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06 页/共 398 页

大黄(半两) 芒硝(如鸡子一枚) 乌贼鱼骨(三枚) 黄芩(半两) 甘草(如人指一尺炙)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之三沸。下绞去滓。纳芒硝。适寒温。尽服之。十日一剂。煮作如上法。欲服之。宿无食平旦服。当下病也。(千金同出第九卷中)   卷第十二   蛟龙病方一首   病源蛟龙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龙子生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随入人腹。变成蛟龙。其病之状。发则如癫。(出第十九卷中)   广济疗蛟龙病。三月八月近海及水边。因食生芹菜。为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入人腹。   变成龙子。须慎之。其病发似癫。面色青黄。少腹胀。状如怀妊。宜食寒食饧方。   寒食粥饧三升。日三服之。吐出蛟龙有两头及尾。开皇六年。又贾桥有人吃饧。吐出蛟龙。大验。无所忌。(千金方同出第二卷中)   卷第十二   胸痹方二首   病源。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 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   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   不上。除胸痹食热呕。(出第三十卷中)   仲景伤寒论。疗胸痹。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一。频服三剂愈。(张仲景云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于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理中汤亦主之千金同出第十六卷中)   深师疗胸痹。麝香散方。   麝香(四分) 牛黄(二分) 生犀角(一分屑末)   上三味研服五分匕。日三。忌生冷物葱蒜。(出第十六卷中)   卷第十二   胸痹短气方三首   千金论曰: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脉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仲景伤寒论同。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其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汤主之方。   栝蒌(一枚) 薤白(一斤) 半夏(半升洗) 生姜(四两) 枳实(二两炙)   上五味切。以白 浆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肘后。仲景伤寒论。无生姜枳实半夏等三味同。短剧云:用水一斗。忌羊肉饧。   又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汤主之方。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五十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合。仲景伤寒论同。(并出第十三卷中)   深师疗胸痹连背痛。短气。细辛散方。   细辛 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炙) 桂心 茯苓(各五两) 枳实(炙) 白术 生姜 栝蒌实(各三两)   上九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古今录验千金同出第十三卷中)   卷第十二   胸痹心下坚痞缓急方四首   千金论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如满。咽塞习习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腹痛。不即疗之。数日杀人。(出第十三卷中)   范汪疗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于胸中。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汤方。   陈枳实(四枚炙) 浓朴(四两炙) 薤白(八两) 桂心(一两) 栝蒌实(一枚)   上五味。先以水五升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半。去滓。纳余药又煎三两沸。去滓。分温三服。除心气良。(古今录验千金同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古今录验疗胸中隐然而痛。脊膂肩痛方。   桂心(一分) 干姜(一分) 人参(三分) 细辛(三分) 乌头(一分炮) 山茱萸(三分)   贝母(三分)   上七味捣下筛。和以蜜丸如小豆大。酒若粥汁吞二丸。稍稍益。以胸中痛止温温为度。   忌生葱生菜猪肉冷水。又疗胸痹偏缓急。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五百枚) 附子(十枚大者炮) 甘草(三两炙)   上三味捣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又疗胸痹偏缓急。薏苡仁散方薏苡仁(一千五百枚) 附子(大者十枚炮)   上二味捣下筛。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之。忌猪肉冷水。(此方出僧深范汪同仲景方用薏苡仁十五两并出第八卷中)   卷第十二   胸痹噎塞方二首   仲景伤寒论。胸痹之病。胸中 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是也。橘皮枳实汤主之方。   橘皮(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