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史演义 - 第 10 页/共 14 页

那熊文灿信了张献忠的真降,用为心腹。高杰先去投他,他就引见了熊总督,把高杰也留守备之职,岂知张献忠绰号八大王,流贼里第一个英雄,怎肯甘心伏小做参将,反听总兵官节制?八月间,把官兵营里军器火药,衣甲钱粮,尽数装载,杀入湖广地方去了。黄州府蕲州、麻城县一带地方,处处受兵,人人被劫。聚众只三月,已有十万,声势泡涌,比李自成更狠。报入京师,崇祯大怒。十二年己卯岁十二月,差校尉把熊文灿拿了,解到北京,发到刑部大牢里,等待差官究问。十二月就颁下讨贼恤军的诏书,自己退居便殿,减膳撤乐,穿件青袍,早晚议事,与文臣武士誓同甘苦。必要合围大举,灭此贼众。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李公子投闯逃祸 杨督师失机殒身   山山水水还依旧,唯有这乱离人瘦。遍地受摧残,肠断三更后。  巍然阁部,拥兵思斗,无计空挨永昼。一旦失军机,未死心先皱。《海棠春》   万里妖氛杀气冲,官军空说挽强弓。   刘公靖节杨公缢,三楚疆场一日空。   话说朝中的事,虽然有了明主,却少良臣。自八年九月权相温体仁参了何吾驺、文震孟回籍,九年林入阁,不久又殁了。贺逢圣、黄士俊、孔贞运入阁办事,却只顺着首相冢宰的意,莫敢异同。文震孟在苏州只是优游山水,有终身不出的意思。闲了,一悼虎丘,吊颜佩韦等五义士的墓,赋诗感愤。传入京师,又将起党人大狱。亏得天子明察。这丙子四月,文震孟暴病殁了。十年,温体仁正月特旨命归,谢升二月闲住。傅冠、刘宇亮、薛国观,俱入阁办事。杨嗣昌又督师在外,宰相倏忽去留,连崇祯一个明主,也全没主意了。流寇猖獗,反若平常事体。谁肯当心上本,去剿灭他?故此李自成扰乱河南,张献忠扰乱湖广,罗汝才扰乱山东。张献忠原与李自成有隙,在湖广自为一队,不通往来。罗汝才虽雄霸山东,自称为曹操王,却也推李自成做盟主,服他提调。人马已近四十万了。正是:   阁部匪材膺重任,寇流五省势难支。   且说河南开封杞县,有个能文能武的举人,姓李名岩。因他父亲是甲科的部属,人便称他为李公子。家私富厚,性气粗豪,大约轻财重义,是三代以下好名的人。为因连年荒旱,米麦贵不可言。大户人家有了银子,还没处去买。杞县知县姓宋,平昔极是执拗。遇此凶岁,他只比钱粮,日夜敲扑,哪顾百姓流离饿殍。   李岩心下不忍,又自恃公子、举人,就动一条陈:第一款,求他暂停免比;第二款,要他设法赈济。宋知县拂然不乐道:“上司为军粮紧急,杨阁部厉害,催饷文书雪片下来。若不征比,将何起解?必然罪及本县了。至于赈济一节,县里既没无碍钱粮,何处设法?除非地方上富家大户积有米麦的,肯出些,赈济贫民。本县只好代劳派给。”   李岩见知县话不投机,只得回家,把自己仓里米麦盘算一回,只留下本年吃用,余下二百多担,尽数给散与本甲的穷民。个个沾恩,人人感德。那时就有一班无赖好事的,纠五合十,向他本甲富家大户,引李公子为例,登门吵闹,要他发粟济贫。口口声声,要抢米,要放火,不肯干休。那有势力肯出尖的去禀宋知县,求他出示禁戢。宋知县心里正怪李公子多事,忙出一面硬牌,传谕:“速速解散,各图生理。不许借名求赈,恃众要挟。如违即系乱民,严拿究罪。”百姓群聚拢来,把硬牌打碎,又打差人。差人奔脱,来回复宋知县。   百姓约有千人,拥到县前,乱嚷乱叫道:“我们左右要饿死了,不如大家抢抢罢。”宋知县着了忙,去请李公子商议。李岩劝知县出一暂免比较的告示,并劝各家大户,各出米麦,减价官粜。宋知县只得依他,出了一张告示。众百姓道:“我们散是散了。三五日后,若没处籴米买麦,我们少不得再来和太爷总算账。”说毕,一哄大家散了。差人进衙回复了,宋知县越恼起来道:“这都是李举人发粟济贫,掠美市恩,以致百姓作乱。况且三五日后,若没人赈济,这乱民终不肯干休,不如备了文书,申报上司,凭上司如何主张。”遂连夜申备了一角文书到河南按察司,道:“举人李岩,谋为不轨,私散家财,买众心以图大举。打差辱官,不容比较。诚恐滋蔓难图,祸生不测。乞申抚、按,以戢奸宄,以靖地方。”按察司一面据县申文抚、按,一面批县,密拿乱首举人李岩监禁,毋得轻纵。宋知县奉了上司批文,竟把李公子拿禁在狱。   百姓纷纷地都道:“李公子为了我们,今反累他吃官司,于心何忍!不如劫了牢,放他出来,一齐杀了害民的狗官。一则救了李公子,二则出了这口鸟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顿时聚了千人。杀入县衙,先把宋知县砍为数段。家属躲的生,遇的死。杀了一回。另有一班杀入牢里,放了李岩,并久滞狱底的囚犯。又有一班往仓里劫仓,库里劫库。惊得县丞、典史,不知跑往哪里去了。   李岩向众为头的道:“我虽被监禁在狱,见了上司,自有一番话说,料不至死。你众人固是好意,但如今杀了知县,劫了牢,劫了仓库,都是为我起的。难道这样大事,我免得一死?连你众百姓,也都不得干净,毕竟扭做乱民,一个也走不脱。我有一计,除非投了李闯王———他势头大,兵马多,暂全偷生,再作道理。”众人齐声道好。都去收拾细软,带了家小,车的车,马的马,骡的骡,走的走,跟了李岩出城。李岩又叫兄弟李牟———也是个好秀才,押了家眷先行,在三叉路口相等。把城里屋舍,齐齐放起火来,烧得七零八落。次日县丞回来,存下只衙役数十人,百姓二三百,空荡荡一个杞县。只得备几角文书,申报上司府县去讫。哪知李岩投了李自成,做了他的谋主。正是:   贪酷县官无见识,致令良善作强徒。   李岩见了李自成,就劝他假仁义,禁淫杀,收罗人心,方可图得大事。又荐了同年牛金星,是河南乙卯科举人,素有诈谋。招了他来,就封为右丞相,军中都呼为“牛丞相”。牛金星又荐一术士宋献策,是永城县人,面狭而长,身不满三尺,右足跛,出入以短拐自扶,人皆呼为“宋孩子”。几年前曾在北京海岱门卖卜,又会起河洛数。他见了李自成,袖中取出一数来,进上道:“十八孩儿当主神器。”李自成大喜,封他为军师。其余如钦天监博士杨承裕,拔贡生顾君恩,李岩相识的刘宗敏,投降的不计其数。   兵势越盛了,思量去围汴梁。李岩先遣心腹,扮作商贾,四散传布说:“李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成口号,教小儿们歌唱。一时都学会了,各处唱道: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各州县愚民信为实然,唯恐李闯王不来,望风投降。罗汝才自称曹操王的,也领兵来会。合兵围了汴梁。李自成日日索战,城中只是固守。原来督守汴梁的,是神箭陈永福,与游击将军左明国。围到第七日,李自成带了众将,正在承明门下扬威耀武,陈永福在城上看得真切,飕的一箭,正中李自成右眼。大痛无声,跑马回营,大败一阵。各营坚守,数日不出。李自成竟瞎了一眼。督师丁启睿,带了虎将左良玉、虎大威等,集兵往朱仙镇。遇了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李过,大杀一阵,贼兵大败。李自成只得拔营,往山东去了。不在话下。   那张献忠正在湖广,连破十州县,所向无敌。丁启睿且守河南。杨嗣昌上本,要拨大将左良玉帮他救楚。李自成、罗汝才分兵南下,败官军于枣阳,声势复盛。再回河南,遇秦巡抚兵在襄城。罗汝才匹马当先,杀得官军大败南走,掳得甲兵火炮。乘势破归德,占其城。朝廷闻报,把丁启睿革职候勘。李自成提兵再围汴梁,官军又大败于水坡。壬午五月,决黄河之水灌汴梁城。周王在城里正大出帑金,募壮士守城,不料黄河之水骤至,一城人尽为鱼鳖。李自成等也立脚不牢,依旧往南,将与献忠合军。周王乘船逃避,十人也只好存三四人罢了。百姓十人,只好存一人。真天地间一大奇厄。有诗为证: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决不收如奔雷。   凭他善良不淹死,葬身鱼腹真堪哀。   且说湖广各府,已被张献忠残破数十处。十月,又破了襄阳,楚襄二王无不被害。王府眷属,杀的杀,掳的掳,真正可怜。杨嗣昌尚拥兵在省城,初闻崇祯皇帝准他荐叙左良玉战功的疏,加良玉太子太保,赐蟒玉,挂平寇将军印,恰好良玉兵马,也将到省城了。忽闻报襄阳已破,楚襄二王俱被杀,这惊可也不小。自说自唿道:“罢了,罢了。我以阁老督师,何等重任,亡师麋饷,积有岁月。今兵溃襄阳,二王死难,我进不能,退不可,少不得是个死。”叹息了一会,遂拔刀自刎。   报入京师,崇祯大怒道:“左良玉不早救襄阳,以致失陷,降爵三级,夺其官职戴罪立功。”左良玉之部下,无不嗟怨道:“既非败阵,又闻命即行,未尝逗留,何故降夺?灰了我等血战的心肠。这都是台省的本,激怒了天子。我们何苦出死力,替朝廷上阵?”左良玉再三勉以忠义,到底人心懈弛了。因此张献忠兵马,越越抖擞精神,长驱席卷。汉、黄、荆、岳几府,相继失陷。桂藩预先出走,惠藩闻风奔逃。湖广巡按刘熙祚,武进人,字仲缉,号劬思。乡科出身,以循卓,升任此职。闻得二王出奔,亲督水兵庇护。二王急走,贼兵追之甚急。刘熙祚遣中军官护二王星夜前行,自己入永州城,为死守计。谁料先有奸细埋伏城里,里应外合,开门纳贼。把个忠义的刘巡按,被他拿住了。闭在永阳驿里。再三谕降,只是不屈。题二诗在壁上道:   倥偬军旅已逾年,家室迢遥久别颜。   岭北骷髅惊作垒,湘南宫殿倏成烟。   鹃血不沾无冢骨,乌啼偏集有狐田。   死生迟速皆前定,坚此丹心映楚天。   故园隔别又经年,今颜非复昔时颜。   山川草木皆含泪,貔虎旌旗尽作烟。   老妇漫劳寻蝶梦,儿孙切莫种书田。   苌弘化碧非奇事,留取孤忠回九天。   过了几日,贼众把刘熙祚押去。那时张献忠偶在一个小县,叫作宁乡县,又闭他在一冷室。刘熙祚料不免死,又作辞世一绝句道:   人逾五十不为夭,一世功名今日了。   精忠血愤九霄云,万古乾坤终不老。   后有书数行在壁上道:   生趣独浓,贻羞天下后世;死关能破,留馨宗党子孙。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莫谓可忧可惨;天地在上,鬼神在前,唯有勿惧勿挠。烈胆义肝,自有生来赋予已定;忠君报国,从学问中体勘得真。临难日,有半点儿女情,便俯仰不前;见危时,有十分忠义念,始指心肯剖。白刃可蹈,青史堪传。   张献忠又遣人谕令归降,刘熙祚大骂不屈,被杀于宁乡县学孔庙中。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 众阉开门迎闯贼 群忠靖节报君恩   世界掀翻,幺麽思占黄金殿。文臣武弁,你面看咱面。  逆阉开关,诱贼何须线。忠心见,投缳赴井,各自寻方便。《点绛唇》   落日横云城影长,旌旗闪闪动崩墙。   内臣款贼先希宠,文士遭殃半落荒。   金殿昼开飞晓雾,瑶宫晏寝失朝阳。   忠良累累归泉路,追伴君王聚一方。   话说崇祯年间,阁老倏用倏废,人也看得阁老是易得易失的了,谁肯如张江陵任劳任怨,替国家干事。只有温体仁做了八年阁老,又是四年首相。自崇祯三年入阁。京师童谣就说,“崇祯皇帝温阁老。”取温瘟同音的意思。崇祯七年,做了首相。京师童谣又说,“崇祯皇帝遭温了。”也取温瘟同音。大是不祥之兆。从此用人全然不妥,流寇猖獗。督抚是何等重任,放着一个素号知兵,万里长城的阁部孙承宗,妒忌他不用。放着一个首先勤王,北兵远去的兵部范景文,只用他做南京闲散地方的尚书。反用那闻清兵逼近京城,畏怯不前恸哭不敢行的杨嗣昌,虚糜岁月,养成贼势。十年,体仁特旨回籍,薛国观当国,又不济事。十四年五月,才复召周延儒入朝,有些担当,不比温的执己见,薛的徇人言,把范景文起出来,做了工部尚书,但不是掌兵权的要地。知兵的史可法,升了南京兵部尚书,也只可防御一面。贵州杀苗贼素有名的马士英,起他出来做了凤阳巡抚,也只可保护陵寝。虽觉得渐渐有用人机栝了,哪知十五年,清兵再入内地。崇祯特命周延儒以宰相督师,断其归路。后来科道官纷纷说他受了贿赂,放他出口。因此五月加封太师赐归,十二月拿到京师,勒令自尽。是陈演当国了,晓得什么用人剿寇。一个全不知边情、兵事的张缙彦,用他做了兵部尚书。黜陟任心,功臣夙将,人人解体。   添注尚书孙传庭,教他总督直省兵马钱粮,专在河南北剿堵。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用诱兵的计策,把新掳良民充为头阵,让官军连连赢了。孙传庭便十分轻敌,上本刻期平定流寇。哪知被刘宗敏伏兵四布,贺锦、辛思忠、谷可成、刘希尧、任继荣十余员骁将,候孙传庭兵入伏中,一声炮响,齐齐杀出,官兵大败。孙传庭单骑逃去,不知何去。正是:   百里兵荒断人影,猛军得志性如龙。   其时马士英在凤阳地方,倒也善能布置。原是熊文灿招抚的高杰、刘良佐,士英都提升总兵。又有个好汉黄得功,向年流落了,买几头驴子,在路赶趁度日。有贵州举人杨文骢、周抑新上京会试,在浦口雇了他的头口,也不知他是条好汉。行过了闵山一带,忽遇了响马强盗,共五六人,贵州读书的,也都晓得些弓马,正待迎敌,黄得功大叫道:“爷们莫动手,让咱去了当他罢。”此时已有坐头口的管家,跳下驴来了。黄得功也不卸行李,连驴和行李约有二百斤重,提在手里,就如提个被囊一般,往响马身上乱打。那一班响马忙叫:“休打!休打!我们下来和你讲话。”黄得功哪里肯听他,只是打去。众响马一齐跳下马来,拜倒在地道:“老哥真正英雄,小弟们愿拜下风,休失了义气。”黄得功才放下了带行李的驴子,也回拜道:“咱也不敢做大哥,只好好放咱爷们过去罢了。”众响马问他名姓,再不肯说,只道:“咱姓黄,叫做黄大。”众响马反把些路费送他,他也不收。杨周两举人见他如此有勇力,又有志气,从此一路待他如兄若弟。回南京,向马士英说了。马士英寻将他来,替他寻了妻小,请人教他些兵机战法。往凤阳到任,先用他做了旗鼓厅。屡屡差他堵截流寇,叙功本上已钦依他做副总兵之职。   流冠营里怕的是黄大刀,因此庐州、凤阳一带地方,李自成手下兵马,不敢恋战。又闻得刘宗敏等的消息,已获全胜,遂聚集人马,要往潼关。贼伙里曹操王罗汝才、革天王贺一龙,与李自成一齐起手,两部兵马最称雄盛,自成忌他。设酒请革天王,席上斩讫。随即跑马至曹营,罗汝才不知就里,也被一刀砍死。   李成自并了两部兵马,约算马步兵共三百三十余万,战将田见秀、党守素、李友、马世雄、张能、朱养民等七八十员,浩浩荡荡,往陕西进发。乘刘宗敏等得胜的声势,杀奔潼关。垂手破了关,直入西安府。驱逐了秦王,占据宫殿。设立官僚,有六政府侍郎、郎中、从事诸名色;武有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诸各色。侍郎则喻上猷、萧应坤、杨承裕,郎中则徐立、王家柱、邓严忠,从事则顾君恩、郭附龙,防御则孟长康、陈荩、李三纲、吴大雁、黄阁、金有章,府尹则张虞机、姚胤锡、牛铨、刘苏、邓涟、刘茂先。武官不能尽载。改西安府为长安府。因怕湖广有张献忠,尚未敢僭位改元。是时有榆林巡抚冯师孔督兵出战,自成将大败。复添兵大战,遂破榆林,杀冯师孔。随攻庆阳府,庆阳破,还师西安。   过年,遂致书与张献忠。献忠回书甚自谦逊,许他唇齿相依,互为救应。李自成遂和牛金星、宋献策、李岩、刘宗敏商议,正月僭称大顺国永昌元年,遂称皇帝。初三日,刘宗敏、李过等奉李自成令,领兵二万,先攻大同。巡抚卫景瑗城破被擒,大骂不屈。刘、李大怒,喝令碎剐。卫巡抚至死,骂不绝口。报了李自成,自成道:“此关一破,长驱直捣,料无阻隔。”遂统五十万大兵,一班战将,要从禹门渡河。只留些文官并武将李友等数员,守西安巢穴。兵有没用的,反逐他自去耕田。   人马于十五日离了西安地方,到了禹门河口。有巡抚蔡懋德统兵沿河防守,难以径渡。李自成分兵三路,去下流没兵的地方渡河,先攻临晋、泽州等处地方劫掠。却说蔡懋德手下有战将牛勇、朱孔训,称临晋名将,各统本部兵马骤至。乃二月初五日。率领兵马开城,与李自成人马大战数合。朱孔训被铳打死,牛勇刀法就乱了,也被杀在军中,全军覆没。蔡懋德知必不守,写了遗表付与监纪贾士璋,叫他呈上天子。有中军应时盛,原是辽东秀才出身,窃见疏稿,有将妻妾并十四岁幼子皆一刀一个,然后泣向蔡巡抚,誓必从死。初八这一夜,风沙障天,对面不见,贼乘风附梯从东北入。蔡懋德、应时盛等策马迎战,俱被砍死。时同被难的,赵布政、毛兵备、府县等官共有四十六员。正是:   捐躯殉国遥相见,累累何多忠义臣。   李自成兵到黎城,他将已报,陷了临晋、河津、垣曲、绛州等处。十六日到了忻州,开门迎降,进攻代州镇将周遇吉,乃一员忠义的大将,设奇制胜。连战十余日,每战必胜,杀贼万余人。李自成着了忙,催诸路合兵攻战。周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夜率壮士二百人,从城上悄悄缒下,快刀杀入贼营,贼又大败,退去二十里。相持半月,救兵不至,三月初一日,城陷。周遇吉统兵民巷战,手砍数百余贼,力竭被擒。李自成劝他降,遇吉大骂逆贼,遂被砍死。李自成恨这一城死守,遂令屠城,寸草不留。正是:   草莽自有真忠义,血染黄沙昼不干。   初九日,李自成兵至宣府。巡抚朱之冯,誓死不从,拔刃自刎。总兵唐通守关,太监杜勋联骑出降,为贼响导。十五日,破居庸关,巡抚何谦被杀。十六日,破昌平州,总兵李守骂贼不屈,贼令碎剐泄恨。守手格数人,人拿不住,遂拔刀自刎。十七日,到北京平子门,分兵四下攻城。正是:   四望传烽尽盗卒,树林襞月月凄凉。   且说崇祯皇帝预闻流寇警报,又接了督师阁老李建泰的本,乞驾南迁,愿保太子先行。初四日,平台召对,遂向阁部官员道:“李康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又劝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臣以为何如?”阁老范景文,总宪李邦华,少詹顶煜,俱奏称,太子南迁的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奏道:“奏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的故事么?”范景文等遂不敢开口。崇祯又问守城迎敌的良策,众臣默然无语。崇祯叹道:“朕本非亡国之君,诸臣却都是亡国之臣。”拂衣朝散,怏怏回宫。   次日,差勋卫科道等官,分守九门,盘诘奸细。阁老魏藻德要差往南调兵,方岳贡要差往南督饷,首相陈演依旧撤回,入阁办事。遣太监杜秩亨出城体探,御史王章专督城守。起复太监曹化淳、王相尧等,领兵镇守。襄城伯李国桢操练京营,以备战守。   十一日,崇祯颁罪己之诏。   十七日,李自成攻平子门甚急。正在惶惑间,贼遣降监杜秩亨缒城而入,议让西北一带,并发犒军银一百万,便可退兵。崇祯召廷臣共议,或然或否,再无定说。崇祯独以为不可。欲留杜秩亨,秩亨道:“彼营以亲王为质,如不返命,即便杀王。”崇祯道:“留汝也不中用。”因叱之使去。京城人心惶惶,哭声不绝。   十八日酉时,崇祯手执三眼枪,带着几个随身太监,都骑了马,领亲兵四百余骑,出宫至正阳门,传令开门。门军道:“不奉圣旨。”不肯开。亲兵将斩门而出,门军疑有内变,贺炮将反击。遂奔往顺城门,也不放出。崇祯道:“还好,还好。这是巡城王章号令严肃,守门军还知法度。”乃从白家胡同绕出城下,到成国公朱纯臣家。守门人辞以赴席未回,崇祯道:“好个国公,哪些个与国同休戚!”叹息回寿宁宫。向周皇后道:“罢了,罢了!城守单弱,救兵不至,大事已去。奈何!奈何!”相对痛哭。宫人皆跪哭失声。崇祯令之散去,各自图活。周皇后是夜,遂自缢于宫里。   次日十九黎明,崇祯手自撞钟,百官竟无一至。还见城里火起。不多时,各门俱开,喧传曹太监已开门迎贼,李襄城被贼拿去。崇祯急回宫,令袁妃自缢。绳断堕地,崇祯手自砍死。长公主在旁号哭,崇祯把剑砍去,断臂仆地。又遣宫人传谕张皇后、李妃,速令自裁。遂把剑丢了,急奔煤山,只提督京营太监王之俊紧紧跟随。崇祯遂自缢亭阁中,王之俊亦缢死在旁边梁上。崇祯被发覆面,上穿白绵绸袄、蓝纱道袍,下穿白绵绸裤,右足跣,左足有白绫袜、红方舄鞋。衣带有血诏道: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致敌蹈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且说京城文武百官,偷生躲避的多,殉难死亡的少。然明朝忠臣,比唐宋较盛。   阁老范景文,每见身为大臣不能在疆场做一番大事业,虽死无益。召对后绝食三日,常常饮泣入告,声不能续。十九日闻破城,向阙再拜号恸,行诰封妻陆氏柩前,即自缢。被家人赵兰芳解救,作诗一首,有“谁言信国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之句,遂投井而死。   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十八日晡时,闯贼入彰义门,举家大哭。十九日寅时,闻各门已破,即衣朝服望阙四拜,复换冠带,南向拜辞老母。索酒酹所供奉关帝君前,对酌二盏。复出中堂南向正坐,吩咐家人道:“吾分当如此,意已决,毋得救。但我死后,须待皇上殓后,方可殓吾尸。切记!切记!”入书房自缢。三日后颜色如生,贼入见了惊避,不敢再入,家属得全。   兵部戎政侍郎王家彦,守得胜门。门破,贼持刀叱降,家彦大骂不屈。贼连砍二刀,死于城楼。贼遂举火焚尸,惨不可言。   邢部右侍郎孟兆祥,守正阳门。贼入城,遂砍死城门下。寓所有子孟章明,系观政进士,闻变启知母亲,同妻三人,俱缢死堂上。山西一带地方从贼者众,一门四忠烈,真是天生成的豪杰。   左庶子兼侍读学士周凤翔,十九日闻城破君亡,沐浴衣冠,向阙痛哭再拜,同二妾顿时缢死。遗书诀父道:“君辱臣死,君死臣焉可独生?况男复身居讲职,忝列侍从乎!忠孝不能两全,矢以来生再图奉养尔。”又做绝命诗一首,有“碧血九原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之句。   左谕德兼侍读学士马世奇,十九日尚未早膳,忽有数人闯入,口索骡马。家人告以没有,即持刀索银物。跄入搜检,果然没有,一齐奔去。马世奇道:“罢了,大事已去了。”沐浴更衣,捧敕命北面稽首谢恩毕,家人跪禀道:“家有太奶奶,老爷何可轻死?”马世奇道:“太夫人还有二相公侍奉,我不死,岂不玷辱太夫人?”乃南望再拜,从容自缢。二妾朱氏、李氏,相继缢死。   左都御史李邦华,十九日闻贼破城,衣冠望阙再拜,题阁门板上道:“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题毕,徒步往文丞相祠叩首再拜,口里吟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魂归天府去,子孙百世仰芳名。”立起身来大笑三声,缢死祠中。三日颜色不变。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十八日见贼逼京城,即以死自誓。贼既入,因出问长班道:“倪爷安在?”长班还报道:“倪爷已自尽了。”施邦曜入内,作绝命诗,有“惭无半策匡时难,唯拼一死报君恩”之句。   翰林院左谕德刘理顺,十九日闻变,即自题壁上道:“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科名既占,岂肯苟全?三忠祠内,无愧前贤。”与一妻二妾,俱缢死。其家属或投缳,或赴井,计一门死难共十八人。真是天地间稀有的事。   翰林院简讨汪伟,闻贼至,即啮指,向夫人耿氏道:“吾不能生系贼颈致阙下,当为厉鬼击贼。”夫人道:“妾此夙愿,幸有同心。可毋使徐淑笑我。”十九日闻城破,夫人取一暖酒共酌。酒酣,汪伟索笔,大书壁上道:“身不可辱,贼不可降。夫妇同死,忠节成双。”正将就缢,汪伟在右,耿氏在左,氏对伟道:“虽遭颠沛,亦不可失序。”遂换转缢死。   大理寺卿凌义渠,闻变,以首触柱,流血被面。把生平著述及批评诸书,尽皆焚毁。服绯正笏,向阙再拜。又南向拜父,遂举笔书片纸,付家人归报封公道:“男视死如归,含笑入地下矣。但父亲衰年无靠,病妻、弱子不堪回想耳。十儿尤放他不下也,弟可善抚之。”又与记室赵振之诀别,从容自缢而死。   太仆寺丞申佳胤,协理东路,闻变即自缢死。   太常寺少卿吴麟徵,十九日坐西直门。是时喧传城破,急归署,将掌垣时所参驳事一一检出,付家人持归,片语不及家事。遂闭门作绝笔数语道:“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移旦而失。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徘徊不去,无所匡救,法应褫服。殓时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垫以布席足矣。棺且速归,恐系先人之望,祈知交为矜许焉。茫茫泉路,炯炯寸心,所以瞑予目者,又不在此也。崇祯十七年二十日酉刻,罪臣吴麟徵绝笔。”正欲自缢,密友海宁孝廉祝渊来,排闼入见,相抱涕泣。吴麟徵道:“我壬戌登第,尝梦一人叉手向背,口吟文信国‘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之句。问路人云,是隐士刘宗周。我与刘同出,而刘先隐。今山河破碎,不死奚为?我陈整饬江南,枢臣不许;我请身任危疆,冢臣不许。天下事若可为,只索待之后人。吾生平所歉,唯少切谏几疏及《党鉴》一书编辑未成耳。”言毕自缢。祝渊收其尸,为之殓,面目如生。   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署与周凤翔相连。二月中,便与凤翔誓同殉节。又知事不可为,先托其子与好友漆嘉祖,求其训诲。至是闻变,乃作诗一律道:“到底谁贻国事忧,疾雷悄悄破城头。君臣危难乾坤晚,狐鼠干戈风雨秋。极目江山空泪洒,伤心仁义一身周。也知此日难争讨,唯取忠肝万古留。”题毕,中堂自缢死。   河南道御史王章,巡视京营,时复敕他巡视各门。十九日,与科臣光时亨同守平子门,正并辔登城,贼破门而入。遇见守城二官,呼道:“你们归顺了,自当重用。”光时亨即下马跪拜乞降。贼三问,王章不应。砍中章膝,坠马踞地,骂不绝口。贼复砍三四刀,堕城下死。   顺天督学御史陈纯德,不受伪命,自缢死。   御史陈良谟,闻城破,作古风一首,痛饮自缢。妾时氏亦相继缢死。   吏部员外许直,十九日闻变,写家书付家人,令之速归。旋更冠服,北向拜君,南向拜父。作诗六绝句,末一首道:“掷笔翻然辞世行,老亲幼子隔幽明。丹心未雪生前恨,青简空留死后名。”书毕,入室自缢。   兵部郎中成德,贼临城,即致书约马世奇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唯有一死以报国耳。年翁忠孝夙禀,谅有同心。”马世奇答书道:“吾党泰登仕籍,无能御捍多难,致势不可为,唯有死以报君恩耳。奇幸与明公携手及黄泉,应使黎丘生色也。预订斯约,毋忘息壤。”及闻天子柩停参庵,成德作祭文一篇,致鸡酒哭猷。归即自刎死。   兵部主事金铉,十九日城破,号哭骂贼,赴金水桥投河死。母太夫人,亦投井死。   工部主事王钟彦,闻变自缢死。   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天子特命巡西城。十九日被贼擒去,缚送刘宗敏。逼令降服,毛维张大骂不屈道:“吾虽小臣,素明大义。吾首可碎,吾志不可夺!”贼怒甚,夹拶并加,足伤指折身死。   中书舍人宋天显,十九日闻变,即投井死。   户部主事范方,贼擒去,骂贼不屈,被砍死。   行人谢于宣,骂贼不屈,被砍死。   其他武臣亦有数人。新乐侯刘文炳,弟左都督文,九十祖母瀛国公夫人,闻变时拣一大井,将男女子孙十六口尽投其中。纵火焚赐宅,火起俱投火死。   驸马都尉巩永固,其公主先一年病殁,停柩在堂。有亲生子女七人,俱以黄绳缚至灵前,纵火焚死。大书“世受国恩,身不可辱”八字,前厅自缢死。   惠安伯张庆臻,闻贼破城,将财物给散亲戚。致酒一家团饮,积薪四面焚烧,全家烧死。   襄城伯李国桢,贼破城招之使降,国桢道:“如要我降,依我三事:一不可发掘陵寝,二以帝礼葬先帝、先后,三不可杀害二王。”贼俱允从,遂易梓宫葬帝。国桢号哭往送葬毕,拔刀刎死墓下。   宣城伯卫时春,闻变投井死。   嘉定伯周奎的侄都督周境,或自刎,或自缢,或投井,三百余口,俱一时身死。   为都是为官受禄,杀身成仁的。街巷小民、闺门女子,哪里说得尽。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智士潜形获免死 边帅愤志逐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