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90 页/共 603 页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山獭   (《纲目》)【集解】时珍曰:山獭出广之宜州 峒及南丹州,土人号为插翘。其性淫毒,山中有此物,凡牝兽皆避去,獭无偶则抱木而枯。瑶女春时成群入山,以采物为事。獭闻妇人气,必跃来抱之,次骨而入,牢不可脱,因扼杀之。负归,取其阴一枚,直金一两,若得抱木死者尤奇贵。峒獠甚珍重之,私货出界者罪至死。然本地亦不常有,方士多以鼠璞、猴胎伪之。   试之之法,但令妇人摩手极热,取置掌心,以气呵之,即 然而动,盖为阴气所感故也。此说出范石湖《虞衡志》、周草窗《齐东野语》中,而不载其形状,亦缺文也。   阴茎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阳虚阴痿,精寒而清者,酒磨少许服之。獠人以为补助要药(时珍)。   骨   【主治】解药箭毒,研少许敷之,立消(时珍)。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水獭   (《别录》下品)【释名】水狗。   时珍曰:王氏《字说》云:正月、十月獭两祭鱼,知报本反始,兽之多赖者。其形似狗,故字从犬,从赖。大者曰 (音宾),曰 (音编)。又桓宽《盐铁论》以独为 ,群为獭,如猿之与独也。   【集解】弘景曰:獭多出溪岸边。有两种:入药惟取以鱼祭天者;一种 獭,形大而头如马,身似蝙蝠,不入药用。   颂曰:江湖多有之。宗 曰:獭,四足俱短,头与身尾皆褊,毛色若故紫帛。大者身与尾长三尺余。食鱼,居水中,亦休木上。尝縻置大水瓮中,在内旋转如风,水皆成旋涡。西戎以其皮饰毳服领袖,云垢不着染。如风霾翳目,但就拭之即去也。   时珍曰:獭状似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肤如伏翼,长尾四足,水居食鱼。能知水信为穴,乡人以占潦旱,如鹊巢知风也。古有“熊食盐而死,獭饮酒而毙”之语,物之性也。   今川、沔渔舟,往往驯畜,使之捕鱼甚捷。亦有白色者。或云 獭无雌,以猿为雌,故云猿鸣而獭候。   肉   【气味】甘、寒,无毒。思邈曰:甘,温。   弘景曰:不可杂兔肉食。   【主治】煮汁服,疗疫气温病,及牛马时行病(《别录》)。水气胀满,热毒风(《日华》)。   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荣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消男子阳气,不宜多食(苏颂)。   【发明】诜曰:患热毒风水虚胀者。取水獭一头,去皮,连五脏及骨、头,尾等炙干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若冷气虚胀者服之,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为其性寒耳。   【附方】旧一。   折伤:水獭一个支解,入罐内固济,待干 存性为末。以黄米煮粥摊患处,糁獭末于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经验后方》)   肝   颂曰:诸畜肝叶,皆有定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其间又有退叶。用之须见形乃可验,不尔多伪也。   【气味】甘,温,有毒。甄权曰:咸,微热,无毒。颂曰:肉及五脏【主治】鬼疰蛊毒,止久嗽,除鱼鲠,并烧灰酒服之(《别录》)。治上气咳嗽,虚劳瘦病(《药性》)。传尸劳极,虚汗客热,四肢寒疟及产劳(苏颂)。杀虫(时珍)。   【发明】宗 曰:獭肝治劳,用之有验。   颂曰:张仲景治冷劳有獭肝丸,崔氏治九十九种蛊疰、传尸骨蒸、伏连 、诸鬼毒疠疫有獭肝丸,二方俱妙。   诜曰:疰病,一门悉患者,以肝一具,火炙末,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之。   葛洪云:尸疰鬼疰,乃五尸之一,又挟诸鬼邪为害。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无处不恶。积月累年,淹滞至死。死后传人,乃至灭门。觉有此候,惟以獭肝一具,阴干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时珍曰:按:《朝野佥载》云:五月五日午时,急砍一竹,竹节中必有神水,沥取和獭肝为丸,治心腹积聚病甚效也。   【附方】旧二,新一。   鬼魅:獭肝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肠痔有血:獭肝烧末,水服一钱。(《肘后方》)久痔下血不止:用獭肝一副煮熟,入五味空腹食之妙。(《饮膳正要》)   肾   【气味】同肉。   【主治】益男子(苏颂)。   胆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眼翳黑花,飞蝇上下,视物不明。亦入点药中(苏颂)。   【正误】宗 曰:古语云:蟾肪软玉,獭胆分杯。谓以胆涂竹刀或犀角篦上,画酒中即分也。尝试之不验,盖妄传耳。但涂杯唇,使酒稍高于盏面耳。不可不正之。   【附方】新一。   月水不通:獭胆丸:用干獭胆一枚,干狗胆、 砂、川椒(炒去汗、目)各一分,水蛭(炒黄)十枚,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于食前服五丸,当归酒下,日三服。(《圣惠方》)。   髓   【主治】去瘢痕(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集异记》云:吴主邓夫人为如意伤颊,血流啼叫。太医云: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敷之,当灭此痕。遂以百金购得白獭合膏而痊。但琥珀太多,犹有赤点如痣。   骨   【主治】含之,下鱼骨鲠(陶弘景)。煮汁服,治呕哕不止(《药性》)。   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