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56 页/共 100 页

羌独败毒散   见后湿热痿。   羌活胜湿汤   见后湿热肿。   导水茯苓汤   原文治遍身肿,喘满倚息,不能转身,饮食不下,小便溺出如割而麦冬泽泻白术紫苏陈皮赤茯苓柴胡槟榔木瓜砂仁木香桑白皮   [卷三:肿胀总论] 外感肿症   【湿热身肿之症】身热目黄,小便赤涩,胸腹胀闷,四肢黄肿,口渴心烦,此湿热作肿【湿热身肿之因】或湿热行令,袭人肌表,或先伤于湿,湿气久留,郁而成热,则湿热【湿热身肿之脉】脉多洪数,或见沉滑,或见促结,或见实大,湿热太甚,脉反沉伏。   ,八正散。下部肿,二妙丸。湿热在表者,羌活胜湿汤。   清肺饮   骨皮桔梗甘草黄芩桑白皮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桂枝。   八正散   见后湿热腹胀。   二妙丸   见后湿热痿。   羌活胜湿汤   治湿热在表宜汗之症。   防风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苍术黄芩   [卷三:肿胀总论] 外感肿症   【燥火身肿之症】喘促气急,两胁刺痛,身面浮肿,烦躁不得卧,唇口干燥,小便赤涩,即河间燥伤肺气,节斋先喘后肿之症也。   【燥火身肿之因】时值燥令,燥火刑金,绝水之源,肺气焦满,清化不行,小水不利,气道闭塞,而燥火肿症作矣。   【燥火身肿之脉】或见浮数,燥伤于表;或见沉数,燥伤于里;或见躁疾,燥伤于血;【燥火身肿之治】若时令秋燥,竹叶白虎汤。燥伤于血,清凉饮子。有咳嗽,石膏泻白散。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咳嗽加桑白皮、地骨皮。   清凉饮子   黄芩黄连薄荷玄参当归芍药甘草山栀牡丹皮   石膏泻白散   石膏知母桔梗甘草桑白皮地骨皮   [卷三:肿胀总论] 外感肿症   【黄汗身肿之症】身热胸满,四肢黄肿而渴,状如风水,汗出沾衣,色如柏汁,久不愈痈脓。又有不恶风,小便利,若上焦寒,口多涎,身冷肿痛,状如周痹,脑中窒,不能食。   又有两胫不冷,反发热,名历节。食已汗出,常见盗汗,汗出不凉,反发热,久久必甲错,生恶疮,身胸中痛,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皆黄汗肿症也。   【黄汗身肿之因】以汗出入水,水邪内侵,或汗出当风;汗与水皆寒湿之气,内结郁久,则成热成黄,而黄汗肿之症作矣。   【黄汗身肿之脉】其脉自沉,或多沉迟,阳症阴脉,故用桂枝。   【黄汗身肿之治】《金匮》以身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者,用黄芍药桂酒汤。   两胫不冷,反发热,名历节。食已汗出,暮盗汗,汗出反发热者,用桂枝加黄汤。   黄芍药桂酒汤   黄桂枝白芍药上三味,以苦酒煮。如怕烦心,以美酒易苦酒。   桂枝加黄汤   桂枝芍药生姜黄大枣生甘草桢按:《金匮》治黄汗症,一曰身体痛,发热汗出而渴,汗出色如柏汁,脉自沉者,黄芍已,胃火劳动而汗出,暮夜则营分有虚热而盗汗,然既汗出,则宜身凉,今因水邪内结不散,故反发热,热久汗多,则皮肤之阴血,为热所灼,为汗所耗,久久必甲错,若再热,营气热,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辄轻,旋又复重,则汗虽出,发热不减,身重不除,久久内气必虚,肌肉而动。内虚中气不得运,则胸中痛。元气上下不贯,则腰上有汗,下,腰弛痛,如有物在皮肤中而不和顺;剧者不能食,疼痛烦躁,小便不利,桂枝加黄。按前一症,以汗出不固,水邪入营,郁而发热,热甚则发黄而渴,故以桂枝和营,以苦酒引入血分,散其水寒,则热自退,脉不沉矣。但卫虚不宜多汗,故用黄之力实卫耳。后一症,即桂枝原方,加生姜、大枣、甘草,又饮热粥以助胃得汗,其加黄实表固卫者何故?盖治脉浮发热,汗多热不退之症,不得不用桂枝,以其多汗盗汗,又不得不用黄,此症因水寒之邪,盘结不散,汗虽出而热不减,正所云汗出而邪不出者,故仲景于桂枝散表方中,重加黄,佐以大枣、甘草、生姜,和其胃气,同功卫外,使其邪出而汗不出也。仲景以黄汗列之水气门,不入黄胆症中;宇泰又以黄汗为黄胆之首,而水肿门略注一条,此亦互相发明之意。然又有分别,汗出染衣,遍身无肿,乃黄胆中之黄汗,即《准绳》所云黄汗也。黄汗染衣,发热胫冷,即仲景黄芍药桂酒汤所治之黄汗也;黄汗染衣,若胫不冷,反发热,即仲景桂枝加黄汤所治之历节也。二症有肿不肿之分,故有水肿、黄胆之别。水寒之邪,内结脉沉,当同伤寒例。太阳发热多汗之桂枝症,用辛温解肌,使其邪散身凉;不可同热病门,热邪伏内,汗出热不退之症,用清里退热者比。   [卷三:肿胀总论] 内伤肿症   【肺虚身肿之症】泻利喘咳,面色惨白,或肿或退,小便清利,或气化不及,小便时闭,大便时溏,即《金匮》脉沉自喘之正水,此肺虚肿症也。   【肺虚身肿之因】劳役过度,肺气久虚,清肃之令不行,下降之权失职,卫气壅遏,营【肺虚身肿之脉】寸口细数,肺液干少;右关虚软,土不生金;尺脉细数,肾水不足【肺虚身肿之治】肺燥者,生脉散。土不能生金者,四君子加杏仁、贝母。肾水不足,人参固本丸。肺气不能收摄,都气丸。   生肺散   人参拣麦冬北五味气逆加橘红,有痰加贝母,嗽多喘满加桑白皮,小便不利加杏仁。   四君子汤   治肺气不足。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气逆加橘红。   人参固本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