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152 页/共 230 页

其中有不动身手日消得万两黄金。若是消得者。岂可如此见解。   不可从母腹中来如是邪。但会得世间法。   是则名为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乃不会。岂况佛法。祇如一大藏教。   尽是金口所宣。如来秘密。汝口里念将来。总成魔语。   岂得了。为什么不了。若了时达磨不从西来也。   祇如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又争得道无。   譬如人有一宝墬在淤泥中。勤苦累劫寻求不得。   或有一人善知宝所。直从泥中指出此宝。以示失宝之人。   失宝之人一见便识。是我本物。了无得失。   达磨西来亦复如是。不可祇是老僧是善知识邪。   遍地众生总是善知识。祇是见觉未明。不可道伊无也。若言有时。   诸人肯礼蠢蠢之徒作佛么。譬如明珠堕在泥中。   未遇其人岂有出期。有此众生。比如无情。还同顽物。   既在三衣之下。直须亲近知识。早是几生修来。始得如此。   不可却入轮回六趣去也。若是得自在底人。   论个什么镬汤炉炭刀山剑树四生六道。于中如吃美食。   若未得如是。便实受此报。一失人身。载求欲似如今者。   万中无一。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未闻谓闻。自谩自诳。   失却光阴。虚延日月。展转祇是无明檐重。乍可为俗。   随所任运。遣过时日。却乃无业。   如今作沙门每日有业。有什么业。踏底是国王地。著底是檀信衣。   食底是檀信食。骨肉是父母之体。若也不了。将何酬答。   所以言有业。祇如老僧。不可是了底人。舍此一报身。   随业而行。谁言定得。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时有僧问。   不假言句如何得知。师云。假言句尚乃不知。僧无语礼拜。   师忽一日上堂。众集定。师乃作患风势告众曰。   还有人医得老僧口么。众僧竞送药。俗士闻之。亦多送药。   师并不受。经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复云。   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老僧口。   于是斋前升座辞众。俨然端坐告终。      古尊宿语录卷之三十五。         大随开山神照禅师语录序开封郭凝述。   元德上人。自蜀挈大随老录。欲罄囊资镂板于杭。   广其说于天下。余曰。自老卢衣止不传。逮敷百年。   枝分派别。披法衣据座唱道者。不啻万数。大抵穿凿破裂。   随言取义。析文生解。求其直截根源如古尊宿者。   固未易得。今欲辟其邪而示之正。使知所趋向。   不亦难哉。然世必有一睹斯录然契而独得者。   庶乎佛日重辉。慧命不绝。于是乎书。   时崇宁四年闰二月十五日也。   大随开山神照禅师行状。   师讳法真。貌古有威。眉垂覆睫。尝闻老宿辈。   皆称为定光佛示迹。于剑南梓州盐亭县王氏家生。   族本簪缨。妙龄夙悟。决志寻师。于慧义寺。   今护圣寺竹林院是也。师圆具后。遂游南方。初见药山道吾云岩先洞。   次至岭外大沩和尚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   清苦炼行。履操不群。大沩一见乃深器之。   一日大沩问曰。阇黎在老僧此中。不曾问一转话。师云。   教某甲向什么处下口。沩云。何不道如何是佛。   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子真得其髓。从此名传岭外。   声振寰中。尔后聿旋西蜀。寄锡于天彭珊口山龙怀寺。   路傍煎茶普施三年。忽一日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山。   群峰矗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树。围四丈余。根蟠劫石。   势耸云霄。南开一门。里面虚通。不假斤斧。自然一庵。   师乃居之。比夫迦叶三峰维摩丈室。不远矣。   时人皆目之为木禅庵。师居十有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出俗。   道德弥著。声闻遐彰。知者四方不远千里。栉足函丈。   朝参暮请。虚往实归。时蜀王崇重师名。凡三诏不从。   王慕师孤风。无由一见。遂于光天元年十月十五日。   遣内侍赍紫衣师号寺额等赐师。师不受。   凡三度送至。师确意却之。王愈钦师德。再遣使出敕云。   寡人心愿。此回禅师如准前不受。乃卿之罪也。回必诛卿。   天使奉圣旨再往师处。师亦不受。天使勤恳拜礼告云。   禅师此回若更不受君命。某必受戮。愿师慈悲。   免某祸患。师不获巳受之。师既受巳。使复告师。   求回表谢恩。师云。老僧自住山来无纸墨。汝随我口传语大王。   须善保。治家治国。事无偏倾。领取传言。无令忘失。   欲求相见是何年月。使依师言。回阙奏王。王深悦。   再令天使诣山中长生侍奉师。师亦不受。复云。   老僧不为名利。须得个人作什么。天使忙然。师且权留之。   师于乾德元年己卯七月十五日斋前。辞众端坐而化。   俗寿八十六。僧腊六十六。时王闻之哀慕师。   心不胜惨怛。急宣中书令王宗寿。赍香烛备具等。到山致祭。   敕葬归塔。神异颇多不可具述。   祭文。   维乾德元年。岁次己卯。十月乙未朔。十五日己酉。   弟子扶天佐命。忠烈功臣。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太子太傅兼中书令食邑五千户嘉王宗寿。   谨以香烛茶果之奠。致祭于故神照禅师之灵。惟灵大教著龟。   释宗水鉴。传心印以悟道。握智珠以谈空。   三乘洞晓其真如。四众颇虔于精妙。自携瓶锡来驻灵山。   斥鹫岭之高僧。超人天之胜果。云臻士庶。   渴法如仰于醍醐。雨骤缁黄。得旨似沾于甘露。方化缘而大布。   何香火而或亏。盖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爰归真寂。   永断沉沦。弟子宗寿。幸以孱庸。久钦德宇。克慕出尘之益。   将隆离垢之能。岂料法舟俄登彼岸。   今则迁神巳卜归塔。行期恨无缁地之能。并写终天之诀。敢陈苹藻。   式表追攀。灵鉴澄明。伏惟尚飨。      古尊宿语录卷之三十六。      投子和尚语录。   师示众云。你诸人。来者里觅言觅语。新鲜句簇花。   四六徒口里。有可道。我老儿气力稍劣。口觜迟钝。   亦无闲言语与你。你若问我。我便随你问答。   也无玄妙可及你。亦不教你垛根。终不向上向下。   布佛有法有凡有圣。亦不存坐系缚你诸人。变现千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