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 第 385 页/共 490 页

笋殿 月华门之内有笋殿【临潼县志】殿侧有魏温泉堂碑其石莹彻见人形影宫中号玻瓈碑【雍録】   长汤 笋殿北有长汤十六所【临潼县志】宫内除供奉两汤外而内外更有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宻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锦绣为鳬鴈致于水中上时于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津阳门诗注】   芙蓉汤 一名海棠汤在莲花汤西沉埋已乆人无知者近修筑始出石砌如海棠花俗呼为杨妃赐浴汤岂以海棠睡未足一言而为之乎【临潼县志】   七圣殿 芙蓉汤北有七圣殿【临潼县志】自神尧至睿宗昭成肃明皇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皆太真所植南有功徳院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顺兴影堂果老药室亦在禁内【长安志】   宜春亭 在开阳门外【雍録】   重明阁 今四圣殿北临髙有重明阁倚栏北瞰县境如在诸掌阁下有方池中植莲花池东凿井每盛夏极甘冷邑人汲之【长安志】   四圣殿 重明阁之南曰四圣殿殿东有怪栢【雍録】长生殿 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此殿山城内多驯鹿有流涧号鹿饮泉金沙洞玉蘂峰皆宗为名洞居殿之左玉蘂峰上有王母祠【长安志】   朝元阁 在北山岭之上基趾最为崭絶次东即长生殿故基【贾氏谈録】天寳七载十二月元皇帝降于朝元阁改为降圣阁【册府元龟】朝元阁一统志云在骊山唐建遗趾尚存杜常诗曰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阳作雨声【潜确类书】   老君殿 朝元阁南有老君殿玉石为像制作精絶【长安志】   钟楼 在朝元阁之东【雍録】   明珠殿 长生殿之南近东也【雍録】   观风楼 此时上御观风楼水光山影相参差【津阳门诗】楼在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连于内前临驰道周视山川【津阳门诗注】   鬭鸡殿 在观风楼之南【雍録】   按歌台 在鬭鸡殿之南台南临东缭墙【雍録】   舞马台 在鬭鸡殿之北【长安志】   毬塲 宜春亭之北门外曰毬塲其西曰小毬塲【长安志】   连理木丹霞泉 在朝元阁之南【雍録】   羯鼔楼 在朝元阁东近南缭墙之外【长安志】   龙跃宫 唐髙祖旧宅在髙陵县西十四里武徳六年以奉义宫改建髙祖其先本成纪人后魏时王大父熙为金门镇将戍武川因家焉祖虎伐魏有功封唐国公父昞袭爵生髙祖于长安则龙跃宫或昞别宅抑或髙祖离宫乎徳宗改为修真观中有神尧御容及御井霜柏梁开平中废但龙泉寺在其旁或因是而名今其地称李观所存乃卧龙寺【雍胜畧】   游龙宫 在渭南县西十一里唐开元中修按两京道里记云取黑龙饮渭名之白乐天有黑龙饮渭赋武平一登骊山诗有日下黑龙川句亦谓此也【雍胜畧】   九成宫 鳯翔府麟游县西五里有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五年复置更名永徽二年曰万年宫干封二年复曰九成宫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宫寺【唐书地理志】宫本隋仁寿宫文帝以避暑终于此太宗欲以奉髙祖髙祖恶之不往贞观五年太宗自修缮以避暑【雍録】咸亨四年九成宫太子新宫成上召五品以上晏太子宫极欢而罢【旧唐书髙宗本纪】   永安宫 贞观八年置在麟游县西【雍録】   玉华宫 在坊州宜君县北四里鳯凰谷贞观二十年置永徽二年废为寺【唐书地理志】太宗建玉华宫于坊州冝君县之鳯凰谷宫既成正门谓之南风门殿覆瓦余皆葺之以茅帝以意在清凉务从俭约匠人以为层嵓峻谷元览遐长于是疏泉抗殿包山通苑皇太子所居南风门之东正门谓之嘉礼门殿名晖和殿其官曹署寺并皆创立微事营造庶物亦扰市取供而折番和雇之费以巨亿计矣及帝游幸勅奉御王孝积于显道门内起紫防殿十三间文甓重基髙敞宏壮帝见之甚悦【册府元龟】初有九殿五门而可记其名与处者六其正殿为玉华其上为排云又其上为庆云其正门为南风南风之东为太子之居其殿曰耀和门曰嘉礼知其名失其处者一曰金颷门也其西瑚谷尝有别殿存焉【雍胜畧】   仁智宫 武徳七年造在宜君县【雍録】武徳七年避暑仁智宫【唐书韦挺传】   兴徳宫 在冯翊县南三十二里义旗将趣京师军次于忠武园因置亭子名兴徳宫属家令寺【元和志】   庆善宫 本名武功髙祖旧第也在武功县渭水北太宗诞生于此贞观六年改庆善宫【雍録】贞观六年太宗幸庆善宫宴从臣于渭滨上赋诗赏赐闾里有同汉之宛沛焉起居郎吕才播于乐府被之管名曰功成庆善乐【防要】   神台宫 华州郑县东北三里有神台宫本隋普徳宫咸亨二年更名【地理志】   琼岳宫 华隂县西十八里有琼岳宫故隋华隂宫显庆三年更名【地理志】   【唐宫阙附考】紫防殿 贞观末阿史那社尔平龟兹献俘于此殿【长安志】 金波门 贞观二十二年勅皇太子听政于金波门长乐殿【长安志】 中和殿 长庆四年二月击鞠于中和殿【唐书敬宗本纪】 咸泰殿开成中正月望夜帝御咸泰殿然镫作乐迎三宫太后奉觞进寿【唐书萧后传】 永安殿 穆宗置也与后妃公主宴乐所【长安志】 防昌殿 文宗太和四年幸黎园防昌殿【实録】 保寜殿 昭宗宴李继昭等于保寜殿亲制成功曲以褒之【长安志】 清思殿长庆四年四月击鞠于清思殿【唐书敬宗本纪】 宣和   殿 寳厯二年九月观百戏于宣和殿【敬宗本纪】 文思殿 龙朔元年命宾客许敬宗等即文思殿集瑶山玉彩【唐书太子传】 昭徳殿 龙纪元年殿东偶获金龙一【长安志】 云韶殿 此殿尝考试举人【长安志】 昭敬殿 唐一十八帝御容在也昭宗光化三年有秃鹙鸟鸣于此殿葢唐祚将终之兆也【长安志】 清思院 寳厯中造清思院用铜镜三千薄金十万饼【唐书薛敬老传】 内山亭院 取浙西隐士于内山亭院安置【长安志】 仙韶院 文宗开成三年改法曲所处为仙韶院【唐书百官志】 望仙台 武宗时命神防军士修望仙楼及廊舍五百间大中八年改为文思院【长安志】 崇馆 天寳中明皇命周尹愔为崇馆学士值禄山兵乱馆宇寖废至武宗时诏营创置吏铸印以刘元静为崇馆学士号广成先生入居灵符殿【长安志】 乞巧楼 光化三年起造二楼搆飞桥以通往来【长安志】 光政门景运门命妇朝堂文成殿元莫观含寜殿玉清殿竹楼柿林院临碧殿寿昌殿元和殿宣光殿宣明殿临光殿兴泰殿徳政殿嘉庆殿凝化殿元化门晨晖门寳庆殿百尺楼昭徳门升阳殿延嘉门景风门东殿放鸭池野狐落大和殿宣徽殿文思殿含春亭叡武楼延资库咸寜殿灵台殿永安宫孝明郑太后所居左齐藏天诸库章信门安喜门思元门应干门紫延院寿春殿延喜楼长乐楼【以上俱见长安志】   陜西通志巻七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陕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陜西通志巻七十三   古迹第二【府第 园林 郊坰】   府第   周   辟廱 在鄠县东三十里【马志】镐京辟廱【诗经大雅】周文王辟廱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诗云于论鼓钟于乐辟廱毛苌注云水旋丘如璧廱以节观者【三辅黄图】   三代学 周立三代之学学书于有虞氏之学典谟之教所以兴也学舞于夏后氏之学文武中也学礼乐于商之学功成治定与已同也【礼记注】   尹喜故宅 寳鸡有尹喜故宅张三丰邱长春马丹阳王重阳刘纲樊夫人秦弄玉仙迹往往而在苐虎豹熊罴时出伺人有独角兽樵者见其卧林间或搏虎而食之食辄余其半山家毎得残虎以饱【偃曝谈余】   汉   灵金内府 太上皇微时佩一刀长三尺上有铭字难识传云殷髙宗伐鬼方所作也上皇游丰沛山中寓居穷谷有人冶铸上皇息其旁问曰铸何器工者笑曰为天子铸剑慎勿言曰得公佩劒杂而冶之即成神器可定天下昴星精为辅佐木衰火盛此为异兆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劒成杀三牲以衅祭之工问何时得此上皇曰秦昭襄王时余行陌上一野人授余云是殷时灵物工即持劒授上皇上皇以赐髙祖髙祖佩之斩白蛇是也及定天下藏于寳库守藏者见白气如云出戸状若龙蛇吕后改库曰灵金藏惠帝即位以此库贮禁兵器名曰灵金内府【三辅黄图】   太仓 萧何立太仓【汉书髙帝本纪】在长安城外东南文景节俭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三辅黄图】   武库 汉书曰武库以藏禁兵又曰樗里子葬于武库文頴曰秦惠王异母弟也师古曰樗里子且死曰葬我必渭南章台东后百年当两天子宫夹我墓汉兴长乐在其东未央在其西武库正直其上【长安志】   辟廱 在长安西北七里汉书河间献王来朝献雅乐武帝对之三雍宫即此礼乐志曰武帝时犍为郡水濵得古磬十六枚刘向説帝宜兴辟廱焉【三辅黄图】   萧何第 萧何买田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汉书萧何传】王莽为安汉公以故萧何宅为安汉公第【长安志】   石奋宅 石奋髙祖召其姊为美人徙其家长安中戚里【汉书石奋传】师古曰于上有姻戚者皆居之故名其里曰戚里【石奋传注】   田子春宅 在汉长安城中孟尝君孙因诸吕擅权乃入闗图扶汉诛诸吕故有是宅【马志】   夏侯婴宅 惠帝及髙后徳婴赐婴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汉书夏侯婴传】师古曰北第者近北阙之第婴最第一也故张衡西京赋云北阙甲第当道直启【夏侯婴传注】   敖仓 汉书曰惠帝六年六月起长安西市修敖仓【长安志】   代邸 代王至渭桥太尉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闰月己酉入代邸郡臣从至上议请即天子位代王西向让者三南向让者再遂即天子位羣臣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汉书文帝本纪】师古曰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文帝本纪注】   三辅廨 三辅黄图曰三辅者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武帝改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中是为三辅郡皆有都尉又曰京兆在故城尚冠里冯翊在故城内太上皇庙西扶风在夕阳街北此其廨治之所也【雍録】中尉府在尚官冠里街东京兆府即废中尉府也【长安志】   曾孙郡邸 曾孙虽在襁褓犹坐収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无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汉书宣帝本纪】如淳曰谓诸郡邸置狱也师古曰据汉旧仪郡邸狱治天下郡国上计者属大鸿胪此葢巫蛊狱繁収系者众故曾孙寄在郡邸狱【宣帝本纪注】   丞相府 平津侯公孙自以白衣为丞相乃大开东阁营客馆招延天下士人其外曰钦贤之馆以待大贤之士次曰翘材之馆以待大材之士又次曰接士之馆以待国士其有徳任毗赞佐理隂阳者处之钦贤馆其有材堪九列将军二千石者处翘材之馆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者居接士之馆所得俸禄以奉之【西京杂记】   御史府 汉御史所居曰御史府亦曰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垫其门用梓板不雘色亦谓之宪台【杜氏通典】御史府中列栢木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汉书朱博传】   太学 在长安城南安门之东杜门之西【闗中记】汉太学中有市有狱【三辅旧事】   司隷府 司隷府治故府即孝武帝庙也【汉旧仪】   保宫 少府官属有居室武帝更名曰保宫李陵降匈奴以母系保宫【长安志 按甘泉宫别有保宫】   鸿胪府 王莽以鸿胪府为安定太后宫【长安志】   长安厨 发长安厨三太牢具【汉书霍光传】如淳曰黄图北出中门有长安厨谓之厨城门【霍光传注】   蛮夷邸 陈汤斩郅支单于上疏乞垂之藁街蛮夷邸间诸家无言藁街之在何地者唐都髙驿即蛮夷邸在朱雀街西与鸿胪寺近【雍録】   卜肆 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贾谊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史记】   霍光第 宣帝赐甲第一区【汉书霍光传】有甲乙次第故曰甲第【音义】   王根第 曲阳侯王根大治第室极其奢僣司隷校尉京兆尹不敢举奏【马志】   王商第 成都侯商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上幸商第见穿城引水意恨内防之【汉书外戚传】   董贤第 哀帝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伎巧柱槛衣以锦绨【汉书董贤传】   细柳仓 在咸阳西三十里汉周亚夫屯军处【马志】汉文帝大将军周亚夫军于细柳今呼石徼是也石徼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禾仓樊哙传柳中即细柳地也在长安西【三辅故事】服防曰在长安西北如淳曰长安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曰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师古曰匈奴传云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覇上此则细柳不在渭北揖説是也【汉书注】   物定仓 华州下邽县南渭河岸上乃汉之物定仓也西京杂记物定仓收贮五谷各先定其性物则不浥坏故秦汉隋唐于此置仓乡俗语讹为武底仓【马志】   任安宅 汉任少卿以武功小邑无豪右髙赀故居武功【贾志】   陆贾宅 在永夀县东南好畤镇【永夀县志】孝惠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及有口者贾自度不能争廼病免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有五男廼出所使越槖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贾常乗安车驷马从歌鼔瑟侍者十人诏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人马酒食极饮十日而更【汉书陆贾传】   后汉   如淳宅 汉平帝时赐淳宅于髙陵有碑颂节文【贾志】第五伦宅 在三水县东归义乡蒲东杜邠志云东汉赐田宅三十六所此其一也【三水志】   张超庐 在华隂县雾谷后汉张楷字公超结庐此地学者如市又能为五里雾故称张超雾市【贾志】   晋   殷济精庐 水经注云陶渠水东南流迳晋汉阳太守殷济庐今不可考【贾志】   来賔馆 苻健永和十年西虏乞没浑邪遣子入侍置来賔馆于平朔门以懐逺人【长安志】   宋   范栢年宅 在南郑县梁州记云范栢年汉中人谒宋明帝因语广南贪泉栢年对云臣郡有文川武乡亷泉逊水足以为名相传范栢年宅在亷逊之间即此【贾志】   魏   沙苑监 在同州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西魏大统二年宇文泰与髙欢战大破之后于兵立之处建忠武寺令骑士各种柳一株数及七千至今沙苑有柳树仍以其地宜六畜置沙苑监豢养陇右牛羊诸畜以供上方之用故杜甫沙苑行有云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余里苑中来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集异记云唐明皇十三载重九猎于沙苑云际有孤鹤徊翔上亲御弧矢一发而中其鹤带箭堕而复起及幸蜀逰道观中视所挂箭道士徐佐卿题乃上猎沙苑之日也按沙苑在州城南三十里【潜确类书】   隋   炀帝在藩旧宅 武徳中赐尚书左仆射萧瑀所谓少陵原南接终南北至浐水即汉鸿固原也宣帝许后葬于此俗号少陵原后瑀子鋭尚襄城公主诏别营主第主辞以姑妇异居有乖礼则因固陈请乃取园地充主第又辞公主棨防不欲异门乃并施瑀之院门【长安志】   李穆宅 平康坊西北隅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其地景龙中为长寜公主府及鞠塲景云中废并毬塲散卖与居人【长安志】   史万歳宅 长安待贤坊隋北领军大将军史万歳宅其宅初有鬼怪居者辄死万歳不信因即居之夜见人衣冠甚伟来就万歳万歳问其由曰我汉将军樊哙墓近君居厠常苦秽恶幸移他所必当厚报万歳许诺因诘杀生人所由曰各自怖而死非我杀也及掘得骸柩因为改塟后夜又来谢曰君当为将吾必助君后万歳为隋将毎遇贼便觉鬼兵助已战必大防【两京记】   田宅 永寜坊西门之北有隋兵部尚书田宅子仁恭徳懋及孙元基并以孝义旌时论美之【长安志按苏威宅亦在是坊】   广通仓 在华州隋文帝以长安仓廪尚虚诏以西至蒲陜东至卫汴水次十三州募丁运米于华州置广通仓以给长安【贾志】   唐   尚书省 在朱雀门北正街之东自占一坊【雍録】省中有都堂本尚书令防事都堂之东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毎行四司左司统之都堂之西兵部刑部工部每行四司右司统之【长安志】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目为抝项桥言侍御史及殿中久次者至此必抝项而望南宫也都堂南门道东有古槐垂隂至广相传夜深闻丝竹之音省郎有入相者俗谓之声音树祠部呼为本防言其清且冷也【因话録】   吏部选院 长安志曰在尚书省之南亦曰吏部南院选人看牓之所也六典吏部员外郎掌选院谓之南曹注云其曹在选曹之南故谓之南曹也【雍録】   礼部南院 吏部选院东礼部南院四方贡举聚防之所也【长安志】礼部南院者即贡院也今世淡墨书进士牓首列为四字曰礼部贡院者唐世遗则也则唐人已尝名南院为贡院矣有列牓之地如吏部【雍録】   徳院 后苑有徳院禁马所在韦后入飞龙廐为卫士斩首葢自武门出宫入廐也【雍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