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10 页/共 398 页
苦参(一大斤) 黄连(去毛) 知母 栝蒌 麦门冬(去心) 牡蛎(各五大两熬)
上六味捣筛。以生牛乳和。并手捻为丸。如梧子大。曝干。一服二十丸。稍稍加至三十丸。日再服。饱食讫。以浆水下。如食热面酒。加至五十丸。忌猪肉冷水。(救急同)
又疗骨蒸。苍梧道士方。
紫菀 桔梗 续断 青竹茹 五味子(各三两碎) 桑根白皮(五两) 甘草(二两炙)
干地黄(五两热多者用) 赤小豆(一升)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五合。分温三服。服五六剂。十年者亦瘥。每隔五日一剂。
藻菘菜猪肉芜荑。
又疗骨蒸咳出脓病重者方。
皂荚(一两炙去皮绵裹) 白饧(一两) 干枣(七枚擘) 生姜(二分切)
上四味。以酒一大升。煮取半升。去滓。先食饭。然后服二合。如人行三四里。不吐更服二合。又如人行二三里。不吐总服尽方。便令吐即脓出。(并出第一卷中)
救急骨蒸之候。男子因五劳七伤。或因肺壅之后。或为瘴疟之后。宿患 癖。妇人因产后虚小儿闪癖。其病并缘此十候所致。因兹渐渐瘦损。初着盗汗。盗汗以后。即寒热往来。寒热往来非常鲜赤。若至鲜赤即极重。十则七死三活。若此以后加吐。吐后痢。百无一生。不过一月死。
青葙苗(六月六日采) 知母 黄连(去毛) 大黄 栀子仁 栝萎 常山 葳蕤(各八分)
上十一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五丸。渐加至十五丸。日再。以知为度。因至利。忌猪肉热面葱蒜生菜海藻菘菜。
又疗骨蒸方。
毛桃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及双仁留尖)
上一味捣。令可丸。平旦以井华水顿服使尽。服讫。量性饮酒使醉。仍须吃水。能多最精。隔日又服一剂。百日不得食肉。
又疗骨蒸极热方。(非其人莫浪传)
取干人粪烧令外黑。纳水中澄清。每旦服一小升。薄晚后服小便一小升。以瘥为限。既常服。不可朝朝取。作大坑烧二升。夜以水三升渍之。稍稍减。服小便勿用自身者。小儿者佳。
又方用雄黄一大两。和小便一大升。研令为粉。乃取黄理石一枚。方圆可一尺左侧。以炭火烧之石又疗骨蒸传尸方。
皂荚(长一尺者无相续取炙令微焦去黑皮碎之绵里) 黑饧(大如鸡子) 羊肉(大如拳煮如常法)
上三味。取一升无灰清酒。贮铜铛内。即着绵里煎三五沸。即漉去绵里。即纳黑饧使融液尽有禁食一如药法。(并出第二卷中)
必效骨蒸病。小便方。
取三岁童子小便五升。煎取一大升。以三匙蜜和为两服。中间如人行二十里。服此以后。每有虫蚰蜒儿。其虫在身当处出。俱令去人五步十步。闻病患小便臭者无不瘥。台州丹仙观张道
卷第十三
炙骨蒸法图四首
崔氏别录炙骨蒸方图并序中书侍郎崔知拂撰
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常。摄生乖理。降之以六疾。至若岐黄广记。抑有旧经。攻灸单行。
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少长。多染此疾。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或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时日。终于溘尽。余昔忝洛州司马。
常三能。未若此方扶危拯急。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疗风。或瘴或劳。或邪或癖。患状既广。
救愈亦多。不可具录。略陈梗概。又恐传授谬讹。以误将来。今故具图形状。庶令览者易悉。
使所在流布。颇用家藏。未暇外请名医。旁求上药。还魂反魄。何难之有。遇斯疾者。可不务乎。
灸骨蒸及邪。但梦与鬼神交通。无不瘥之法。
使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令于脚下紧踏。(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使与大拇指端齐。
后头令当脚根后。即引向上至曲 中大横文。便截绳使断。又使患人解发分两边。使见分头路。仍平身正坐。乃取向所截绳一头。与鼻端齐。引向上路头通过。逐脊骨引绳向下。尽绳头即点着。又别取小绳一头。与唇端齐。合口处。一头向上至鼻底便截断。将此短小绳于前所点处中折。横分两边。两头各点记。使与中央初点处正横相当。此小绳两头是灸处。当脊初点者非灸处。只借为度。其点拭却。
又法使患人平身正坐。稍缩膊。取一绳绕其项。向前双垂。共鸠尾齐即截断。鸠尾是心歧骨。人处。恰当喉骨。其绳两头还双垂。当脊骨向下尽绳头点着。又别取一小绳。令患人合口横度两吻便割断。还于脊上所点处。横分点如前。其小绳两头是灸处。长绳头非灸处拭却。以前总通灸四处。日别各灸七壮以上。二七以下。其四处并须满二十壮。未觉效。可至百壮。乃停。候疮欲瘥。又取度两吻。小绳子当前双垂。绳头所点处。逐脊骨上下中分点两头。如横点法。谓月三日艾为佳。疗瘥百日以来。不用杂食。灸后一月许日。患者若未好瘥。便须报灸一如前法。当即永瘥。(出第七卷中)
张文仲说荆州人王元礼。尝家患骨蒸传尸死尽。有一道士忽教灸即断。兼更教人。无有不瘥时不欲食。两脊脉常急。患儿多咳盗汗。以指按捻脊膂四边肉。有时心胸气满急。黄瘦。膂中肉尽。遂即着床。如着床胸前自动。脊膂两边肉尽。灸疗即难。如灸候胸前肉动。非事灸法。如看病儿是病。更不须选离日。即预将艾去。即将病儿于王道头日午时灸。灸七壮。若先知其病又缓。即取离日午时大吉。欲灸覆病儿。面向下着地。取撅肋头。以病儿大拇指自捻着。展中指直向脊骨。指头脊膂中肉少肋上点记。从点记处向上至耳下尖头。即中央。屈绳从初点处向上。还当脊膂点绳所到记之。又更再屈绳从元点记处向上。还进前点记。又以杖量。取患儿中指头两节折断。还从元点记向下当脊膂点记。一边点四处。两边俱点总八处。
各如枣食。平复后任依常。未平复有犯重发。即不可复疗。
神素师灸骨蒸咳法。
当头耳孔横量。相离三寸许。相当灸有穴。日灸三壮。至第八日灸二七了。第三椎上。
第二复五日。日灸各十五壮。胫取系鞋横大文。量至膝髂(口亚切)下中分。当胫骨外。日灸一七壮。满第八日。日灸满三十五日了。当臂上皆男左女右。取头指从腕文当指当头灸。日七壮。至第八日满百壮。妇人肚胀。月节不通。取右手头指。当脐量至下腹。当指头灸。日七。满三百壮。鬲上午后灸。鬲下午前灸。(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三
气骨蒸三方
广济疗 气心忪骨蒸热暗风。鳖甲丸方。
鳖甲(炙) 芍药 蝮蛇脯(炙) 大黄(各八分) 人参 诃黎勒皮(熬) 枳实(炙)
防风(各六分)
上八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子。以酒饮下二十丸。渐渐加至三十丸。日再服。不利。
忌苋菜生菜热面荞麦蒜粘食。(出第二卷中)
备急疗 癖鬼气疰忤骨蒸秘验方。
大黄(别渍汤欲成下一方四两) 鳖甲(炙) 钩藤 升麻 甘草(炙各二两) 丁香(二七枚汤欲成下)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作三服。又用牛黄。犀角。(锉末)朱砂。麝苋菜海藻菘菜。(苏游同出第三卷中○一方有黄芩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