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151 页/共 230 页

莫道老僧这里有佛法与你诸人说。向诸方行脚参寻知识。说个什么。   汝又领个什么。莫道礼三拜后便起近前问。若也言下便契时。   犹未是了底人。莫向口头取俊他时。人天眼目者。   非是一生两生修来。尽是沙劫功成果满始得如是。   所以向你丛林里示现下来。   祇图你今时人勤苦修行。祇恐你出家人失却人身。莫等闲过日。   老僧这里有什么佛法与你诸人说。自是你诸人上得山来云。   我修行学道。是佛向上人。且问你。佛向下人。   作什么模样。不可老僧这里有佛向上人有佛向下人来。   向诸人说邪。你若不言。我不可知你肚皮里事也。   你或若问老僧。也则随汝根树与汝说。   不可教老僧乱道得么。祇如老僧行脚时。不拣丛林有供养无供养处。   祇要看他眼目稍似根性有些些器量。   方欲过一夏或一冬。若是根性鄙劣者。三朝两日便行。   筭来参六十余员大知识。有大眼目者那无一二。   余者岂有真实知见。祇是图你诸人供养欲望福报。   你又有什么福报与伊。不可出家来空趁聚头吃饭耶。虽然如是。   四大之身谁免得。直饶心超圣境。身是凡夫。   又乃假借增修。今时人便去向里许埋没却人身。   诸人莫谩向口头里无碍。却成谤佛毁法。   见须实见闻须实闻始得。假饶说似斩钉截铁。直须时中不瞒自已始得。   一车芥子犹未点著在。来时便道我是不思议底人。   纵然除得身边粗重。犹余微细不知。粗重尚乃不知。   岂可说于解脱之法。细中之细佛尚不知。   微愚凡夫岂能测得。但是世间有者。并从颠倒所生。   欲得解脱尘劳。无过心中自省。摩诃般若。是解脱法身。   子细寻思。复是谁有谁无。老僧也不是醉凡诈圣。   祇是习气不除。上合诸佛心印。中合一切人天。下合蠢动含灵。   师僧家。披如来法服。须求出离。时不待人。光阴顷刻。   珍重珍重。   上堂。僧问。真如法界以三昧为香花。   廓周沙界亦同一家。龙门为什么无宿客。灢水为什么足虾蟆。师云。   真如法界不以三昧为香花。廓周沙界亦无家。   目前问者岂不是智渊座主耶。主云是。师云。   祇这便是灢水足虾蟆。师复云。抛却从前活计。认本源生涯。   主无语。师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   你十二时中合谈何事。还因个什么停得模样。   不可三个作队五个成群趁衣劫食邪。到处不免挠他施主坐卧。   心头难胜于檀越。直饶你跳向虚空里行。   也是国王管界。   不可将持斋奉戒随时转一卷经用答四恩三有也。又争报答得。自是诸人时中事。修行到辟支佛地。   方能消得人天供养。博地凡夫祇是异俗之形。   吃了不知惭愧。空自趁说已是他非。出言欲断人命根。   吐气便作毒蛇之行。说著自已三界无过。毁挫他人。   祇如虫蚁。若是古佛有此标牓。如今欲微效些些。   从上巳来或无此。则因何所起。如此容纵岂言清德。   若也不达本源。未免滴沥还他。改皮换骨。泥犁苦海。   谁人替得。诸人大须竭力。不得因循过日。   学禅学道则不无你诸人。且道禅有可参道有可学否。若言有学者。   无有是处。若言无学者。亦无有是处。不可颙然去也。   因地还从此去。直须打底分明。了却生死根本。   纵饶异类中受生。也终不昧已灵始得。四大合成。   祇是汝之窟宅。这边脱去那边早生。那边脱来这里早别。   作个模样。汝不思量。看阿那个是汝本来之身。   须向彼中究取。莫谩走南州北州。终无了日。光阴迅速。   珍重珍重。   上堂云。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   但以随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   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   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时僧遂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未审此个性坏不坏。师云坏。进云。恁么则随他去也。   师云。随他随他去也。僧无语。时会中三百余僧。   尽皆不肯。皆云。从上巳来祇说不坏之性。   和尚何故却云坏邪。众各惶然。时有一僧上堂头。白师云。   适来僧问和尚话。和尚答他。其僧似不肯和尚答底语。师云。   只有此一僧不肯。为如更有人不肯邪。僧云。只是一僧。   师云。直得三千大千世界人总不肯老僧。犹较些些子。   非但这一僧。其僧后至投子和尚处。投子云。   阇黎近离甚处。僧云。远离西川大随。投子问云。   彼中还有尊宿也无。僧云。有一禅师住大随山。现有三百余众。   子云。有何言句接人。试与老僧举看。僧云。   某甲昨问大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坏不坏。子云。   大随如何答。僧云。大随答道坏。僧云。某更问。   恁么则随他去也。大随又答道。随他随他去也。子云。   汝作么生会大随语。僧云。某甲不肯此语。子云。阇黎早错了也。   大随恁么道。随他随他去。汝又如何。僧云。至今未决。   子遂呼侍者令装香。大展坐具。   望西川大随山遥礼三拜巳叹曰。不是大随和尚。伊是个古佛。   此乃真善知识。汝速往彼忏悔参取。老僧无如是法与汝说。   速去速去。于是僧便回。大随和尚巳归寂。复回投子。   投子和尚亦乃归寂。蜀主赐师紫衣师号。   并遣内侍朱延溥侍奉师。师不受。师复云。山僧偶住。未经多时。   隈岩傍水。养道存真。何人虚誉。致令王者如斯异恩。   谢使远来劳烦。却送还王。老僧祇可布衣遮体。   不须名服向身。王恩虽重。老朽何堪。于是天使遂回奏。   凡三次送来不受。师又云。老僧不为名利来此。须要得个人。   不可青山白云中趁你是非。将来之世舍一报身后。   草也无吃。多少金毛师子问著。便作驴鸣马喊。   诸仁者。似老僧行脚时。到于诸方。多是一千。   少是七百五百众。或在其中经冬过夏。未省时中空过。   向沩山会里做饭七年。于洞山会中做柴头三年。   重处即便先去。祇是了得自已。干他人什么事。知诸佛菩萨。   尽是勤苦不计劫数。舍金轮王宝位。   及头目髓脑所爱之物。国城妻子不可筭数。所以始得名为佛。似诸阇黎。   还曾舍得个什么。作得个什么勤苦。   便道我会出世间法。世间法尚不会。些些子境界现前。   便自张眉怒目消容不得。说什么解脱法。长连蛆上坐不摇十指。   吃他信施了。合眼合口便道。我修行修道。感果如是。   合消得。祇是谩自已。如百丈和尚置于堂宇。   祇要办事底人。诸阇黎。还办得个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