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38 页/共 63 页
按槐性纯阴,虚寒者禁用,即虚热而非实火者亦禁之。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苦,性平。入胃,大肠二经。炒用。
降逆定痛、凉血止血。反胃吐食、腹疼不歇。肠风痔漏,脱肛肛裂。五色痢疾、疝气阴蚀。
鼻衄鼻息,为末裹塞。
炒时须以滑石粉烫之。配合胡黄连、炮山甲、槐米、名胡连追毒丸、治痔漏甚效。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见食疗)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九)涩大肠
味酸、涩,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
泻痢久而肠虚,崩带多而欲脱。水煎服而下蛔。汁点目而止泪。
榴味酸涩,故入断下崩中之剂。若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九)涩大肠
味苦,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止泻痢称奇,固精液颇效。
新痢起,湿热甚者忌服。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九)涩大肠
俗称臭椿。味苦涩、性寒,有小毒。东引者良、以醋炙之。
涩血止泻痢、杀虫收产肠。
苦寒之性,虚寒者禁用,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耳。止入丸用,不入汤煎。
椿白皮,即香椿,主用相仿,力稍逊之。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九)涩大肠
味苦,性温,无毒。入肺、肾、大肠三经。忌铜铁器。
用浆水于砂盆中研,焙干再研,如鸟犀色。
固肠医泻利,敛肺治咳血。兴阳事,止遗泄。外用能止牙疼,能染须发,能治口疮阴疮,能涂酒渣之鼻。
此药有功于止涩,然亦不宜独用多用也。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九)涩大肠
味酸、辛,性大温,无毒。入心、脾、大肠三经。畏芫花,恶大黄、松脂。 ,水飞。
久患肠 ,频频脱肛。生肌长肉,外治痈疡。
石脂固涩,新痢家忌用。
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九)涩大肠
(见补气)
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九)涩大肠
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经。畏恶同白术。产茅山者佳。泔浸,蒸晒。
燥湿消痰,发汗解郁。除山岚瘴气,弭灾诊恶疾。
苍术为湿家要剂,痰与气俱化,辛温快气,汗与郁并解。芳气辟邪,得天地之正气者欤。
苍术与白术,功用相似,补中逊之,燥性过之,无湿者便不敢用,况于燥证乎。
第三卷\脾经与胃经
(九)涩大肠
味甘,性寒,无毒。入脾经。
健脾消水肿,益气充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