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37 页/共 63 页

(见食疗)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六)润大肠、降气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下气定喘,消食除膨。降浊通便,以靖中宫。生研堪吐风痰,醋调能消毒肿。   丹溪云:“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表其性烈也”。按虚弱人服之,气浅难布息。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六)润大肠、降气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下气定喘,消食除膨。降浊通便,以靖中宫。生研堪吐风痰,醋调能消毒肿。   丹溪云:“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表其性烈也”。按虚弱人服之,气浅难布息。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六)润大肠、降气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下气定喘,消食除膨。降浊通便,以靖中宫。生研堪吐风痰,醋调能消毒肿。   丹溪云:“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表其性烈也”。按虚弱人服之,气浅难布息。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六)润大肠、降气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大肠三经。   下气定喘,消食除膨。降浊通便,以靖中宫。生研堪吐风痰,醋调能消毒肿。   丹溪云:“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表其性烈也”。按虚弱人服之,气浅难布息。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苦,性寒,无毒,入胃、大肠二经。得酒良。   热痢温疟、血痔疝瘕。瘿 秃疮,鼻衄齿痛。   仲景治热痢白头翁汤,加黄 、黄连、秦皮同用。   东垣云:“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此纯苦之剂坚之也。”按此物有风则静,无风则摇,亦奇。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苦、涩,性寒,无毒。入肝、胆、大肠三经。恶吴茱萸。   清肠祛湿,专治热痢。又医目疾,服洗咸宜。   此药能收涩、故带下清稀者亦用之。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辛,性温,无毒。入胃、大肠二经。忌见火。   降至高之气,似石投水。疏后重之急,如骥追风,疟疾与痰癖皆收,香港脚与杀虫并选。   足阳明为水谷之海,手阳明为传导之宫。二经相为贯输,以运化精微者也。二经病,则痰积虫癖生焉。辛能破滞,苦能杀虫,故主如上诸证。   槟榔坠诸气,至于下极,气虚下陷者,所当远避。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大肠二经。恶麦门冬。   止血利肠风,除带下五漏。   味苦而浓,性沉而降,善主下焦血证,兼去湿热。   地榆,寒而下行,凡虚寒作泻,气虚下陷而崩带者,法并禁之。   第三卷\肺经及大肠经   (八)清大肠   味苦、酸,性寒,无毒。入肝、大肠二经。含蕊而陈者佳。微炒。   止便红,除血痢,咸藉清肠之力。疗五痔,明眼目,皆资涤热之功。炒香频嚼。能治失音。   子:名槐角,用颇相同,兼行血而降气,亦催生而坠胎。   感天地阴寒之气,而兼木与水之化,故为凉血要品。血不热则阴自足,目疾与痔证交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