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46 页/共 100 页
滚痰丸
见悬饮门。
十枣汤
见悬饮门。
导痰汤
见食积痰门。
[卷二:喘症论] 内伤喘逆
【食积喘逆之症】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嗳气,【食积喘逆之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浓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乾清道,则喘呕不免矣。
【食积喘逆之脉】气口滑大,肠胃有积;滑大而数,热积之诊;滑大而迟,乃是寒积。
【食积喘逆之治】宜消化者,保和丸、枳术丸。大便结者,用下法。寒积,煮黄丸;热
保和丸
消滞宽中圣药。
山楂肉神曲半夏茯苓萝卜子陈皮连翘
枳术丸
助脾消食圣方。
枳实白术为细末,荷叶包陈米煮饭为丸。
煮黄丸
攻逐寒积重剂。
雄黄巴霜
承气汤
攻逐热积重剂。
枳实浓朴大黄甘草
[卷二:喘症论] 内伤喘逆
【气虚喘逆之症】身倦懒怯,言语轻微,久久渐见,不接续,喝喝喘急,此中气大虚【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
【气虚喘逆之脉】多见浮大,按之则空,六部无根,虚浮于上,或见濡软,散大无神。
【气虚喘逆之治】人参平肺散、参橘煎、四君子汤。虚热,参冬饮;虚寒,理中汤;虚
人参平肺散
治元气不足,肺气不平。
桑白皮知母甘草白茯苓人参地骨皮青皮陈皮天门冬薄荷叶热甚,加山栀、黄芩。
参橘煎
补气而不凝,顺气而不克,用补之前隧也。
人参橘红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有痰,加半夏、陈皮。
参冬饮
人参麦门冬等分同煎。
理中汤
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陈皮
独参汤
补气养元,第一重剂。
[卷二:喘症论] 内伤喘逆
【阴虚喘逆之症】气从小腹直冲于上,喘声浊恶,撷肚抬身,乍进乍退,时止时作,此阴虚火冲之症也。
【阴虚喘逆之因】阴血不足,五志厥阳之火,触动冲任之火,自下冲上;阴精不足、龙雷之火,直冲上焦,二火上冲,皆名阴虚喘逆之症。
【阴虚喘逆之脉】多见细数。右关脉数,脾阴不足;左关脉数,肝血有亏;两尺脉数,【阴虚喘逆之治】阴血不足者,四物汤加竹沥、陈皮、童便。阴精不足者,家秘天地煎
四物知柏汤
当归生地川芎白芍药知母黄柏
四物青黛汤
加真青黛同煎,冲竹沥、童便。
桢治阴火呃逆,单用四物知柏汤,今治阴火喘逆,又用四物汤加青黛、竹沥,因喘逆系上焦不和,必兼痰火故耳。丹溪虽有方,未有发明,故特表之。
家秘天地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