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31 页/共 479 页
○天琴山在奇罗县东海边。相传陈氏主游此,夜闻天籁如琴,因名。永乐初,张辅擒黎苍于此。○横山,在府境河华县。晋永和二年,林邑王范文攻陷日南,檄交州刺史朱蕃请以郡北横山为界。祝穆云:此横山也。
○灵场海口在府东境。永乐中,简定既擒,定所推陈季扩犹据义安,张辅破贼于冻潮州,沐晟又追败之于灵场海口是也。
新平府在交州府西南七百里。永乐二年置,领州二,曰政平、南灵,县三,曰衙仪、福康、左平。宣德以后,属安承政司。
○咸城在府东南。汉县,属九真郡。后汉因之。三国吴属九德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属德州,寻属州。唐武德五年,置州治此,兼置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县。贞观初,更名演州。十三年省相景县。十六年,州及诸县俱废,以咸县属州,寻改县曰怀县。广德二年,复置演州于此。建中三年,演州司马李孟秋叛,安南都护辅良友讨斩之。
顺化府在交州府西南九百里。永乐二年置,领州二,曰顺州、化州,县十一,曰利调、石兰、巴阆、安仁、茶偈、利蓬、乍令、思蓉、蒲苔、蒲浪、士荣。宣德以后,仍即顺化、升华二府地置顺化承政司,领府三,曰顺化、英都、重华。
○爱子江在府东北顺州界。永乐中,张辅等讨简定党陈季扩,进兵顺州,破贼于爱子江,进至政和县罗蒙江,皆悬崖侧径。辅步进大索,擒其党阮师桧于南陵州,季扩遁入老挝。
升华府在交州府西南千一百里。永乐二年置,领州四,曰升州、华州、思州、义州,县十一,曰黎江、都和、安蒲、万安、具熙、礼梯、持羊、白乌、义纯、鹅杯、溪锦。宣德后,仍属顺化承政司。
○武峨废州在府境。唐置。天宝初,曰武峨郡。乾元初,复故。《新唐书》:州领武峨、如马、武义、武夷、武缘、武劳、梁山等七县。后废于蛮。○德化废州,在府境。唐置,领德化、归义二县。刘句曰:永泰二年,于安南西界南界置。似误。又郎茫州,亦唐永泰二年置,领龙然、福守二县。刘句曰:州置于安南西界,盖皆羁縻州云。
广威州在交州府西三百里。永乐二年,改置,领县二,曰麻笼、美良。宣德以后,仍以广威地置兴化承政司,领府三,曰兴化、广威、天关。
○多邦城在州西。交人谓之兴化府。永乐初,伐交趾,沐晟军至洮江北岸,与多邦城对垒。张辅军亦至,营于城北沙滩,与晟合势。时贼帅俱逼江,不可上,惟多邦城下沙滩可驻师,而土城高峻,城下重濠密坎,城上守兵如蚁,辅督诸军夜袭其城,克之。
美良城在州东南。永乐中,简定复叛,张辅等讨败之,进兵清化,穷追至演州,又分沐晟兵从磊江南,朱荣舟师抵牛鼻关。辅率骑兵至美良,定窜入吉利深山,擒之。
嘉兴州在交州西南六百五十里。永乐二年,改置,领县三,曰笼县、蒙县、四忙。宣德已后,仍分属山西承政司。
○伞圆山在州东。高峻雄伟。永乐初,王师克多邦,贼奔溃,追至伞圆山,遣别将向西都,贼焚宫室遁入海。于是,三江路宣江、洮江等州县次第来降。○艾山,在州之蒙县,面临大江,峭石环立,人迹罕至。山有仙艾,因名。
○龙门江亦在蒙县界。《汉书》封溪县有堤防龙门水,即此。源出云南临安府宁州,流经此,有石门横截江流,中分三道,飞湍声闻百里,舟行过此,必舁上岸,方可复行。
归化州在交州府西九百里。永乐二年置,领县四,曰安立、文盘、文振、水尾。宣德后,仍属山西承政司。
○水尾城在州西南。交趾之水尾州也,与云南老挝宣慰司接界。《志》云:自水尾州至老挝司城五百六十七里。宣德二年,沐晟由云南进讨黎利,至水尾县之高寨,贼水陆拒守,即此。○来州,在水尾州之东南,安南所置州也。嘉靖中,黎宁保据于此。
○漆马江在水尾州西南。自老挝司境流入,东北合于洮江。嘉靖中,莫登庸作乱,安南故王黎讠惠之子宁走老挝,聚兵保漆马江,使其臣郑惟忄泛海自占城附商航走京师是也。
演州在交州府南七百五十里。永乐二年置,领县三,曰琼林、茶清、美{艹留}。宣德以后,仍属安承政司。
○荡昌废县在州西。《旧唐书》:马援讨林邑,南自交趾,寻海隅侧道以避海,从荡昌县南至九真,又开陆路至日南郡。按:二《汉志》无此县。
已上安南。
◇占城东距海,西抵云南,南接真腊,北连安南,东北至广东,舟行顺风可半月程,至崖州可七日程。古越裳氏界。秦为象郡林邑县。汉改象林县,属日南郡。后汉末,邑人区连者因中原丧乱,杀县令,称林邑国王。孙吴时,为徼外国。黄武六年,遣使入贡,其后世绝,外孙范熊代立。熊死,子逸嗣,其臣日南帅范稚之奴名文者谮逐逸诸子,逸死,文篡立。晋永和三年,文屡陷日南。四年,寇九真,大为交州患。五年,桓温遣兵讨之,不克。九年,交州刺史阮敷讨林邑,破五十余垒。隆安三年,林邑王范达陷日南、九真,遂寇交趾,太守杜瑗击破之。义熙九年,林邑范胡达寇九真,交州刺史杜慧度击斩之。宋永初元年,慧度击林邑,大破之,林邑乞降。元嘉初,林邑王范阳迈寇日南、九德诸郡。七年,遣使入贡。八年,复寇九德,交州兵击却之。十年,范阳迈遣使入贡,求领交州,不许。二十三年,以范阳迈寇盗不绝,外托使贡,遣交州刺史檀和之讨之。和之以宗悫为前锋,遂克林邑,师还,范阳迈复得其地。死,子咄历嗣。齐永明九年,夷人范当根纯攻夺其国,遣使贡献,诏以当根纯为都督缘海诸军事、林邑王。十年,范阳迈之孙诸农帅种人攻范当根纯,得其国,诏以诸农〔为〕都督缘海诸军事、林邑王。永泰初,诸农入朝,渡海溺死,以其子文款袭王爵。历梁、陈至隋,皆来朝贡。隋仁寿末,遣刘方攻林邑。明年,方破林邑兵,其王梵志弃城遁。方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盖其有国十八世矣。诏分其地为荡、农、冲三州。三年,改为比景、海阴、林邑三郡。隋乱,梵志复收其地。唐武德六年,遣使入贡。贞观中,其王头黎献方物,死,子真龙嗣,为其下摩诃慢多伽独所弑,范氏遂绝。至德中,国人立头黎之姑子诸葛地,更号环王。唐元和初,入寇、爱等州,安南都护张丹击破之,遂弃林邑,徙国于占,因号占城。五代唐长兴二年,刘Ζ将梁克贞入占城,取其宝货以归。周显德五年,其王释利因德漫遣其臣蒲诃散来贡。宋建隆二年,其王悉利因陀盘遣使因ヌ玢等贡方物,自是间岁或数岁一贡。淳熙四年,袭破真腊。庆元五年,真腊大举复仇,俘杀几尽,更立真腊人以主之。元至元间,其主孛由补剌者吾内附,遣使贡方物。后其子补的负固弗服,屡遣重兵临之,又数遣使招谕,乍臣乍叛,终无顺志。明初,其王阿答阿者首遣其臣虎都蛮来朝,贡方物,诏遣中书省管勾甘桓等封为占城国王。自是朝贡不绝,每国王嗣位,必遣使请命于朝,因遣使册封,率以为常。其所统聚落一百有五,大约如州县之制。
○朱吾城在占城北境。本越裳地。秦置象郡。汉元鼎六年,置日南郡,治朱吾。后汉郡治西卷,以县属焉。晋、宋皆属日南郡,亦谓之朱吾戍。宋元嘉二十三年,遣交州刺史檀和之讨林邑,至朱吾戍,即此也。齐仍曰朱吾县。隋以朱吾改属比景郡。唐仍属景州,后废。刘句曰:汉日南郡距交趾三千里,自朱吾南行四百余里乃至林邑国。《水经注》:林邑国都治典冲,范文所徙也,在寿泠县阿贲浦西,去海岸三十里,东至南海郡城三千里。○西扌卷废县,在朱吾县东北。汉县,属日南郡。后汉曰西卷,为郡治。晋时,郡治象林,县仍属焉。刘宋复移治西卷县。齐因之。隋属比景郡,仍曰西扌卷。唐废。扌卷、卷同,皆读权。又有寿泠废县,本西卷县地。晋析置,仍属日南郡。宋、齐因之,后没于林邑。隋复置,后为林邑所废。
比景城亦在占城北境。汉置县,属日南郡。后汉因之。晋、宋以后,仍属日南郡。隋属州。仁寿末,刘方为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遣别将以步骑出越裳,方率大军以舟师出比景至海口是也。大业初,林邑平,置荡州治焉;寻曰比景郡,领比景、朱吾、寿泠、西扌卷四县。唐初,为林邑所据。贞观二年,绥怀林邑,置匕州于州南界。匕,与比同也。领比景、朱吾二县,并置由文县属焉,寻曰南景州。八年,曰景州。贞元末废。○无劳废县,在比景故县南。晋析比景县置,仍属日南郡。宋、齐因之。后没于林邑。
象浦城在占城西北。本汉之象林县,属日南郡。后汉因之。永元十四年,置象林将兵长史。永和元年,象林蛮区怜等反。怜,亦曰连。自是遂为林邑国。晋时,日南郡治象林,盖羁属而已。刘宋仍属日南郡。元嘉中,檀和之拔区粟城,斩范扶龙,乘胜入象浦,即象林矣。萧齐仍为羁縻县。隋大业初,平林邑,置冲州,领象浦、金山、交江、南极四县。三年,改曰林邑郡。隋末,复没于林邑。唐贞观九年,置林州,亦寄治州南境,领林邑、金龙、海界三县。贞元末废。
卢容城在朱吾城西。汉县,属日南郡。后汉因之。晋仍属日南郡。永和五年,桓温遣将滕帅交广兵击林邑王范文于卢容,为文所败。宋、齐亦曰卢容县,皆没于林邑。隋平林邑,置农州,领新容、真龙、多农、安乐四县。新容,即卢容也。大业三年,改曰海阴郡。隋乱,仍没于林邑。《晋志》秦象郡置于卢容县,又其地有卢容浦,去日南郡治二百里。
区粟城在占城北境。《水经注》:卢容水出日南郡卢容县区粟城南高山,东径区粟城北,林邑兵器战具悉在城中。宋元嘉中,檀和之自朱吾戍进围林邑将范扶龙于区粟城,是也。
佛逝城占城旧都也。《外夷考》:占城之地,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千里。其国都迁徙不常。宋淳化初,以安南侵迫,避奔佛逝,去旧都七百里。后又徙新洲港。其地临海,自琼州顺风一日可至,有砖城、宫室,皆如中国之制。明成化中,复为安南所逼,徙居赤坎邦都郎,安南遂据其国都。其王古来航海奔广州申诉,寻得返国,仍都新洲港。一云:占城国城去海盖百二十里,佛逝乃其属国云。
大岐界国在占城境。晋咸康中,林邑王范文攻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国,皆灭之,有众四五万是也。
叶调国在占城境。后汉时入贡,日南徼外夷也。又罗刹国,在占城西南。《唐书》:婆利东有罗刹国,其人极陋,尝与林邑人作市,出大珠,可以取火。
昆仑国《唐志》: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十余日,习俗文字与婆逻门同。武后时,来贡。文明初,广州都督路元为昆仑商胡所杀,入海而去。○蒲端国,《志》云:与占城接。宋咸平六年,入贡。大中祥符四年,诏授大食、蒲端、三麻兰、勿巡等国贡使官,自是贡献屡至。
○铜柱山在林邑境。《新唐书》林邑有浪沱州,其南大浦有五,浦旁有铜柱山,周十里,形如倚盖,西跨重岩,东临涯海,马援植铜柱处也。《隋书》:刘方击林邑,过马援铜柱南八日至其国都,林邑王梵志寻弃城走入海。是铜柱在林邑北也。杜佑曰:林邑南水行二千余里,有西屠夷国,马援所树两铜柱表界处也。宋白曰:建武二十九年,马援铸二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夷国分境,计交州至铜柱五千余里,为汉之南疆。是铜柱在林邑南矣。意者铜柱在汉象林县之南、今占城之北,西屠夷之地已为林邑所并欤?《南越志》:日南郡西有西屠夷国,援尝经其地,植二铜柱表汉界,及北还,留十余户于柱下,至隋乃有三百余户,悉姓马,谓之马留人。《太平御览》:马援立铜柱于林邑,岸北有居民十余家不反,居寿泠,岸南对铜柱,后生息渐繁,交州号流寓曰马流。山川移易,铜柱已没海中,赖此民以识故处云。
鸦候山在占城国大州西北。元兵击林邑,败其兵,其国王尝逃于此山。○金山,在林邑故国。山石皆赤色,产金,夜则出飞,状如萤火。又不劳山,在林邑浦外。国人犯罪,则送入此山,令自死云。
○黎江在占城北境。隋大业初,刘方击林邑,渡黎江,大破其军,进军追战,过马援铜柱南是也。
占城港在占城北。元至元末,击占城,遣兵由广州航海至占城港。港口北连海,旁有小港五,通其国城云。
已上占城
◇爪哇东抵古女人国,西抵三佛齐国,南抵古大食国,北界占城国。本名婆国,一名徐狼,又名蒲家龙。其属国有苏吉丹、打板打纲、底勿等国。刘宋元嘉九年,始通中国,后绝。《唐志》:婆国,一名诃陵国,在南海中,以木为城,有文字,知星历。唐贞观二十一年,来贡。天宝中,自婆迁于婆路伽斯城。宋淳化三年,其王穆罗茶遣使朝贡。大观初,复至。元时,称爪哇国。至元二十九年,遣史弼等自福建击爪哇。时爪哇国王为邻境葛郎国所杀,其婿土罕必耶求救于弼,弼遂并取葛郎国王以归,既而爪哇复叛,弼力战得还,后竟不至。明初,其王悉里八达剌遣使朝贡。洪武末,分为东西二国。永乐三年,其附近牒里日复罗治金猫里三国皆来朝贡。四年,东爪哇为西爪哇所并,是后朝贡不绝。
○保老岸山在苏吉丹国。凡番舶未到,先见此山,顶耸五峰,时有云覆其上。
○八节涧《志》云:涧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蒲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元史弼、高兴尝会军于此。
新村爪哇马头也。《四裔考》:由港口而入曰新村,马头为商旅聚集处。后并三佛齐,名马头曰旧港,以别于新村。
已上爪哇
◇真腊东际海,西接蒲甘,南连加罗希,北抵占城国。本扶南属国,亦名占腊,一名吉蔑,又名甘孛智。其王姓刹利,名质多斯乃者,始并扶南而有之。隋大业中,始通中国。唐自武德至圣历,凡四来朝。神龙以后,国分为二:其南近海,多陂泽,为水真腊;北多山阜,为陆真腊。后复合为一。宋政和中,遣使来贡。宣和初,封为真腊国王。庆元中,国人大举伐占城,破之,而立真腊人为占城王,故当时占城亦为属国。其属国又有参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国,所领聚落六十余,地方七千余里,城三十所,都城可二十里。明初,其王忽儿那遣使朝贡,是后贡献不绝。
○扶南国在真腊西境,大海西大岛中,北距日南七千里,东北去林邑三千余里。三国吴黄武中,入贡。晋太康中,亦来贡。刘宋元嘉及萧齐永明中,皆遣使自广州入贡。隋唐时,亦遣使贡方物。寻并于真腊。○注辇国,在真腊西南。《宋志》云:注辇国,东距海,南至罗兰,自古不通中国。祥符六年,入贡。
堂明国在海岸大湾中,北距日南七千里。即道明国也。三国吴黄武六年,来贡。《唐志》:真腊去长安二万七百里,东距车渠,西属骠,南濒海,北接道明,东北抵州。又陆真腊,旧曰文单国。又有投和国,旧在真腊南。
黄支国旧《记》:在日南之南大海中,去长安三万里。汉元始二年,王莽讽使来贡。《汉志》:自甘都罗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朱崖相类,黄支之南有己程不国。《后·东夷传》:自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至狗奴国,又南四千余里至侏儒国,人长三四尺,又东南船行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译所传尽于是矣。
已上真腊
暹罗在占城极南,顺风可十日程。本暹与罗斛二国地。暹国土瘠,不宜耕艺。罗斛土地平衍而多稼,暹人岁仰给之。元元贞初,暹人遣使入贡。至正间,暹降于罗斛,自是合为一国。明初,暹罗斛王参烈昭毗牙遣使朝贡。永乐初,始止称暹罗,朝贡不绝。《四裔考》:暹罗,即古赤土国之地,扶南别种也。土色多赤,故曰赤土。隋大业三年,使者常骏自南海郡水行,昼夜二旬至焦石山,又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又南行至师子石,自是岛屿连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见狼牙须国之山,南达鸡笼岛,至赤土界。杜佑曰:崖州直南水行便风,十余日到赤土国,其国热气持甚。刘句曰:崖州南渡海便风,十四日至鸡笼岛,即至其国,赤海中之一洲也。又有丹丹国,亦振州东南海中一洲,舟行十日可至。
满剌加在占城南。自三佛齐顺风,八昼夜可至其国。前代不通中国。永乐三年,其王西利八儿速剌遣使朝贡,诏册为王,自是朝贡不绝。道出广东,以达于京师。《四裔考》:满剌加国,古哥罗富沙之地。又有顿逊国,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去扶南可三千里,亦羁属扶南。又与婆相近,一名大婆,后称重迦罗,满剌加旧羁属焉。明初,羁属于暹罗。○古麻剌国,在满剌加之南。永乐中,其王哇来顿道出福州来贡。《一统志》:岛夷之属曰苏门答剌国、苏禄国、彭亨国、古里班卒等国,又东南有吕宋等国,皆国朝朝贡诸国也。
三佛齐在占城国南五日程。本南蛮别种,与占城为邻,居真腊、爪哇之间。所管十五州,其属国有单马令、凌牙斯、蓬丰、登牙侬、细兰等国,其王号詹卑,其人多姓蒲,一名于陀利国。梁天监初,入贡,后绝。唐天初,始通中国。宋建隆初,其王悉利胡大霞里檀遣吏朝贡,其后屡至。明洪武四年,国王哈剌札八剌卜遣其臣来朝贡。永乐初,为爪哇所并,以其地为旧港。五年,设旧港宣慰使司,授头目施进卿,嗣是朝贡不绝。道出广东,以达于京师。
氵孛泥去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去占城三十日程。本婆属国,在西南大海中,所统十四州。前代不通中国。宋太平兴国中,其国王向打始遣使入贡。元丰中,其国王锡理麻喏复遣使入贡。明洪武四年,国王马谟沙遣其臣朝贡。永乐三年,诏遣使封其王麻那惹加那乃为氵孛泥国王,自是朝贡不绝。《四裔考》:其国有长宁镇国山,永乐中,其王屡请封是山以为一方镇,因锡是名。盖其国之后山也。道出广东,以达于京师。
西洋古里在西海中。其国为西洋诸番之会。永乐元年,其王马那必加剌满遣其臣马戍来朝,贡马,自是朝贡不绝。道出广东,以达于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