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39 页/共 103 页
治一切金疮,打扑伤损,猫犬咬伤,并于伤处糁敷;或内损血入脏腑,壅溢作衄;及妇人产后,败血不散。
花蕊石(细研,一斤) 上色硫黄(研细,四两)上二味,拌匀入藏瓶中,以纸筋捣黄泥固济,候干,焙令热透,以砖藉,用白炭一秤,顶上发火烧灰尽,候冷,取出再研极细。诸脏伤,及妇人产后瘀血不行,并用童子小便温酒调一二钱匕,取瘀血即效。
卷之九 不内外因证治
白芨散
治鼻衄立效。
白芨(不拘多少)
上为末。冷水调,用纸花贴鼻HT 中。一法,用黄胶汤令软,贴鼻HT 中。
卷之九
三因吐血证治
病者诸血积聚,合发为衄,而清气道闭,浊道涌溢,停留胸胃中,因即满闷,吐出数斗至于一石者,名曰内衄;或因四气伤于外,七情动于内,及饮食房劳,坠堕伤损,致荣血留聚膈间,满则吐溢,世谓妄行。
桂枝栝蒌根汤
治伤风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五苓散
治伤暑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除湿汤
治伤湿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卷之九 三因吐血证治
金屑丹
治三因吐血;及衄血下血,一切血溢妄行。
叶子雌黄上一味,为粗末,入枣肉内,线系定,满着汤煮,用黑锡对雌黄斤两,熔作汁,倾入汤,煮一日,添汤候冷,取出雌黄洗净,干研为细末,却以煮药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黑锡煎汤下。
卷之九
伤胃吐血证治
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
卷之九 伤胃吐血证治
理中汤
能止伤胃吐血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方证广如《局方》,但不出吐血证,学人当自知之。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白姜(炮,各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或只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方见《养生必用》。
卷之九
肺疽吐血证治
病者因饮啖辛热,热燥伤肺,血得热则溢,因作呕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
伤于腑,则属胃;伤于脏,则属肺。
上以此分,不可不究。
卷之九 肺疽吐血证治
二灰散
治肺疽吐血并妄行。
红枣(和核烧存性) 百药煎( ,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卷之九
折伤吐血证治
病者因坠闪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治之各有方。
卷之九 折伤吐血证治
加味芎汤
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卷之九
折伤瘀血证治
病者有所坠堕,恶血留内,或因大怒,汗血 温,停蓄不散,两胁疼痛,脚善 ,骨节时肿,气上不下,皆由瘀血在内。治之各有方。
卷之九 折伤瘀血证治
鸡鸣散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推陈致新,治折伤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