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初生诸疾门 - 第 8 页/共 9 页
小儿脐肿,出汁不止,白矾烧灰敷之。
小儿脐湿,不早治,成脐风,或肿赤,或出水,川当归末敷之。
一入麝香少许。
一用胡粉等分,试之最验。若愈后,因尿入复作,再敷即愈。
治小儿脐中生疮,桑汁傅乳上,使儿饮之。 【《千金方》,下同】
又饮羖羊乳及血。
治小儿风脐作恶疮,历年不瘥:取东壁上土敷之,大佳;若汁不止,烧苍耳子粉之。
又用干蛴螬虫末粉之,不过四五度瘥。
小儿脐不合,取车辖脂烧灰,日一敷之。
又烧蜂房灰为末敷之。
小儿脐中生疮,烧甑带灰,和猪膏敷之。
小儿脐赤肿:杏仁半两,猪颊车髓十八铢,先研杏仁如脂,和髓敷脐中肿上。
小儿脐疮久不瘥者:马齿菜烧研敷之。
小儿脐肿;荆芥煎汤洗净,以煨葱刮薄,出火毒,贴之即消。 【《海上方》】
小儿脐疮出汁久不瘥:虾蟆烧末敷之,日三,甚验。一加牡蛎等分。 【《外台》】
小儿脐汁出,赤肿:白石脂末熬温扑之,日三度,勿揭动。 【《韦宙独行方》】
婴儿脐肿,多因伤湿:桂心炙热慰之,日四五次。 【《姚和众方》】
小儿脐疮久不合者,黄蘗末涂之。 【《子母秘录》】
初生小儿脐汁不干:用绵茧、乱发烧灰掩之。 【《穷乡便方》,下同】
小儿肚脐突出:用原断脐带并艾叶同烧灰,以油胭脂调搽,即安。
小儿脐汁不干;用绵裹落下脐带烧研一钱,入当归头末一钱,麝香一字,掺之。 【《全幼心鉴》】
小儿断脐:即用清油调发灰傅之,不可伤水,脐湿不干,亦傅之。 【《本草纲目》】
治小儿初生脐未落时,肿痛水出:取故绯绢烧灰,研细末傅之。 【《卫生总微》,下同】
又以绵烧灰,研为细末傅之,新旧皆可。
小儿肚脐突出半寸许,此气旺不收也,若不急安之,往往变为角弓反张。方用茯苓一钱,车前子一钱,甘草二分,陈皮三分,通草三分。如无通草,灯心一团。共煎汤灌之。一剂即安,神方也!【《石室秘录》,下同】
小儿初生,脐汁不干:用车前子炒焦为细末,敷之即干,神效。
初生小儿胎热,或身体黄者:以真牛黄一豆大,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钱氏小儿方》】
初生小儿五七日有热证不已,只以益元散时时灌之。 【《伤寒心镜》】
小儿胎热:黑豆二钱,甘草一钱,入灯心七寸,淡竹叶一片,水煎服。 【《全幼心鉴》,下同】
小儿初生七八日,大小便血出,乃热传心肺,不可服凉药,只以生地黄汁五七匙,酒半匙、蜜半匙和服。
小儿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乃受胎未足也。用早白米粉扑之,肌肤自生。 【《圣济方》】
小儿初生,遍身如鱼脬,又如水晶,破则成水流:以密陀僧生研擫之,仍服苏合香丸。【《救急方》】
治儿初生,儿血凝,皮肉不敛,哭无声,不吮乳:以胡粉研细,酒和涂之,干即再涂。【《卫生总微》,下同】
又以白僵蚕为末,煎汤,通寒温浴之。
小儿胎寒好啼,昼夜不止,因此成癎:当归末一小豆大,以乳汁灌之,日夜三四度。 【《肘后方》】
小儿胎寒,腹痛汗出:用衣中白鱼二七枚,绢包,于儿腹上回转摩之,以愈为度。 【《圣惠方》】
治小儿忽患腹痛,夭矫汗出,名曰胎寒。煮梨叶浓汁七合,可三四度饮之。 【《千金方》】
小儿初生头热鼻寒者:天南星炮为末,水调贴顖上,炙手焚之。 【《危氏得效方》】
小儿初生,面青身冷口噤,乃胎寒也。用白僵蚕、木香、肉桂、陈皮、槟榔、甘草炙各五分,水煎取汁,以绵蘸入儿口中。【《入门》】
又以当归为末,每用一小豆许,乳汁调下,日二夜一。儿大添之。 【《卫生总微》,下同】
又以柏子仁为末,每服一钱半,温水调下。
小儿五十日以来,胎寒腹痛,躽啼弄舌,微热而惊,此癎疾也。猪肾一具,当归一两焙,以清酒一升煮七合,每以杏仁大与咽之,日三夜一。【《圣惠方》,下同】
小儿躽啼,惊癎腹满,大便青白色:用柏子末,温水调服一钱。
小儿躽啼,面青腹强,是忤客气。马粪一团绞汁灌之。 【《圣济总录》】
小儿满月,百日内发寒啼者:用车前子、元胡索、小茴、猪苓、泽泻、钓藤各三分,赤茯苓、木通各四分,甘草一分,灯心煎,半饥服。如药不便。用灯心火爆四花穴,即脐上下左右。【《穷乡便方》】
小儿夜啼,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 【《生生编》,下同】
小儿夜啼:黑牵牛末一钱,水调敷脐上,即止。
小儿夜啼:用小儿初穿毛衫安放瓶内,自不哭也。
小儿夜啼:取井边草私着席下,勿令母知。
小儿夜啼:乳香一钱,灯花七枚为末,每服半字,乳汁下。 【《圣惠方》,下同】
小儿惊啼:白玉二钱,寒水石半两为末,水调涂心下。
小儿夜啼:猪屎烧灰淋汁浴儿,并以少许服之。
小儿夜啼:明镜挂床脚上。
小儿腹痛夜啼:牛黄一豆许,乳汁化服,仍书田字于脐下。
小儿夜啼:死人朽棺木烧照即止。
小儿腹痛夜啼:树孔中草暗着户上,即止。
小儿夜啼:取鸡窠草安席下,勿令母知。猪窠中草亦可。
治小儿夜啼;写: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烧灰吞之,男左一本,女右一本。【刘氏方】
治小儿夜啼不已,医所不治者:取狼屎中骨烧灰为末,水服如黍米大二枚。 【《千金方》,下同】
治小儿惊啼:取鸡屎白熬末,以乳服之佳。
又酒服乱发灰。
又车辖脂如小豆许,内口中及脐中。
又腊月缚猪绳,烧灰服之。
小儿夜啼:以妊娠时食饮偏有所思者物,以此哺儿即愈。
又取伏龙肝交道中土各一把,治下筛,水和少许饮之。
又取马骨烧灰,敷乳上饮儿,啼即止。
小儿惊啼:乱油发烧研,乳汁或酒服少许,良。
小儿惊啼,啼而不哭,烦也;哭而不啼,躁也。用蝉蜕二七枚去翅足为末,入朱砂末一字,蜜调与吮之。【《活幼口议》】
小儿惊啼,发歇不定:真麝香一字,清水调服,日三。 【《广利方》】
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食疗》】
小儿夜啼:用凉膈调益元散,肚饥临睡服。 【《伤寒心镜》】
小儿夜啼:五倍子末津调,填于脐内。 【《杨起简便方》】
小儿夜啼:取烧尸场土置枕边。 【《集简方》】
小儿一百二十日内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用后截,为末,分四服,钓藤汤调灌之。【《心鉴》】
小儿夜啼:刘季奴半两,地龙炒一分,甘草一寸,水煎灌少许。 【《圣济总录》,下同】
小儿夜啼:马蹄末敷乳上饮之。
小儿客忤夜啼:用本家厨下烧残火柴头一个,削平焦处,向上朱砂书云:拨火杖,拨火杖,天上五雷公,差来作神将!捉住夜啼鬼,打杀不要放。急急如律令!书毕勿令人知,安立床前脚下,男左女右。【《岣嵝神书》】
小儿夜啼:甑带悬户上,即止。 【《子母秘录》,下同】
小儿惊啼,状如物刺:用猬皮三寸烧末,敷乳头饮儿。
小儿夜啼:取伏龙肝末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菉豆大,每服五丸,桃符汤下。【《普济方》,下同】
小儿夜啼:以白花蛇目睛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
小儿惊热,夜卧多啼: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为末,每服一字,犀角磨水调下。
小儿夜啼:硫黄二钱半,铅丹二两,研匀瓶固煅过,埋土中,七日取出,饭丸黍米大,每服二丸,冷水下。
小儿惊啼:黄芩、人参等分为末,每服一字,水饮下。
小儿夜啼:前胡捣筛,蜜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六丸,以瘥为度。
小儿夜啼,惊热:用人耳塞石莲心、人参各五分,乳香二分,灯花一字,丹砂一分为末,每薄荷汤下五分。
小儿夜啼:人参一钱半,黄连炙一钱半姜汁炒,甘草半钱,竹叶二十片,作二服,加姜煎。【《平治会萃》】
小儿夜啼:用大虫眼睛一只为散,以竹沥调少许与吃。 【《姚和众方》】
小儿初生,三日内啼哭,腹内响,打屁,阴囊稀,名为盘肠气。用车前子、防风各三分,薄荷、甘草各一分,元胡子、木通各四分,蝉壳五只,水洗去头足,如唇红目赤加宣黄连二分,灯心一丸,同煎服。【《穷乡便方》】
小儿夜啼:蝉蜕二十个去头足,灯花三分,乳香末一钱,竹叶炙过为细未,唾丸,入小儿脐,以旧膏药封之。【《身经通考方》,下同】
治小儿夜啼:用神前烛花研碎,无根水下。
小儿血眼:儿初生艰难,血瘀眦睚,遂溅渗其睛,不见瞳人,轻则外泡赤肿,上下弦烂,用杏仁二枚,去皮尖嚼,乳汁三五匙,入轻粉少许,蒸熟绢包,频点;重者加黄连、(石卜)硝最良。 【《全幼心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