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72 页/共 3614 页

夫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风者八方之虚。风湿者水湿之蒸气。若地下湿复少霜雪。其山水气蒸。兼值暖猥。暖猥人腠理开。便受风湿。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四肢缓纵不随。入脏则。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为香港脚。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更栉器用之。   夫湿温者。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或汗未干即浴。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及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恶寒反热。关节尽疼。手足倦怠不自胜持。其脉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治在太阴。宜与茯苓白术汤。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所在。身青而色变。名曰重。如此者。医杀之耳。   凡男子妇人小儿手足麻痹。肌肉不仁者。风寒湿三气相杂至合为痹。先用黄芩芍药汤吐之。吐讫次用通解丸。通而泻之。泻讫更用辛甘之剂汗之。汗泻之后。可用当归清凉饮子兼乌荆丸、除湿丹、和血行经之药则愈矣。   凡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酸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   阴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寒凉。宜于燠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藉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量病患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俱行。三法行毕脏腑空虚。先宜以淡浆粥养肠胃三两日。次服五苓、益元同煎。或灯心汤调下亦可。如大势未尽。更服神功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水道。既平之后。宜大将息。慎忌油、盐、酒、果、房室等事三年。则不复作矣。   方   金砂流湿丸治男子妇人杂证。及风湿酒湿。   木通(一两去皮)泽泻(一两半)木香(一两)白茯苓(去皮)大黄(去皮各一两半)滑石(五两)海金砂(五钱)牵牛头末(五两)郁李仁(一两)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八十丸。生姜汤下。忌湿面。如小便不通。灯草汤下。如伤酒。生姜汤下。   酒疸。食黄萝卜汤下。痢疾。高良姜汤下。妇人血气不调。当归汤下。肢节疼痛。温酒下。   心痛者。韭根汤下。膈气。枳实汤下。中风。槐角汤下。   除湿丹   (出宣明论)   治湿客腰膝。重痛。足胫浮肿   。   槟榔甘遂赤芍药威灵仙葶苈(各二两)乳香(一两研)没药(一两别研)牵牛(半两)大戟(炒三两)陈皮(四两去白)泽泻(二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加至八十丸。食前温水送下。得更衣止后服。前服忌酒二日。药后忌湿面、甘草三两日。食温淡粥补胃。一方无泽泻。   桂苓白术丸   (出御药院方)   治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满壅塞。开坚结痛闷。   增   进饮食。调和脏腑。无问寒暑湿热。吐泻利皆能开发。以令遍身流湿润燥。气液宣平而   愈。解酒毒。疗肺痿劳嗽。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服之利止为度。随证调之。   官桂茯苓(去皮)半夏(以上各一两)干生姜(一分)白术红皮(去白)泽泻(各半两)黄连(半两)黄柏(二两)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   桂苓白术散   (刘先生直格方)   治伤寒中风。冒暑饮食。内外一切所伤。传受   湿   热内甚。或头痛口干。或吐泻烦渴。或小便赤涩。大便急痛。或泻痢间作。并一切湿热   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或中外诸邪所伤而兼吐泻者。湿热之时尤用之。   (方见桂苓甘露饮)   舟车丸治积聚潮热。有时胃气不和。遍身肿满。或水湿蛊气。足肿腹胀。气凑不   得。腹肠间结聚。大便不通。并皆治之。   甘遂(煨)陈皮青皮(各一两)木香(半两)芫花(醋炒)大戟(浆水浸一宿各一两)大黄(二两)牵牛(头末四两)取蛊加芜荑(半两)上为细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量虚实加减。食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苍术复煎散治寒湿相合。脑痛恶寒。项筋脊骨髀腿痛。膝膑痛。脉沉而无力。行   步身沉重。   苍术(四两水二碗煎至二大盏去滓入下项药味)羌活(一钱)升麻泽泻柴胡本白术(各半钱)黄柏(三钱)红花(少许)上煎。去滓稍热服之。空心取微汗为效。忌酒、湿面。   渗湿汤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利。大便溏泄。皆因坐卧   湿处。或因雨露所袭。或因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下重疼。两脚酸痛。腿膝或肿   或不肿。小便利反不渴。悉能主之。   苍术白术甘草〔各三钱(两)〕干姜茯苓(各二两)橘红丁香(各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三枚。去滓。食前温服。煎至六分。此药治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大便时时溏泄。尤得其宜。一方减橘红、丁香。名肾着汤。腰重而冷痛者。   大宜服之。或不因湿气所伤。乃是风寒相搏以致腰疼。宜服生料五积散。仍加桃仁数个煎服。   若   栝蒌根汤治风湿加渴甚者。   石膏(二两)栝蒌根(三分)人参防风甘草(炙各半两)葛根(一两半生用干者只三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服。   寻痛丸治走注流湿。袭经络。宜用除疼痛。   棕榈皮(烧存性一两半)皂荚子仁(二两炒)当归(去芦头炒)乳香(别研)没药(别研各一两)穿山甲(酥炙一两)木香(半两)麝香(二钱别研)上同为细末。   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候。温酒下。或木瓜汤送下。   渗湿汤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重疼。发热恶寒。或多汗恶   风。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项背强急。手足时厥。周身麻痹。肢体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