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83 页/共 142 页
某氏曰。公集有。谏张仆射击球书。此诗云。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盖讽之也。
鸣雁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原选者评。王伯大曰。公在徐州。与孟东野书。有曰。去年脱汴州之乱。遂来于此。主人与余有故。居余符离睢水上。及秋。将辞去。云云。主人谓建封。公在徐郁郁不得志。见于书与诗者如此。盖托雁以自喻也。
雉带箭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原选者评。篇幅有限。而盘屈跳荡。生气远出。故是神笔。
。容斋三笔。曰。昌黎。雉带箭。诗东坡尝大字书之。以为妙绝。予读曹子建。七启。论羽猎之美云。人稠网密。地逼势胁。乃知韩公用意所来处。
。野雉畏鹰出复没。方嵩卿本作。伏欲没。朱子。考异。云。雉出复没。而射者弯弓不肯轻发。正是形容持满命中之巧。毫厘不差处。改作。伏欲。神采索然矣。
顾嗣立曰。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二句无限神情。无限顿挫。公盖示人以运笔作文之法也。至其全首。波澜委曲。细微熨贴。王留耕所谓。写物之妙。其状如在目前。
信然。信然。
沈德潜曰。李将军度不中不发。发必应弦而倒。审量于未弯弓之先。此矜惜于己弯弓之候。总不肯轻见其技也。作诗作文。亦须得此意。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源近远烝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原选者评。一起一结。善占地步。
。彦周诗话。曰。退之。桃源行。云。种桃处处皆开花。川源近远烝红霞。状花卉之盛。古今无人道此语。
俞皐曰。公七言古诗。少用对句。此篇诸对。亦甚奇伟。
沈德潜曰。玉堂。即金堂玉室意。以神仙目之。
东方半明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
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更五点。
原选者评。与钟鸣漏尽意同。
韩醇曰。此诗与。煌煌东方星。兴寄颇同。盖指顺宗即位。不能亲政。而宪宗在东宫之时也。
某氏曰。时贾耽。郑王旬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王叔文用事。相继引去。此诗所以喻。东方半明大星没。也。韦执谊为叔文汲引。此诗所以喻。独有太白配残月。也。顺宗已厌机政。执谊。
叔文尚以私意更相猜忌。此诗所以有。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也。及宪宗立而叔文。执谊窜。犹东方明而残月。太白灭。此诗所以喻。残月晖晖。太白目炎目炎。鸡三号。更五点。也。意微而显。诚得诗人之旨。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膧胧。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原选者评。东坡所谓。能开衡山之云。者本此。
沈德潜曰。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此诗足当此语。
王伯大曰。公两谪南方。初自阳山北还过衡。在永贞元年八月。过潭适当残秋。陪杜侍御游湘西寺。诗云。是时秋向残。是也。今云。我来正逢秋雨节。故知此诗是阳山还时作。后自潮州移刺袁州。则元和十五年十月。盖未尝过衡。据。袁州谢表。云。去年正月贬授潮州刺史。其年十月。准例量移。云云。即自潮州径当来袁。又未尝遇秋雨节时也。苏东坡。观市。诗云。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粗言之耳。
永贞行
君不见太皇亮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
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罻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
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鱼玄死羽。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
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嗟尔既往宜为惩。
原选者评。前幅天昏地暗。中间日出冰消。阅至后幅。又如凄风苦雨。文生于情。变幻如是。
。蔡宽夫诗话。曰。子厚。禹锡于退之最厚善。然退之贬阳山。不能无疑。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云。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及其为。永贞行。愤疾至云。数君匪亲岂其朋。又曰。吾尝同僚情可胜。则亦见其坦夷尚义。
待朋友始终也。
。困学纪闻。曰。少陵善房次律。而。悲陈陶。一诗不为之隐。昌黎善柳子厚。而。永贞行。
一诗不为之讳。公议之不可掩也如是。
顾嗣立曰。此诗前半言小人放逐之为快。后半言数君贬谪之可矜。盖为刘。柳诸公也。旧注专指梦得。似未必然。然梦得贬连州。而公曾令阳山。以具书目见句为证。于义亦通。姑存其说以俟考。
郑群赠簟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烝炊。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原选者评。皛亻予。怨歌。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云。却愿天日恒炎曦。同一语妙。
顾嗣立曰。此诗每用反衬意见奇。如。携来当昼不得卧。却愿天日恒炎曦。等句也。赋物之妙。直从细琐处体贴而出。
沈德潜曰。却愿天日恒炎曦。与。携来当昼不得卧。俱透过一层法。
樊汝霖曰。唐孔癸戈。私记。云。退之丰肥善睡。每来吾家。必命枕簟。而沈存中。笔谈。亦云。世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尔。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
因此遂误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少髯。此诗有。腰腹空大。及。慢肤多汗。之语。二说信然。
赠崔立之评事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
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
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贤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
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鮧梓收楛箘。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窃料二涂必处一。岂比恒人长蠢蠢。
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晖晖檐日暖且鲜。摵摵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麴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原选者评。可怜无益费精神。为千古文人之喟息。
。渔隐丛话。曰。立之诗有不工处。故退之以。蛟螭杂蝼蚓。讥之。
送区宏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