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69 页/共 603 页

曰:蛴螬须使桑树、柏树中者妙。   韩保升曰:按:《尔雅注》云: ,蛴螬,在粪土中。蝤蛴,蝎。蝎, 。又云:蝎,桑蠹。并木中蠹也。正与《本经》 蛴生积粪草中相合。苏恭言当以木中者为胜,则此外恐非也。切谓不然。今诸朽树中蠹虫,通谓之蝎,莫知其主疗;惟桑树中者,近方用之。   而有名未用、曾用未识类中,有桑蠹一条即此也。盖生产既殊,主疗亦别。虽有毒、无毒易见,而相使、相恶难知。且蝎不号蛴螬,藏器曰:蛴螬居粪土中,身短足长,背有毛筋。但从夏入秋,蜕而为蝉,飞空饮露,能鸣高洁。蝤蛴一名蝎,一名蠹,在朽木中食木心,穿木如锥刀。身长足短,口黑无毛,节慢。   至春雨后化为天牛,两角如水牛,色黑,背有白点,上下缘木,飞腾不遥。出处既殊,形质又别,陶、苏乃混注之,盖千虑一失也。惟郭璞注《尔雅》,谓:蛴螬在粪土中,蝤蛴(桑蠹)在木中,啮桑,似蜗牛长角,喜啮桑树者,为是也。   颂曰:今医家与蓐妇下乳药用粪土中者,其效殊速,乃知苏恭之说不可据也。   【修治】 曰:凡收得后阴干,与糯米同炒,至米焦黑取出,去米及身上、口畔肉毛并黑尘了,作三、四截,研粉用之。   时珍曰:诸方有干研及生取汁者,又不拘此例也。   【气味】咸,微温,有毒。《别录》曰:微寒。   之才曰:蜚蠊为之使,恶附子。   【主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经》)。疗吐血在胸腹不去,破骨 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别录》)。取汁滴目,去翳障。主血止痛(《药性》)。敷恶疮(《日华》)。汁主赤白游疹,疹擦破涂之(藏器)。取汁点喉痹,得下即开(苏主唇紧口疮、丹疹、破伤风疮、竹木入肉、芒物眯目(时珍)。   【发明】弘景曰:同猪蹄作羹食,甚下乳汁。   颂曰:张仲景治杂病,大 虫丸方中用之,取其去胁下坚满也。   时珍曰:许学士《本事方》:治筋急养血,地黄丸中用之,取其治血瘀痹也。按:《陈氏经验之,合。   神效方:用蛴螬、将驼脊背弟额上跌破,七日成风,依此治之,时间就愈。此又符疗 折、敷恶疮、金疮内塞、主血止痛之说也。盖此药能行血分,散结滞,故能治以上诸病。   【附方】旧五,新四。   小儿脐疮:蛴螬研末敷之,不过数次。(《千金方》)小儿唇紧:蛴螬研末,猪脂和,敷之。(《千金方》)赤白口疮:蛴螬研汁,频搽取效。(《政和本草》)丹毒浸淫:走串皮中,名火丹。以蛴螬捣烂,涂之。(《删繁方》)痈疽痔漏:蛴螬研末,敷之,日一上。(《子母秘录》)虎伤人疮:蛴螬捣烂,涂之,日上。(唐瑶《经验方》)竹木入肉:蛴螬捣涂之,立出。(《肘后》)麦芒入眼:以新布覆目上,持生蛴螬从布上摩之,芒着布上出也。(《千金方》)断酒不饮:蛴螬研末,酒服,永不饮。(《千金方》)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乳虫   (《纲目》)【释名】土蛹。   【集解】时珍曰:按:《白獭髓》云:广中韶阳属邑乡中,有乳田。   其法:掘地成窖,以粳米粉铺入窖中,盖之以草,壅之以粪。候雨过气蒸则发开,而米粉皆化成蛹,如蛴螬状。取蛹作汁,和粳粉蒸成乳食,味甚甘美也。此亦蛴螬之类,出自人为者。   《淮服食用此代蛴螬,更觉有功无毒。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虚羸,益胃气,温中明目(时珍)。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木蠹虫   (《拾遗》)【释名】蝎(音曷)。蝤蛴(音囚齐)。   时珍曰:蠹,古又作 ,食木虫也璞云:凡木中 虫,通名为蝎。但所居各异耳。   【集解】藏器曰:木蠹一如蛴螬,节长足短,生腐木中,穿木如锥刀,至春雨化为天牛。   苏恭以为蛴螬,深误矣。详蛴螬下。   时珍曰: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似蚕而在树上食叶者,为 ;尾相就,屈而后伸者,为尺蠖;似尺蠖而青小者,为螟蛉。三虫皆不能穴木,至夏俱羽化为蛾。惟穴木之蠹,宜入药用。   【气味】辛,平,有小毒。   【主治】血瘀劳损,月闭不调,腰脊痛,有损血,及心腹间疾(藏【发明】时珍曰:各木性味,良毒不同。而蠹亦随所居、所食而异,未可一概用也。古方用蠹,多取桑、柳、构木者,亦各有义焉。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桑蠹虫   (《别录》)【校正】自有名未用移入此。   【释名】桑蝎(音曷)。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暴痛,金疮肉生不足(《别录》)。胸下坚满治眼得效(《蜀本》)。   漏【附方】新二。   崩中漏下赤白:用桑蝎烧灰,温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堕胎下血不止: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虫屎亦可。(《普济方》)   粪   【主治】肠风下血,妇人崩中产痢,小儿惊风胎癣,咽喉骨鲠(时珍)。   【附方】新四。   肠风下血:枯桑树下虫矢,烧存性,酒服一钱。(《圣惠》)产后下痢,日五十行:用桑木里蠹虫粪,炒黄,急以水沃之,稀稠得所,服之,以瘥为度。此独孤讷祭酒方也。(《小儿胎癣:小儿头生疮,手爬处即延生,谓之胎癣。先以葱盐汤洗净,用桑木蛀屑,烧存性,入轻粉等分,油和敷之。(《圣惠》)咽喉骨鲠:桑木上虫粪,米醋煎呷。(《永类钤方》)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柳蠹虫   (《纲目》)【集解】时珍曰:柳蠹生柳木中甚多,内外洁白,至春夏化为天牛。   诸家注蛴螬多取之,亦误矣。   【气味】甘、辛,平,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