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13 页/共 398 页

卷第十三   遁尸方三首   病源遁尸者。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若卒有犯触则发动。亦令人心腹胀满刺痛。气息喘急。旁攻两胁。上冲心胸。瘥后复发。停遁不消。故谓之遁尸也。(出第二十三卷中)   广济疗初得遁尸及五尸。经年不瘥。心腹短气方。   鹳骨(三寸炙) 羚羊鼻(二枚炙令焦) 干姜(一两) 麝香(二分研) 蜥蜴(一枚炙) 斑蝥(十四枚去翅足熬) 鸡屎白(三两熬) 巴豆(五枚去心皮熬令黑) 青(二十枚去翅足熬)   藜芦(一两去芦上十味捣筛。蜜和丸。空腹以饮服如小豆三丸。日二服。稍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至吐利。忌生冷油腻猪肉蒜粘食陈臭芦笋。(一方无斑蝥鸡屎白巴豆 青藜芦)   又初得遁尸鬼疰。心腹中刺痛不可忍方。   青木香(六分) 丁香(六分) 鬼箭羽 桔梗 紫苏 橘皮 当归(各八分) 生姜(十二分) 槟榔(十四分合子碎) 桃枭(十四枚去核)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为三服。日晚再。以快利为度。忌如药法。(一方无橘皮桃枭 并出第四卷中)   集验疗遁尸。心腹刺痛不可忍方。   桂心(一尺准一两) 干姜(三分)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上三味合捣下筛以好苦酒和之如泥。以涂痛处。燥即易之。忌野猪肉芦笋。(千金同用干姜一两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三   五尸方一十一首   肘后疗卒中五尸。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也。其状皆腹痛胀急。不得气息。   上捣蒺藜子蜜丸如胡豆服二丸日三。   又方捣商陆根熬。以囊盛之。更番熨之。冷复易。   又方粳米二升。水六升煎二沸。服之。   又方掘土作小坎。以水满坎中熟搅。取汁饮之。(并出第一卷中)   删繁疗五尸蛊疰中恶客忤。心腹刺痛。丹砂丸方。   丹砂(研) 干姜 芎 芫花(熬) 乌头(炮各四分) 芍药 桂心(各八分) 野葛皮(三分炙) 吴茱萸(一合)   上九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清饮进之。   忌生血物猪肉生葱。(一方无巴豆栀子出第十卷中)   备急疗卒中五尸遁尸风尸飞尸尸疰沉尸。其状皆腹痛胀急。冲心攻胁。或 块踊起。   或破鸡子一枚。取白生吞之。困者摇头令下。(文仲肘后同)   又方(葛氏法)   雄黄 大蒜(各一两)   上二味捣和。取如弹丸。纳二合热酒中服之。须臾未瘥更服。有尸疹者。常蓄此药。用之验。(文仲肘后同)   又方干姜 附子(各一两) 桂心(二分)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生用)   上四味捣筛蜜和。又纳臼中捣万杵。服如小豆二丸。此药无所不疗。忌野猪肉芦笋生葱。(肘后同并出第一卷中)   文仲疗卒中五尸方。   取屋四角茅。纳铜器中。以三尺布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 下痒便瘥。若瓦屋削四角柱烧。用之神验。(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八毒赤丸。疗五尸症积。及恶心痛蛊疰鬼气。无所不疗。即是李子豫赤丸方。   (出胡录)   雄黄(研) 真珠(研) 石(泥裹烧半日) 牡丹皮 巴豆(去皮心熬) 附子(炮)   藜芦(炙各一两) 蜈蚣(一枚炙去足)   上八味捣筛。蜜和丸。服如小豆二丸。日一。极得吐下。欲长将服者。可减一丸。忌猪肉狸肉芦笋生血等物。   又五尸丸。疗诸尸疰方。   芍药 桂心(各八分) 吴茱萸(一合) 丹砂 芎 乌头(炮) 干姜(各四分) 蜀椒(一两去目汗) 栀子仁(五分) 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   上十味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一服三丸。日三。忌猪肉生葱芦笋生血等物。(并出第七卷中胡洽有芫花四分野菖皮二分为十二味)   卷第十三   尸疰方四首   病源尸疰者。即是五尸内之尸疰。而挟外鬼邪之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或腹痛胀满。喘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螺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杂错。常觉昏谬。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患。积月累年。   渐十三卷中)   删繁疗尸疰损鼻。或闻哭声。或见尸常发。死人席汤方。   取死人眠席。斩棺内余弃路者。一虎口。长三寸。止一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为一服。立效。(出第十卷中)   文仲疗尸疰方。   取新布裹椒敷疰上。以熨斗火熨椒。令汗出。立验。   又姚氏方烧发灰 杏仁(熬令紫色等分)   上二味捣如脂。以猪膏和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神良。(千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