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64 页/共 603 页
大明曰:入药须去翅、足,糯米炒熟,不可生用,即吐泻人。
时珍曰:一法用麸炒过,醋煮用之也。
【气味】辛,寒,有毒。
普曰:神农:辛。岐伯:咸。扁鹊:甘,有大毒。马刀为之使,畏巴豆、丹参、空青。
恶肤青、甘草、豆花。
时珍曰:斑蝥、芫青、亭长、地胆之毒,靛汁、黄连、黑豆、葱、茶,皆能解之。
【主治】寒热,鬼疰蛊毒,鼠 ,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本经》)。
治疥癣,堕胎(《别录》)。治瘰 ,通利水道(甄权)。疗淋疾,敷恶疮 烂(《日华》)。
治疝瘕,解疔毒、 犬毒、沙虱毒、蛊毒、【发明】宗 曰:妊娠人不可服之,为溃人肉。治淋方多用,极苦人,须斟酌之。
时珍曰:斑蝥,人获得之,尾后恶气射出,臭不可闻。故其入药亦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
杨登甫云:瘰 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又葛洪《肘后方》云:《席辩刺史传》云:凡中蛊毒,用斑蝥虫四枚,去翅、足炙熟,桃皮五月初五日采取。去黑皮阴干,大戟去骨,各为末。如斑蝥一分,二味各用二分,合和枣核大,以米清饮服之,必吐出蛊。一服不瘥,十日更服。此蛊洪州最多,有老妪解疗之,一人获缣二十匹,秘方不传。后有子孙犯法,黄华公若于则时为都督,因而得之也。
【附方】旧六,新九。
内消瘰 ,不拘大人小儿:《经验方》:用斑蝥一两(去翅、足),以粟一升同炒,米焦去米不用,入干薄荷四两为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五丸,以消为度。《广利》:治瘰 经久不瘥。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以浆水一盏,空疮有虫:八月中多取斑蝥,以苦酒浸半日,晒干。每用五个,(铜器炒熟为末),巴豆一粒,黄犬背上毛二七根(炒研),朱砂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直指》)疔肿拔根:斑蝥一枚捻破,以针划疮上,作米字形样,封之,即出根也。(《外台》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随即消散。斑蝥三个(去翅、足,炒),滑石三钱,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汤下,日一服,毒从小便出。如痛,以车前、木通、泽泻、猪苓煎饮,名破毒饮,甚效。(东垣方)积年癣疮:《外台》: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永类》: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之。
面上 大风,面上有紫 未消:用干斑蝥末,以生。以软帛拭去药,以棘针挑破,近下令水出干。不得剥其疮皮,及不可以药近口、眼。若是尖 子,即勿用此,别用胆矾末合药以治之。(《圣济总录》)疣痣黑子:斑蝥三个,人言少许。以糯米五钱,炒黄,去米,入蒜一个,捣烂点之。
疯狗咬伤:《卫生易简方》云:此乃九死一生之病。急用斑蝥七枚,以糯米炒黄,去米为末。酒无狗形,永不再发也,累试累验。《医方大成》:用大斑蝥三七枚,去头、翅、足,用糯米一勺,略炒过,只以米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臾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为度。如不利,再进。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中沙虱毒:斑蝥二枚:一枚末服;一枚烧至烟尽,研末,敷疮中,立瘥。(《肘后》)塞耳治聋:斑蝥(炒)二枚,惠方》)妊娠胎死:斑蝥一枚,烧研水服,即下。(《广利方》)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芫青
(《别录》下品)【释名】青娘子。
时珍曰:居芫花上而色青,故名芫青。世俗讳之,呼为青娘子,以配红娘子也。
【集解】《别录》曰:三月取,曝干。
弘景曰:二月、三月在芫花上,花时取之,青黑色。
恭曰:出宁州。
颂曰:处处有之。形似斑蝥,但色纯青绿,背上一道黄纹,尖喙。三、四月芫花发时乃生,多就芫花上采之,曝干。
时珍曰:但连芫花茎叶采置地上,一夕尽自出也。余见斑蝥。
【修治】见斑蝥。
【气味】辛,微温,有毒。
时珍曰:芫青之功同斑蝥,而毒尤猛,盖芫花有毒故也。畏、恶同斑蝥。
【主治】蛊毒、风疰、鬼疰,堕胎(《别录》)。治鼠,下痰结,治耳聋目翳,【附方】新三。
偏坠疼痛:青娘子、红娘子各十枚,白面拌炒黄色,去前二物,熟汤调服,立效也。(《谈野翁方》)目中顽翳:发背膏:用青娘子、红娘子、斑蝥各二个(去头、足,面炒黄色),硼砂一钱,蕤济方》)塞耳治聋:芫青、巴豆仁、蓖麻仁各一枚研,丸枣核大。绵包塞之。(《圣惠方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葛上亭长
(《别录》下品)【释名】弘景曰:此虫黑身赤头,如亭长之着玄衣赤帻,故名也。
【集解】《别录》曰:七月取,曝干。
弘景曰:葛花开时取之。身黑头赤,腹中有卵,白如米粒。
恭曰:出雍州。
保升曰:处处有之。五、六月葛叶上采之。形似芫青而苍黑色。
曰:亭长形黑黄,在葛上食蔓胶汁。又有赤头,身黑色,额上有大红一点,各有用处时珍曰:陶言黑身赤头,故名亭长。而雷氏别出赤头,不言出处,似谬。
【修治】同斑蝥。
【气味】辛,微温,有毒。恶、畏同斑蝥。
【主治】蛊毒鬼疰,破淋结积聚,堕胎(《别录》)。
通血闭症块鬼胎。余功同斑蝥(时珍)。
【发明】颂曰:《深师》疗淋用亭长,说之最详。云:取葛上亭长折断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三二分。安白板上,阴干燥,二、三日收之。若有人患十年淋,以还,服二枚。服时以水如枣许着小杯中,爪甲研之,当扁扁见于水中。仰面吞之,勿令近牙齿间。药虽微小,下喉自觉,当至下焦淋所。有顷,药大作。烦急不可堪者则药势止也。若无干麦饭,但水亦可耳。老、小服三分之一,当下淋疾如脓血连连尔。石去者,或如指头,或青或黄,不拘男女皆愈。若药不快,淋不下,以意节度,更增服之。此虫四月、五月、六月为亭长(头赤身黑),七月为斑蝥,九月、十月为地胆,随时变耳。
【附方】新二。
经脉不通:妇人经脉不通,症块胀满,腹有鬼胎。用葛上亭长五枚,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肺风白癞:葛上亭长四七枚(去翅、足,与糯米同炒,米熟为度,不用米),干蝮蛇一枚(头尾全者,炙黄,去鳞及腹中物),共捣罗,生绢袋贮。以酒五升,瓷瓶中慢火 煮。酒及一升以下,将绵囊蘸药汁,摩涂癞上,日二夜一。如不急痛,日夜可五七次涂之。(《圣济总录》)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地胆
(《本经》下品)【释名】 青(《本经》弘景曰:地胆是芫青所化,故亦名 青。用时珍曰:地胆者,居地中,其色如胆也。按:《太平御览》引《尔雅》云:地胆、地要青也。又引《吴普本草》云:地胆一名杜龙,一名青虹。陶弘景以 字为蛙字,音乌娲切者,【集解】《别录》曰:生汶山川谷。八月取之。
弘景曰:真地胆出梁州,状如大蚂蚁,有翼。伪者是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抵疗体略同,亦难得真耳。
恭曰:形如大蚂蚁者,今出 州,三月至未见之,陶亦浪证尔。
保升曰: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莱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