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43 页/共 103 页
诃子(炮去核) 甘草(炙) 浓朴(姜制炒) 干姜(炮) 草果(去皮) 陈皮 良姜(炒)茯苓 神曲(炒) 曲 (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候发刺不可忍时,用水一盏,煎七分,入盐服;如速则盐点。
卷之九 三因心痛总治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虫痛、疰痛、风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往来痛。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在心胸,并冷肿痛,上气,落马坠车,瘀血等疾。
附子(三两,炮去皮脐) 野狼毒(炙香) 巴豆(去皮心膜,炒秤,一两) 人参 干姜(炮) 吴茱萸(浸洗,各一两,炒)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空腹温酒下三丸;卒中恶心痛,不能言,服三丸。
卷之九 三因心痛总治
苏合香丸
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利,瘀血月闭, 癖疔肿,惊痫,鬼忤中人,小儿吐乳,大人狐狸等病方。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内) 薰陆香(别研) 龙脑(各一两) 白术 丁香 朱砂(研,水飞)青木香 白檀香 沉香 乌犀(镑)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香附子(去毛)诃子(煨去核) 麝香 荜茇(各二两)
上为末,用安息香等膏同炼蜜旋丸,如梧子大。早朝井花水温冷任意化下四丸;老人小儿一丸,温酒化服亦得。辟邪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缝袋盛带之。
卷之九 三因心痛总治
撞气阿魏丸
治九种心痛,五种噎疾, 癖气块,冷气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满膨胀,腹痛肠鸣,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血气血刺等。
阿魏(二钱半,酒浸一宿,以面为糊) 胡椒(二钱半) 甘草 茴香(炒) 川芎 青皮 陈皮丁香皮(炒) 蓬术(各一两,炒) 缩砂仁 桂心 白芷(炒,各半两) 生姜(四两,切作片,用盐一两淹一宿,炒黑色)上为末,阿魏糊为丸,如鸡头大,每药一斤,用朱砂七钱为衣。丈夫气痛,炒姜盐汤下二粒至三粒;妇人血气,醋汤下;常服,茶、酒任下二粒,并嚼细咽,食前。
卷之九 三因心痛总治
仓卒散
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腹中冷重如石,痛不可忍,白汗如洗,手足冰冷,久不瘥,垂死方。
山栀子(四十九个,连皮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上为末。每服二钱,酒一小盏,入盐少许,煎七分,温服。又治胸痞切痛。
失笑散
(方见前疝门)
卷之十
劳瘵叙论
夫骨蒸、 、 、复连、尸疰、劳疰、虫疰、毒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等,皆曰传尸者,以疰者、注也,病自上注下,与前人相似,故曰疰。其变有二十二种,或三十六种,或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发干而耸,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脓血,如肺痿、肺痈状;或复下利,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傍人,乃至灭门者是也。更有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注等,谓之五尸,及大小附着等证不一。知其所苦,无处不恶,乃挟诸鬼邪而害人。以三因收之,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虽若丽乎不内外因,奈其证多端,传变迁移,难以推测。故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得一,所谓狸骨、獭肝、天灵盖、铜鉴鼻,徒有其说,未尝见效,唯膏肓俞、崔氏穴,若闻早灸之,可否几半,晚亦不济也。近集得经效方,有人服之颇验,谩录于下,余缺以俟明哲。
卷之十
劳瘵诸证
病者憎寒发热,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其传在肝;病者憎寒发热,面黑鼻燥,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复泄泻口疮,其传在心;病者憎寒发热,面青唇黄,舌本强,不能咽,饮食无味,四肢羸瘦,吐涎沫,传在脾;病者憎寒发热,面赤鼻白,干燥毛折,咯嗽喘急,时吐白涎,或有血线,传在肺;病者憎寒发热,面黄,耳叶焦枯,骨酸痛,小便白浊遗沥,胸痛,传在肾。所谓劳蒸者,二十四种,随证皆可考寻。毛折发焦,肌肤甲错,其蒸在皮;外人觉热,自反恶寒,身振 剧,其蒸在肉;发焦鼻衄,或复尿血,其蒸在血;身热烦躁,痛如针刺,其蒸在脉;爪甲焦枯,眼昏,两胁急痛,其蒸在筋;板齿黑燥,大杼酸疼,其蒸在骨;背膂疼痛, 骨酸 ,其蒸在髓;头眩热闷,口吐浊涎,眼多眵泪,其蒸在脑;男子失精,女子白淫,其蒸在玉房;乍寒乍热,中脘与膻中烦闷,其蒸在三焦;小便赤黄,凝浊如膏,其蒸在膀胱;传道不均,或秘或泄,腹中雷鸣,其蒸在小肠;大腹隐痛,右鼻干疼,其蒸在大肠;口鼻干燥,腹胀,睡卧不安,白汗出,其蒸在胃;口苦耳聋,胁下痛,其蒸在胆;里急后重,肛门涩闭,其蒸在回肠;小腹痛,筋脉纵缓,阴器自强,其蒸在宗筋;眼昏泪下,时复眩晕,躁怒不常,其蒸在肝;舌焦黑,气短烦闷,洒洒淅淅,其蒸在心;唇干口疮,胸腹胀闷,畏寒不食,其蒸在脾;咳嗽喘满,咯痰吐血,声嘶音远,其蒸在肺;耳叶焦枯,香港脚酸疼,起居不得,其蒸在肾;情想不宁,无故精泄,白物绵绵而下,其蒸在右肾;心主胞络,心膈噎塞,攻击疼痛,俯仰烦冤,其蒸在膈。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啮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绝其根也。
卷之十 劳瘵治法
取劳虫方
青桑枝 柳枝 石榴皮 桃枝 梅枝(各七茎,每长四寸许) 青蒿(一小握)上用童子小便一升半、葱白七茎去头叶,煎及一半,去滓,别入安息香、阿魏各一分,再煎至一盏,滤去滓,调辰砂末半钱、槟榔末一分、麝香一字,分作二服调下,五更初一服,五更三点时一服,至巳牌时,必取下虫。色红者可救,青者不治。见有所下,即进软粥饭,温暖将息,不可用性及食生冷毒物。合时须择良日,不得令猫犬、孝服、秽恶、妇人见。
卷之十 劳瘵治法
神授散
治诸传尸劳气杀虫方。得之清源郡王府。
川椒(二斤,择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须痹晕闷少顷;如不能禁,即以酒糊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三五十丸。昔人尝与病劳妇人交,妇人死,遂得疾。遇一异人云:劳气已入脏,遂与此方,令急服二斤,其病当去。如其言服之几尽,大便出一虫,状如蛇,自此遂安。续有人服之,获安济者多矣。
卷之十 劳瘵治法
润神散
治劳瘵憎寒,发热口干,咽燥自汗,疲剧烦躁。
人参 黄 甘草(炙) 桔梗 麦门冬(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不以时。自汗,入淡竹叶、小麦同煎。
卷之十 劳瘵治法
温金散
治积劳,咳嗽喘闷,咯痰中有血。
甘草(生用) 黄芩 桑白皮 防风(去叉) 杏仁(去皮尖,以五味各一两,米泔浸一宿,取出握干,略炒) 麦门冬(一分,去心) 茯神(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入黄蜡一片如指大,同煎至七分,食后热服。
卷之十 劳瘵治法
蛤蚧散
治积劳久咳失音方。
蛤蚧(一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 诃子(煨去核) 阿胶(炒)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细辛(去苗) 甘草(炙,各半两)上为末,蜜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苏合香丸
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心痛、霍乱、时气、瘴疟等方。(方见九痛门)此方盛行于世,大能安气,却外邪。凡病自内作,不晓其名者,服之皆效。最治气厥,气不和、吐利、荣卫关格甚有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