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66 页/共 437 页
唐以仁,金华人。从闻人梦吉学,梦吉奇之,妻以女。元末,奉梦吉避地永康魁山下,因家焉。(补。)
◆两峰门人
长史朱白云先生右(附师李五峰。)
朱右,字伯贤,(云濠案:《儒林录》作序贤。)临江人,程门高弟光庭之后。学于陈两峰,又尝受文法于李五峰。明初,征赴史局,累官至晋府右长史。所著有《白云稿》、《春秋类编》、《三史钩元》、《泰汉文衡》、《深衣考误》、《历代统纪要览》、《元史补遗》。先生在明初与潜溪、子充辈皆朱门之世嫡,然渐趋于文章,而心得则似少减矣。
◆匪石门人
左丞王先生守诚(别见《草庐学案》。)
◆柏轩门人
邢先生沂(附子旭。)
邢沂,(云濠案:黄氏补本作邢祈。)金华人也。从范纯孝祖干游,以词翰知名。子旭,字景旸,学于家庭。登永乐二年进士,累官河南参政。适岁旱涝,修举荒政,民赖以安。奏免二程子孙徭役,赐田土。正统初,升四川布政,革弊去奸,抚养军民,恩威并着。土司王永寿,董敏失和,治兵交攻,朝廷遣师讨之,景旸身诣其寨,谕以祸福,皆释甲待罪,请遣子入质,进马谢恩。寻致仕卒,蜀人追思惠政,立碑成都三公庙祀之。所著有《退省集》。
隐君汪先生与立
汪与立,字师道,金华人也。(云濠案:一作兰溪人。)受业于范祖干。其德行与何寿朋齐名,而文学稍优。尝谓「学者当视古人为不足,毋视今人为有余」,人以为名言。隐居教授,不求闻达,优游林泉,以高寿终。
◆南阳门人
隐君何归全先生寿朋
何寿朋,字德龄,金华人也。(云濠案:一作兰溪人。)学于叶仪。守道安贫,不肯干人。明洪武中,举孝廉。父殁,以所居易地而葬。学者称为归全先生。(补。)
祭酒许先生元
教授许先生亨(并见《白云家学》。)
◆栗斋家学
教授苏先生伯衡
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人。父友龙,受业许白云之门。先生警敏绝伦,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元末贡于乡。明太祖置礼贤馆,先生与焉。岁丙午用为国子学录,迁学正。被荐,召见,擢翰林编修。力辞,乞省觐归。洪武十年,学士宋潜溪濂致仕,太祖问谁可代者,濂对曰:「伯衡,臣乡人,学博行修,文辞蔚赡有法。」太祖即征之,入见,复以疾辞,赐衣钞而还。二十一年聘主会试,事竣复辞还。寻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
◆静学家学
侍郎李先生希明
李希明,字浚文,白云高弟唐之子也。承其父之学。洪武初,以荐举。累官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陈友谅余孽尚蠢动,朝议出师剿之,先生以为不若招抚,从之。仕终刑部侍郎。(补。)
◆正节门人
县尹沈先生梦麟
沈梦麟,字符昭,归安人。少有诗名。元时以乙科授婺州学正,迁武康尹,以疾辞。洪武间,五主文衡于闽、浙。年九十三卒。着有《花溪集》。(参《弘治湖州志》。)
黄先生彝
黄彝。
隐君郑先生忠
郑忠,字原凯,嘉兴人。闭门读书,无间寒暑。从卫富益讲《易》。一夕,梦吞北斗,自是时名大着。志在恬淡,雅好泉石,终元世,高蹈不仕。(参《浙江通志》。)
◆若晦家学
学正蒋先生允升(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方李门人
学正蒋先生允升(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九灵门人
处士李先生孝谦(父仕开。)
李先生悌谦(合传。)
李先生忠谦(合传。)
李孝谦,鄞县人。父仕开。操履方正,当元季,四方绎骚,闭门不妄交,惟善武林杨彝、台州陆德旸、金华戴良、永嘉高明、慈溪胡舜咨,令子弟受学焉。先生及弟悌谦、忠谦皆孝友嗜学,亲瘵,各求医药,迭侍床下,亲食后食,不食,终弗御匕箸。及明永乐中,诏天下纂修图志,太守汪馗起先生总修郡乘,书成而卒。(参《宁波府志》。)
谢山《跋四明文献录题词》曰:「处士读书,历尝受业于胡舜咨、戴九灵、杨彦常、吴主一、揭伯防,远有端绪。其生平所著,尚有《经书问难》、《通鉴考证》、《许心百忍箴注》、《急就章解》、《长律英华》、《中林集》,而今不可得见矣。是录之后,又别有《四明名贤记》,今亦不可得。」
唐先生辕(别见《慈湖学案》。)
◆蛟峰续传
员外方愚泉先生道叡(别见《慈湖学案》。)
◆鞠隐门人
尚书陶耐久先生凯
陶凯,字中立,乐清人。洪武中,荐举授翰林应奉,历官国子祭酒。自称耐久道人。先生应聘而起,时国家稽古礼文,事多先生裁定。诏令封册歌颂时命,先生文章遂盛传于世。(参《姓谱》。)
(梓材谨案:《台州府治》以先生为临海人,官至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以旌其忠。)
◆潜溪门人(朱、刘七传。)
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详见《明儒学案》。)
◆唐氏家学
唐委顺先生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