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 83 页/共 90 页
〔程〕鳅鳝。为无鳞鱼。白犬血。为地厌。非唯不可合食。
抑卫生家所当忌也。又鳅鳝善窜。能动风。白犬血。性热能动火。是不可合食。
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外台。引肘后云。不可合瓜。及饮酒。)
〔程〕仲景以龟肉忌酒果子。而苏恭以龟肉酿酒。治大风。
陶弘景曰。龟多神灵。人不可轻杀。更不可轻啖也。果子。亦不知何果。
鳖目凹陷者。及厌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凹。赵作回。
非。厌。赵及外台。引肘后。作压。程金鉴。作腹。)
〔程〕淮南子曰。鳖无耳。以目为听。目凹陷则历年多。而神内守。故名曰神守。若有王字。则物已灵异矣。食之有害。
案厌压。并与厣同。唐韵。厣于琰反。腹下厣。
其肉不得合鸡鸭子食之。(外台。引肘后。赵其上。有又字。)
〔程〕鳖肉令人患水。鸡子令人动风。鸭子令人气短。不可合食。
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外台。引肘后。)
〔程〕龟鳖肉。皆反苋菜。食之成鳖瘕。
陶弘景云。昔有人。锉鳖。以赤苋同包。置湿地。经旬皆成生鳖。
虾无须。及腹中通黑。煮之反白者。不可食之。(外台。引肘后。)
〔程〕无须。失虾之形。腹黑。必虾之毒。色白反虾之色。物既反常。必不可食。
食脍。饮乳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瘕。
〔程〕 。乃生鱼所作。非胃弱所宜。乳酪之性。粘滞。合而食之。则停留于胃。为瘕为虫也。
食之。在心胸间不化。吐复不出。速下除之。久成 病。治之方。
橘皮(一两) 朴硝(二两) 大黄(二两○肘后千金用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顿服即消。(案据千金。大升。当二升。小升。当一升。)
〔程〕橘皮。能解鱼毒。硝黄。能下 瘕。
千金。治食鱼 。及生肉。在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 瘕。方。
浓朴(三两) 大黄(二两)
上二味。 咀。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尽服立消。人强者。倍大黄。用酒三升。煮取二升。再服之。
又治食鱼 不消方。
大黄(三两切) 朴硝(二两)
上二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注云。仲景方。有橘皮一两。
肘后。食猪肉。遇冷不消。必成虫 。下之方。
大黄。朴硝。各一两。芒硝亦佳。煮取一升。尽服之。若不消。并皮研杏子。汤三升和。三服。吐出。神验。
食 多不消。结为 病。治之方。(外台。引肘后。作疗食 过多。冷不消。不疗必成虫瘕。)
马鞭草上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外台。引肘后。作马鞭草。捣绞取汁。饮一升。即消去。亦宜服诸吐药吐之。千金同。云生姜亦良。)
〔程〕马鞭草。味苦寒。下 瘕破血。姜叶。亦能解鱼毒。
食鱼后。食毒。两种烦乱。治之方。(千金注。引肘后云。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者。今本。面肿以下无。)
橘皮浓煎汁。服之。即解。(千金云。煮橘皮。停极冷冻饮料。立验。)
〔程〕神农经曰。橘皮。主胸中瘕热逆气。通神明。鱼毒食毒。俱可解。
食 鱼。中毒方。(徐沈无 字。非。)
芦根煮汁服之。即解。(肘后云。食鲈鱼肝。及 鱼。中毒。锉芦根。煮汁饮一二升。良。)
〔鉴〕 。即河豚鱼。味美。其腹 。呼为西施乳。头无鳃。身无鳞。其肝毒血杀人。脂令舌麻。
子令腹胀。眼令目花。惟芦根汁能解之。
〔程〕河豚。畏芦根。故其汁可解其毒。
巢源云。此鱼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
蟹目相向。足斑。目赤者。不可食之。(外台。引肘后。)
〔程〕蟹骨眼而相背。相向者其蟹异。足斑目赤者。其蟹毒。故不可食。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苏煮汁。饮之三升。○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徐沈。脱子字。)
外台。引肘后。疗食蟹。及诸肴膳中毒方。浓煮香苏。
饮汁一升解。本仲景方。证类本草。引金匮方。三升下云。以子汁饮之。亦治凡蟹未经霜多毒。
又方 冬瓜汁。饮二升。食冬瓜。亦可。
〔程〕紫苏。冬瓜。并解鱼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