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 第 387 页/共 490 页

成徳堂 新説曰长安府学成徳堂七门八椽髙敞雄壮元末已壊明宣徳中建为明伦堂【马志】   采芹堂 在成徳堂后贮官书文籍【马志】   双桂堂 新説曰在京兆景风里至大甲申张浩然二子琚珪同榜及第长安令王公有题诗【马志】   赵氏乡学 在临潼县北栎阳元季工部尚书赵谅建有太史欧阳所作碑【马志】   栁塘 在鄠县南山下元杨奂隠居教授其徒植栁千株有清风阁读书堂【马志】   归来堂 在干州元杨紫阳先生佚老之所【州志】   元岳崧读书院 在桥头河卧虎冈元延祐中三聘不起乡人颂之曰隠姓埋名岳景山尝读书于桥头河之卧虎冈与萧友善博学好古尝着六经四书解自觉不及程朱遂毁之【郃阳志】   明   秦王府 在西安府城中之左洪武初命长兴侯耿炳文修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封愍王之国于秦【雍大记】   永兴郡王府 在秦府西南一里【雍大记】   保安郡王府 在秦府之西【雍大记】   兴平郡王府 在秦府西南二里【雍大记】   永寿郡王府 在秦府西南二里有勅建书楼【雍大记】宜川郡王府 在秦府西南三里小池坊【雍大记】   临潼郡王府 在秦府国东城之外洪武中为蒲城郡主府第【雍大记】   郃阳郡王府 在秦府东南三里【雍大记】   汧阳郡王府 在秦府西北半里【雍大记】   湭西草堂 在渭南县湭水西岸明知府南大吉敷教旧址【贾志】   刘孝子故居 在长武县西南现里成化中旌表里名孝村其滩曰孝子滩【长武志】   园林   周   灵囿 文王囿也在长安西四十里跨今长安鄠县之境【雍胜畧】周灵囿文王囿也诗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毛苌注曰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者言文王之有灵徳灵囿言道行于苑囿也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其利也文王灵囿在长安西南四十二里【三辅黄图】   灵台 在京兆鄠县周之故台今鄠县东五里有酆宫又东二十五里有灵囿囿中有台【左传注】周灵台在长安西北四十里台髙二丈周囬百二十歩【三辅黄图】   灵沼 在长安西三十里【三辅黄图】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诗经大雅 按朱子集注云台下有囿囿中有沼则台沼并在灵囿中也】   秦   兽圏 列士传云秦王召魏公子无忌不行于是朱亥奉璧一双诣秦王王怒使置亥兽圏中亥瞠目视兽皆血溅于兽面兽不敢动【名山记】   汉   上林苑 即秦之旧苑也其故基跨今盩厔鄠长安咸寜蓝田五县之境【雍胜畧】萧相国请曰上林中多空地愿令民得田苑中【史记】武帝微行以为道逺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大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价值属之南山以为上林苑东方朔谏秦起阿房而天下乱因陈泰阶六符之事上乃拜大中大夫卒起上林苑故相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称乌有先生亡是公而奏上林也【水经注】上林苑中广长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乗万骑【汉旧仪】西都则有上林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西都赋】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闗中记】初修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竒丽也【西京杂记】秦之上林其邉际所抵难以详究水经于宜春观曰此秦上林故地也史记载上林所起曰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阿房前殿则宜春观阿房宫皆秦苑故地也武帝尚以秦苑为狭命吾丘寿王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悉除为苑则所拓比秦益大矣以汉唐郡县言之则盩厔一县不尽入苑而鄠杜两县悉归包并矣其曰举籍阿城以南而阿城之北则不在数是其疆境至渭水南岸而极也至扬雄则曰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长杨五柞并南山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则苑境不止限乎渭南矣葢谓逾渭而北又向东皆为苑地也此雄之误也渭北有苑百八十里西向而入扶风周回五百余里此则渭北之苑也以旧仪黄图考之自名甘泉苑不名上林苑也当时扬雄但见夫渭南北皆有苑矣而渭北之苑又复有宫如黄山宫之故误言之耳东方朔传寿王所载截自阿城以南元不跨渭此最疆界之可证也张衡赋西京上林曰绕黄山而欵牛首牛首可欵矣而黄山可绕乃据行幸言之非上林位置也【雍録】   承华殿 七月七日上林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北方来甫顷王母至【汉武故事】   凤皇殿 宣帝神爵四年凤皇集上林廼作凤皇殿以答嘉瑞【长安志】   平乐馆 武帝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汉书武帝本纪】平乐馆大作乐处【西京赋注】   茧馆 师古曰汉宫阁疏云上林苑有茧馆葢蚕茧之所也【汉书元后传注】   上兰馆 师古曰上兰馆名也在上林中【汉书元后传注】涿沐馆 宣帝许美人居上林涿沐馆数召入饰室中若舍【长安志】   磃氏馆 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磃氏馆【汉书郊祀志】如淳曰磃音蹄郑氏曰音斯【郊祀志注】   鹿馆 外戚传成帝许美人在上林鹿馆数召入饰室【长安志】   新台 上林赋曰登新台在丰水西北近渭今鄠县也【长安志】   清台 汉志曰武帝造太初厯即上林清台课则清台在上林苑中矣黄图曰汉灵台在长安西北八里汉始曰清台后更名曰灵台郭延生述征记曰长安宫南有灵台者髙十五仞上有张衡所制浑仪相风铜乌又有铜表题云太初四年造吕图曰汉旧城外有灵台北与未央宫对水经亦曰城南漕渠有汉灵台故延生书其所见亦曰在宫之南也然则汉世城西之上林城南之漕渠皆有候景之台也或曰清台或曰灵台名称不一耳然铜表之立既在太初即是武帝定厯之初矣至铜浑仪则云张衡所造衡所造地动仪在汉顺帝阳嘉四年其时帝都不在长安或者衡仪已成亦分置长安候台耶【雍録】   蚕室 咸宣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防入上林中蚕室门【长安志】   延寿门 平帝迎王皇后自上林延寿门入未央宫前殿【长安志】   昆明池 在长安县西南三十里丰邑乡鹳鹊庄【雍胜畧】昆眀池汉武帝元狩四年穿图曰上林苑有昆眀池【三辅皇图】越欲与汉用船战遂乃大修昆眀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史记平准书】昆眀池汉武习水战也中有灵沼神池云尧时理水讫停舟于此葢尧时已有污池汉代因而广深耳【闗中记】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吾教习水战因而于上游戏养鱼给诸陵庙祭祀池周囬四十里【西京杂记】昆明池葢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毎至雷雨常鸣吼鬛尾皆动立石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汉【三辅故事】武帝欲通西域为昆明所闭隔闻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凿此池习水战期以伐之中有楼船上建楼橹又有戈船上施戈矛四角悉垂幡眊旍葆麾葢照触涯涘其始凿也固以习战久之乃为游玩之地耳三辅故事曰池周三百二十顷长安志曰今为民田夫既可为民田则原非有水之地矣然则汉时于何取水也长安志引水经曰交水西至石堨武帝穿昆明池所造有石闼堰在县西南三十二里则昆明之周三百余顷者用此堰水也【雍録】   豫章观 武帝造在昆明池中亦曰昆明观葢武帝所置桓谭新论云元帝被疾过求方士汉中送道士王仲都诏问所能曰能忍寒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驷马于上林昆明池上环以氷而御侍者厚衣狐裘寒战而仲都无变色卧于池上曛然自若即此观也【三辅黄图】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葢建华旗作櫂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三辅故事】   昆灵池 上林有昆灵池【初学记】汉武帝始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倾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之曲帝息于延凉室梦李夫人授以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着衣冠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拾遗记】   百子池 上林有百子池【初学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儒妻説在宫内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阕以五采缕相覊谓之相连爱【三辅黄图】   积草池 上林苑有积草池池中有瑚树髙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景常焕然【三辅黄图】   蒯池 上林苑蒯池生蒯草以织席【汉武故事】   牛首池 濯鹢牛首【上林赋】张楫曰牛首池名也在上林苑西头师古曰濯者所以刺舟也鹢即鹢首之舟也【上林赋注】野韭泽即汉牛首池地在内苑西丰水西北【寰宇记】   西陂池 三辅黄图曰长安有西陂池东陂池郎池皆在上林苑中【雍大记】   飞亷观 在上林苑武帝元封二年作飞亷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武帝命以铜铸置观上因以为名班固汉武帝故事曰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于长安作飞亷观髙四十丈【三辅黄图】   杨禄观柘观 班媫妤生子杨禄观柘观师古曰二观并在上林中【长安志】   云林馆包阳馆犬台馆当路馆鼎郊观朗池观博望观樛木观便门观元华观益乐观华元观明光观【以上并在上林苑中见三辅黄图】   博望苑 武帝为戾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賔客苑在汉长安城外漕渠之北至唐则为长安县北五里此特招致賔客之所耳太子之奔湖也斫覆盎城门而出覆盎门者汉城南面东头第一门也苑在门外而太子斫门以出则知博望非常居之地也此苑至成帝始撤去【雍録】   御宿苑 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三秦记云御宿苑出栗十五枚一胜大梨如五胜落地则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号曰含消此园梨也【三辅黄图】   宜春下苑 在京城东南隅【三辅黄图】宜春之名汉史凡三出有曰宜春苑者地属下杜有曰宜春宫者即下杜苑中宫也有曰宜春观者则在鄠县虽三其名而实止两地也东方朔传曰武帝东游宜春师古曰宜春在长安城东南又曰杜县东即唐曲江也又曰宜春近下杜史记秦纪曰子婴二世杜南宜春苑司马相如从武帝至长杨猎还过宜春奏赋以哀二世其赋曰临曲江之隑州望南山之参差末云吊二世持身之不谨兮墓芜秽而不修也合数者言之则二世之所相如之所赋汉之曲州唐之曲江皆此下杜之宜春也其苑若宫皆秦创而汉唐因之也至于宜春观者则在长安之西鄠县涝渼二水之旁上林故地也説者误以下杜之宫为鄠县之观则失之矣故师古于东方朔传明辨之曰在鄠县者自是宜春观耳在长安城西岂得言东游其説极为允笃贡禹传元帝用禹言罢宜春下苑以假贫民此则下杜之苑矣故扬雄传曰虽颇割其三垂以赡贫民者即指元帝所罢之苑也既曰下苑则必别有上苑矣颇割三垂则彼之一垂尚包苑中也耶【雍録】   乐游苑 乐游原上有乐游苑一曰乐游园去咸寜县南八里【雍胜畧】宣帝神爵二年春起乐游苑【汉书宣帝本纪】师古曰三辅黄图云在杜陵西北又闗中记云宣帝立庙于曲江之北号乐游按其处则今之所呼乐游庙者是也葢本为乐游苑后因立庙【宣帝本纪注】宣帝乐游庙亦名乐游原亦名乐游苑地基最髙四望寛敞【西京杂记】   黄山苑 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賔客张围猎黄山苑中【汉书霍光传】   袁广汉园 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九百人于北邙岩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激流注其内构石为山髙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旄牛青兕广汉后有罪诛没入官为园鸟兽草木皆徙入上林苑【西京杂记 按北邙岩在今兴平即始平原也】   御羞苑 汉书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御羞苑禁圃令丞如淳曰御羞地名在蓝田其土肥沃多出御物可进者师古以为即御宿川非是【贾志】   甘泉苑 在淳化县北车盘岭【贾志】武帝置縁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一里西入扶风凡周回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石阙观鳷鹊观【三辅黄图】   梨园 即今淳化县城【贾志】车箱坂下有梨园汉武帝筑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宻望之如车葢【云阳宫记】   昭祥苑 在甘泉宫西周囬十里万国献异物皆集此中【洞冥记】   西郊苑 汉西郊有苑囿林麓薮泽连亘缭以周垣四百余里【三辅黄图】   思贤苑 西京杂记曰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不知苑属何地【雍録】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賔客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髙轩屏风帏褥甚丽【博物志】   魏   顔斐菜园 斐字文林为京兆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简防锄治也【魏志】   晋   逍遥园 姚兴常于逍遥园引诸沙门聴番僧鸠摩罗什演讲佛经起逍遥宫殿庭左右有楼阁髙百尺相去四十丈以麻绳大一围两头各絟楼上防日令二人各从绳上行过以为佛神相遇【长安志】   澄元堂 在逍遥园中鸠摩罗什演经所【长安志】   周   华林园 庾子山有华林园马射赋徐树谷曰周明帝纪武成二年三月防羣公列将卿大夫及突厥使者于芳林园赐钱帛各有差园在长安明矣赋称嵗次昭阳系辛巳年乃武帝保定元年葢武帝初即位踵行故事而史偶失书耳按魏志云芳林园避少帝讳改曰华林园是则邺下先有芳林园后周无讳当避而此赋亦改芳为华未详何故【庾子山集】   仙人药园 在汉隂县南二十五里周地图云龙子山叠嶂凡十一层上有仙人药园【贾志】   隋   大兴苑 开皇元年置【长安志】在宫城之北即唐禁苑也【贾志】芙蓉园 本古曲江文帝恶其名曲改名芙蓉园为其水盛而芙蓉富也【刘餗小説】芙蓉在京城东南隅有青林重复縁城弥漫葢帝城胜境驾时幸之【景龙文馆记】隋营京城宇文恺以京城东南隅地髙故阙此地不为居人坊巷凿之为池以厌胜之又防黄渠水自城外南来可以穿城而入故隋世遂从城外抱之入城为芙蓉池且为芙蓉园也【雍録】   西苑 隋炀帝大业元年筑西苑周三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髙出水百余尺台观宫殿罗络山上向背如神海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縁渠十六院门皆临渠毎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宫树秋冬雕落则剪防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沼内亦剪防为荷枝菱茨乗舆游幸则去氷而布之十六院竞以殽羞精丽相尚求市恩宠上好以宫女月夜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绪世説】西苑池在长安城中【雍大记】   唐   禁苑 在宫城之北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三里东接防水西临长安故城南连京城北枕渭水苑西即太仓北距中渭桥与长安故城相接东西十三里南北十三里亦苑中苑中四面皆有监南面太乐监北面旧宅监东监西监分掌宫中植种及修葺园囿等事又置苑总监领之皆司农寺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南面三门中曰景曜东曰芳林西曰光化东面二门南曰光泰北曰昭逺西面二门南曰延秋北曰武北面三门中曰启运东曰饮马西曰永泰【长安志】雍録曰唐大内有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皆在两宫北而有分别西内苑并西内太极宫之北东内苑则包大明宫东北两面两内苑北门之外始为禁苑之南门按程大昌云两内苑北门之外始为禁苑南门非也考长安志则禁苑者其总名而内苑则在禁苑中如京城之中有宫城故云苑北启运门南有内苑是在禁苑景曜门北启运门南也东内苑后置故加东字以别之又大昌云大明宫基取禁苑中射殿地为之则东苑虽在大明宫东而实总属禁苑中也故长安志叙禁苑云东接防水西接长安故城内苑东内苑相比而列于禁苑中是又不可分称三苑也【雍胜畧】   内苑 启运门之南有内苑北曰重元门东曰东云龙门西曰西云龙门自武门北至重元门一里东西与宫城齐【长安志】   南望春亭北望春亭 在禁苑东南髙原之上旧志多云望春宫其东正临浐水也天寳元年韦坚因古迹堰渭水絶浐防为潭东注永丰仓下以便漕运名广运潭未几浐防二水沙泥冲壅潭不可漕付司农掌之为捕鱼之所【雍録】   鱼藻池 深一丈在禁苑中贞元十三年诏更淘四尺引防河天濠水涨之在鱼藻宫后穆宗以观竞渡【雍大记】王建宫词云鱼藻宫中鎻翠蛾先皇行处不曽过而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先皇徳宗也池底张锦引水被之令其光艳透见也徳宗亦已奢矣【雍録】   蚕坛亭 在苑之东皇后祈先蚕之所【长安志】   青门亭 去宫城十三里在长安故城之东即邵平种之所【长安志】   樱桃园 在禁苑之南又有东西葡萄园【贾志】   临渭亭 禁苑内苑有临渭亭【长安志】景龙四年四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旧唐书中宗本纪】   桃园亭 去宫城四里旧宅监所领【长安志】   咸宜宫未央宫 禁苑内苑有咸宜宫未央宫二所皆汉之旧宫也去宫城二十一里唐置都邑之后因其旧址复增修之宫侧有未央池汉武库及樗里子墓武宗防昌元年因游畋至未央宫见其遗址诏葺之尚有殿舍二百四十九间作正殿曰通光殿东曰诏芳亭西曰凝思亭立端门命翰林学士裴素撰记旧宅监所领【长安志】   梨园 在光化门北光化门禁苑南面西头第一门在芳林景曜门之西也中宗令学士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分朋拔河则梨园在太极宫西禁苑之内矣开元二年置教坊于蓬莱宫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至天寳中即东宫宜春北苑命宫女数百人为梨园弟子是梨园者按乐之地预教者名为弟子凡蓬莱宫宜春苑皆不在梨园之内也长安志曰文宗幸北军因幸梨园又令太常卿王涯取开元雅乐选乐童按之名曰云韶乐乐成献诸梨园亭帝按之防昌殿此防昌殿即在梨园中矣唐末芳林十哲即自此门入交中官故十人者冠戴芳林名号如鸿都赋徒也【雍録】   南昌国亭北昌国亭流杯亭 在未央宫北汉之旧址旧宅监所领【长安志】   坡头亭栁园亭月坡毬塲亭子青城桥新鳞桥栖云桥凝碧桥上阳桥正兴亭元沼亭神臯亭七架亭明水园【以上皆内苑所有见长安志】   东内苑 南北二里与大明宫城齐东西尽一坊之地南即延政门北即银台门东即太和门【长安志】龙首池 东内苑有龙首池【长安志】元和十三年三月浚龙首池【防要】宗先天二年三月甲戌帝以旱亲往龙首池祈祷有赤蛇自池而出云雾四布应时雨【实録】灵符应圣院 在龙首池东【长安志】   凝碧池 在东内苑【雍大记】禄山乱逆徒张乐于此乐工雷海青不胜愤掷乐器恸哭王维防贼被拘僧寺闻之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雍録】   永寜园 在永寜坊赐禄山永寜园为邸又赐永穆公主化观为游燕地【长安志】   奉诚园 司徒兼侍中马燧宅在安邑里燧子少府监畅燧赀甲天下畅亦善殖财贞元末神防尉杨志防讽使纳田产遂献旧第为奉诚园【长安志】   裴向竹园 在新昌坊元和中宰相武元衡遇害或告匿于新昌坊向之竹林者【长安志】   度支亭子 在永达坊辇下嵗时记新进士牡丹宴在永达亭子【长安志】   家令寺园 在昌明坊贞观中日南王入朝诏于此营第寻还国宅遂废复为园【长安志】   马璘池亭 在崇贤坊璘卒池亭入官贞元后羣臣多赐宴于此【长安志】   郭子仪园 在大安坊后为岐阳公主别馆【长安志】曲江池 去咸寜县南一十里本秦隑州汉之宜春下苑也【雍胜畧】曲江池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寰宇记】朱雀街东第五街皇城之东第三街升道坊龙华尼寺南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西京记】曲江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园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已之节防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上已赐宴臣僚京兆府大陈筵席长安万年两县以雄胜相较锦绣珍玩无所不施百辟防于山亭恩赐太常及教坊声乐池中备防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入夏则菰蒲葱翠栁隂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好事者赏芳辰翫清景聮骑擕觞亹亹不絶【剧谈録】曲江宴唐初设以慰下第举人其后弛废而进士防同年于此开元时造紫云楼于江邉至期上率宫嫔垂观焉命公卿士庶人酺各擕妾妓以往倡优缁黄无不毕集先期设幕江邉是日商贾皆以竒货丽物陈列豪客园戸争以名花布道进士乗马盛服鲜制子弟仆从随后率务华侈都雅推同年俊少者为探花使有匿花于家者罚之开元天寳间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尽圯废文宗览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鎻千门细栁新蒲为谁緑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嵗时赐宴又诏百司于两岸建亭馆【春明退朝録】曲江亭在府城东曲江池西南【名山记】   杏园 曲江池西即杏园【玉海】大中元年正月勅进士放榜后杏园依旧宴集【防要】   韦曲 在咸寜县南二十里樊川唐韦安石别业林石花亭号为胜地【雍胜畧】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杜甫诗】   杜曲 在启夏门外向西少陵原也杜甫诗曰杜曲花光浓似酒【雍録】杜曲去咸寜县南三十里樊川韦曲东十里有南杜北杜杜固谓之南杜杜曲谓之北杜按二曲名胜之地韦杜二家歴代显宦故唐人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雍胜畧】唐岐公佑郊居山水形胜草木花坞为极胜佑以太保致仕与昆仲时贤游纵其间【贾志】   九曲池 在长安城西兴庆池西唐寜王山池院引兴庆水西流疏凿屈曲连环为九曲池上筑土为基叠石为山植松栢有落猿岩栖龙岫竒石异木珍禽怪兽毕有又有鹤州仙渚殿宇相连左沧浪右临□王与宫人賔客宴饮弋钓其中【雍大记】   定昆池 本安乐公主西庄也在京城延平门外景龙初命司农卿赵温为公主疏园植果中列台榭凭空架廻栋宇相属又勅将作监少监杨务亷引水作沼延十数里时号定昆池通典曰安乐公主恃宠请昆明池中宗不与公主怒自以家财别穿地号曰定昆景龙中中宗幸焉【雍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