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 第 33 页/共 55 页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处士祥公传》 945 章献邦,一名社益,号西台(明绩溪人)。家世业儒,少承家学,两试不偶,遂隐于贾。偕弟献罚营运商盐牟利以养亲。居积充裕,广置田庐。尝出粟以贫乏,独造真坑桥。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946 翁讳忠浩,字养直,姓汪氏,东泉其别号也。……母联墅方氏,生三子,翁其仲也。翁生而岐嶷重默,为时所奇。甫七岁,遭父陷冤狱,号泣莫禁,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及者。未数年,父病卒,家业遂衰,即慨然有恢复之志。乃聚余赀,与伯氏为贸易计,远游淮泗间。无烦奇胜,举辄中志,由是赀日富裕,田园山薮甲于乡闾,宫室器具焕然一新,盖不惟克复旧物,而且称雄于一时矣。……初,翁之行货于淮泗间也,舟师以失守沈货百金,愿鬻其男女五口以偿之。翁曰:“汝弃骨肉,何以自存 且货之沈溺者天也,于人乎何尤哉!”竟之而去,其人举家感泣,乃书翁之年贯,旦夕叩拜,以识不忘。……年六十即以商事付诸子而归老林壑,戒之曰:“汝曹职虽为利,然利不可罔也,罔则弃义将焉用之”……夫妇之间尤笃伉俪,时值翁商外为多,孺人综理家政,各得其所。自甘淡薄,不惮其劳,以故翁罔内顾忧,遂得肆力于商事。每岁遗之钱,孺人出必以俭而归其所余者于翁,不为私蓄计。翁亦自庆以为得妇,而卒能起家累千金者,孺人内助之功不少也。     《汪氏统宗谱》卷31《行状》 947 近年以来,田多者为上户,即佥为粮长应役,当一二年,家业鲜有不为之废坠者。由是,人惩其累,皆不肯置田,其价顿贱。往常十两一亩者,今止一二两,尚不欲买,盖人皆以丧身灭家为虑故也。江南之田,唯徽州极贵,一亩价值二三十两者,今亦不过五六两而已,亦无买主。     《山樵暇语》卷8    按:《山樵暇语》作于嘉靖初年。 948 胡天禄(明)祁门人,幼贫而孝,后操奇赢,家遂丰。族人失火焚居,天禄新之。又建宅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输田三百亩为义田,以备祭祀及族中婚嫁丧葬贫无依者之资。     《寄园寄所寄》卷12 949 君姓方氏,讳时翔,号元之,(明末清初)歙之瀹坑人也。……君生甫三期,而(父)双塘公捐馆舍,鞠于母氏程太孺人。孤寡相依,形影孑立。长乃从事儒林,磊落倜傥有远志,久乃喟然叹曰:“儒固美名,成可必乎 亡父之堂构,寡母之甘旨,奈何!”于是投笔去。先是双塘公以赀属从弟息于丰,而藐孤异日地,至是请焉,仅为三百金。君念其父行,默然受之。贾于丰,又数年而从叔逝,族党公论会算当三千三百金,竟以二百金毁券。于是挈以往来大江南北间,转移贸易,以时伸缩之。无何,而橐中装起。归则益增置新产,非复旧田庐足供衣食而已。 君既以遭家不造,混迹嚣尘,而意度落落,常出其外。嗜学,工书法绘事,喜为歌诗,时于钟王顾陆间,心手冥会,素行暴笃,至性过人。……君年八十有一以寿终于家,所著有诗文若干卷。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方元之先生传》 950 汪次公名浩,字本宽,新都海阳(休宁)人也。……父文晟输粟助边,拜民爵一级,生子两人,长曰濂,次即公。年十四,父早世,公与兄即勉勉修父所为业。……所至吴越,即交欢吴越缙绅士,转在楚蒲圻,楚人士争交欢者复如吴越。后倦游,谢楚客归,相对泣旗亭下,不能别去,其为人士倾企多类此。……先大父买蒲圻膏腴田凡七所,各置庐舍,招丁夫耕牧其上。及公一日乃以七舍地券还故主,以七秉谷给散丁夫曰:“我家大鄣之下,有先世之田庐在焉,足以蔽风雨而供疒粥,奈何越在数千里而西其亩哉。楚人壤终楚人耕耳,而我何有乎 ”楚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汪次公也。”居家二十年,提堂灌花,甚乐而已矣。……寿六十九,隆庆三年终。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浩公传》 951 (康熙时,流寓江北清河的苏州、徽州商人)招贩鱼盐获利甚厚,多置田宅,以长之孙。     康熙《清河县志》卷1 952 公讳胜恩,字恒之,(清初)古歙褒嘉里人也。侨寓于吴。……其祖父服田力穑,朝斯夕斯,不出户庭。岁值凶荒,饥馑荐臻,室如悬罄,公愤然作色曰:“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用是效白圭治生之学,弃农就商,往来荆襄吴越间,勤昧旦,忍嗜欲,趋时观变,人弃我取,与僮仆同苦乐,以生以息,不十年而家成业就,享有素封之乐。忆昔游楚之时,特一贫窭之夫耳,一旦而家温食厚,门无俗士,家有余粮,腴田数顷,乃积乃仓,何兴之若斯易易也。向非公幼而能立,练达老成,胡能徼天之幸以至如此哉!     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 歙邑恒之程公传赞》 953 (乾隆五十一年五月辛未)又谕:“上年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省被旱较重,民气未复,如江苏之扬州、湖北之汉口、安徽之徽州等地方,商贩聚集,盐商富户颇多,恐有越境买产,图利占据者,不可不实力查禁。若明发谕旨,钞寄各该督抚阅看,倘各省有似此牟利者,即行遵照谕旨,并查阅毕沅原奏办理。”     《清高宗实录》卷1255 954 公讳积寿,字殿邦,号南冈,歙沙园渊公第四子也。……尝经营生理,时或往武林贸易……晚年颇殷裕,置田园,恢室庐,拓土开基,创兴家业。享年七十余,无疾而终。     歙县《沙园吴氏宗谱 南冈公行略》 955 章魁(清乾嘉间绩溪人),字星若,太学生。貌魁梧,性豪迈,隐居市,谙练时务,居积富饶,润身润屋,两美兼收。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956 (章江)字济川,太学生,(清嘉庆人)。自幼单身外贸,积蓄成家,广置田庐,以贻后嗣。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957 (章升)字文魁,登仕郎,(清嘉庆人)。度量宽宏,刚柔相济,甫居市肆,即能持筹握算。自持勤俭,创置田产,以起其家。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958 詹泰圭,字永锡,庐源人,监生。……贾余杭,时寄余资置田宅,父得以好行其义。     《婺源县采辑 孝友》 959 黄愿益,字君达(歙县人)。性孝友。鹑衣粝食,贾于丹阳,无私财,教养两弟愿义、愿新成立,终不分析。祖殁广德,不知葬处,访得之立碑以志,岁往拜扫。尝买人田有成,说知系祀田,即焚券还之,置价不问。     民国《歙县志》卷8《人物 孝友》 960 先生讳士英,字荷浦,(清末)皖黟环山人也。……远赴鸠江,爰集同人料量金融事业,日积月累,扩充至浔。由是二十余年,囊囊日实,良田美宅如愿以偿。     黟县《环山余氏宗谱》卷21《余荷浦先生传》 961 (汪源,清咸丰间黟县人。)年十五,废读而贾,赭寇扰黟,君在江西之玉山。……肆务殷繁,烽烟一月数徙,备历险艰,或竟日不食,或终夜不寝,生平精力瘁于是时,而业亦以是渐裕矣。迨大局底定,奉亲归里,买田筑室,以垂久远之规,至今家门隆盛。     民国《黟县四志》卷14《汪赠君卓峰家传》 索引: 157 185 208 231 232 250 263 276 279 291 300 305 327 419 473 482 523 559 570 674 837 881 1012 1150 1176 1200 1217 1344 1364 1422 1434 第二节 助修祠堂、书院 962 佘文义,(明)歙岩镇人。少艰窘,服贾,折节纤俭。好义如饥渴。构义屋数十楹,买田百二十亩,择族一人领其储,人日铺粟一升,矜寡废疾者倍之。丰年散其余,无年益贷补乏,岁终给衣絮。又度地二十五亩,作五音冢于岩溪之拳,听乡里之死者归葬焉。构石梁于文几山侧,济病涉者。郡太守请与宾饮,题其门曰:“范蔡遗风”。     嘉靖《徽州府志 质行》 963 佘文义,字邦直。……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固水口,以利行人,年输八十而行义不衰。     《岩镇志草》 964 汪社生(明休宁人)以贫困奔驰吴越,肩布市买。遇有遗金,坐候累日,客垂涕来,验实还之。客愿分金以谢,力辞不受。嗣后家日隆起,输金于渐以供蒸尝,输田以备粢盛,天寒施粥于路,无衣者赠以棉衣,敦善不怠,举乡饮。     嘉庆《休宁县志》卷14《人物 尚义》 965 胡天禄,字慕峰,(明祁门)一都胡村人。幼贫而孝,孺慕终身不忘。后禄操奇赢,家益丰。以族有思本祠祀先祖以下,遂构报本祠祀其亲。先是族人不戒于火,焚其居,禄概为新之。又捐金定址竖建第宅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又输田三百亩为义田,请缙绅先生序之,订为条例。蒸尝无缺,塾教有赖,学成有资。族之婚者、嫁者、丧者、葬者、婺妇无依者、穷民无告者一一赈给。大约皆师范希文法。曾孙征献缵绪遗志,亦输田三十亩,益有余而增未备,厥有祖风。     康熙《祁门县志》卷4《孝义》 966 胡天禄,字慕峰,祁门胡村人。幼贫而孝,后操奇赢家遂丰。先是族人失火焚居,天禄概为新之。又捐金定址建第宇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又输田三百亩为义田,使蒸尝无缺,塾教有赖,学成有资,族之婚、嫁、丧、葬与婺妇无依、穷而无告者,一一赈给。曾孙征献,又输田三十亩益之。     康熙《徽州府志》卷15《尚义》 967 胡天禄(明)祁门人,幼贫而孝,后操奇赢,家遂丰。族人失火焚居,天禄新之。又建宅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输田三百亩为义田,以备祭祀族中婚嫁丧葬贫无依者之资。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968 江正迎,字其湟(清初婺源),江湾人。……挟旬游江湖,因侨居无锡,力致腆洁奉其亲。所赢入悉与昆弟均,且延名师训弟莲,得为髦士。人有贫乏者,尝不惜倒囊以济,有纷难者,出片言释之,南省滩(摊)租为商民患,赖迎力吁当事,卒以罢征。归展先墓,见鼻祖祠田以他故鬻去,迎独为之赎回。尤重念本源,诸祖骸悉殚力妥葬之。江国铭修葺宗祠,迎左右之力为多,有见义心为之勇焉。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969 章炜,字友白(康熙歙人),好学能诗,以兄长矢志读书,遂推腴田让之,以助其学。同庚汪某及妻弟分销歙盐,资本亏耗不能营运,炜解橐鬻宅匡其不逮。邑建文峰、族修家庙,皆首倡以董其成。著有《怡情集》藏于家。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 970 (王)公讳中梅,字开先,……家贫,力不能读书,犁雨锄云,耕于盘川之野。工计然,常远出经商,臆则往往而中。积数年,家渐裕。诸子弟有请营第宅者,公怃然曰:“记有之,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今祠宇未兴,祖宗露处,而广营私第,纵祖宗不责我,独不愧于心乎” 乃慨然有建祠之志。……生于康熙辛未,(卒年不详)。     绩溪《盘川王氏宗谱》卷3《中梅公传》 971 君讳鉴元,字允明,号谏江,又号馀圃。先世以盐旬自歙迁仪征,迁江宁,迁扬州,皆占籍焉。祖郧、父为翰,皆赠中议大夫。君好书史,读《孝经注疏》,恒不释卷,性节俭,虽处丰厚,泊如也。居恒以诚训其子弟,于孝义之事,恒乐为之。修京师扬州会馆,独捐数千金,置香火田,建祖父江宁宗祠,三置祭田,由县立案于府;又尝修族谱,举亲族中婚葬之不克举者。建亲乐堂于扬州宅后,子姓以时奉祭祀。先生总司鹾事十余年,诰授通议大夫,候撰道。乾隆五十五年,入京祝万寿,加一级,召预千叟宴,赐御制诗及粟帛;又以输军饷一万两以上,议叙加五级,覃恩诰封中宪大夫,刑部山东司员外郎。生于康熙五十三年,卒于嘉庆九年。子二:宗涵、宗汝。孙:兆玉、兆珏、兆理。……按洪桥郑氏宗祠在岩寺,洪桥古名洪福桥,郑祠已毁,而门首郑双溪石坊犹存,宠元殆双溪族裔也。     《歙事闲谭》第25册 972 郑宠元,字允明,(歙县)岩镇人。居扬州。先世业盐。宠元总司鹾事十余年。修洪桥、郑氏宗祠,又尝修族谱,举亲族中婚葬之不克举者,建亲乐堂于宅后,子姓以时奉祀。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义行》 973 江承东,字晓苍,(歙县)江村人。少服贾于汉阳,其伯父母浮厝数十年,承东为营葬,从兄承彩及嫂氏丧俱得归葬。先世侨居邗江,承东归里,每搜罗旧籍,高曾以下无后者一一营葬立碑,捐输祭田于支祠,奉高曾以下之祀而无后者,亦得附祭焉。乾隆辛酉岁,棚民芾集汉口,承东密遣子侄,于除夕每棚暗给银钱,同辈有仿而行之者,全活甚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974 吴永亨,字咸吉,(清休宁)和村人。性孝友,父业浙盐,殁于绍,椎心泣血,痛不欲生。嫡母殁,亦如之。协建宗祠,与弟永杰捐祀产;族茔有无后者,立常贮以为亨祀。七世祖添祥墓在本村,为邻侵越,鸣之官,得判还。乾隆壬寅,漕挽接运,族乏殷丁,众苦赔累,乃独任其事。庚辰,赎军田济屯运,首先捐赀协众赎田。遇岁歉则平粜以济乡人。寿七十有五。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乡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