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04 页/共 603 页
(即核外肉也)【气味】微苦,平,有小毒。
【主治】浣垢,去面 。喉痹,研纳喉中,立开。又主飞尸(藏器)。
【附方】新二。
洗头去风明目。用 子皮、皂角、胡饼、菖蒲同捶碎,浆水调作弹子大。每用泡汤洗头良。(《多能鄙事》)洗面去 : 子肉皮,捣烂,入白面和,丸大丸。每日用洗面,去垢及 甚良。(《集简方》)。
子中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烧之,辟邪恶气(藏器)。
煨食,辟恶,去口臭(时珍)。
【附方】新一。
牙齿肿痛: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固 研。日用擦牙。(《普济方》)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栾华
(《本经》下品)【集解】《别录》曰:栾华生汉中川谷。五月采。
恭曰:此树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圆黑坚硬,堪为数珠者,是也。五月、六月花可收,南人以染黄甚鲜明,又以疗目赤烂。
今南方及汴中园圃间,或有之。
珠,未见入药。
华
【气味】苦,寒,无毒。
之才曰:决明为之使。
【主治】目痛泪出伤 ,消目肿(《本经》)。合黄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无食子
(《唐本草》)【释名】没石子(《开宝》)、墨石子(《炮炙曰:波斯人,每食以代果,故番胡呼为没食子。梵书无与没同音。今人呼为墨石、没石,转传讹矣。
【集解】恭曰:无食子生西戎沙碛间。树似柽。
禹锡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无食子出波斯国,呼为摩泽树。高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蚀成孔者入药用。其树一年生无食子。一年生拔屡子,大如指,长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黄可啖。
年则生麻荼泽,即没石子也。间岁互生,一根异产如此。《一统志》云:没石子出大食诸地。
树如
子
【修治】 曰:凡使,勿犯铜铁,并被火惊。用颗小、无 米者妙。用浆水于砂盆中研令尽,焙干再研,如乌犀色入药。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赤白痢,肠滑,生肌肉(《唐本》)。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乌髭发,治阴毒痿,烧灰用(李 )。
温中,治阴疮阴汗,小儿疳 ,冷滑不禁(马志)。
【发明】宗 曰:没石子,合他药染须,造墨家亦用之。
曰:张仲景用治阴汗,烧灰,先以汤浴了,布裹灰扑之,甚良。
【附方】旧三,新五。
血痢不止:没石子一两为末,饮丸小豆大。每食前米饮下五十丸。(《普济方》)。
小儿久痢:没石子二个,熬黄研末,作馄饨食之。(《宫气方》)。
产后下痢:没石子一个,烧存性,研末。冷即酒服,热即用饮下,日二。(《子母秘录》)。
牙齿疼痛:绵裹无食子末一钱咬之,涎出吐去。(《圣济总录》)。
鼻面酒 :南方没石子有孔者,水磨成膏。夜夜涂之,甚妙。(危氏《得效方》)。
口鼻急疳:没石子末,吹下部,即瘥。(《千金方》)。
大小口疮:没石子(炮)三分,甘草一分。研末掺之。月内小儿生者,少许置乳上吮之,入口即啼,不过三次。(《圣足趾肉刺:无食子三枚,肥皂荚一挺。烧存性,为末。醋和敷之,立效。(《奇效方》)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诃黎勒
(《唐本草》)【释名】诃子。
时珍曰:诃黎勒,梵言天主持来也。
【集解】恭曰:诃黎勒生交州、爱州。
颂曰:今岭南皆有而广州最盛。树似木患子,花白。子形似栀子、橄榄,青黄色,皮肉相着。七月、八月实熟时采,六路者佳。《岭南异物志》云:极小而味不涩,皆是六路。每岁州贡,只以此寺者。寺有古井,木根蘸水,水味不咸。每子熟时,有佳客至,则院僧煎汤以延之。其法用新摘诃子五枚,甘草一寸,破之,汲井水同煎,色若新茶。今其寺谓之干明古寺,尚在,旧木犹有六、七株。南海风俗必尽如昔时之法也。诃子未熟时,风飘堕者,谓之随风子,曝干收之,益小者佳,彼人尤珍贵之。
个个毗头也。若诃黎勒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并是杂路勒路,号曰榔精勒,涩不堪用。
【修治】 曰:凡用诃黎勒,酒浸后蒸一伏时,刀削去路,取肉锉焙用。用核则去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