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57 页/共 974 页

洼水深亦恃滏河为宣泄之路自滹沱南徙由贾家  口灌入故道渐湮遂决洨口营上等村而东注但水  口河身亦多浅隘今应大加展挖务俾寛深如此则  南泊之水归穆家口而咽喉已通北泊之水入滏阳  河而尾闾亦快积涝日消旧岸渐复四围涸出之地  尚可以数计哉然后作小堤以绕之多开斗门疏渠  种稻则沮洳之场皆乐土也 惟滹沱一河源逺流  长独行赴海而善决善淤迁徙靡常自古患之向入   宁晋泊则泊淤泊淤则众流无所容纳永定河之淤胜芳   其明证也自去年北徙决州头而东直趋束鹿奔轶   四出至今尚未归槽田庐俱被冲压束邑官民请疏   入泊之道以纾切己之忧然此道本非正流阗淤已   成平地旋加挖掘工费甚繁且大陆古泽众流委注   之地亦不应聴淤塞也今查有干河一道系滹水入   滏旧路由木邱至焦罔河槽现存修治不难为力自   张岔开挑六七里便可直接决河从此改流由焦罔   而入滏水沛然而东宁晋泊既逺淤塞之害即束鹿   深州等处亦无冲溃之患矣  畿南州县地方辽阔 臣  等未及徧厯者已遣効力人员   悉心经理即当酌量缓急次第兴工以仰副我 皇上爱养民生兴修水利之至意可也谨将勘过情形绘   图恭呈 御览伏乞 皇上睿鉴指示 臣  未敢擅便谨  奏    请设河道官员疏      怡贤亲王   窃 臣  等奉 旨查修水利徧视诸河堤岸坍颓河身淤塞盖由事权不   一稽核难周统辖于总河者既有遥制之艰专于   分司者不无因循之以致钱粮不归实用工程止   饰目前冲溃泛溢率由于此 臣  等愚见以为直之   河宜分为四局南运河与臧家桥以下之子牙河宛   家口以东之淀河为一局应设一道员总理查德天津   道驻札天津州与二道相近控制甚便旧有天津同   知泊头通判以及各地方管河同知通判州判县丞   主簿等员悉合受其统辖永定河为一局应设道员   一员总理永定河旧有分司及部发効力笔帖式此   等人员既非地方专官则于民事漠不相闗采买收   受未免胥役扰累而该州县之于分司体有尊卑权   无统辖即分司实心任事亦呼应不灵请将永定分  司改为河道驻札固安县总理永定河事务其沿河  州县各添州判县丞主簿等官以资分防所有同知  一员照旧管理将向来効力人员一概发回则地方  既有专管工程必无贻悞其北运河为一局旧设分  司亦应撤回一切河务令通永道就近兼辖其管河  州判等官俱聴统辖又苑家口以西各淀及 畿南诸河绵亘地方五六百里经由州县二十余处亦  应为一局目今疏通挑挖计费不赀若不特设员统  理恐工程旋修旋废请将大名道改为清河道移驻  保定府 畿南诸河旧有管河同知通判州判县丞主簿等员悉  聴管辖至天津道衙门向来止管河间一府大名道  止管广大二府所属州县钱粮命盗案件原聴直  藩臬稽核考成道员甚属闲冗今既定为河道专管  应将所属州县事务总归知府考成省无益之案牍  励有用之精神而河道事务可以悉心料理矣至通   永道所属除永平一府应不属道辖外通州等八州   县原无知府统辖该道有稽查钱粮之责应令照旧   管理再各河道除钱粮旧有岁修之处仍照旧额设   外其从来未设有钱粮与虽设钱粮而不敷修理者   应酌议増设分贮各道库内以凭给发其各处水田   沟洫必须毎年经理应令各道员督率所属州县印   官按时修浚定为考成其道员钱粮有无虚冒工程   有无修废皆归直督考核如此则事权一而呼应灵  国计民生均有禆益抑臣更有请者立法方始虑善宜   详凡兹河道之员必久任熟练方于工程有益其河   道大员应聴直督拣选具题引 见简用同知以下各员俱合照南河例总于河工员内拣   补则人皆有熟悉事宜即丞簿微员亦有逺到之望   无不砥励职守以奋功名且官既久任吏皆习惯驾   轻就熟人人为知河之人百世享平成之利矣是否   可行伏乞 皇上勅下九卿议覆施行    敬陈  京东水利疏          怡贤亲王   窃河道有经有纬而纬常多于经所以资节宣利挹   注也 臣  等厯看  京东之水若白河若蓟若浭以及永平之滦河皆经流   之最大者白河为漕运要津农田之蓄泄不与焉然   河西旷野平原数十里内止有凤河一道自南苑流   出涓涓一带蜒蜿而东至武清之上村断流而河   身淤为平陆此外别无行水之沟亦无潴水之泽一   有雨潦不但田庐弥漫即运河堤岸亦宛在水中矣   查凉水河源自京城西南由南苑出仁桥至张家   湾入运请于髙各庄开河分流至上循凤河故道   疏浚由大河头入仍于分流之处各建一闸以时启   闭庶积潦有归且可沾溉田畴而于运道亦无碍也   运河之东则香河其下为宝坻沿河堤岸坍颓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