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15 页/共 1125 页

绍兴十年五月二十六日,制以少师、护国镇安保静军节度使刘光世特授太保、三京等路招抚处置使。光世言:「每月公使钱,乞支给二千贯。乞差参谋官、参议官、主管机宜文字、书写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点检医药饭食,带见任或新旧任请给。或不愿带行,每月别给钱,内参谋、参议官各五十贯,主管及书写机宜、干办公事、准备差遣各三十贯,点检医药饭食二十贯。」从之。仍令户部支降银、绢各三万匹、两,钱二十万贯,一十五两(数)[镂]金腰带二十条,十两(数)[镂]金束带二十条,充激赏。令所至州县并漕臣专一应副,如有违误,仰按劾闻奏。光世言:「本司被旨结局,所有先差置属官,欲望添差差遣,或与先次占射差遣一次。」诏依省罢法。 孝宗皇帝隆兴元年八月十二日,诏安庆军节度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充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刘宝兼淮东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 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诏保平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王彦兼淮南西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 开禧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诏宁远军承宣使、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扬州、充淮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 抚使,武经大夫、鄂州江陵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武德大夫、权发遣襄阳府、主管京西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兼江陵府驻札御前诸军副都统制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副使。合行事件,各许便宜施行讫闻奏。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四二 抚谕使 抚谕使 【宋会要】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七日,诏尚书右丞吕好问兼门下侍郎,为京师抚谕使。二十八日,上谓辅臣曰:「金人肆毒中国,生灵涂炭,比虽下诏多方,凡经残破州县优加循恤,若未尽也。可遣使诸路抚谕。」 八月二十八日,诏:「昨金人入寇,朝廷命令隔绝,贼盗骚扰,民不奠居。近朝廷已措置捍御金贼,扫荡 盗,崇俭除苛,弛役薄敛,凡不便于众者悉行蠲除,稍向就绪。令学士院降诏,差官抚谕,及体访官吏廉谨勤恪、军民利病以闻。两浙东西、福建路,差兵部郎官江端友;荆湖南北、广南东西路,差殿中侍御史马绅;淮南东西路、江南东西路,差监察御史寇防;河东路就差王;河北路就差马忠;陕西路就差钱盖;四川就差喻汝砺;京东西路、京西南北路,差吏部郎官黄次山。朕绍膺骏命,寅御宝图,以万方之戚休,为一体之舒惨,思敷渥泽,溥润黎元。日者奸臣隳败边防,(湖)[胡]骑凌犯京邑,是以盗贼伺其间隙,郡县为之残破,井邑萧然,田畴荒矣。毒流民体,痛轸朕心,每一顾瞻,为之流涕。虽号令间阻者半载,而臣民爱戴者一心。惟祖宗德泽之深,致海宇怀来之固,岂朕菲薄,所敢遑宁!惕然若涉春冰,懔乎如驭朽索。夜分忘寐,日再御朝,补缉政纲,讲究民瘼。捍御北戎之备,亦既图严;荡平 盗之奸,几于弭息。以至崇节俭之至朴,除繁苛之细文,弛役蠲徭, 薄征轻敛,凡不便于众者,急有闻而罢之。若时所为,稍向就绪,是用分遣信使,具宣恩言,及官吏之勤惰廉污杂于并进,与兵民之利害疾苦壅于上闻,咸俾周询,尽期洞照,将大明于升黜,且悉议于革因。嘉与多方,复跻至治。诞告尔众,咸体朕怀。」 十二月二十三日,京西路计度转运副使李茂诚言:「已降指挥,遣使逐路抚谕,欲就委点检忠义巡社,以逐路三五处奉行优劣者赏罚之,庶几有以激劝。」诏令逐路抚谕官因就体究已未就措置次第,并有无抑勒搔扰等事,条具闻奏。 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诏差吏部郎中方闻抚谕淮东。 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中书舍人、充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李正民言:「面奉圣训,奉使所至州县,应常程簿书、刑禁并免取索点检,惟官吏能否依法具奏外,其民间事干州县,实负屈抑,今欲并听陈诉,即为伸理。」从之。 八月二十六日,宣教郎、抚谕舒蕲等州周虎臣言,乞以舒蕲等州抚谕司为名,从之。 绍兴元年十月六日,监察御史胡世将言:「被旨差前去福建路抚谕,乞以福建路抚谕司为名,及依第二等奉使条格施行。」并从之。以范汝为贼党未平,有旨令世将招收。仍降诏曰:「尔等素怀忠义,为国宣力,比缘阙食,因而啸聚,原其所自,实非本心。今遣使招收,应日前罪犯一切不问,特与赦免。仰将被虏胁从之人给据放散,令胡世将具首领姓名具奏,〔当〕议推 恩。 十二月二十一日,诏差秘书少监、权吏部侍郎傅崧卿充淮东宣谕使,赐淮东州县抚谕诏曰:「朕惟祖宗覆育海内垂二百年,爱惜元元,同于赤子。 者祸发所忽,胡虏内侵,二圣往征,中原大扰。顾朕崎岖迁避,粤在海隅,尝胆痛心,靡忘宵旰,思欲救民涂炭,与之更生。眷尔淮东,最近行在。曩自未经兵火,(国)[固]困苦,日不堪命,朕甚愍之。是宜 革蠹弊,振拔衅菑,以加惠一方,俾获苏息。就委傅崧卿采访民间利病条具来上,即议罢行。所有人民见今归业,而官吏多阙,抚存未至,种粮全乏,耕作无资,仰傅崧卿与营田等司及州县长吏多方措置,期称朕意。惟兵赖民以养,民恃兵以安,必得百姓不失耕桑之时,然后三军不乏廪给之奉。淮东将士素着忠义,已令奖谕犒赐,勉力守御,庶几更相风励,保护吾民,助朕再造之基,实自兹始。朕意恳切,非事空言。咨尔军民,其各体悉。」 已困于官司,调役频烦,科敛苛重。赋租之入,取足于灾伤逃亡之后;榷贩之课,责办于陷折颠沛之余。凡所当施于民者略不及施,而所欲取于民者殆无不取。民受其害,以及比年,寇盗相仍,亦唯尔淮甸之间被祸尤酷。盖十百有一,仅获生存,而又漂荡零丁, 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诏驾部员外郎李愿差充川陕抚谕官,迪功郎潘棐差充抚谕官下干办官,令李振下差兵级五十人、使臣一员,京畿第二将下差兵级五 十人、使臣一员,并令给券,候回至行在日住给。逐州差兵级一百人、兵官一员护送,逐州交替。 二十三日,诏吏部郎中周随亨差充川陕抚谕官,与李愿同行。给券外各支赐银五百两,候回日并与升擢差遣。 三年四月二日,权知虢州董震言:「京东西、淮南、陕西州县盖缘并罹兵革,道路梗涩,诏令久失颁降,上下之情不通,无以慰安,遂使远方死节之士、伤残凋弊之民无所赴愬。伏望圣慈察远方军民恋慕之心,时降诏音,遣使安谕,庶使德泽普浃,生灵咸知朝廷恩意,以慰来苏之望。今来邻近有未反正州军,亦乞降诏慰谕,或只付臣转送,庶得人人知有自新之路。」诏令学士院降诏奖谕董震,仍给空头敕书二十道,令就便抚谕。 七月,宰执进呈抚谕韩世忠军士敕牓条目,上曰:「卿等更加改定,又不可太文,使三军通晓。春秋时,楚围萧,萧溃,申公巫臣请楚庄王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言之感人深也如是。今抚勉世忠军士,宜仿此。」 八年正月二十八日,臣僚言:「窃闻淮南之民自闻车驾欲还浙西,妄意朝廷不复经理淮甸,日夕惴恐,不遑宁居。州县官吏不能抚绥,反更搔扰。常赋虽有宽恤之诏,而横敛每出无名,监司坐视,公然容纵,不复宣布陛下德泽。即日陇亩荒废,少人垦耕,若更逃移,盖难兴葺。欲望遣官遍行抚谕,案察骚扰之吏,绥怀疲瘵之民,使知陛 下虽暂南巡,不忘北顾,安于农业,为永久之计。」诏令逐路监司遍诣州县抚谕,如有搔扰去处,按劾以闻。仍晓谕民间通知。 孝宗干道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昭庆军承宣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干办皇城司龙大渊差充两淮抚谕军马。二年正月十五日,龙大渊两淮抚谕军马回,有旨限五日结局。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四二 镇抚使 镇抚使 【宋会要】 高宗建炎四年五月二十日,宰执进呈分镇文字,拟江北诸镇许令世袭。上曰:「若便许世袭,恐太重,当俟其保守无虞,然后许之。」 二十二日,宰臣范宗尹等言:「聚议分镇事宜,诸镇帅臣乞以镇抚使为名,欲将京畿、湖北、淮南、京东、京西州军并分为镇,其陕西、四川、江南、两浙、湖南、福建、二广路并仍旧制。诸镇除茶盐之利国家大计所系,所入并归朝廷及依旧制提举官外,其余监司并罢。所有财赋,除上供钱帛等合认数送纳,与权免三年,其余并听本镇帅臣移用,更不从朝廷应副。管内州县官并许辟置,内知、通令帅臣具名辟奏,朝廷审度除授。其官吏廉污勤惰,并许按察升黜。所管内州军并听节制,遇军兴许以便宜从事。其帅臣不因朝廷召擢,更不除代。如能捍御外寇,显立大功,当议特许世袭。」从之。仍令学士院降诏,诏曰:「周建侯邦,四国有藩垣之助;唐分方镇,北边无夷狄之虞。永惟凉眇之资,履此艰难之运。作黎元之父母,未能除丧乱之忧;保祖宗之土疆,无以救侵陵之患。远巡南国,久隔中原,盖因豪杰之徒,各 奠方隅之守。是用考古之制,权时之宜。画野离疆,咸就瓜分之势;折冲御侮,俾无尾大之嫌。断自荆淮断:原作「继」,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改。,接于畿甸,岂独植藩篱于江表,盖将崇屏翰于京都。欲隆镇抚之名,为辍按廉之使。有民有社,得节制于境中;足食足兵,听专征于阃外。若转移其财用,与废置其属僚,理或应闻,事无待报。维宠光之所被,既并享于终身;苟功烈之克彰,当永传于后裔。尚赖连衡之力,共输夹辅之忠。期捍御于寇戎,用奖扶于王室。咨尔列辟,体予至怀。」 二十四日,诏以翟兴为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赵立为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薛庆为承州天长军镇抚使,兼知承州;刘位为滁濠州镇抚使,兼知滁州;赵霖为和州无为军镇抚使,兼知和州;吴翊为光黄州镇抚使,兼知光州;李成为舒蕲州镇抚使,兼知舒州;李彦先为海州淮阳军镇抚使,兼知海州。 同日,三省言:「京畿等路州军既分为镇抚使,其逐路安抚使欲并罢,却令镇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其镇抚使司官属,欲令置参议官一员,书写机宜文字一员,干办公事二员,并听奏辟。镇抚使除授并命词给告。」从之。 二十八日,上宣谕辅臣曰:「布衣程康国上书论分镇十事,内有一事,四邻有警,令即应援,此似可行。」是日,进呈诏令:「诸镇戮力悉心,藩屏王室外,惇睦邻好,救灾恤难,如有外寇侵犯,更相应援。或能解围却敌,当议推赏。」 六月十日,诏陈规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兼知德安府;解巘除荆南府归(陕)[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兼知荆南府;程昌禹除鼎澧州镇抚使,兼知鼎州;陈求道除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范之才除金均房州镇抚使,兼知均州;冯长宁除淮宁顺昌府蔡州镇抚使,兼知淮宁府。 十一月,臣僚言:「近者措置分镇,以捍御寇戎,扶奖王室,实为良策。万一诸镇或于奏报之间,别有意外之请,朝廷亦宜明告以分画已定,措置已详,信在言前,不可损益,脱或更易,则必开争端。此必信不渝之实也。始终专务诚实,则诸镇皆知朝廷重信如此,必能谨其常职,蔑有觊觎,将同心戮力以图夹辅之勋矣。臣所谓维持悠久之术,实在于此。」诏令三省枢密院遵守。 九月九日,诏镇抚使不得擅离本镇。 十一月六日,诏诸路镇抚使行移关牒等,并依安抚使见行体例。 绍兴元年三月七日,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兼知荆南府解巘言:「乞权增置主管机宜文字一员、干办公事二员,及添置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各一十员,准备使唤二十员,内听候差使仍乞不限员数,并许踏逐选官辟置,候将来事宜宁日罢。」并从之。 九月二十一日,诏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翟兴、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桑仲、金房州镇抚使王彦、淮宁顺昌府蔡州镇抚使李佑互相救应,一处有急,候文 字到别镇,方许出兵。 二年闰四月二十八日,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解巘言,欲乞更添置〔参〕议官一员、准备干办官五员。诏许添参议官一员、干办官两员。 十一月一日,诏:「江北州军帅臣、郡守,遇警急即互相关报,统率人马应援。若依前坐视,致邻近疏虞,元承关报帅守重寘典宪。」 三年正月十九日,诏武功大夫、袁州防御使李横授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 四月二日,诏武翼郎、(阖)[合]门宣赞舍人、权知虢州、兼安抚节制商陕虢州军董震特转武节大夫,除遥郡刺史,依前合门宣赞舍人,差权商虢陕州镇抚使,兼知虢州。先是,震率西京界翟琮、董实,各将所部复归本朝,于今年正月三日并兵收复西京,擒获伪留守孟邦雄等。董震兵马最多,士卒畏服,故有是命。 同日,诏:「已除董震权商虢陕州镇抚使,缘本镇耕种未广,令宣抚处置使司斟量郡县应副粮食,无令阙误。」 五月二日,诏武翼郎、兼合门宣赞舍人、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翟琮特授利州观察使,充河南府孟汝郑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军府事。琮率众还朝,忠(即)[节]可尚,故有是命。 四日,河南府孟汝郑州镇抚使翟琮言:「本镇缓急贼马犯境,无兵应援,缘朝廷在远,道路梗涩,奏报不及。又本镇不系处置司张浚宣抚地分,乞将本镇依金均房州镇抚使王彦例,亦隶宣抚处置使司。」从之。 七 日,诏武功郎董先授武功大夫、吉州观察使,差充商虢陕州镇抚使,兼知虢州。先是,镇抚使翟琮言:「昨遣董先自收复商、虢州之后,葺治数郡,军民畏爱,敌人不敢侵犯。已依便宜旨挥,差权商、虢、陕三州经略安抚使,提兵往来捍御贼马,抚绥军民,措置收复本路陷没州县并昨来归正人,理宜褒赏。」故有是命。 六月一日,枢密院言:「镇抚使解巘、李横两镇地界相接,各处大江下流,控扼川陕、京西等路,最为冲要。窃虑缓急侵犯,不务更相应援,有失枝梧。」诏札与解巘、李横,各务体国协和,敦睦邻好,训练士卒,遇有贼马侵犯,不得辄分彼此,致失机事。 职官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 提点司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 提点司 【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提点司有提点、同提点。提点并以朝官以上充,掌提辖诸县刑狱、兵民、贼盗、仓场、库务,兼管勾沟洫河道之事。勾押官一人,典七人。元丰改制,因之。 职官 ~ 提举常平仓农田水利差役此题原作正文书写,而眉批云「十一字另低二格」,今移作标 提举常平仓农田水利差役此题原作正文书写,而眉批云「十一字另低二格」,今移作标题。 【宋会要】 神宗熙宁二年九月九日,制置三司条例司言:「近诏置京东等路常平广惠仓,欲量逐路钱物多少,选官分诣提举。」诏差官充逐路提举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于是屯田郎中皮公弼皮:原作「支」,据《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改。、太常博士王广廉河北路,驾部员外郎苏涓、太子中舍刘管陕西路舍:原作「书」,据《长编》卷二一六改。,太常博士胡朝宗、殿中丞张复礼京东路,太常博士李南公、殿中丞陈知俭京西路,都官员外郎熊本、殿中丞徐仿淮南路,太常博士张峋、秘书丞侯叔献两浙路,都官员外郎林英开封府界,都官员外郎许懋、太常博士曾谊江南东路,太子中舍张次山江南西路,职方员外郎梁端、比部员外郎谢卿材河东路,太常博士吴审礼、乔叙荆湖南路,都官员外郎田君平荆湖北路,太常博士李元瑜成都府路,都官员外郎姜师孟、秘书丞田佑梓州路,虞部郎中王直温、都官员外郎张吉甫利州路,虞部员外郎韩彦、殿中丞张授夔州路,屯田员外郎游烈广南东路游:原作「洊」,据《长编》卷二一九改。,太子中允关杞广南西路,太常博士严君贶福建路。又差同管勾:大理寺丞朱纹京西路,著作佐郎曾亢淮南路,前益州司理参军王醇两浙路,大理寺丞王子渊京东路,著作佐郎张杲之陕西路,台州天台令苏澥江南西路,前睦州桐卢 县令曾点福建路,著作佐郎范世京荆湖北路,谢仲规成都府路,杨汲(杨)[广]南东路,俞兑广南西路,就差杨汲提举开封府界。 十二月三日,诏:「近分遣官往诸路管勾常平广惠仓等,付与条目,事皆有状,行之岁月,当议考察。窃恐所差去官及转运提刑司未悉朝廷之意,令遍指挥天头原批:「一万四千六百七。」。」 二十二日,改差秘书丞田佑提举河北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农田等事。先是命提举夔州路,上以佑本定州人,今使裁治夔州路事,恐非所(诣)[谙],可改河北或京东一路,故有是命。 三年七月六日,诏诸路提举常平广惠仓兼相度农田水利差役事官,依前降指挥,疾速计会监司、州县相度利害以闻。 二十五日,诏合门:「今后诸路提举常平广惠仓官到关,并令辞见,或有奏陈合上殿奏:原作「陈」,据《长编》卷二一三改。,如诸路提点刑狱例。」 四年二月四日,提举成都府路常平广惠仓等事李元瑜奏,见募人充役,本路有管勾官及知县不切遵奉推行者,许差官对移。从之。 四月十八日,两浙路提举常平广惠仓等事、职方员外郎林英,勾当官著作佐郎王醇,并冲替;提举官太常博士张峋,服阕依冲替人例施行。以英等在任不推行新法也。 九年五月十四日,权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等事蔡确言,府界提举官乞专差官一员,更不令司农寺丞兼领。从之。 八月六日,诏陕西等五路提举常平仓司具降指挥,令诸常平存留一半钱,遇斛价(钱)[贱],许趁时收籴后, 至今夏籴到是何斛及若干数目,速具以闻,勾当管勾。 十月十二日,诏常平钱谷、庄产、户绝田土、保甲、义勇、农田水利、差役、坊场、河渡,委提举司专管勾,转运使、副、判官兼领。其河渠非为农田兴修者,依旧属提点刑狱司。 元丰元年正月十九日,诏提举官并差朝官,资任、服色、添给、锡赐、序官、人从,并依转运判官例。其当举官,于开封府界提点、诸路转运使、副、判官、提点刑狱见举官数内均减立法。其立法:诸路提举所举官计二百有九人,内二百有一人均减增定。 二月五日,诏府界诸县并依已行义仓法,仍隶提举司。 三月二十七日,诏河东、永兴军等路各增提举官一员。以判司农寺蔡确言「近制,提举常平官不令他司兼领,诚为至便,然有所部阔远如此数路者,恐独员乏事」故也乏:原作「之」,据《长编》卷二八八改。。 四月十三日,诏两浙路提举增置一员。以判司农寺蔡确言「两浙路州县户口众多,提举司所管钱谷三百余万,乞择能吏,倚以办剧」故也。 五月八日,熙河路經略使張 乞舉文資一員准備差使張 :《长编》卷二八九作「张侁」。,点检常平钱谷。从之。 十三日,诏:「诸路州军并差官一员主管常平钱谷,十县以上,二员分治。即广南无通判职官州军,委知州主管,其下县点检给纳其:原作「并」,据《长编》卷二八九作改。,听以曹官或知县代之以:原作「次」,据《长编》卷二八九作改。。」 六月十四日,诏:「提举官自今与转运判官以资任相压同者序官,其添给、当直、接送人船递马兵士,并同转运判官例。」 九月十三日,诏三司、司农寺各同罪举升朝官五人,充诸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