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43 页/共 100 页
滚痰丸
见腹痛。
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加陈皮、半夏。
大安丸
即保和丸加白术。
指迷丸
见酸软。
青黛胆星汤
即胆星汤加青黛。
泻青丸
胆草山栀(炒黑)大黄(酒蒸)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朱砂安神丸
见内伤中风。
牛黄清心丸
见外感中风。
[卷二:眩晕总论] 内伤眩晕
【火冲眩晕之症】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醒,仍如平人,此【火冲眩晕之因】《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言风主乎动,木旺火生,则为旋转,此五志厥阳之火上冲,而为实火眩晕之症。若肝肾之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冲清道,亦令人头旋眼黑,此阴火上冲,而为虚火眩晕之症。又有真阳不足,虚阳上浮,亦令人头目冒眩之症,此命门真火不足,而为虚阳上浮眩晕之症也。
【火冲眩晕之脉】脉多洪数,洪为阳盛,数为火热。左寸洪数,心火妄动;左关洪数,肝胆之热;左尺洪数,肾与膀胱;右寸洪数,肺中之热;右关洪数,脾胃之火;右尺洪数,三焦之热;两尺空大,沉按不数,虚阳之别。
【火冲眩晕之治】心火妄动,左寸洪数者,导赤各半汤。左寸细数者,天王补心丹。肝,左关数大者,栀子清肝散;热甚者,龙胆泻肝汤。肝经血少,左关细数者,知柏四物汤、家秘肝肾丸。左尺数大,膀胱、小肠实热者,火府丹、知柏导赤散;热甚者,栀连导赤散。
左尺细数,精血虚而火旺者,知柏天地煎加玄武胶,收敛阴中之火以降之。肺热上冲,右寸数大者,家秘泻白散。右寸细数,肺阴不足者,二冬二母丸,合青金丸。脾胃有火,右关数大者,栀连平胃散、干葛清胃散。右关细数,脾阴不足者,知栀补血汤、知柏戊己汤;虚而热甚者,栀连补血汤、栀连戊己汤。三焦热甚,右尺实数者,竹叶石膏汤,加山栀、黄芩。
虚阳上浮,右尺浮大,沉按无力者,当用八味肾气丸,温补天真,敛真阳之火,摄伏以降之
导赤各半汤
见中风中热门。
天王补心丹
见内伤嗽血门。
栀子清肝散
栀子丹皮柴胡当归白芍药牛蒡子黄芩甘草
龙胆泻肝汤
见胁痛。
知柏四物汤
见呃症门。
家秘肝肾丸
见内伤嗽血。
火府丹
治热结上焦,小便不利。
生地木通甘草黄芩山栀
知柏导赤散
治热结中焦,小便不利。
生地木通甘草知母黄柏
栀连导赤散
治热结下焦,小便不利。
生地木通甘草山栀川黄连
知柏天地煎
见内伤嗽血门。
家秘泻白散
见咳嗽门。
二冬二母汤
见燥热咳嗽。
清金一物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