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 - 第 6 页/共 26 页
执事须是敬又不可矜持太过
孟子知言正如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若自下去堂下则却辨不得
勿忘勿助长之间正当处也
顔子合下完具只是小要渐渐恢廓孟子合下大只是未粹索学以充之
学者要学得不错须是学顔子【有凖的】
参也竟以鲁得之
黙而识之不言而信存乎徳行
毛犹有伦入毫厘丝忽终不尽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众人安则不恭恭则不安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常
邢恕日三检谓亦可哀也何时不检
学射者互相防检病痛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有甚你管得我有甚我管得你教人致却太平后某愿为太平之民
右明道先生语
三王不足四无四三王之理如忠质文之所尚子丑寅之所建岁三月为一时之理秦强以亥为正毕竟不能行孔子知是理故其志不欲为一王之法欲为百王之通法如语顔渊为邦是也其法度又一寓之春秋【已后别有説】
西北东南人材不同
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气为凖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积数在先王时维此为适与度量合故可用今时则不同
物之可卜者惟与羊髀骨可用葢其坼可验吉凶李觏谓若教管仲身长在宫内何妨更六人此语不然管仲时桓公之心特未蠧也若已蠧虽管仲可奈何未有心蠧尚能用管仲之理
孟子言性当随文看不以告子生之谓性为不然者此亦性也彼命受生之后谓之性尔故不同继之以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然不害为一若乃孟子之言善者乃极本穷源之性
日月之形如人有身须有目目必面前故太阳无北观者
仁则一不仁则一
仁道难名惟公近之非以公便为仁
禅家之言性犹太阳之下置器其间方圆小大不同特欲倾此于彼尔然在太阳防时动又其学善遁若人语以此理必曰我无修无证
先生少时多与禅客语欲观其所学浅深后来更不问葢察言不如观貌言犹可以所闻强勉至于貌则不可强
气形而下者
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乆将理低看了
性不可以内外言
神是极妙之语
神【一本无】与性元不相离则其死也何合之有如禅家谓别有一物常在偷胎夺防之説则无是理
魂谓精魂其死也魂气归于天消散之意
某欲以金作器比性成形先生谓金可以比气不可以比性
唐人伎艺亦有精絶过今人处
日月谓一日一个亦得谓通古今只一个亦得
易言天亦不同如天道亏盈而益谦此通上下理亦如此天道之运亦如此如言天且弗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此直谓形而上者言以鬼神为天地矣
庄生形容道体之语尽有好处老氏谷神不死一章最隹
禅家出世之説如闭目不见鼻然鼻自在
圣人不记事所以常记得今人忘事以其记事不能记事处事不精皆出于养之不完固
陈恒弑其君夫子请讨当时夫子已去位矣【曾为大夫】人固可以前知然其理须是用则知不用则不知知不如不知之愈葢用便近二所以释子谓又不是野狐精也
二三立则一之名亡矣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以其寂然不动小则事物之至大则无时而不感
人之禀赋有无可奈何者圣人所以戒忿疾于顽释氏处死生之际不动者有二有英明不以为事者亦有昏愚为人所误以前路自有去处者
心【一作必】欲穷四方上下所至且以无穷置却则得若要真得【一作识】须是体合
有剪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养生之戒则即时谏止未有不能体道而能无思者故坐忘即是坐驰有忘之心乃思也
许渤与其子隔一窗而寝乃不闻其子读书与不读书先生谓此人持敬如此【曷尝有如此圣人】
伯淳在澶州日修桥少一长梁曾博求之民间后因出入见林木之佳者必起计度之心因语以戒学者心不可有一事
阅机事之乆机心必生葢方其阅时心必喜既喜则如种下种子
见一学者忙廹先生问其故曰欲了防处人事曰某非不欲周旋人事者曷尝似贤急廹
忘物与累物之弊等
疑病者未有事至时先有疑端在心周罗事者先有周事之端在心皆病也
较事大小其弊为枉尺直寻之病【一作论】
忘敬而后无不敬
圣人之心未尝有在亦无不在葢其道合内外体万物事神易为尸难苟孝子有思亲之心以至诚持之皆可以尽其道惟尸象神其所以祖考来格者以此后世巫觋立尸之遗意但其流入于妄伪岂有通幽明之理
死者不可谓有知不可谓无知
尝问先生其有知之原当俱禀得先生谓不曾禀得何处交割得来又语及太虚曰亦无太虚遂指虚曰皆是理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
罪已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有恐惧心亦是烛理不明亦是气不足须知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玩理以养心如此葢人有小称意事犹喜悦有沦肌浃骨如春和意思何况义【一作见】理然穷理亦当知用心缓急但苦劳而不知悦处岂能养心
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今人主心不定视心如冦贼而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当知天下无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恶也
或谓许大太虚先生谓此语便不是这里论甚大与小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人之于仪形有是持养者有是修饰者
人之于性犹器之受光于日日本不动之物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伯有为厉之事别是一理
一隂一阳之谓道道非隂阳也所以一隂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谓之变
右伊川先生语
拾遗
许渤初起问人天气寒温加减衣服一加减定即终日不换
许渤在润州与范文正胡宿周茂叔防
古人立尸之意甚髙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齐语谓某处取某处远近】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舎我其谁此是有所受命之语若孔子谓天之将防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防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防乃我防未防乃我未防我自做着天里圣人之言气象自别
张横渠谓范文正才气老成【笑指挥赵俞】
古人求法器
礼乐只在进反之间便得性情之正
孟子答公孙丑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只这里便见得是孟子实有浩然之气若他人便乱説道是如何是如何
子路亦百世之师【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右明道先生语
先生在经筵日有二同列论武侯事业谓战伐所防亦多非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之事先生谓二公语过矣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谓杀不辜以私己武侯以天子之命讨天下之贼何害
汉儒近似者三人董仲舒大毛公扬雄
右伊川先生语
二程遗书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遗书卷四
宋 朱子 编
防定夫所録
善言治天下者不患法度之不立而患人材之不成善修身【一作善言人材】者不患器质之不美而患师学之不明人材不成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师学不明虽有受道之质孰与成之
行之失莫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事之失莫甚于乱则亦治之而已矣苟非自暴自弃者孰不可与为君子
人有习他经既而舎之习戴记问其故曰决科之利也先生曰汝之是心已不可入于尧舜之道矣夫子贡之髙识曷尝规规于货利哉特于丰约之间不能无留情耳且贫富有命彼乃留情于其间多见其不信道也故圣人谓之不受命有志于道者要当去此心而后可语也【一本云明道知扶沟县事伊川侍行谢显道将归应举伊川曰何不止试于太学显道对曰蔡人鲜习礼记决科之利也先生云云显道乃止是歳登第注云尹子言其详如此】
先生不好佛语或曰佛之道是也其迹非也曰所谓迹者果不出于道乎然吾所攻其迹耳其道则吾不知也使其道不合于先王固不愿学也如其合于先王则求之六经足矣奚必佛
汉儒之中吾必以扬子为贤然于出处之际不能无过也其言曰明哲煌煌旁烛无疆孙于不虞以保天命孙于不虞则有之旁烛无疆则未也光武之兴使雄不死能免诛乎观于朱泚之事可见矣古之所谓言逊者廹不得已如剧秦美新之类非得已者乎
天下之习皆縁世变秦以弃儒术而亡不旋踵故汉兴颇知尊显经术而天下厌之故有东晋之放旷
人有语导气者问先生曰君亦有术乎曰吾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
世有以读书为文为艺者曰为文谓之艺犹之可也读书谓之艺则求诸书者浅矣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祖配之以冬至者气至之始故也万物成形于地而人成形于父故以季秋享帝而父配之以季秋者物成之时故也
世之信道笃而不惑异端者洛之尧夫秦之子厚而已孟子之时去先王为未远其学比后世为尤详又载籍未经秦火然而班爵禄之制已不闻其详今之礼书皆掇拾于煨烬之余而多出于汉儒一时之传会奈何欲尽信而句为之解乎然则其事固不可一二追复矣【明道】
人必有仁义之心然后仁与义之气睟然达于外故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也【明道】
君子之教人或引之或拒之各因其所亏者成之而已孟子之不受曹交以交未尝知道固在我而不在人也故使归而求之
孟子论三代之学其名与王制所记不同恐汉儒所记未必是也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葢天理人情于是为至舜之于象周公之于管叔其用心一也夫管叔未尝有恶也使周公逆知其将畔果何心哉惟其管叔之畔非周公所能知也则其过有所不免矣故孟子曰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孟子言舜完廪浚井之説恐未必有此事论其理而已尧在上而使百官事舜于亩之中岂容象得以杀兄而使二嫂治其栖乎学孟子者以意逆志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