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75 页/共 3614 页

食前服。   应痛丸治寒风损手脚。疼痛及诸湿。   生苍术(一斤)舶上茴香(十二两微炒)破故纸(一斤半炒半生)骨碎补(又名胡孙姜一斤樟桂石上生亦可旋取上去毛用)穿山甲(六两去膜桑灰炒胀为度除灰亦可用)生草乌(一斤锉碎如麦子大)上锄草乌一斤。用生葱一斤。连皮生老姜一斤擂烂。将草乌一处淹两宿焙干。连前药作一处。日干或焙干。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日一服。每服止五十丸。酒或汤下。病在上食后停片时服。病在下空心服。服讫。忌一时热物。   熨烙当归散治寒湿留注腰腿疼痛。经脉逆滞。不得宣通。   防风(去芦头)当归(去芦头)本(去土)独活(锉去土)荆芥穗顽荆叶(以上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药一两半。盐四两。慢火炒令热。用绢袋盛。去痛处熨烙。   生附除湿汤   (出仁斋直指方)   治寒湿交攻。身体冷痛。   生附子(二两)苍术〔二(三)两裂〕白术浓朴(制各一两)木瓜(二钱)粉草(炙三钱)上为末。每服六钱重。水四盏。姜十五片。煎取两盏。分作二服。又名除湿汤。   附子麻黄汤   (出三因方)   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语声   混   浊。心腹胀。气上喘不能动转。   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荡)白术(去芦)干姜甘草(炙)人参(各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麻黄白术汤   (出三因方)   治寒湿身体疼痛烦。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缓细。   麻黄(去节三两)桂心(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二十个去皮炒)白术(四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芎术除眩汤   (出医方大成)   治感寒湿。头目眩晕。   官桂甘草(炙二钱半)川芎附子白术(各半两)上咀。每服三钱。姜七片。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   续断丸   (出御药院方)   活血通关节。行经络引滞气。散寒湿。治筋挛骨痛。   续断萆(各二两锉碎)牛膝(酒浸焙干)杜仲(去粗皮锉碎炒令丝尽好)干木瓜(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送下。食前服。   应痛丸治寒湿气。骨头到处疼痛不止。   甜瓜子干木瓜川乌头五灵脂(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热酒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补骨脂散治寒湿气滞。腰膝脚疼肿满。行步艰难。   破故纸(一两炒)黑牵牛(二两)上为细末。用陈皮煎汤调下。一方用核桃酒送下。   黄连丸   (出宣明论)   治湿热流连气血不通。壅滞不散。清爽头目。   用黄连好者。不以多少为末。酒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不计时候。   日三服。   白术茯苓干姜汤   (出三因方)   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痛。躁闷。   口   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畏风。微汗。饥不能食。   白术干姜(炮)茯苓(去皮)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去核)豆豉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不拘时候。   茯苓白术汤   (出三因方)   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宜   服   此汤。   茯苓(去皮)干姜(炮)甘草(炙)白术桂心(各一两)上锉末。每服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