之有无逐:原作「遂」,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三改。,诛求无厌,致秋税之入少得留州,而一州之间,岁有养兵、吏禄之费,无所从出,故不免于输纳之间收取耗剩,以取赡给。欲望严诏有司,俾逐路漕臣取现诸州县岁合所用实数存留应副,使州县无得借口,以生奸弊。如依前尚敢不遵法令,多收合耗,乞重寘典宪。」诏令户部看详。其后户部言:「在法,受纳应纳数外,辄收羡余或辄他用,及非法擅敛,并用断罪条法。今欲依所乞,行下诸路转运司,取见所部州县岁合支用实数存留应副。所有功耗剩,常切遵守前项现行条法指挥施行,毋令违戾。仍令本司逐时觉察,如有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五月十三日,臣僚言:「广西运司比年以来,变税折钱,不问州之远近,税之高下,尽行支移折变。欲望行下户部契勘,免行科折。仍乞本路以逐州之税各随本州岛送纳。」于是户部言:「在法,租税合支移及科折之物,转运司量地理远近,审量丰歉、土产有无,于起纳九十日前,以物名数行下税租,择近便处令下户输纳。应支移折变者,先富后贫,自近及远,转运司籍记,应升降实时注之。其支移,非急切及军期,而人户愿纳支移物价脚钱者听。人户输纳税租,应折变物,转运司以纳月上旬时估中价准折。有违法者,提点刑狱司觉察奏劾。人户税租应副他处输纳,而愿就本县纳者,转运司量地理定则例,令别纳实费脚钱。即难于输送而人户愿纳钱或改折物者,具利害申运司,无妨阙,听从民便。折变、支移、和买,不计丰歉贵贱多寡,以贵为贱,以贱为贵,及多寡丰歉不实,并有断罪条制。欲下广南西路转运司遵守前项见行条法施行,毋令违戾。」从之。
九月七日,知汉州王葆言:「民间输送夏、秋二税畸零钱帛物斛,旧法许众户合零就整,同旁送纳。自军兴以后,县镇利于出剩,应干畸零,务要纳整,更不许合钞。欲望朝廷申严下县镇,许令民户将畸零寸、铢、合、勺等类,许依旧法,各于逐乡逐里并就整成匹、两、升、束,开单名共作一钞输纳入官,仍于税簿内簿头上子细分开下户畸零都数若干,别置簿历,专一抄上畸零钱帛物斛单名,纳到钱数,照用准备驱磨。」从之。
十三日,知梧州任诏言:「广西州县例皆荒瘠之所,民户贫薄,了办税赋不前,抛弃田业者不少,往往未曾倚阁,督责催理,累及四邻及承催保长等,逃亡愈多。臣今欲乞朝廷特降指挥,许令诸州径行根括逃绝田亩,倚阁税租。乞申所属监司,监司委官覆实,申户部除豁。」于是户部言:「欲下诏诸路监司、州、军,依所乞事理施行。如有逃亡,合开阁减免租税,州县依旧勒
令邻保陪填代输,并依见行条法施行,仍从监司觉察。如有违戾,亦仰从本司按劾施行。」
二十四日,资州乡贡进士刘冕言:「昔李桩年举行经界,其实均两税之要么。自今蹑之,有名无实。何以知之 经界之行,伍保与民俱凑于田,执契验田,不容诡冒,量田顷亩、土色、肥瘠,以定税多少,而赋输之轻重以之。今则不然,其取输不自于税,或取之价钱,或取之家业,或取之以山石子斗,故有偏轻偏重之失。欲乞严行约束州县行:原作「下」,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五改。,俾皆罢去家业价钱、山石子斗,一用经界所均两税,以定赋输常数。」诏令户部看详「诏」下原衍一「诏」字,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五删。。户部言:「欲下本路转运司本:原脱,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五补。,取现悠么利便以闻。」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皇帝已即位即:原作「耶」,据同书食货一○之一五改。又原书天头注云:「孝宗皇,一作寿皇圣。」,未改元。六月十三日,登极赦:「应人户典卖田产,依法合推割税赋,其得产之家避免物力,计嘱公吏不即过割,致出产人户虚有抱纳,或虽已过割而官司不为减落等,抑令依旧差科。立限两月,许经官陈首,画时推割。如违限不首,令元出产人越诉。依法施行。」干道元年正月一日、三年十一月二日、六年十一月六日、九年十一月九日南郊赦,并同此制。立限陈首,并止一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