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 第 388 页/共 490 页
何将军山林 今谓之塔坡少陵原乃樊川之北原自司马村起至此而尽其髙三百尺在杜城之东韦曲之西山林久废上有寺浮图亦废俗呼为塔坡唐杜甫题何将军山林有诗【马志】
逍遥公别业 韦嗣立东山之侧有别业焉上闻而赏之乃命千官饮乎池上即席拜逍遥公名其居曰清虚原幽栖谷【张説东山记】韦嗣立搆别庐于骊山凤皇原鹦鹉谷有重崖洞壑飞瀑水中宗临幸改为清虚原幽栖谷拜嗣立为逍遥公【唐纪】
王维别墅 在辋川地竒胜有华子岗欹湖竹里馆栁浪茱茰沜辛夷坞与裴廸游其中赋诗相酬对【白孔六帖】辋川在蓝田县西南二十里王维别墅在焉本宋之问别圃也【雍録】聚逺楼之东有庑庑南有楼台绕以朱栏植玉兰环之题曰木兰柴【小辋川记】
大兴汤院 蓝田西南有地雪落即融唐时有异僧见之曰必温泉也已而掘之果然凡病者浴之辄愈后有白鱼之瑞神女屡降立玉女堂于泉侧明皇赐名大兴汤院【潜确类书】
凤翔府园 有古槐一株故老云昭宗扶此树令朱全忠结袜四顾无应者故至今谓手托槐云【闻见后録】
李茂贞园 在凤翔府城东北五里唐光启中茂贞节度凤翔时建修竹万竿内有竹阁旁引水灌入深林苏轼诗云朝逰北城东囬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贾志】
宋
白氏庄 宋朝奉郎白序之庄中有八题曰挥金堂顺牛堂疑梦室醉吟庵翠屏阁林泉亭辛夷亭嵓桂亭当时名公来逰皆有题咏白序字圣均自言白侍郎后金朝为石氏园亭疏泉为方池曲槛有四银亭八银亭至大七年赵尚书过逰有诗后为故中书陜西四川宣抚使襄山杨忠肃公祠有碑存焉【马志】
姚氏山亭 宋嘉祐中苏轼自仙逰潭囬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絶髙可爱复憩其上赋诗【马志】
御花园 在渭南县花园村旧志谓宋太后所置周处庙碑隂云曹皇后庄【贾志】
飞盖园 在延安府南宋厐籍游乐处【贾志】
元
胡相别墅 在樊川元中书丞胡恭范年老致仕于杜曲植梅竹引泉凿池葺治賔馆亭台以为幽栖之所左图右书日与士夫宴饮为终焉之计命工绘樊川归隠图翰林待制孟攀鳞为序诸公皆题诗【马志】
亷相泉园 元至元中平章亷希宪行省陜右爱秦中山水遂于樊川杜曲林泉佳处葺治防馆亭榭导泉灌园移植汉东洛竒花异卉畦分碁布松桧梅竹罗列成行暇日同姚雪斋许鲁斋杨紫阳商左山前进士邳大用来明之郭周卿张君美樽酒论文弹琴煮茗雅歌投壶燕乐于此教授李庭之为记征西参军畸亭陈还题诗【冯志】
赵氏别墅 元至元甲子宣抚赵公于樊川杨坡就岗原爽垲考妣树楸竹前建先庙防丰碑修葺园亭导水灌园以为别墅因而家焉自号樊川钓叟中有安适堂归潜洞赵公泉【马志】
牡丹园 在安化门西杜城北五里元河东北路行省郎中并人李焕卿子信之所葺也信之不喜仕进日渉经史葺园治田树艺为事园植牡丹三四百株他花称是亭台旁午毎花时逰者车马阗咽【马志】
玉泉园 在澄城县西北五十里老树偃仰怪石巉岩其泉濵涯而出莹洁如玉虽隆冬水芹夹岸泉下乂有蔬园药畦引流灌溉元西台御史潘汝劼有诗【贾志】
明
最乐园 在长安县西北隅秦藩筑此为游宴之所中有台池花榭选胜行乐非贵客骚人不得游赏名曰最乐【贾志】
西园 在三原县西北二里有草亭后乐亭三爱圃涵碧池明王端毅公所营【贾志】三爱圃在王端毅公后乐苑中公有三爱圃説谓渊明爱菊茂叔爱莲李唐人爱牡丹已则兼爱莲菊亦尝居富贵之地于牡丹亦爱之而不嫌云【马志】
瀑园 明司空南居益建亭池台榭竹木花卉尽泉原之胜【贾志】
斑竹园 在盩厔县东二十里周数顷余隷秦府内植斑竹其大如椽其宻如箦【马志】
郊坰
上古
华胥渚 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伏羲氏母居也今有陵及华胥沟华胥枯树毓圣桥俱存【西安府志】
补天台 在蓝田县东五里许俗传女娲炼石补之女娲亦华氏所生【西安府志】
流金泊 在泾阳县北五十里黄帝铸鼎处帝王世纪云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崩于荆山之阳按阌乡有鼎湖驿亦传为黄帝崩处然此地阳为鼎州其南为湖县西为冶谷及仙里仙发诸村则鼎成仙去之迹甚着况明庭桥陵去此最近当以世纪为定【贾志】
轩辕柏 在中部县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髙可凌霄【延安府志】
挂甲柏 在中部县轩辕庙黄帝灭尤归而挂甲其上至今树皮有挂甲痕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老干细枝痕迹若一【延安府志】
造书台 长安县西三十里三防寺中有台即仓颉造书处【雍胜畧】唐西明寺道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静业寺修道忽有一人来至律师所致敬申礼律师问今西京髙四土台俗云是仓颉造书台如何云书字古时已有答曰仓颉于此台上増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又有天人姓陆名元畅来谒律师云所问髙四土台者本迦叶佛于此第三防説法度人至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化人示穆王云髙四台是迦叶佛説法处因造三防道塲至秦穆公时扶风获一石佛穆公弃马坊中秽汚此象公游上帝极被责疏觉大怖乂欲造佛像于髙四台南村内得一老人姓王名安年百八十自云曽于三防道塲见人造之臣老无力能作所住村北有兄弟四人曽于道塲内为诸匠执作请追共造依言作之成一铜像公悦大赏赉之彼人得财并造功徳于土台上造重阁髙三百尺人号髙四台或曰髙四楼【法苑珠林】
史官村 在白水县东北彭衙东二十里村西有利乡亭今名史官村史记仓颉居阳武衙之利乡亭南即此【同州志】
履迹坪 在邠州城南门外相传为姜嫄出祀郊禖履巨人迹于此【雍胜畧】
隘巷 在邠州治南相传生后稷之所诗曰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即此【雍胜畧】
狼乳沟 在邠州南俗传即平林寒泉之地【邠州志】在州东三十里即弃后稷狼乳处【雍胜畧】
唐虞
妫墟 在兴安州之梁州故城虞舜尝居之谓之妫墟帝王世纪谓之姚墟史记曰舜冀州人生姚墟居妫汭正义曰按妫州亦冀州城即今畧阳县汉志畧阳道属天水郡十三州志曰畧阳即古冀城也【雍胜畧】
石纽村 石泉县石纽村大禹生此石穴杳深人迹不到近世掘地得古碑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乃知会稽禹穴之误【书蕉 按雍胜畧禹穴在洵阳县与此异】
斄亭 在郿县境【雍胜畧】后稷封斄斄读如邰或曰凤翔府郿县有台亭【汉书郊祀志注】邰在漆县其民有防日以相与夜中市如不为则有灾咎【新论】王忳字少林除郿县令到官至斄亭长曰亭有鬼数杀过客不可宿也忳曰仁胜凶邪徳除不祥何鬼之避即入亭止宿夜中闻女子称寃之声忳曰有何枉状可前求理乎女子曰无衣不敢进忳便投衣与之女子乃前诉曰妾夫为涪令之官过宿此亭亭长无状枉杀妾家十余口埋在楼下悉盗取财货忳问亭长姓名女子曰即今门下游徼者也忳曰汝何故数杀过客对曰妾不得白日自诉毎夜陈寃客辄眠不见应不胜感恚故杀之忳曰当为汝理此寃勿复害良善也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旦召游徼诘问具服罪即状系及同谋十余人悉伏辜遣吏送其防归乡里于是亭遂清安【后汉书王忳传】
夏
三过村 在鄠县北二十里按地舆志鄠古崇国也连山易云颛顼五代孙鲧封于崇史记鲧治水功用不成舜殛于羽山举禹以代禹痛父防功八年间三过其门不入今三过村旧传即其处也【鄠县志】
甘亭 在鄠县西南五里绪汉书在甘水之东长水乡【长安志】马融曰甘有扈氏南郊地名索隠曰夏启所伐鄠南有甘亭【史记夏本纪注】
邠亭 公刘徙居邠今邠州东北有豳亭【春秋王朝兴废説】商
亳亭 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史记六国表注】
有莘野 在郃阳县东四十里夏阳村孟子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即此【雍胜畧】
古公城 在邠州南山上与今州城相连【雍胜畧】
官家洞 在三水县东二十里中领之下即古公时之陶复陶穴者陶复则土而陶穴则石也峭壁危崖不可攀跻元西台御史僧格实哩守官家洞明徐达遣兵逼之势穷不屈与妻俱投崖下死焉【三水志】
周
雨金原 周成王时咸阳雨金今咸阳有雨金原【异记】杜邮亭 在咸阳县西南三十八里白起自刎处【雍胜畧】杜邮亭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水经注】
幽王城 一名幽王垒在临潼县东南戏水上城髙八尺周二百八十歩国语曰幽王灭于戏苏林曰戏邑名也在新丰县东南三十里戏亭是也【长安志】
烽火楼 在骊山上第一峰【雍胜畧】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举烽火诸侯至而无寇乃大笑幽王説之为数举烽火其后诸侯不信犬戎攻幽王征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史记周本纪】
狗枷堡 在蓝田西五十里【贾志】白鹿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时有天狗来下其上有贼天狗吠而防之故一堡无惧心【辛氏三秦记】
焦□泽 玁狁匪茹整居焦□【诗经大雅】焦□亦名瓠口亦名瓠中在雍州泾阳县城北数十里【括地志】尔雅十薮周有焦□郭璞以为池阳瓠口是也【雍胜畧】
説经台 在盩厔县楼观南有台老子于此説道徳经授尹喜又曰升天台台上有再生柏世传老子説经于此见二柏枯以针炙之复生今尚鬰茂人以为灵异【贾志】
直市城 在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秦文公造物无二价故以直市为名【三辅黄图】
雨金堡 在富平县东南三十里周八百歩东有雨金堡史记秦献公十六年雨金栎阳后因名堡按其地古栎阳界也【长安志】
穆公城 在富平县南三十里南面西面崇一丈五尺东北面无墙【长安志】
石鼔 在凤翔县南二十里之石鼓原【贾志】石鼓文在凤翔府天兴县南石形如鼓其数盈十葢记周宣王田猎之事即史籀之迹也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勗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嵗久讹缺遗迹尚有可观【元和志】今在北京国子监【雍胜畧】
授经台 在凤翔县南本终南山峯尹喜既见老子授五千言喜退而书之曰道徳经后尝居此【雍胜畧】
野人坞 在凤翔府城南秦穆公失善马野人得而食之者三百人吏捕得欲法之公曰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皆赐之酒其后秦伐晋三百人皆求从报徳遂脱穆公于难【名山记】
凤台 在凤翔府城南十五里【贾志】雍有凤台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之不复然矣【水经注】
召公亭 在岐山县西八里召公村公采邑在此故后人建亭【雍胜畧】雍水东迳召亭南召康公之采邑也【水经注】
周城 在岐山县西北十五里亦曰周公邸邸内有泉时平则流乱则竭号润徳泉【贾志】岐水之南有周城周城者周公采邑也【水经注】
磻溪钓石 即钓台在寳鸡县东南磻溪谷中溪邉其石下细上钜俯临溪中故老相传为太公钓鱼处有两膝所着迹按太公钓鱼台有三在河南新安城东者一石也今去水数丈许矣在陜西者二一在咸阳城西土屹然不崩一在寳鸡磻溪谷中石也岂太公避纣而来初钓新安继而钓咸阳后则钓于磻溪与其遇文王者磻溪也【马志】
雉城 秦文公时有汤伯者逢两童子化为双雉西飞至陈仓其雌东飞止于此故名【潜确类书】
平阳亭 在郿县西北【贾志】史记秦寜公徙平阳徐广曰故郿之平阳亭【水经注】
白起城 在郿县东北十五里秦白起家居所筑今遗址存【雍胜畧】
蒲 雍州其泽薮曰蒲【周礼】在陇州西四十里按晋地志汧县有蒲谷乡中谷即此【雍胜畧】
扁鹊城 在城固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扁鹊常居此【雍胜畧】
白公城 在洋县境秦白起守汉中筑此城以控制蛮獠【雍胜畧】
子贡遇丈人处 在汉隂县境【雍胜畧】子贡南游于楚过汉隂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械后重前轻絜水若抽数如沃汤其名为橰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胷中则纯白不偹纯白不偹则神生不定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荘子】
苍野聚 在商州南一百四十里左传昭四年楚左师军于苍野杜预注曰在商县南【商州志】
商宻 楚鬪克屈御冦以申息之师戍商宻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宻昏而传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邉盟者商宻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左传】商宻今南乡丹水县【杜预注】
子夏读书石室 在飞浮山礼记云退老西河之上即此【郃阳志】索隠曰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三累山南有石室西面有两石室北面有两石室皆因阿结牖连扃接闼东厢石上犹传杵臼之迹庭中亦有旧宇处北坎室上有防滑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游隠学之所昔子夏教西河疑即此也【水经注】
白起社田 在澄城县北六十里将军山南有村曰社田相传为起食邑【澄城志】
武城 正义曰括地志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十三里【史记魏世家注】武城在华州东二十一里又名光武城乃征隗嚣时所筑遗迹尚存【马志 按史记注武城在华州东十三里系古华州冯志仍之非也今应从马志】
桃林野 春秋时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杜预曰桃林潼闗是也书着武王之事曰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孔頴达引杜预语亦以桃林塞为在闗且曰华山之旁尤乏水草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以示战时牛马不复服乗也【雍録】
告平城 在华隂县敷水之西【贾志】敷水南出石山之敷谷北迳告平城东耆旧所传言武王伐纣告太平于此故城得阙名非所详也【水经注】
王宿庄 宜氏族谱云宜氏世居华城东北二十里地曰王宿庄古传周太子宜臼废出奔曽宿渭阳之濵即此暨践阼后以封庶子赐姓宜氏【华州志】
鲁王宫城 在蒲城县西南四十里大统记曰即鲁哀王城也视其余迹尚有宫城板筑之象今在内政村【长安志】
晋太子虚粮寨 在蒲城县东北六十五里沮水西岸史记晋世家曰晋穆侯四年娶齐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杜预曰条晋地汉地理志懐徳县禹贡北条荆山在南按今朝邑县西南有懐徳故城即古条近焉虚粮史传无闻【长安志】
晋城 在蒲城县东南四十里旧传晋公子重耳出亡于蒲所筑计公子避难何暇筑此传闻秦孟明败后晋建城为屯守也【蒲城志】
秦
邵平田 在旧长安城东门外今长安县之西北也【雍胜畧】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青门外美世谓之东陵【水经注】
皇子陂 在万年县南二十五里【长安志】皇子陂在樊川【水经注】天寒皇子陂【杜甫诗】陂在啓夏门南三十里陂北原上有秦皇子冢因以为名隋文帝改曰永安陂周廽九里【寰宇记】
兰池陂 在咸宁县东二十五里【雍胜畧】始皇引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尺亦曰兰池陂【三秦记】
文学城 在兴平县东崇二丈五尺十道志曰今谓之故县城【长安志】
武学城 在兴平县东一十里崇二丈五尺与文学城相接二城并秦章邯筑【长安志】
章邯台 在兴平县东南十里按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故有此台焉【马志】
跌脚石 在兴平县南十里付寨村俗传雍王章邯都废丘闻韩信修栈道不设备后信兵至邯失计跌脚于此石以悔之有迹存【马志】
露台 临潼县骊山东南三十里秦始皇露台祠在焉不斋戒往者辄风雨迷道【潜确类书】
坑儒谷 在临潼县西南五里【长安志】师古曰今新丰县温汤之处号愍儒乡温汤西南三里有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相传以为秦坑儒处也【汉书儒林传注】秦既焚书苦患天下不从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宻令种于丽山坑谷中温处实成诏诸博士诸生説人人不同乃命就视之为伏机诸生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卫宏古文尚书序】
佷石 在临潼县东十里秦始皇陵东南二里形似龟初始皇逺采此石将致之骊山至此不复动石崇一丈八尺周十八歩【长安志】
谢聚 在始皇陵北十余里【闗中记】
钟官城 一名灌钟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収天下兵器销为钟鐻处【元和志】
华阳 在富平县东南三十里始皇二十三年李信伐楚败归时王翦谢病家居始皇疾驾入频阳手以上将印佩翦身授兵六十万后三日翦发频阳始皇降华阳公主简宫中丽色百人为媵北迎翦于途诏即遇处成婚翦行五十里遇焉列兵为城中坚设锦幄行合礼信宿公主随翦入都诏频阳别开主第今名相遇处为华阳【贾志】
王侯堡 在富平县西北四十五里即王翦屯兵之所又庄子镇有王翦别业【贾志】
灰塠 在渭南县西南五里崇三十尺周一百歩俗传秦始皇焚书处【马志】
金牛道 在褒城县境秦五丁所开汉永平中司杨厥凿而广之【冯志】昔蜀王从卒数千余猎于褒谷秦惠王亦畋于山中怪而问之以金一筐遗蜀王及报欺之以土秦王大怒其臣曰此秦得之瑞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尾下伪如养之者言此天牛能屎金蜀人见而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秦知蜀道使张仪伐之蜀王开战不胜而亡【十三州志】
平舒城 在华隂县西北六里【括地志】秦始皇使者尝夜过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我遗镐池君因曰今年祖龙死忽不见【潜确类书】平舒道中是山鬼预言祖龙死处地葢在华隂县也其言遗镐池君者指上林周武王故都言之也十道志误认其语遂着滈池于华隂则失之矣【雍録】
秦长城 在蒲城东五十里秦筑长城即是堑洛也【三秦记】秦孝公九年作长城简公二年堑洛今沙苑长城是也【寰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