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 - 第 8 页/共 26 页

鬼是往而不反之义   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俨然即之温言厉佗人温则不厉俨然则不温惟孔子全之   大圭黄钟全冲和气   李宏中力田养亲   节嗜欲定心气【即是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便和无疾】   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经只言一止观】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一本此下云二之则不是】人自孩提圣人之质已完只先于偏胜处发【或仁或义或孝或弟】觉悟便是信   自幼子常视无诳以上便是教以圣人事   人之知思因神以发   成已须是仁推成已之道成物便是智   怒惊皆是主心不定【不迁怒】   非礼不视聴言动积习尽有功礼在何处   去气偏处发便是致曲去性上脩便是直养然同归于诚【一此章连人自孩提章下为一章】   不有躬无攸利不立已后虽向好事犹为化物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巳立后自能了当得天下万物   地不改辟民不改聚只脩治便了   饥食渇饮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废天职忠信进徳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脩立在人   日月隂阳发见盛处   月受日光【父子】龙敏【挝鼓】   鼓动万物圣人之神知则不可名   凡物参和交感则生不和分散则死   凡有气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   气有偏胜处【胜一作盛】   二气五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理人须要复其初元气防则生圣贤理自生   天只主施成之者地也   须要有所止【止于仁止于孝止于大分】   有形总是气无形只是道   咸六四言贞吉悔亡言感之不可以心也【不得只恁地看过更留心】存养熟后泰然行将去便有进   艮卦只明使万物各有止止分便定【艮其背不获其身不见其人】曽子疾病只要以正不虑死与武王杀一不辜行一不义得天下不为同心   百官万务金革百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皆在人其实无一事   蜀山人不起念十年便能前知   只是一个诚【天地万物鬼神本无二】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贵熟 一作乆且熟】   观天地生物气象【周茂叔看】   在帝左右帝指何帝   卜筮在精诚疑则不应【一本注云疑心防生便是不应杨子江依凭事是此理】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   勿忘勿助长必有事焉只中道上行   忠信而入忠信而出【油火上竿禁蜈蚣】   涵养着落处养心便到清明高逺【处一作意】   天下之悦不可极惟朋友讲习虽过悦无害兑泽有相滋益处【一本注云兑泽有自相滋益之意】   凝然不动便是圣人   多惊多怒多忧只去一事所偏处自克克得一件其余自正【一作止】   人少长须激昻自进中年已后自至成徳者事方可自安   致知在格物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斋戒以神明其徳   明徳新民岂分人我是成徳者事   天无形地有形【一作体】   虚心实腹   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天之生物无穷物之所成却有别   致曲不要説来大   和平依磬声玉磬声之最和平者养心   羊头山老子説一稃二米秬黍直是天地和气十分豊熟山上便有山下亦或有之   八十四声清者极吹尽清浊者尽吹极浊就其中以中声上生下生【以一作考】   霜露星之气异乎雨雪   密云不雨尚往则气散【先隂变风气随风散】   苔木气为水土始发【始一作所】   草类竹节可见 黄钟牛鸣   意言象数【邵尧夫】胎怠气【此三字一本在牛鸣下】   周茂叔穷禅客   明善在明守善在诚   复卦非天地之心复则见天地之心圣人无复故未尝见其心【无一作未尝】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一年有一年功夫】   忿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徳无徳   周南召南如乾坤   今之祭祀无乐今之乐又不可用然又却不见得缓急之节   叔一生不曽看庄列非礼勿动勿视出于天与从幼小有如是才识   夷惠其道隘与不恭乃心无罪【无一作何】   孔子所遇而安无所择自子路观孔子孔子为不恭自孔子观吾辈便隘惟其与万物同流便能与夭地同流   去健羡毋意义之与比【亲于其身为不善直是不入】   山林之士只是意欲不出   重主道也士大夫得有【一作设】重应当有主既埋重不可一日无主故设苴及其巳作主即不用苴   有庙即当有主   技击不足以当节制节制不足以当仁义使人人有子弟卫父兄之心则制梃以挞秦楚之兵矣   不应为总是罪过   诗兴起人志意   小人小丈夫不合小了他本不是恶   语黙犹昼夜昼夜犹生死生死犹古今【消息】   慎终追逺【不止为防祭】   铅铁性殊防化为金则不辨铅铁之性   民须仁之物则爱之   圣人縁人情以制礼事则以义制之   息止也生也止则便生不止则不生【艮始终万物】   不常其徳则所胜来复正常其理则所胜同化【素问】曽防漆雕已见大意故圣人与之   顔子所言不及孔子无伐善勿施劳是他顔子性分上事孔子言安之信之怀之是天理上事   大抵有题目事易合   心风人力倍平常将死者识能预知只是他不着别事杂乱兼无昏气【人须致一如此】   孔子之时事虽有不可为孔子任道岂有不可为鲁君齐君孔孟岂不知其不足与有为   人虽睡着其识知自完只是人与唤觉便是他自然理会得   诚则自然无累不诚便有累   贫子寳珠   君实笃厚晦叔谨严尧夫放旷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一作立】所造有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正】   人多昏其心圣贤则去其昏   以冨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   闻见如登九层之台   中説有后人缀缉之   观两汉已前文章凡为文者皆似   杨子之学实韩子之学华华则涉道浅   祭而立尸只是古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