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 - 第 9 页/共 26 页
顔子箪瓢非乐也忘也
孟子知言则便是知道
夷惠圣人传者之误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
思与乡人处此孟子拔本塞源
庾公之斯取其不背学而已
杨墨皆学仁义而流者也墨子似子张杨子似子夏伊尹不可【一本无此字】言蔽亦是圣之时伯夷不蔽于为己只是隘
孔子免匡人之围亦苟脱也
四端不言信信本无在在易则是至理在孟子则是气子产语子太叔因其才而教之
序卦非易之蕴此不合道【韩康伯注】
仰之弥高见其高而未能至也钻之弥坚测其坚而未能达也此顔子知圣人之学而善形容者也
义之精者须是自求得之如此则善求义也
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圣人所欲不逾矩既欲迁社而又以为不可欲迁是则不可为非矣不可是则欲迁为非矣然则圣人亦有过乎曰非也圣人无过夫亡国之社迁之礼也汤存之以为后世戒故曰欲迁则不可也记曰防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又曰亳社北牖使阴明也春秋书亳社灾然则皆自汤之不迁始也
五亩之宅【田二亩半郭二亩半耕则居田休则居郭】三易再易不易【三易三百亩三嵗一耕再易二百亩二嵗一耕不易嵗嵗耕之此地之肥瘠不同也】
古者百步为亩百亩当今之四十一亩也古以今之四十一亩之田八口之家可以无饥今以古之二百五十亩犹不足农之勤惰相悬乃如此
古之时民居少人各就高而居中国虽有水亦未为害也及尧之时人渐多渐就平广而居水泛滥乃始为害当是时龙门未辟伊阙未拆砥柱未凿尧乃因水之流滥而治之以为天下后世无穷之利非尧时水特为害也盖已乆矣上世人少就高而居则不为害后世人多就下而处则为害也
四凶之才皆可用尧之时圣人在上皆以其才任大位而不敢露其不善之心尧非不知其不善也伏则圣人亦不得而诛之及尧举舜于匹夫之中而禅之位则是四人者始怀愤怨不平之心而显其恶故舜得以因其迹而诛窜之也
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若具庆者可矣
今人以影祭或画工所传一髭发不当则所祭已是别人大不便
今之税实轻于什一但敛之无法与不均耳
有一物而相离者如形无影不害其成形水无波不害其为水有两物而必相须者如心无目则不能视目无心则不能见
古者八十丝为一升斩衰三年则是二百四十丝于今之布为已细丝麻十五升则是千有二百丝今盖无有矣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之仕者为人今之仕者为已古之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今之强有力者将以为乱
方今有古之所无者二兵与释老也
言而不行是欺也君子欺乎哉不欺也
泛乎其思不若约之可守也思则来舍则去思之不熟也
二经简编 后分者不是
诗大率后人追作马迁非
圣人于忧劳中其心则安静安静中却有至忧
圣人之言逺如天贤者小如地
天之付与之谓命禀之在我之谓性见于事业【一作物也】之谓理
事君有犯无隐事亲有隐无犯有时而可分
治必有为治之因乱必有为乱之因
受命之符不足怪
射则观其至诚而已
学行之上也名誉以崇之皆杨子之失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言其声之不和与已不同视其所以观人之大槩察其所安心之所安也
子絶四毋自任私意毋必为毋固执毋有已
居是邦也不非其大夫此理最好
出入可也出须是同归
博施济众仁者无穷意
知和而和执辞时不完
无欲速心速七年理速
养亲之心则无极外事极时须为之极莫若极贵贵之义莫若极尊贤之冝
发于外者谓之恭有诸中者谓之敬
诚然后能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能诚
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一本云李邦直云不欺之谓诚便以不欺为诚徐仲车云不息之谓诚中庸言至诚无息非以无息能诚也或以问先生先生曰云云】
赞马迁巷伯之伦此班固防词
石奢不当死然纵法当固辞乞罪不罪他时可以坚情出践更钱此最义【一作最没义】
易爻应则有时而应又逺近相感而悔吝生
王通家人卦是【易传言明内齐外非取象意疑此是字上脱一不字也】
诗序必是同时【一作国史】所作然亦有后人添者如白华只是刺幽王其下更解不行緜蛮序不肯饮食教载之只见诗中云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便云教载絶不成言语也又如高子曰灵星之尸也分明是高子言更何疑
文王望至治之道而未之见若曰民虽使至治止由之而已安知圣人二南以天子在上诸侯善化及民安得谓之至其有不合周公之心固无此设若有不合者周公之心必如是勤劳
五世依约君子小人在上为政其流泽三四世不已五世而后斩当时门人只知辟杨墨为孟子之功故孟子发此一説以推尊孔子之道言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孔子流泽至此未五世其泽尚在于人予则私善于人而已
邪説则终不能胜正道人有秉彞然亦恶乱人之心无耻之耻【注是】
行之不着如此人多若至论虽孔门中亦有由而不知者又更有不知则不能由
送死天下之至重人心苟能竭力尽此一事则可以当天下之大事养生人之常此相对而言若舜曽子养生其心如此又安得不能当大事【人未有自致必也亲防乎】
王者之诗亡雅亡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
仁言为政者道其所为仁声民所称道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养气以心为主若言失中心不动亦不妨
一言而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言由之见信如此刑法国人尚可信其他可知
若臧武仲之知又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合此四人之偏文之以礼乐方成圣人则尽之矣
先进于礼乐质也后进于礼乐文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下则史孔子从之矫枉欲救文之弊然而吾从周此止文一事又有不从处乗商之辂
中庸首先言本人之情性次言学次便言三王酌损成王道余外更无意三王下到今更无圣人若有时须当作四王王者制作时用先代之宜世者今也法当用周礼自汉以来用
有爱人之心然而使民亦有不时处此则至浅言当时治千乗之国若如此时亦可以治矣圣人之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句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时便即是浅近去
齐经管仲覇政之后风俗尚权诈急衣食鲁之风俗不如此又仲尼居之当时风俗亦甚美到汉尚言齐鲁之学天性只説风俗若谓圣贤则周公自不之鲁太公亦未可知又谓齐经田常弑君无君臣上下之分也不然
色难形下面有事服劳而言服劳更浅若谓谕父母于道能养志使父母説却与此辞不相合然推其极时养志如曽子大舜可也曽元是曽子之子尚不能
在邦而已心无怨孔子发明仲弓使知仁字然舜在家亦怨周公狼跋亦怨【又引文中子】
不有祝鮀之佞与宋朝之美【才辨】难免世之害矣
当孔子时传易者支离故言五十以学易言学者谦辞学易可以无大过差易之道惟孔子无大过
诗书统言执礼人所执守
贤者能逺照故能避一世事其次避地不居乱邦不愧屋漏则心安而体舒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此非自得也勉而能守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以勉中人之学也
经所以载道也器所以适用也学经而不知道治器而不适用奚益哉【一本云经者载道之器须明其用如诵诗须逹于从政能専对也】
今之学者岐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
夫内之得有浅深外之来有轻重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二程遗书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遗书卷七
宋 朱子 编
【此卷间有不可晓处今悉存之不敢删去】
与人为善
始初便去性分上立【晦叔】
猎自谓今无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日萌动复如前矣后十二年因见果知未【一本注云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
周公不作膳夫庖人匠人事只会兼众有司之所能有田即有民有民即有兵乡遂皆起兵
禅学只到止处无用处无礼义
槀鞂大羮鸾刀须用诚相副
介甫致一
尧舜知他几千年其心至今在
心要在腔子里
体道少能体即贤尽能体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