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95 页/共 603 页
心、肝
【气味】臭,微毒。
【主治】心腹痛,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鼷鼠
(《拾遗》)【释名】甘口鼠。
时珍曰:鼷乃鼠之最小者,啮人不痛,故曰甘口。今处处有之。
【集解】藏器曰: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及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尔雅》云有螫毒,《左传》云“食郊牛角”者,皆此物也。《博物志》云:食人死肤,令人患恶疮;《医书》云:正月食鼠残,多为鼠 ,小孔下血者,皆此病也。治之之法,以狸膏摩之,及食狸肉为妙。鼷无功用,而为人害,故着之。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食蛇鼠
(《纲目》)【集解】时珍曰:按《唐书》云: 宾国贡食蛇鼠,喙尖尾赤,能食蛇。有被蛇螫者,以鼠嗅而尿之即愈。今虽不闻说此,恐时有贡者,存此以备考证。
尿
【主治】蛇虺伤螫(时珍)。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本经》中品)【校正】旧在虫鱼部,今据《尔雅》移入兽部。
【释名】 (古 字,或作 )、时珍曰:按:《说文》 字篆文象形,头足似鼠,故有鼠名。
宗 曰: 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其字从虫从胃,深有理焉。
【集解】《别录》曰: 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勿使中湿。
弘景曰:处处野中时有此兽。人犯之,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捉。能跳入虎耳中,而见鹊便自仰腹受啄,物相制如此。其脂烊铁,中入少水银则柔如铅锡。《蜀图经》曰:状如 、豚。大者如豚,小者如瓜。脚短多刺,尾长寸余,惟苍白色。脚似猪蹄者佳;鼠脚者次之。去肉,取皮火干。又有山枳鼠,皮正相似,但尾端有两歧为别;又有虎鼠,皮亦相类,但以味酸为别;又有山豚,颇相似,而皮类兔皮,其色褐,味甚苦,俱不堪用。
时珍曰: 之头、嘴似鼠,刺毛似豪猪,蜷缩则形如芡房及栗房,攒毛外刺,尿之即开。《炙毂子》云:刺端分两头者为 ,如棘针者为KT 。与蜀说不同。《广韵》云:似 而赤尾者,名暨居。
【正误】恭曰: 极狞钝。大如豚,小如瓜。恶鹊声,故反腹受啄,欲掩取之,犹鹬、蚌也。虎耳不受鸡卵,且去地三尺, 何能跳之而入。野俗鄙言,遂为雅记,深可怪也。
宗 曰:《唐本》注摈陶,理亦当然。
时珍曰:按《淮南子》云: 使虎申,蛇令豹止。又云:鹊屎中 。《纬书》云:火烁金,故鹊啄 。观此则陶说非妄也,而苏氏斥之,寇氏和之,非矣。蜈蚣制龙、蛇,蜒蚰、蛞蝓制蜈蚣,岂在大小利钝耶?物畏其天耳。《蜀图经》所谓虎鼠即 鼠,亦 中一种也。
孙云: ,鼠属,能飞,食虎豹。《谈薮》云:虎不敢入山林,而居草薄者,畏木上有鼠也。鼠见虎过,则咆噪拔毛投之,虎必生虫疮溃烂至死。 、 音相近耳。 能制虎,观此益可征矣。今正其误。
皮
【修治】细锉,炒黑入药。
【气味】苦,平,无毒。
甄权曰:甘,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主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本经》)。
疗腹痛疝积,烧灰酒服(《别录》)。治肠风泻血,痔病有头,多年不瘥,炙末,白饮服方寸匕。烧灰吹鼻,止衄血。甚解一切药力(《药性》)。
【附方】旧五,新八。
五痔下血:《衍义》云:用 皮合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一半,末之。空腹热米饮服二钱,妙。《外台》:用 皮方三指大,熏黄如枣大,熟艾一钱,穿地作坑,调和取便熏之,取口中有烟气为佳。火气稍尽即停,三日将息,更熏之,三度永瘥。勿犯风冷,羹 将养,切忌鸡、鱼、猪、生冷,二十日后补之。
肠痔有虫: 皮烧末,生油和涂。(《简要济众》)肠风下血:白刺 皮一枚(铫内 焦,去皮留刺),木贼半两(炒黑),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杨氏家藏方》)蛊毒下血: 皮烧末,水服方寸匕,当吐出毒。(《千金翼》)五色痢疾: 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方》)大肠脱肛: 皮一斤(烧),磁石( )五钱,桂心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叶氏《摘玄》)塞鼻止衄: 皮一枚,烧末。每用半钱,绵裹塞之,数易之瘥。(《圣惠方》)鼻中息肉: 皮炙为末,绵裹塞之三日。(《千金》)眼睫倒刺: 刺、枣针、白芷、青黛等分为末。随左右目搐鼻中,口含冷水。(《瑞竹堂方》)反胃吐食: 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小儿惊啼,状如物刺:用 皮三寸烧末,敷乳头饮儿。(《子母秘录》)犬咬伤: 皮、头发等分烧灰,水服。(《外台方》)
肉
【气味】甘,平,无毒。
藏器曰:食之去骨。误食令人瘦劣,诸节渐小也。
【主治】反胃,炙黄食之。亦煮汁饮。又主 (藏器)。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能食(孟诜)。
脂
【气味】同肉。诜曰:可煮五金八石,伏雄黄,柔铁。
【主治】肠风泻血(《日华》)。溶滴耳中,治聋【附方】新一。
虎爪伤人:刺 脂,日日敷之。内服香油。
脑
【主治】野狼 (时珍)。
心、肝
【主治】蚁 蜂 ,瘰 恶疮,烧灰,酒服一钱(时珍)。
胆
【主治】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时珍)。治鹰食病(寇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