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79 页/共 142 页

重自责也。   岐山操   周公为大王作。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序。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尔莫余追。无思我悲。   履霜操   尹吉甫子伯奇无罪。为后母谮而见逐。自伤作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原选者评。结处独呼母怜。更得神解。   雉朝飞操   牧犊子七十无妻。见雉双飞。感之而作。雉之飞。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气横出。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   别鹄操   商陵穆子娶妻五年无子。父母欲其改娶。其妻闻之。中夜悲啸。穆子感之而作。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且可绕树相随飞。   残形操   曾子梦见一狸不见其首作。   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   识者其谁。   原选者评。沧浪诗话。曰。韩退之。琴操。高古。正是本色。非唐贤所及。   。渔隐丛话。曰。唐子西语录。云。古乐府命题。皆有主意。后人之用乐府为题者。直当代其人而措辞。如。公无渡河。须作妻止其夫之辞。太白辈或失之。惟退之。琴操。得礼。琴操。柳子厚不能作。子厚。皇雅。退之亦不能作也。   沈德潜曰。琴操。诸篇。深婉忠厚。得。风。雅。之正。   南山诗   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尝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蒸岚相氵项洞。表里忽通透。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   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   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画。   绵联穷俯视。倒侧困清沤。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惊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   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行行将遂穷。岭陆烦互走。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还疑造物意。固护蓄精祐。   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羘。   威容丧萧爽。近新迷远旧。拘官计日月。欲进不可又。因缘窥其湫。凝湛阴兽。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衔弯环飞。投叶急哺羗。   旋归道回睨。达木卉壮复奏。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初从蓝田入。顾盼劳颈脰。时天晦大雪。泪目苦矇瞀。峻涂拖长冰。直上若悬溜。   褰衣步推马。颠蹶退且复。苍黄忘遐睎。所瞩才左右。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   专心忆平道。脱险逾避臭。昨来逢清霁。宿愿忻始副。峥嵘跻冢顶。倏闪杂鼯鼬。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炷灸。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或如贲育伦。睹胜勇前购。先强势已出。后钝嗔讠豆讠而。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飣餖。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或累若盆罂。或揭若登瓦梪。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   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或进若流落。或顾若宿留。   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或俨若峨冠。或翻若舞袖。或屹若战阵。或围若搜狩。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或如火火喜焰。或若气食贲馏。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   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或赤若秃   闲 。或熏若柴槱。或如龟坼兆。或若卦分繇。   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   誾誾树墙垣。巘巘架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睳睳屋摧溜。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   厥初孰开张。亻黾俛谁劝侑。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   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尝闻於祠官。芬苾降歆嗅。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酉有。   原选者评。入手虚昌开局。尝癿崇丘。以下。总叙南山大概。春阳。四段叙四时变态。   。太白。昆明。两段。言南山方隅连亘之所自。顷刻异状候。以上。只是大略远望。未尝身历。   瞻太白。俯昆明。眺望乃有专注。而犹未登涉也。径杜墅。上轩昂。志穷观览矣。蹭蹬不进。   仅一窥龙湫止焉。遭贬由蓝田行。则又跋涉艰危。无心观览也。层层顿挫。引满不发。直至。昨来逢清霁。以下。乃举凭高纵目所得景象。倾囊倒箧而出之。叠用。或。字。从。北山。诗化出。比物取象。尽态极妍。然后用。大哉。一段煞住。通篇气脉逶迤。笔势竦峭。蹊径曲折。包孕宏深。   非此手亦不足以称题也。   。潜溪诗眼。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为。南山。胜。北征。   终不能相服。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   。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   洪兴祖曰。此诗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可到也。   晁说之曰。韩文公诗号状体。谓铺叙而无含蓄也。若。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该于理多矣。   顾嗣立曰。此等长篇。亦从骚赋化出。然却与。焦仲卿妻。杜陵。北征。诸长篇不同者。彼则实叙事情。此则虚摹物状。公以画家之笔。写得。南山。灵异缥缈。光怪陆离。中间连用五十一。或。字。复用十四。叠。字。正如骏马下冈。手中脱辔。忽用。大哉立天地。数语作收。又如木斥声忽惊。万籁皆寂。谢自然诗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马矣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   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磒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甿俗争相先。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   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   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原选者评。前叙后断。排斥不遗余力。人诧其白日飞升。吾独为孤魂冤痛。警世至深切矣。   。凝心感魑魅。一语包括半部。楞严。   李光地曰。世固自有仙道。自韩子言之。则皆鬼魅所为也。信乎。曰。其入于鬼魅者多矣。   故首曰。凝心感魑魅。后曰。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而中叙其升举之候。风寒幽晦。则非休徵可知。然韩子本意。虽视仙道犹鬼道也。故曰。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其。纪梦。云。   。安能从汝巢神山。则直谓世无仙道。但窟宅岩崖。群彼异物耳。   顾嗣立曰。公排斥佛老。是生平得力处。此篇全以议论作诗。词严义正。明目张胆。原道。佛骨表。之亚也。   。集仙录。曰。谢自然。居果州南充县。年十四。修道不食。筑室于金泉山。贞元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辰时。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须臾。五色云遮亘一川。天乐异香散漫。刺史李坚表闻。诏褒美之。   秋怀诗十一首   羓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原选者评。用意与。同谷六歌。略同。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