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14 页/共 398 页
又鹳骨丸。疗尸疰恶气。兼疗百病方。
鹳骨(三寸炙) 桂心(三寸) 虻虫(十四枚去翅足熬)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斑蝥(十四枚去翅足熬)
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小豆。一服二丸。日三服。清饮进之。忌野猪肉芦笋生葱。(并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三
五疰方四首
病源注者住也。言其连滞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注病之状。或乍寒乍热。或皮肤淫跃。或心腹胀刺痛。或支节沉重。变状多端。而方云三十六种。九十九种。及此等五注病。皆不显出其名。大体与诸注皆同。(出第二十四卷中)
删繁华佗录帙五疰丸。疗中恶五疰五尸入腹。胸胁急痛。鬼击客忤。停尸垂死者。入喉即愈。若已噤。将物强发开。若不可发。扣齿折以灌下药汤。酒随进之即效方。
丹砂(研) 雄黄(研) 附子(炮各一两) 甘遂(半两熬) 豉(六十粒熬) 巴豆(六十枚去心皮熬令变色。)
上六味捣下筛。巴豆别研令如脂。乃更合捣取调。白蜜和之。藏以密器。若有急疾。服胡豆二丸不觉更益。以饮投之。此药多有所疗。杀鬼解毒。破积去水。良验。忌生血物猪肉芦笋。(古今录验同出第九卷中)
短剧五疰汤。主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大胀急方。
大黄(三两别渍) 甘草(二两炙) 乌头(十枚炮削皮) 生姜(半斤) 桂心(四两) 芍药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乌头别纳蜜中煎。令得一升。投着汤中。去滓。分服三合葱。(千金同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五疰丸。一名神仙丸。一名千金丸。一名转疰丸。一名司命丸。一名杀鬼丸。
疗万病。邪鬼疰忤。心痛上气。厌梦蛊毒。伤寒时疾疫疠方。
丹砂(研) 石(泥裹烧半日) 雄黄(研) 巴豆(去心皮熬) 藜芦(熬) 附子(炮各二分( 蜈蚣(一枚炙去足)
上七味捣筛。蜜和丸如小豆。服一丸。日一。即瘥。不解。夜半更服一丸定止。带一丸辟恶。忌猪肉冷水生血物狸肉。(出第七卷中)
又五野丸。疗五疰。尸疰哭疰冷疰寒疰热疰在身体。寒热短气。两胁下痛。引背腰脊。
吸吸少气不能行手足烦疼。目牛黄(研) 麝香(研) 蜀椒(去目汗) 雄黄(研) 大黄 当归 蜀乌头(炮) 蜀天雄(炮) 硝石(熬一方(一枚炙) 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 鬼臼(二分)
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日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生血物。(出第六卷中)
卷第十三
江南九十九疰方二首
集验疗江南疰病。凡有九十九种。寒热尸疰。此病随月盛衰。人有三百六十脉。走入皮中。或左或右。或里或表。如刀锥所刺。乍寒乍热。喉咽如鲠。食如噎。胸中痛。绕脐苦痛。
食取桑根白皮切三升。曝燥作汤。淋取汁。浸小豆二升。如此取汁尽。蒸豆熟。作羊鹿肉羹啖此豆。(出第一卷中)
崔氏金牙散。主邪魅。心腹刺痛。病状与前方同。
金牙(别研) 雄黄(研) 丹砂(研) 石(泥裹烧半日) 寒水石 青(熬) 巴豆(去心皮熬) 朴硝 桔骨干姜 牡桂骨(炙)
商陆根 大黄 细辛 蛇上三十二味等分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忌猪肉冷水生菜生血肉大醋芦笋。(集验同出第七卷中)
卷第十三
江南三十六疰方三首
崔氏金牙散。疗江南三十六疰。人病经年。羸瘦垂死。服之皆瘥。并带之能杀鬼气。逐尸疰。诸恶疠不祥悉主之方。(出胡洽)
金牙(研) 曾青(研) 硝石(研) 石(泥裹烧半日) 石膏(研) 莽草 玉支(一作玉泉) 雄黄(研) 朱砂黄细辛 防风 大戟 芫花(熬) 野葛(炙) 苁蓉 天雄(炮) 茯苓 附子(炮) 乌啄(炮)
干姜 人参 桔梗 桂心 椒(去目汗) 贯众 巴豆(去心皮熬) 狸骨(炙) 蜂房(炙)
鹳骨(炙各一两)
上三十六味捣筛为散。以酒服一钱匕。渐增五分匕。日三。并以三角绛囊贮散方寸匕。
以系生血物生菜冷水大醋芦笋。(出第七卷中)
备急疗尸疰鬼疰者。葛氏云:即是五尸之中。尸疰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病变动。乃有三十渐沉顿滞。以至于死。后复注易旁人。乃至灭门。觉如此候者。宜急疗之方。
獭肝(一具)
上一味阴干捣末。水服一方寸匕。日三。如一具不瘥更作。姚氏云:神良。(肘后崔氏千金同)
又方桑根白皮灰二升。蒸令气出。下以釜汤三四升。三遍重淋取二升。渍赤小豆二升。一宿出。风干复渍。汁尽止。乃湿蒸令熟。以羊肉或鹿肉作羹。进此豆饭。食一升渐至二三升。
重
卷第十三
疰病相染易方三首
深师疗鬼物前亡。转相染。梦寤纷纭。羸瘦。往来寒热。嘿嘿烦闷。欲寝复不能。手足热。不能食。或欲向壁悲涕。或喜笑无常。牛黄散方。
牛黄(研) 鬼箭羽 王不留行 徐长卿(一名鬼督邮) 远志(去心) 干姜 附子(炮)
五味子(四分)
麦门冬(六分去心)
上十五味捣下筛。以蜜生地黄汁相拌合。复令相得。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生葱羊肉饧醋物。(出第九卷中)
崔氏疗江南三十六疰丸。疗转疰灭门绝族。族尽转逐。中外灭尽。复易亲友方。
雄黄(研二分) 麦门冬(去心三分一方用天门冬) 皂荚(去皮子炙) 莽草(炙各二分)
上六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一服。忌鲤鱼野猪肉芦笋。
又赤丸。疗人久疰。室家相传。乃至灭族方。
雄黄(二两研) 马目毒公(鬼臼也) 丹砂(研) 莽草(炙) 藜芦(熬各二两) 巴豆(八十枚去心皮熬) 皂荚(一两去皮子炙) 真珠(一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