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36 页/共 479 页

呈贡县州北六十里。旧有呈贡城,为乌、白、些门、些莫徒、阿茶五种蛮所居。元初,立呈贡千户所。至元中,改为晟贡县。明初改今名,编户四里。   ○伽宗城在县治西。大理段氏时,土官伽宗所筑,因名。   ○三台山在县治北。三山相属如台星,因名。一名万福山。○象兔山,在县西南十五里,旧有蛮寨,为恃险之处。   ○滇池县西南三十里。烟云万顷,支流环绕,邑中资以灌溉。又落龙河,在县北十里,南流入于滇池,上有天生石室。   安宁州府西七十里。西至楚雄府三百一十五里,北至武定府二百十里。   古滇国螳螂川地。汉为益州郡之连然县。晋初,属建宁郡。大安后,属晋宁郡。宋、齐因之。隋初,属昆州。唐武德初,改置安宁县,仍属昆州。天宝初,陷于蛮《滇纪》:天宝初,越都督竹灵倩置府东爨,通安南,因开步头,筑安宁城。赋役烦重,群蛮作乱,攻陷安宁,即此城也。步头,今临安府治。后为蒙氏所据蒙氏以苏闭阿裒治此。《滇纪》:初群蛮陷安宁,唐发兵南讨,命南诏皮罗阁合军击平之。九载,南诏益强。诸爨微弱,寇陷姚州,遂攻安宁。会鲜于仲通将兵南讨,乃解围去。及仲通败,遂取安宁。十三载,李宓讨南诏,自安南而北进,取安宁及盐井。未几败没,安宁遂没于南诏。段氏因之使高氏守其地。元初,取其地隶于阳城堡万户府。至元初,立安宁千户所,后改为安宁州。明初因之土知州董氏世袭,编户十里,领县一。今仍曰安宁州,领县二。   州东屏会城,西联楚雄,为往来孔道。南诏阁罗凤谓安宁雄镇,为诸爨要冲,是也。   ○江东废县在州东南。又州北有青笼城,皆昔蛮酋恃险处。《州志》:州旧有安宁守御所土城,明洪武二十四年所筑。周二里有奇。万历四年,始建砖城于旧土城北,为州治,周四里有奇。   ○呀山在州西北五里,州之主山也。山有煎盐水。《汉志》:连然有盐官。《华阳国志》连然县有盐泉,南中所共仰。《滇程记》:安宁民食马蹄盐。盐产象池井。今州治西古阿宁地有盐课提举司,辖盐井四,列于司治之东西。   洛阳山在州东十里。山顶平旷,峰峦峭立,下有泉流经东桥下,入于螳螂川,灌田三千余亩。《志》云:州治西有罗青山,出泉极甘美。又城内有太极山,亦高耸,与虎丘连山而分岐。○岱晟山,在州北十五里,山高耸,今名笔架山,亦曰坎山。又葱山,在州西北二十里,高耸冠诸山,其北复起,为凤城山。   ○螳螂川在州南。源出滇池,萦回州治东北,流入富民县界。川中有沙洲,形似螳螂,因名。又有安宁河,在州西,亦流入富民县界。   汤池州北十里。亦名碧玉泉。《滇略》云:滇温泉至多,而州之碧玉泉为冠。四山壁立,中为石坎,飞泉注焉。   盐井在州治西。《志》云:安宁提举司有大井、石井、河中井、大界井、新井,其新井旧无今有,故止称四井。   禄驿州西五十五里。兼置巡司于此,亦曰禄票。地食釜盐,产黑井中。又西八十里而达禄丰县之禄丰驿。   罗次县州西北九十里。东至府百四十里,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百二十里。古压磨吕村乌蛮罗部农落弹居此。宋时,大理高量成令高白连庆治其地。元至元中,置罗次州,隶中庆路。后改为县,属安宁州。明初因之。弘治十二年,改属府。今改属安宁州。县无城,编户三里。○罗部城在县北,旧为蛮酋恃险处。亦曰罗部府。《元史》:兀良合台从忽必烈攻大理,分兵取附都善阐,转攻乌蛮之合剌章水城,屠之。前次罗部府,其酋高集诸部兵拒战,大破之于夷可浪上下。遂进至乌蛮所都押赤城。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选骁勇以炮摧其北门,纵火焚之,皆不克,乃大震鼓钲,进而作,作而止,使不知所为。如是者七日,伺其乏,夜五鼓潜师跃入,乱斫之,遂大溃。至昆泽,擒其王段兴智,押赤城。盖在县东南境云。   扶邪城或曰在县境。南诏有扶邪都统。《实录》云:扶邪县属罗次州,南诏所置。罗次一作罗伏。○九戍山在县南五里,以九峰高起而名。一名九涌山。又有玉龙山,在县东南五里,中有碧石窦,涌泉如玉龙,因名。○穹荡山,在县南十五里,乌蛮谓之堀峰。又有苴麽﹀裒山。译云子望母山也。有二:一在县旧治东北四十里,一在县南三十里,两山相望,因名。   ○沙摩溪在县西。自富民县流入境,即安宁河也。流入禄丰县界,谓之大溪。○星宿河,在县西北,自武定府和曲县流入县境,又西南入禄丰县界。   ○炼象关在县东百里,有巡司戍守。《滇程记》作栋橡关。关北二十五里曰矣者村,东十五里曰清水沟。   禄丰县州西百八十里。西至楚雄府广通县百三十里。古为禄奉甸之白村,乌蛮居之。其地瘴热,迁徙不常。大理时,高智子义胜治其地。元初隶安宁千户所。至元中置今县,属安宁州。明因之。今编户三里。   ○骥琮笼城在县东北山上。又县南有巅裒城,皆昔蛮酋恃险处。   ○南平山县西十五里。三面陡峻,惟南稍平,因名。县东北三十里有姚陵山,本名骥琮笼山。群山之中,一峰高耸,有泉。又有古营垒,即骥琮笼城也。《志》云:治西五里有蒙答缚山,势如屏障,今名三次和山。   ○星宿河在县西。源出武定府,过易门县而入元江府境。○大溪,在县东,其源即安宁河也。自罗次县流入县界,又南流入易门县境。   ○老鸦关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又有狮子口,路迮临涧壑。谚云:狮子口,十骑九下走。又有栋橡坡、棠梨哨,皆险厄处也。杨用云:十里棠梨哨,三重栋橡坡,是矣。其间有草,名金刚锁。碧干而猬芒,形肖刺桐,其浆能杀人。   兰谷关在县西,与楚雄府接界。两山夹水,鸟道羊肠,自县之楚雄者,为必繇之道。又有六里菁,溪谷蒙笼,林木茂密,与兰谷并称深险,皆行旅所经也。○南平关,在县西南平山上,有巡司。《志》云:司东二十五里有清水河,西三十里为稗子沟。   昆阳州府南百五十里。东至江府二百二十里,东南至临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楚雄府四百六十里。   汉益州郡昆泽县地。晋属建宁郡。宋、齐因之。隋属昆州,寻废。唐初,亦属昆州,后复废《一统志》:萧梁时土人爨瓒者据此,隋时南宁夷爨玩来降,拜为昆州刺史,治于此。麟德初,置河东等处二十四羁縻州,隶州都督府,后改隶黎州。天宝中,没于南诏。五代时,大理段氏有之,为巨桥城段氏以高氏世治其地。元立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为昆阳州。明因之编户四里,领县二。今仍曰昆阳州,领县一。   州北负滇池,南临番部,称为雄胜。   ○巨桥城今州治。即大理段氏时所置巨桥城也,本属善阐府。元立巨桥万户府于此,寻为州治。明正德四年,始筑州城,周三里,有门四。沿海附山,又筑堤以广城基云。   望水废县在州西南。唐武德七年,置南龙州。贞观十一年,改钩州治望水县,兼领唐封一县,寻废。刘句曰:钩州东北接昆州界,又废。《河西县志》云:在州之河西乡。元至元中置,寻省入州。   ○长松山在州西五里。望之郁然深秀。又州北十里有望州山,其势昂耸,回顾州治。○珊蒙果山,在州西十里,顶秀三峰,奇分八面。   ○渠滥川州东南五里,东北流入于滇池。隋开皇中,史万岁为行军司马,自蜻蛉川至渠滥川,破夷落三十余部,即此。   三泊县州西北七十里。西北至禄丰县一百六十里,旧为獠所居。大理时,筑那龙城于此,隶善阐府。元初,隶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置三泊县,以溪为名。明因之。县无城,编户二里。县今省。   ○河东城在县北十五里。唐河东州置于此,土人称为华纳城,天宝中废。   ○云龙山县西北十五里。冈峦秀耸,四时苍翠,将雨则云凝其上。○葱蒙卧山,在县北十五里,山之东即河东城旧址。又滑光习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岩上有一小城,盖蛮垒云。   ○三泊溪在县南。《志》云:望洋、鸣矣、利资、三河,萦抱县治,是为三泊,下流入于滇池。又有乌蚁河,在县北,流合于三泊溪。   易门县州西百五十里。西南至楚雄府故Ф嘉县二百二十里。旧为乌蛮酋仲磨繇男所居,地名市坪村。大理时,高福世守此。元立Д门千户所,隶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置今县。明因之。城周二里,编户三里。   ○易门城在县南三十里。旧县治此。明洪武二十四年,建易门守御千户所,隶云南都司,筑城戍守。万历三年,迁县于所城内。《元志》:县西有泉,曰Д源,讹曰易门。   ○娘当山在县治北。旧名戈晟智桶山。三峰耸秀。《县志》:山一名智勇山,又名娘当山。○蒙低黎岩山,在旧县治南五十里,高插云汉,下有平谷,宜畜牧,异马多产于此。《志》云:山一名马头山,又名黎崖。明万历初,抚臣邹应龙斩马誓蛮于山上,亦名斩马山。又禄益恶危山,在旧县西百里,上有依主城,昔善阐边戍之所,今名禄益山。   ○九度河在县西,即禄丰县之大溪也。流入县境为九度河,下流入元江府界。   嵩明州府东北一百十里。东至曲靖府一百十里,西至武定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寻甸州三百三十里。   古滇国地,汉为益州郡地,隋为昆州地《一统志》:古乌蛮车氏等据此。筑沙札卧城,后为枳氏所夺,因名枳。后有汉人筑金城于此,曰长州,因筑台与蛮盟,故名其地曰嵩盟。唐时尝立长州,蒙氏改为嵩盟郡,段氏因之。初置嵩盟万户府。至元中,改为长州,寻升嵩盟府,后复改为嵩盟州,领杨林、邵甸二县。明初因之。洪武中,省邵甸县。成化间,省杨林县。俱并入州,改盟为明编户九里。今仍曰嵩明州。   州山川环结,土田饶沃,居然奥区也。而东连曲靖,西走会城,尤为形要。   ○金城在州西南,汉人所筑。《志》云:金城南有诸葛武侯与夷插盟台,嵩盟之名盖本此。明弘治十三年,于州治建土城。隆庆二年,易以砖,周三里有奇,门四。○邵甸城,在州西四十里,本名束甸。蛮语束为邵。元初,立邵甸千户所。至元中,改置县,属嵩盟州。明洪武中省。   杨林城在州东南三十里。城周四里。昔为枳氏、斗氏、车氏、麽氏四种蛮所据。元初,立羊林千户所。至元中,改为杨林县,属嵩盟州。明初因之。成化中省。又有杨林旧城,在今州西南二十五里。今为杨林驿,西去府城百里,为往来必经之道。   集兴笼城在州南。南诏时,清平官杨者,筑梅堂、阿葛笼、蒙琮笼、白笼、集兴笼诸城,周回相望,为犄角之势,抚定蛮民,甚有威绩,此即其所筑也。   ○罗锦山在州东北十五里。岩石峭立,文彩若罗锦,因名。下有罗锦泉,里中之田资其灌溉。《志》云:州治北有蛇山,形如盘蛇,一名黄龙山。○秀高山,在州东二十里。耸出霄汉,环州众山皆出其下,俗呼摇铃山,相传蜀汉时孟获立寨于此。   弥雄山州北三十里。苍崖叠出,望之郁然,土壤肥沃,果蔬繁美。今名弥秀山,弥雄水出焉,南入罗婆泽。   束山州东四十里。世传蒙世隆征乌蒙,得四女,归经此。四女登山叹望,忽山巅雾起,结为三峰。蛮语三为束,注为。其山酉特峻,登眺则郡境悉在目中。一名峻葱山。   东葛勒山在故邵甸县西北,高三十里,为南中之名山。○乌纳山,在废杨林县西南十里,有石若马头,土人以乌纳名之。山周百余里,西距呈贡,东接宜良,多水草,利闲牧。又杨林山,在废县治东,群峰屏列,山麓有石如羊,本名羊林。元至元初,改今名。   ○龙巨江在州东。一名龙济溪。源出寻甸州西南果马山,流入境,至州东南入嘉利泽。○牧样水,在州西南,源出乌纳山之牧样涧,西南入于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