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44 页/共 103 页
卷之十
疰忤中恶证治
病者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如干霍乱状,世所谓冲恶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寝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人有起心,已知其肇,登高涉险,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鬼神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非有真实,但随方俗考验治之。方列于后。
卷之十 疰忤中恶证治
还魂汤
治卒中恶,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知;或已死绝,口噤不开。去齿下汤,或汤入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苏。
麻黄(去节汤,三两) 桂(去皮,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去皮尖,二百一十粒)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卷之十 疰忤中恶证治
桃奴丸
治心气虚有热,恍惚不常,言语错乱,尸疰客忤,厌梦不祥;小儿惊痫,并宜服之。
桃奴(七枚,别研为末) 辰砂(半两,别研) 桃仁(十四枚去皮,麸炒,别研为末) 生玳瑁(镑过为末,一两) 牛黄(别研碎,一分) 龙脑(别研,一分) 雄黄(用桃叶煮,水研飞取,三分)
黑犀(石上以水磨,澄去水,取细末,半两) 麝香(别研,一分) 安息香(一两,以无灰酒斟酌多少研飞,去砂土,银器中入桃仁、琥珀熬成膏) 琥珀(别研,三分)上为细末,和入前膏,丸如鸡头大,阴干,密器封闭,净室安置。煎人参汤研下一丸,食后临卧服。
苏合香丸
治卒中恶,忤疰。(方见九痛门)
卷之十
蛊毒叙论
江南闽中山间人,以蛇虺、蜈蚣、蜒蚰、虾蟆等百虫同器畜之,使其自相食啖,胜者为灵以事之,取其毒,杂以菜果饮食之类以害人,妄意要福,以图富贵。人或中之,证状万端,广如治百蛊说,或年岁闻人多死。又有人家,香火伏事如家先者,亦谓之蛊,能病患,世谓之蛊注;以姓类属五音,谓之五蛊。此皆边鄙邪僻之地,多有此事,中都则蔑闻也。
卷之十
中蛊证治
夫中蛊毒者,令人心腹绞痛,如有物啮,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食人五脏即死。
验之,令病患唾水,沉即是蛊。有人行蛊毒以病患,若欲知其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家姓名,可语令呼唤将去则愈。治之亦有方。
卷之十 中蛊证治
丹砂丸
治蛊毒从酒食中着者方。端午日合。
辰砂(别研) 雄黄(别研,水飞) 赤脚蜈蚣 续随子(各一两) 麝香(一分)
上为末,糯米饮为丸,如鸡头大。若觉中毒,即以酒下一丸;蛇蝎所螫,醋磨涂之。
卷之十
凡例
凡诸蛊,多皆是假毒药以投之。知时,宜煮大豆、甘草、荠 汁饮之,通除诸药毒。
卷之十 凡例
矾灰散
治中诸毒物。
晋矾 建茶(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新汲水调下。得吐即效,未知再作。
卷之十 凡例
解毒丸
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
板蓝根(四两,干者,净洗,日干) 贯众(一两,锉,去土) 青黛(研) 甘草(生,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青黛别为衣。如稍觉精神恍惚,恶心,即是误中诸毒,急取药十五丸,烂嚼,用新汲水送下即解。此方传得异人京师陈道士。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
如常服,可三五丸,大解暑毒。
凡中毒,嚼生黑豆不腥,嚼白矾味甘者,皆中毒无疑。
卷之十 凡例
青黛雄黄散
凡始觉中毒,及蛇虫咬,痈疽才作,即服此,令毒瓦斯不聚。
上好青黛 雄黄(等分)
上为细末。新汲水调下二钱。
卷之十 蛇虫伤治法
白芷散
治恶蛇咬伤顿仆不可疗者。
香白芷上一味为末。水调下,顷刻,咬处出黄水尽,肿消皮合。
卷之十 蛇虫伤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