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初生诸疾门 - 第 6 页/共 9 页

藿香正气散 治小儿伤寒发呕。   甘草五分 藿香 厚朴姜制 半夏 陈皮 苍朮米泔水浸一宿,取出麸皮炒,各七分半  右作一服,用水一锺,生姜三片,煎至五分,不拘时服。《育婴家秘》曰:如有汗,去苍朮,用白朮。又加有白茯、白芷、桔梗、腹皮、紫苏。   益脾散 治小儿吐泻虚弱,调理脾胃。  人参 白朮土炒 白茯苓各一钱 陈皮 厚朴各七分 木香 甘草炙,各三分  右作二服,用水一锺,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五分,食前服。《幼科全书》曰:加苏子,去白朮,治噤风。   麝香散 治小儿撮口胎热。   麝香 丹砂各二钱 蛇蜕皮一尺,炙  右为细末,每用一字,唾调,涂唇上。   丹砂丸 治小儿脐风撮口。   丹砂 麝香 牛黄各二钱半 半夏 丁香 白附子 铁粉 天麻 南星  右为细末,煮粳米饭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用荆芥汤不拘时下。   定命散 治小儿撮口,吐白沫。   川乌尖三个,生用 赤足蜈蚣半条,酒浸炙黄色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每服半字,用金银薄荷汤调服,不拘时。   立圣散 治小儿口噤不开,不收乳食。  干蜘蛛一枚,去口足,用新竹沥浸一宿,炙干焦用 干蝎梢七个 腻粉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一字,乳汁调与服,时时灌之。   瓜蒂散 治小儿口噤。   瓜蒂七枚 全蝎一枚,炒 赤小豆十四粒  右为细末,每服一字,米汤调服,以吐为度。   五福化毒丹 治小儿上焦有热,胎热胎毒,口舌生疮。  黑参一两 桔梗去芦,八钱 赤茯苓 人参 马牙硝各五钱,另研 青黛 甘草各一钱 麝香五分,另研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每服半丸,用薄荷汤,不拘时化服。   锦灰散 治小儿七日脐风发肿。   锦帛烧灰,一钱 雄鼠粪七枚,两头尖者是,炒 麝香少许  右为末,捣枣肉为膏,封裹脐上。   白龙散 治初生小儿脐风。   天浆子一枚 僵蚕一枚,直者 腻粉少许  右同为末,每服一字,用薄荷汤调服,不拘时。   一字金 冶初生小儿七日之外,忽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  僵蚕去丝,四两 威灵仙去芦 明矾生用 生甘草各二钱 细辛一钱  右为末,每用半钱,煎荆芥汤,调涂两牙关内。   封脐散 治小儿脐疮湿肿烂。   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帛灰四灰同研 南星 白蔹 当归 赤小豆 五倍子为末 血竭 龙骨 赤石脂煅 海螵蛸 百草霜 胭脂同研  右,各等分为末,拌匀,再研极细,每用一字,如湿干掺,干用清油调涂脐上。   白矾散 治小儿脐疮不干。   白矾枯 龙骨各等分   右为末,掺敷脐中。   神效散 治小儿风脐水脐肿烂。   黄连 郁金 黄蘗各一钱 轻粉二分半 白矾五分,枯用  右,同为末,以葱煎汤先洗净,然后用药掺脐上,日三四次。   至圣保命丹 治小儿胎惊胎风内吊,腹肚坚硬,夜多啼哭,急慢惊风,目睛上视,手足搐掣,角弓反张,涎痰壅盛,一切急慢惊风,并皆治之。  全蝎十四个 僵蚕直者炒 附子 天南星炮 朱砂 麝香各一钱 防风 天麻各二钱 蝉蜕去泥,一钱 金箔十片为衣  右为细末,以粳米炊饭取中心软者,捣和为丸,每一两作四十丸,每服一丸,金银薄荷汤,或钓藤灯心汤,不拘时化下。《幼科发挥》曰:加琥珀三分。《婴童百问》曰:加人参、白茯苓各二钱。《片玉心书》曰:有热,加牛黄、脑子、蓬砂;又曰:加羌活二钱。此药常服,镇心化痰。   全蝎散 治胎惊,宁神定志。   全蝎十四个,去毒,用薄荷汁浸炙 僵蚕炒,五钱 茯神 天花粉 苦梗去芦 天麻炮 远志肉 羌活 生甘草各三钱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捻作饼子,每服半饼,用金银薄荷汤化下,不拘时。   犀角散 治小儿客忤,惊啼壮热。   犀角 麦门冬 钓藤 丹砂各二钱五分 牛黄半分 麝香少许  右同为细末,每服半钱,用薄荷汤调服,不拘时。   白芍药汤 治小儿胃寒腹痛,至夜多啼。  白芍药一两半,煨 泽泻七钱 白朮五钱 桂心二钱半 当归一钱半 干姜煨,二钱 甘草三钱,炙  右銼碎,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煎至五分,空心服。   木通散 治小儿肝心有热惊悸,用此药泻肝风,降心火,利惊热。  羌活 山栀子各二钱 大黄煨 木通 甘草 赤茯苓各一钱  右銼碎,每服二钱,紫苏叶些少,用水一盏,煎至五分,不拘时服。  又方 治小儿急惊,宜与此药,通其心气,袪除风邪。  木通 石菖蒲 防风 枳壳 全蝎炒 木香 僵蚕炒 甘草 天南星炮,各等分  右銼碎,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煎至五分,生姜三片,同煎亦可,不拘时服。   朱砂丸 治小儿口眼喎斜,筋脉牵引。  朱砂研,五钱 全蝎炒 天麻 白附子炮 僵蚕直者,炒去丝嘴 干姜炮 牛黄各五分 麝香一分  右为末,粳米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用薄荷汤,不拘时化服。   全蝎散 治小儿口眼喎斜,语言不清。  全蝎炒 川芎 黄芩 僵蚕炒 赤芍药 甘草 朱砂 南星汤泡去皮脐焙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生姜汤,不拘时调服。   宽气饮 治小儿风痰壅满,风伤于气,不能言语。  枳壳去穰,一两 人参去芦,五钱 明天麻 僵蚕炒去丝嘴 羌活 甘草炙,各三钱  右銼碎,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五分,不拘时服。   补肾地黄丸 治小儿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不充,顖缝不合,体瘦力弱。  熟地黄酒酒浸焙干 牛膝酒浸焙 鹿茸蜜涂炙 山茱萸酒浸蒸透,去核取皮 干山药各五钱 牡丹皮洗净 白茯苓各三钱 泽泻二钱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空心,用盐荡或温酒任下。   调元散 治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顖开解。  干山药五钱 人参 白朮 白芍药 当归 茯神 白茯苓 熟地黄 黄芪各二钱半 炙甘草 川芎各二钱  右判碎,每服二钱,用水二锺,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比金膏 治小儿惊癎。   人参 琥珀 白茯苓 远志肉姜制焙 朱砂 天麻 川芎 菖蒲 南星姜汁浸,各二钱 麝香一字 青黛一钱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煎金银薄荷汤磨化,不拘时服。   酿乳方 解胎中受热,生下面赤,眼闭不开,大小便不通,乳食不能进。  泽泻一两二钱 猪苓 赤苓 花粉各七钱半 生地黄一两 茵陈 甘草各五钱  右銼碎,每服一两,用水一锺,煎至八分,食远,令乳母捻去宿乳,却服此药。   生地黄汤 治小儿生下遍体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小便不通,乳食不进,啼叫不止。此胎黄之证,皆因母受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证,宜服此,略与小儿服之。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天花粉各等分  右銼碎,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食后服。《幼科全书》加赤茯苓、猪苓、泽泻、木通、甘草、茵陈。   是斋白朮散 治小儿积热,吐血咳血。若因饮食过度,负重伤,胃吐血者,最宜服之。  白朮二两 人参 白茯苓 黄芪蜜炙,各一两 柴胡二钱五分 山药 百合去心,各七钱 甘草半两,炙 前胡二钱半  右銼碎,每服五钱,水一锺,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五分,食远服。   消食丸 又名消乳丸。消积滞,化乳食。  砂仁 橘皮炒 三棱炒 莪朮炒 神曲炒 麦芽炒 甘草炒,各半两 香附子炒,一两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食远白汤送下。量儿大小加减。《婴童百问》曰:有丁香五分,枳壳、槟榔、乌梅各半两,用紫苏汤下。常服宽中快气。   木香丸 治乳积、食积、气积。   木香 蓬朮 砂仁 青皮去白 朱砂细研 代赭石煅研,各二钱 巴豆肉研,纸压去油净 大丁香各一钱  右为细末和匀,飞白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风干,每服三五丸至十丸,乳伤乳汁下,食伤米饮下,不拘时。   凉膈散 治小儿脏腑积热,口舌生疮。  连翘 甘草 黄芩 川大黄 (石卜)硝 栀子 薄荷叶各等分  右銼碎,每服五钱,竹叶五叶,蜜少许,煎至五分,食后服。   稀涎散 【《儒门事亲》,下同】  小儿痰壅,用此吐之。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弦,称一两炙用之 绿矾 藜芦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二钱,斡开牙关,浆水调下灌之。   碧云散 治小儿惊风有涎,用此吐之。  胆矾五钱 粉霜一钱 铜青 轻粉各一分  右研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用之。如中风,用浆水调服。   防风通圣散 治小儿风热涎嗽。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去根不去节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 甘草 桔梗各二两 滑石三钱 荆芥 白朮 山栀子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涎嗽,加半夏五钱,生姜制过。   黄连解毒汤 治小儿胎热牙疳。   黄连 黄蘗 黄芩 大栀子各等分   右銼为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之。   三黄丸 治证同前。   大黄 黄芩 黄蘗各等分   右为末,水丸,每服三十丸,水下。一方,去黄芩,用黄连。   定志丸 安魂定魄之药。   柏子仁 人参 茯苓 远志去心 茯神 酸枣仁  右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   枳朮丸 治气不下降,胸膈满闷。   枳实麸炒 白朮各半两   右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送下。   黄连解毒汤 【《幼科全书》,下同】  治小儿胎热。  黄连 甘草 人参 木通 连翘 生地黄 川芎 陈皮  右灯心三茎,薄荷少许,水煎服。   匀气散 治小儿胎寒。   桔梗 陈皮各一钱 砂仁 茴香炒,各五分 白芍炮,二分半 粉草炙,四分 木香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匙,枣汤调下。   平和饮子 治小儿变蒸重者。   人参五分 白茯去皮,一钱 炙甘草五分 煨升麻二分  右,水煎服。禀受虚者,加白朮一钱。张景岳曰:小儿于三月后,每三日进一服,可免百病。百日内宜服之。   调气散 治变蒸吐泻,或不乳而多啼。  木香 香附子 炙厚朴 人参 陈皮 藿香 甘草  右,水煎服。   木香散 治小儿不乳,及胎中受寒。  木香 干姜 茯苓 甘草 木瓜 丁香 陈皮  右等分为细末,水煎,每服一字,绵蘸滴与之。   撮风散 治小儿脐风撮口、噤口。   全脚蜈蚣一条,去足炙令焦 蝎梢五个,去毒 麝香少许 直僵蚕七个,炒去嘴  右为细末,每用一字,以猪乳和之,滴入口中即开。   控痰散 治风噤。   蝎梢 铜青各五分 朱砂一钱 腻粉一钱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每服一字,腊茶清调下,吐去风痰。   加减龙胆汤 治小儿内热。   龙胆草 柴胡 黄芩 麦门冬 防风 桔梗 赤芍 茯苓 甘草 大黄煨减半  右,水煎服,得下即止。一方用前胡。   理中汤 治小儿胎寒。   人参 白朮 干姜煨,各等分 炙甘草半之  右,水煎服。此药性热,所以治寒。若为丸,炼蜜为之,临时捣丸,百沸汤吞下,欲其速化。   安神丸 治小儿心烦不寐。   黄连去根须,二钱 石菖蒲 远志去心,各二钱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 山栀仁炒,各二钱 茯神八钱 共为末,粟米糊和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   调元汤 此治虚热之圣药也。   黄芪炒,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炙,二分半 白芍五分  右,水煎服。《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此之谓也。一方无白芍。   全蝎散 下儿之痰,平时可用。   全蝎二十四个 僵蚕二十四个 白附子一钱 南星一两 甘草 天麻 朱砂各二钱半 川芎一钱半  右为末,姜汤下。热甚,如薄荷汤下。   蝉花散 【《普济方》】  治小儿夜啼不止,状若鬼祟。  蝉蜕一个,用下半截 为末一字,薄荷汤入酒少许,调下。或者不信,将上半截为末,前汤调下,即复啼也。古人立方,莫知其妙。《婴童百问》曰:用蝉蜕四十九个为极细末,名安神散,分作四服,用钓藤汤送下。   升麻葛根汤 【《卫生宝鉴》,下同】  治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  升麻 甘草 白芍药各十两 葛根十五两  右四味銼碎,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稍热服,不以时,日二三服。   涂唇膏 治襁褓小儿咳嗽吐乳,久不愈。  石爇子一味,不拘多少 为末,每用一捻,蜜少许调涂儿唇上,日三五次,不拘乳食前后。   玉液散 治小儿呕逆吐利,霍乱不安,烦噪不得卧,及腹胀小便赤,烦渴闷乱,或伤寒疟病。  丁香一钱 藿香半两 桂府滑石四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清泔水半盏调下,冷服。   全蝎散 治胎惊胎癎诸惊。   全蝎一个,焙 琥珀 辰砂各少许 为末,麦冬汤调下一字。   独活汤 治胎惊,发散风邪。   羌活 独活各二钱 槟榔 天麻 麻黄去节 甘草各一钱  右銼散,每服一钱,白水煎服。滓加天南星末,蜜调,贴顖上。   二陈汤 此药性平,寒热通用。   陈皮 半夏姜汁泡七次 白茯苓 甘草 水一锺,生姜三片引。呕吐加白朮、煨干姜。此二味呕吐必用之药也。挟热而吐者,加煨干姜、炒黄连。伤食加神曲、炒麦芽,砂仁、香附子、山楂。此五味消导必用之药也。   理中丸 治小儿胎寒。   人参 白朮 炙甘草 干姜 砂仁 藿香 乌梅 附子 猪苓 泽泻 为末,米饮为丸。   酿乳当归散 【《育婴家秘》,下同】  治小儿胎寒,生下外感,乳母服之。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香附炒 炙草各等分 桂心 煨姜各减半 (口父)咀水煎,食后服。少顷,捻去宿乳,与儿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