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48 页/共 437 页
蒋山
许月卿(别见《介轩学案》。)
史绳祖
叶元老
许玠
严植
张端义(别见《慈湖学案》。)
王爚 李芾
(存斋同调。) 赵卯发
高载 唐震(见上《存斋门人》。)
(范氏门人。)
(南轩再传。)
(五峰、紫岩三传。)
高稼 (子)斯得
高崇
(宋氏、李氏门人。)
(南轩、清江、迂斋再传。)
(五峰、紫岩、东莱三传。)
高定子
(并鹤山学侣。)
真德秀(别为《西山真氏学案》。)
辅广(别为《潜庵学案》。)
李燔
张洽(并为《沧洲诸儒学案》。)
李坤臣 魏文翁(见上《鹤山家学》。)
高斯得(见上《缩斋家学》。)
郭黄中(见上《鹤山门人》。)
谯仲午
李从周
(并鹤山讲友。)
魏天佑
(附兄天启。)
(中父学侣。)
----
鹤山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嘉定而后,私淑朱、张之学者,曰鹤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经制之粹,而去其驳。世之称之者,以并之西山,有如温公、蜀公,不敢轩轾。梨洲则曰:「鹤山之卓荦,非西山之依门傍户所能及。」予以为知言。述《鹤山学案》。(梓材案:《鹤山学案》,谢山修补甚备,其稿具存。)
◆范氏所传朱、张再传。
文靖魏鹤山先生了翁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召为国子正。以校书郎出知嘉定府。在蜀十七年,而后入进兵部郎中。累官至权工部侍郎。降三官,靖州居住。史弥远死,以权礼部尚书还朝。入对,首乞明君子小人之辨,次论故相十失犹存,又及修身、齐家。六阅月,以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寻复召还,遂知绍兴府安抚使而出。嘉熙元年卒,赠太师,谥文靖。(云濠案:《四库书目》有先生《九经要义》二百六十三卷、《鹤山全集》一百九卷,别有《经外杂钞》、《古今考》等书。)
百家谨案:《宋史》言:鹤山「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于是《嘉兴志辅汉卿传》遂谓鹤山是汉卿之门人。然考《鹤山集》言:「开禧中,余始识汉卿于都城。汉卿从朱文公最久,尽得公平生言语文字。每过余,相与熟复诵味,辄移晷弗去。余既补外,汉卿悉举以相畀。」又言:「亡友辅汉卿,端方而沈硕,文公深所许与。」乃知友而非师也。(梓材案:《二江诸儒学案》《范双流先生子长传》云:「鹤山之初志学也,由先生兄弟及薛符溪以得门户,及入中原,始友李敬子、辅潜庵。」案:双流弟名子该,薛名绂。)
鹤山师友雅言
博爱之谓仁,似未尽。次言行而宜之之谓义,则非无差等矣。
某向来与李微之说,《六经》、《语》、《孟》发多少义理,不曾有体、用二字,逮后世方有此字。先儒不以人废言,取之以明理,而二百年来,才说性理,便欠此二字不得。亦要别寻一字换,却终不得似此精密。(以上梨洲原本。)
(梓材谨案:《师友雅言》,梨洲原录六条,今移为《鹤山文集者》二条,又移入《五峰学案》一条,移入《南轩学案》一条。)
汤以前未言仁与信字,孔子以前未言恕字。
《干》、《坤》后,《屯》伏《剥》,《蒙》伏《复》,所谓杂物撰德。
《周礼》女男巫职,须如《国语》楚昭王问观射父,谓民之精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其聪能听彻,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又曰:「使先圣之后,有光烈忠信而敬恭者,为祝使;名儒之后,心率旧典者,为宗巫,亦皆抱道怀德之人。故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
《周礼》与《左氏》两部,字字谨严,首尾如一,更无疏漏处,疑秦、汉人所作,因圣贤遗言足成之。
祧字以庙神之兆域为义,非谓祧其亲尽之庙也。康成以超然训祧,后世承误,不知冠于先君之祧,而成公之庙止四世,岂祧庙乎﹖
周时天下诸侯无史,及衰而齐、鲁有之,故太史公谓史记独藏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