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45 页/共 103 页
白矾半夏散
治蝎螫,痛不可忍。
白矾 半夏(各等分)
上为细末。酽醋调贴之。
卷之十
五绝治法
凡魇寐、产乳、自缢、压、溺五者,令人卒死,谓之五绝。
卷之十 五绝治法
半夏散
治魇寐卒死,及为墙壁竹木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半夏(七次汤洗去滑,不拘多少)上为末。每一大豆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牡丹散
治产乳血晕,闷绝野狼狈。若口噤,则拗开灌之必效。(方见妇人门)
卷之十 五绝治法
救自缢法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强,但渐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乃稍稍止。耳内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弥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自旦至暮,虽冷亦可;暮至旦,少难。
卷之十 五绝治法
救压死方
以死人安着,将手袖掩其口鼻眼上。一食顷活,眼开,仍与热小便;若初觉气绝,而不能言,可急劈口开,以热小便灌之。打扑闷绝者,亦用此。
夫压死折伤,唯礼法君子,守岩墙垂堂之戒,固无是事。然安车良马,时有跌足奔轮;步砌临流,未免虚舟飘瓦。况行商征贾,捕猎鱼人,历涉既多,不测尤甚;其如冤雠加害,凶险劫持,打扑金疮,皆致枉夭,治之不可不急也。
鸡鸣散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迮。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肿,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能推陈致新。(方见折伤门)
卷之十 五绝治法
太岳活血丹
治男子妇人,外伤内损,狗咬虫伤,驴马扑坠,手足伤折,一切疼痛,腹中瘀血,刺胁筑心,及左摊右缓,走注疼痛,痈肿痔漏;妇人冷气入腹,血脉不通,产后败血灌注四肢,吹奶肿痛,并宜服之。
花桑枝(取如臂大者,以炭火 赤烟尽,淬于米醋中,取出焙干,一斤 栗 (一斤,栗蒲中心扁薄者,薄切晒干) 皂角刺(一斤,烧通赤,米醋内淬杀,焙干) 细墨(半斤,一半用蓖麻三两乳钵内细研,涂墨上,涂尽用薄纸裹黄泥固济令干,以火五七斤 通赤,冷地上盆盖两炊久;一半用醋化 砂二两涂尽炙干) 大黑豆(一斤,湿布揩去垢黑皮,焙干秤) 乱发(二斤,皂角水净洗,用油二斤炒,频捻看脆即止) 乳香(四两,须滴乳通明者,细研入米醋一碗熬熟)上六味为末,入乳香膏内和,杵三千下,丸如弹子大;如乳香少,更入醋糊。痛者一服一丸,轻者半丸,以无灰酒一盏、乳香一豆大,先磨香尽,次磨药尽,煎三五沸,临卧时温服,以痛处就床卧;如欲出汗,以衣被覆,仍用药涂摩损处。忌一切动风物。应妇人诸疾,服者更用当归末一钱,根据法煎服;有孕不得服。
卷之十 五绝治法
接骨散
治跌扑脚手,胫骨脆折。
水蛭(不拘多少)
上于新瓦上熬令香熟,勿令太过,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仍入麝香半钱服。折处不可手触,药行良久,觉痛,折处渐痒,如蚁 之,遂要人捻揉骨折处相接,即用杉木皮夹缚,两三日去之,骨全矣。
花蕊石散
治一切金疮,打扑伤损,猫犬咬伤。(方见失血门)
卷之十 五绝治法
救溺死法
灶中灰(两石)
上以灰堆聚,急将溺者埋灰中,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卷之十
惊悸证治
夫惊悸与忪悸,二证不同。惊悸,则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梦寐不祥,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名曰心惊胆寒,在心胆经,属不内外因,其脉必动;忪悸,则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久思所爱,遽失所重,触事不意,气郁涎聚,遂致忪悸,在心脾经,意思所主,属内所因。或冒寒暑湿,塞闭诸经,令人忽忽若有所失,恐恐如人将捕,中脘忪悸,此乃外邪,非因心病。况五饮停蓄,闭于中脘,最使人忪悸,治属饮家。除饮悸与外内因所治各见本门,惊悸治方备列于后。
卷之十 惊悸证治
温胆汤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 白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镇心丹
大治惊悸。(方见狂证门)
小定志丸
治心惊胆慑。(方见健忘门)
卷之十 惊悸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