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42 页/共 424 页

[3]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肾病,廓主腑为膀胱病。   [4]天廓即气轮也,气轮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肺病,廓主腑为大肠病。   [5]地廓即肉轮也,肉轮属脾,脾与胃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脾病,廓主腑为胃病。   [6]火廓、雷廓、山廓,即血轮之部位也,血轮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心病,廓主腑为小肠病。   [7]其雷廓命门、泽廓三焦、山廓包络,皆附于血轮者,以命门、三焦、包络,俱属相火,当禀命于君火,故当附焉。   【按】   眼科皆以五轮属脏,配五行;八廓属藏腑,配八卦,遂使脏腑混淆,无所适从。夫五轮既属脏,八卦自应属腑。今改订之,俾学者按轮廓之部位视之,而病之在脏、在腑,自能了然矣。   外科卷下\总纲   八廓所属歌   条文:津液水廓属膀胱,养化风廓是胆方,传导天廓大肠是,水谷地廓胃家乡关泉雷廓命门主,抱阳内眦火小肠,外眦三焦清净泽,会阴山廓包络疆。   方剂:   【注】[1]内眦火小肠,谓内眦火廓,属小肠也。   [2]外眦三焦清净泽,谓外眦属三焦,清净泽廓也。   [3]津液廓即水廓,水廓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故又名焉。   [4]养化廓即风廓,风廓属肝,肝与胆为表里,胆为少阳,主长养化育故又名焉。   [5]传导廓和天廓,天廓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又名焉。   [6]水壳廓即地廓,地廓属脾,脾与胃为表里,胃纳水壳,故又名焉。   [7]抱阳廓即火廓,火廓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根据附于阳,故又名焉。   [8]关泉廓即雷廓,命门者龙雷之火,故名关泉,附于火廓也。   [9]清净廓即泽廓,三焦者,阳相火也,蒸化水壳,为决渎之官,故名清净,附于火廓也。   [10]会阴廓即山廓,包络者,阴相火也,根据附于心为臣使之官,故名会阴,附于火廓也。   外科卷下\总纲   八廓部位歌   条文:瞳人水廓黑睛风,天廓白睛部位同,内眦火雷外山泽,上下胞属地廓宫。   方剂:   【注】[1]八廓者,水廓、风廓、天廓、火廓、雷廓、山廓、泽廓、地廓也。   [2]谓之廓者,犹城郭卫御之义也。   [3]瞳人,属坎水廓也。黑睛,属巽风廓也。白睛,属干天廓也。内眦大眦也,属离火,震雷之廓也。外眦,小眦也,属艮山,兑泽之廓也。两胞属坤,地廓也。   [4]此明八廓以八卦立名,示人六腑命门包络之部位也(图二)。   外科卷下\总纲   女子逆经歌   分类:补遗条文:女子逆经血灌瞳,满眼如朱努肉生,总因血热经阻逆,通经苏木大黄红芩连羌薄栀香附,生地归芍贼草芎。   方剂:通经散方苏木一两大黄五钱红花一两黄芩二两黄连羌活薄荷黑栀子香附生地黄当归赤芍药木贼甘草川芎各一两右为粗末,令匀,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后,去渣温服。   【注】[1]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或生努肉总由血热经阻不行,因而上逆也。   [2]宜用通经散,破血通经,其血翳自退。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生赘歌   条文:小儿生赘生睑内,初小渐大隐摩瞳,赤涩泪多脾胃热,钩割□洗去瘀红清胃散用车前子,膏军柴桔黑芩风。   方剂:清胃散方车前子石膏大黄柴胡桔梗黑参黄芩防风各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小儿生赘之证,生于眼胞之内,初起如麻子,久则渐长如豆,隐摩瞳人,赤涩泪出,此乃脾、胃热上壅所致。   [2]先用手法或钩割或□洗,散去外瘀;后用清胃散,清其内热。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青盲歌   条文:小儿青盲胎受风,瞳子端然视物蒙,明目羊肝桂柏味,细菊羌连白术同。   方剂:镇肝明目羊肝丸方羯羊肝(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一具官桂柏子仁五味子细辛菊花羌活各五钱黄连(炒)七钱白术五钱右为细末,炼蜜为丸,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沸汤研调,空心服一钱。   【注】[1]小儿青盲者,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有时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   [2]宜用镇肝明目羊肝丸,久服可愈。   外科卷下\总纲   小儿疳眼歌   条文:小儿疳眼肝脾病,肿疼涩泪翳遮瞳,咬甲揉鼻合面卧,肥儿神麦荑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