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91 页/共 3614 页

川芎(四两)甘草(四两炙)麻黄(去根节四两)升麻(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四两)白芷(四两)陈皮(去瓤四两)紫苏叶(四两)香附子(去毛四两)上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如发热头痛。加葱白三茎。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老小妇人皆可服。   治瘟气病欲死。   用苦参二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一方用酒煮饮之。当吐则除。诸毒病服之。   覆取汗皆愈。   治天行。   以生牛蒡根。捣取汁五大合。空腹分为两服。服讫。取桑叶一大把。炙令黄。水一升。   煮取五合。去滓顿服。暖覆取汗皆愈。无叶用枝。   治天时疫疠   (出千金方)以东行桃枝。细锉煮之。服佳。一方月望日煮汤浴之。   前胡汤治时行疫疠壮热。咳嗽痛心闷。   前胡(去芦头三分)升麻(三分)麦门冬(去心焙三分)贝母(去心)紫菀(去苗土)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半两)甘草(一分炙)石膏(一两一分)上为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盏。竹叶二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麻黄汤治时行疫疠病。头体热渴燥。百节疼痛。   麻黄(去根节一两)葛根(一两锉)黄芩(去黑心三分)栀子仁(三分)芍药(三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入豉五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葛根汤治时行疫疠。兼风热目疼。心中妨闷。   葛根(一两)葱白(二茎切)芍药(三分)豉(半合)上锉二味。如麻豆大。   用水三盏。   煎至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   桂心汤治时行疫疠病。未经汗下。体热烦闷。   桂心(去粗皮三分)芍药(一两)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黄芩(去黑心)甘草(炙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沉香丸治时行瘟疫恶气。热毒攻心。胁气满胀急。及注忤鬼气。   沉香(锉五钱)丁香(五钱)薰陆香(五钱)犀角屑(三分)升麻(三分)木香(三分)羚羊角屑(三分)黄芩(去黑心三分)栀子仁(三分)鬼臼(一分)麝香(研一分)芒硝(一两)大黄(锉炒一两)上捣研为末。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米饮下。   乌头赤散治天行疫气病。   乌头(一两五钱)皂(半两)雄黄细辛桔梗(各一两)上捣筛。渍酒或井花水。下刀圭二。不知稍增。以知为度。除时气疫病。若马牛畜中疫。亦可与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服一刀圭。取两大豆许。吹着两鼻孔中。   雄黄散   (出千金方)   汉建宁二年。太岁在酉。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即有书   生丁季回。从蜀青城山来。东过南阳。从西市门入。见患疫疠者颇多。遂于囊中出药   。人各惠一丸。众药灵唇。疾无不瘥。市中疫鬼数百余。见书生施药。悉皆惊怖而走。   乃有鬼王见书生谓有道法。兼自施药。感众鬼等奔走若是。遂请书生欲求受其道法。   书生曰。吾无道法。乃囊中之药。呈于鬼王。鬼王观药惊惶。叩头乞命而走。此方药   带之入山。能辟虎野狼蛇虫。入水能除水中恶怪蛟蜃。   雄黄(一两)雌黄(一两)曾青(一两)鬼臼(一两)真珠(一两)丹砂(一两)虎骨头(一两)桔梗(一两)白术(一两)女青(一两)芎(一两)白芷(一两)鬼督邮(一两)芜荑(一两)藜芦(一两)鬼箭羽(一两)菖蒲(一两)皂荚(一两)上蜜和为丸。   如弹子大。绢袋盛。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及时疫。吞如梧子大一丸。烧弹子大一丸于户内。   葳蕤汤   (出千金方)   温风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   不默但欲眠。下之则小便必难。发其汗则必谵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   则遗矢。便知如此疾者宜服。   葳蕤(二两)白薇(二两)麻黄(二两)独活(二两)杏仁(二两)芎(二两)甘草(二两)青木香(二两)石膏(三两)上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   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短剧方云。葳蕤汤治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则发头痛脑疫。喉咽干。舌强肉痛。心胸痞满。腰背强。亦治风温。   治时疫   (出本草)以獭肉煮汁饮之。   青蒿散   (出鲍氏方)青蒿石膏(各等分)上为散。食前服。   治病疫后。服调理药。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黄白芍药官桂砂仁半夏香附子上各等分。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盏。食前服。   葳蕤汤治风温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喉咽干舌强。胸中疼痛痞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