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33 页/共 424 页

多生筋骨之间,以阳气虚寒,故发长缓慢,只在皮肤坚凝〔兴〕痛。初起白疱,渐长状如鱼脊,破津黄水。正脓生迟,初治无论已破未破,宜蒜片艾灸,以通阳气;外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宜服内补十宣散。得稠脓色鲜者为顺,若灸之不应,色暗腐烂,出臭水者逆。其次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方剂:真君妙贴散(见肿疡门)内补十宣散(见胸部〔其〕历痈)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骨痿疮   【方歌】骨痿疮形粟豆红,渐如梅李火毒成,脓血不出痛不止治同疔法即成功。   【注】此证初生,形如粟豆,色红渐大,如梅如李,由火毒而成。血不出,脓不生,痛亦不止,久则延及遍身。内、外治法与疔门参考。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风疳   【方歌】风疳证如风癣形,破流黄水痒微疼,由于风湿客谷道如圣膏搽功即成。   【注】此证由风湿客于谷道而成。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疼,宜用如圣膏搽之即愈。   方剂:如圣膏组成:当归(五钱)巴豆(去壳,三钱)香油八两,将二药炸枯,去滓;入黄蜡三两,化尽离火,绢滤净,将凝入轻粉二钱,搅匀搽之。   【方歌】如圣膏用归巴豆,二味一同入香油,炸枯加蜡添轻粉凝搽风疳功即收。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血疳   【方歌】血疳形如紫疥疮,痛痒时作血多伤,证因风热闭腠理消风散服功最强。   【注】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痛痒时作,血燥多热,宜服消风散。   方剂:消风散(见项部钮扣风)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白疕   【方歌】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注】此证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绢包擦之俱效。   方剂:搜风顺气丸组成:大黄(酒浸,蒸晒九次,五两)车前子(酒炒)山萸肉山药(炒)牛膝(酒浸)菟丝子(酒煮)独活火麻仁(微火焙,去壳)槟榔枳壳(麸炒)郁李仁(滚水浸,去皮)羌活(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早晚各一服。   【方歌】搜风顺气车前子,萸药大黄膝菟丝,羌独火麻榔枳郁服去风邪血燥滋。   又方:防风通圣散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漆疮   【方歌】漆疮感受漆毒生,腠理不密肿焮红,初发觉痒后如疹皮破流水更兼疼。   【注】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初发面痒而肿,抓之渐似瘾疹,色红,遍传肢体焮痛,皮破烂斑流水,甚者寒热交作。宜韭菜汁调三白散涂之,内服化斑解毒汤。忌浴热水,戒油腻厚味发物。或用神麴研为末,生蟹黄调涂患处尤效。   方剂:三白散组成:铅粉(一两)轻粉(五钱)石膏(〔火段〕,三钱)共研匀,韭菜汁调敷,纸盖。如无韭菜汁,凉水调亦可。   【方歌】三白散敷漆疮消,轻粉铅粉〔火段〕石膏,去热解毒功效速,研匀须用韭汁调。   又方:化斑解毒汤(肋部内发毒疮)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血箭   【方歌】血箭毛孔射出血,心火炽迫血乱行,桃花散用凉水敷再涂金墨即能停。   【注】此证一名肌衄,由心肺火盛,逼血从毛孔中射出如箭。   宜服凉血地黄汤,外用桃花散,以凉水调敷;或用金墨研末,醋调凉涂,其血即止。   方剂:凉血地黄汤组成:生地(三钱)黄连当归(各一钱五分)甘草栀子(生,研)元参(各一钱)黄芩(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服之。   【方歌】凉血地黄心火盛,毛孔血溢不归经,黄连归草芩栀子元参煎服效通灵。   又方:桃花散组成:白石灰半升,用水泼成末,与大黄片一两五钱同炒,以灰变红色为度;去大黄,将石灰筛细,用凉水调敷。   【方歌】桃花止血最为良,一两五钱生大黄,半升石灰相并炒去军研筛水调强。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血痣   【方歌】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   【注】此证由肝经怒火、郁血而成。初起如痣色红,渐大如豆触破时流鲜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蛳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撒搽,太乙膏盖贴,生皮即愈。   出血甚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厚味发物。   方剂:花蕊石散组成:花蕊石(火〔火段〕,入童便淬之七次,五钱)草乌南星白芷厚朴紫苏羌活没药轻粉龙骨(〔火段〕)细辛檀香苏木乳香蛇含石(火〔火段〕,童便淬三次)当归降真香(各二钱)麝香(三分)共为细末,罐收;临用时,撒于患处。   【方歌】花蕊石散止血强,草乌星芷厚苏羌,没轻龙骨细檀麝苏木乳归含降香。   又方:冰蛳散(即冰狮捻研末。见乳部乳岩)月白珍珠散(见溃疡门)凉血地黄汤(见血箭)太乙膏(见溃疡门)   外科卷下\发无定处   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